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樂五重奏D956 為兩隻大提琴而作
舒伯特這首弦樂五重奏以兩隻大提琴的獨特組合,切分音式的悸 動節奏感,扣人心弦的旋律歌詠,情緒強烈變化的渲染力不知安慰了 多少心靈;其中第二隻大提琴並不是和第一隻大提琴形成一組互補的 聲部,而是一個完全獨立的聲部,可以獨自引導旋律,也常常打出獨 特的節奏。
我特別要指出我最喜愛的第二樂章,其一開始的主旋律應該在第 二小提琴,是以非常少的音符來刻劃的。要如此澄清不單是曲式學上 的要求,還包括了存在於最後期作品中「神秘參與」般的寧靜感之要 求,雖然我們可以把第一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事實上是美化過的伴奏 與助奏)當成主題而不妨礙對本樂章的喜愛(根據非正式的觀察,即 使是讀總譜的老樂迷,還是有一大堆人不知道這樂章的主題是在第二 小提琴),但是唯有第二小提琴上的那個真正主題才能讓我們同時統 合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D.960) 第二樂章里的神秘與寧靜,而能深 刻體會一個短命音樂家的不朽存在。無怪呼有人稱此樂章是可以陪伴 著永遠安息的。
再以這曲子的構成手法而言,舒伯特結合多隻樂器的方法不像貝 多芬是利用多聲部對位,他一方面如第一樂章歌謠般的第二主題,一 只大提琴奏出主旋律,另一隻負責補足旋律的結尾餘韻;另一方面如 第四樂章一開始的旋律:第一小提琴主奏,第二小提琴一下子參與主 旋律形成八度音合奏,一會兒又完全脫離主旋律而單純伴奏,如此方 能產生微妙的音色變化。
本樂曲承接著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的音響性,但是卻加以足量地 抒情氣氛,更透過第二樂章的神秘參與旋律而達到音樂家偉大的 生命後期心靈,可說是舒伯特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轉載自Em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