倍可親

看懂上海:小轉彎和大轉彎

作者:8288  於 2014-11-4 14: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3評論

關鍵詞:城隍廟, 徐家匯, 上海話, 紅綠燈, 年輕人

要講大轉彎、小轉彎,先來講講「轉彎」。


其實,「轉彎」已經不是上海話了,我小時候聽到大人講,都是講「打彎轉」的,或者,又叫「小打彎」和「大打彎」。小辰光還有那麼一首童謠:「落雨嘍,打烊嘍,小八臘子開會嘍,十八路電車打彎嘍,大頭娃娃跳舞嘍!」


可惜,「打彎」的提法,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講了,年輕人說上海話,都只是用上海腔,去念書本上的字,「轉彎」就是一個例子。

在上海,上海人為別人家指點去向,一般勿會用「上、下」,也勿會用「東、西」。上海人講「前、后」,講「左、右」。「到城隍廟,辣前面馬路口右轉彎,到了第一隻紅綠燈再朝右轉彎,就到哉。廿分鐘模樣個路……」「朝前走過三條橫馬路,就是徐家匯了。」


那麼,為啥「左、右轉彎」不叫,偏偏要用「大、小」呢?其實,「左、右」強調的是概念,「大、小」強調的則是程度——左轉彎,角度很大,所以是「大轉彎」;右轉彎角度很小,所以是「小轉彎」——當然,儂絕不可就此認為,上海人把「左、右」用「大、小」來替代。

「大、小」,絕不是用來區別「左、右」的另一個證明,就跟上海人的另一種習慣說法有關。啥?「順手」和「假手」。(這不是我發現的,是阿拉SMG的老法師鄭健老師發現的)


上海乃至江南的方言里,幾千年來壓根兒就沒有左右的概念,只有「順手」、「假手」。人類一多半是右利的,所以,拿右手幹活就很順;反之,拿左手幹活,就如同在指揮一隻不聽使喚的「假手」。

右轉彎又叫「順手呱啦嗒」,聽上去都麻溜利索得緊。還有呢,打撲克發牌的時候,上海人至今不說從左發起,還是從右發起,而是說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其實,那「順時針」的「順」,也是從「順手」演變過來的。至於「順手撥伊(給他)一記耳光」,以及「順大便」拿點什麼回來即「順手牽羊」,大抵用的都是右手吧。


還有一個鐵證,可以證明「大、小」的說法,絕不是簡單用來代替的「左、右」的,這就是上海灘車輛曾經都是左行的!

細心的老上海會發現,現在的電視劇、電影當拍到「上海灘」那段歲月時,都有一個明顯的錯誤:電視劇里的車輛,大都是靠右行駛的——這就是現在的導演,不用心、想當然了。


從1904年,租界工部局頒布的馬路章程開始,一直到1946年1月1日,上海行政部門出台新規定,上海的行車一率是靠左邊的,超車則需從右邊超越,就和今天的英國、日本、還有香港一樣。很多上海老人還記得當年的交通規則、行車之道:「向我看齊,靠左走」。

那麼,為啥是46年開始改變的呢?這是因為45年之前的中國,主要是英國勢力範圍。抗戰勝利后,美國汽車開始大量進入中國,「左駕車」一舉佔了數量優勢,由是之故,國民政府下令從1946年1月1日開始,汽車一律靠右行。


有一部拍攝於1946年的影片,片名叫《行車之道》。


為提高市民的交通素質,改善上海交通狀況,上海交通主管部門,委託電影公司專門拍攝了這部宣傳交通法規的影片,在電影院里公映。如今我們再來看這部交通影片的片段,既為當年上海的交通混亂感到吃驚,也對當年上海的交通繁忙而印象深刻。


當然咯,我啰啰嗦嗦說了噶許多,有一位網友曾提出,「大轉彎」、「小轉彎」的提法,其實和文化無關,和語言有關。

如果你會說上海話,你就會發現上海話里「右轉彎」和「左轉彎」說起來有點彆扭,關鍵可能是在於「轉」這個音,在上海話里是舌頭平伸舌尖發音,接在別的字後面,會有點來不及轉換的感覺。相比之下,「大轉彎」,「小轉彎」就方便多了,更順口。


難么,就只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啦!



看不到按這兒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Arnika 2014-11-4 15:37
明白了,小轉彎就是右轉。謝謝。
回復 fanlaifuqu 2014-11-4 17:28
小打彎有江北腔嫌疑。
回復 方方頭 2014-11-4 22:20
也說打轉彎的
不說左右好啊,省得吵架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7: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