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世無武悼天王冉閔,中華文明已從地球消失(轉)

作者:東方邪  於 2009-4-4 11: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4評論

關鍵詞:

開篇:歷史上被屠戮最多的恐怕就是漢族了,要是沒有冉閔(ran min),估計中華文明已經與其他三大古代文明一樣永遠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 .

  很少有一個歷史人物像冉閔這樣充滿爭議,以致於主流教科書因為無法定論而不得不將他忽略。在那個扭曲的時代,他的行為也可以說是扭曲的。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該如何評價他?捧殺還是棒殺?目前我所找到最早持這一觀點的是清未學者荊駝寫的「冉閔傳」,稱冉閔「振古鑠今,扭轉乾坤」(見《江蘇》,11/12期合刊本(光緒30年4月1日),頁89,104-5)。據晉朝時期的「晉·江統〈徙戎論〉」,五胡亂華之前,北方遷入中原的胡人已高達數百萬,很多地方超過了當地漢人人口。 .

  五胡亂華時,又有大量的西北諸胡和北方的鮮卑遷入中原。《晉紀》《晉書》記錄當時永嘉喪亂,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

  唐編《晉書》卷65《王導傳》據說:「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這就是說,南遷的人超過了半數。留在北方的人命運很悲慘。凶奴、羯等族軍隊所到之處,屠城掠地千里。(如《晉陽秋》殘本所稱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諸晉史中也有大量屠殺記錄,屠殺在數個州開展)石勒其子石虎更加殘暴。他跟一條毒蛇一樣,腦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慾,二是殺戮,三是享樂。 .

  石虎發男女十六萬,運土築華林苑及長牆於鄴北。時逢暴雨,漳水水漲,死者數萬人;他已有多處宮殿,還不滿足,又驅漢丁四十餘萬營洛陽、長安二宮,造成屍積原野;修林苑甲兵,五十萬人造甲,十七萬人造船,死亡超過三分之二;奪漢女五萬入後宮肆意變態凌殺污辱之行,其間由於負婦義夫的反抗,死者不計其數;從長安--到洛陽--再到鄴城,成漢的使者見到沿途樹上掛滿上吊自殺的人,城牆上掛滿漢人人頭,屍骨則被做成「屍觀」,恐嚇世人,數萬反抗將士的屍體被棄之荒野喂獸;血腥屠殺和殘酷的民族壓迫,北方漢人銳減至六七百萬,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減少,土地的大量荒蕪,傍之虎狼等野獸成群出現繁殖。 .

  石虎將邯鄲(一說臨漳以南)以南中原地區,數萬平方公里土地劃為其狩獵圍場,創全人類有史以來的吉尼斯世界記錄。規定漢人不得向野獸投一塊石子者,否則即是「犯獸」,將處以死罪,被殺或被野獸吃掉的人不計其數,漢人的地位竟連野獸都不如。住在「富麗堂皇」宮殿里的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當復何愁?……當時「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 .

  殘留的漢人,為了免於屠殺,紛紛築堡自衛,與胡人對抗。但這並不意味著一些人認為的「塢堡遍地都是」,當時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個。按鳴沙屈出土的《鳴沙石室佚書》記錄:「永嘉大亂,中夏殘荒。保壁大帥數不盈四十。多者不過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

  由此推測當時北方的漢人最多不過四百萬左右。大屠殺了多年之後,石勒估計也殺累了,聽錄了謀士要他建立「根據地」做「皇帝」的建議,改變策略,開始有了收降漢人做奴隸的政策,而不再一味搞大屠殺。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石勒根據漢人張賓的建議,定都襄國。中原農業經濟得到一點恢復。在南方石勒長期與祖逖將軍做戰.祖將軍死後,沒人能有效的組織北方各堡與胡人對抗。公元320年前後,屈指可數的幾個保壁大帥也最後降石趙,石趙王朝完成了對中原和關中的牢固統治。 .

  到公元349年,冉閔屠胡之前,遷居中原的胡人高達五六百萬之多,數量上相當驚人,他們是在東漢、魏、晉、石趙四個朝代因各種原因遷到中原地區來的胡人。有被當時政府強遷進來的,有主動遷進來的,有武裝打進來的。晉朝統治時期,在「南達長江,北到燕遼,西起關隴,東至東海」的廣擴區域,不斷的有各胡酋佔山為王,擾亂地方。但大都不敢公開反對東晉的統治,為害的區域只是個別郡縣,不對晉朝統治集團構成威脅。直到凶奴人劉淵和羯族人吸桑石勒等的出現,凶奴、羯人合流,胡人鐵騎橫掃了整個黃河流域,建立後趙。 .

  後趙統治北方時,當時的漢人不超過五百萬左右,胡人卻與這個數相當甚至高於這個數。胡人人口還在增長,而漢人不斷減少。《晉書》:「方今四海有倒懸之急,中夏逋僭逆之寇,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復仇之憾!」以冉閔為首的漢族人們對入塞胡族的復仇行動,是漢人發起的絕地反擊。入塞胡族成份複雜:像羯族、白奴族、丁零族、鐵弗族、盧水胡、鮮卑(史書稱白虜,也有學者認為黃種人)、九大石胡的遠遷部落等主體都是金髮碧眼的白種人。氐族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大月氐主體為白種人,小月氐和巴氐主要為黃種人。而姜、夫余、烏桓(東胡與凶奴混血)、和入侵遼寧的高句麗等民族主體為黃種人,個別部落除外。 .

  如果等他們殺盡了北方漢人,在中原地區繁殖起來。會成為一個金髮碧眼的種族(根據現在鮮卑後代千分之幾白人血統都成顯性基因的特徵),會再向南方要生存空間,再把南方的三百萬人殺掉,或大部份殺光小部分漢族被溶入新的種族。而不是其它各胡基本上被殺絕,僅佔北方漢人人口百分之幾不到的胡人溶入北方漢族。漢族像其它三大古國的民族一樣亡族是很可能的。 .

  公元350年前後,冉閔殲滅數十萬後趙胡軍,推翻後趙王朝,致書各地,號召漢人起來殺胡人復仇,史載全國各地:所在承閔書誅之。當時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北北部、陝西的漢人都紛紛起兵,僅鄴都一地被殺的胡人就高達20幾萬(甚至遠在隴西的麻秋收到冉閔的「討胡檄文」后,都殺掉所部胡人響應,因為隴西胡人太多,呆不住腳,麻秋帶領部下斬關向東出關中投靠冉閔,中途與胡人王朗幹了一仗,殺朗部胡人數千,后被氐酋蒲洪捉了去。)除了向侵略者報仇外,冉閔最大的功績還在於驅逐胡蠻數百萬出中土。 .

  《晉紀》:「自季龍末年而閔盡散倉庫以樹私恩。與羌胡相攻,無月不戰。青、雍、幽、荊州諸氐、羌、胡、蠻數百餘萬,各還本土,道路交錯,互相殺掠,且飢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 」 .

  石虎統治後期,冉閔救濟饑民。冉閔推翻後趙,分兵四面出擊,與各大小胡酋互攻,數百萬胡人被中原人們驅逐(石虎強遷到鄴城的共計幾十萬漢人,也有近半數在動亂中返還家鄉,中途大部份被胡人所害。)氐、羌、胡、蠻等各民族數百餘萬,返還隴西或河套等地的家鄉,九大石胡甚至遷回中亞。返遷途中各不同民族的胡人相互進攻掠對方,甚至人肉相食,十個人中僅有二三人能成功回去。 .

  冉閔使胡族大返遷,造成中原百餘萬胡人死亡達十之七八,這就變相的殺了百萬胡人.中國歷史上後來建國的十六國國家中,鮮卑除外,就是成功返回去未被滅的民族部落重新入主中原所建立。但這時胡人數量大減,民間漢人恢復增長。胡人見識了漢人血腥報復的可怕不得不向漢人尋求合作,漢人從事農耕,胡人則充軍打戰。這才開始了和睦共處.五胡亂華時的少數民族往往打戰不論男女老少全族皆兵。當然往後發展精兵全由男子充當。在十六國南北朝頻繁的戰爭中,胡族大量戰死,胡族彼此之間也相互滅族。民間從事農耕的漢人不斷恢復增長,北朝東西魏的戰爭使胡人人口枯竭.兩國漢族大地主勢力卻強大起來,為補充兵源不足,不得不開始大量起用漢軍.西涼地區的漢軍得到北周起用,正是在這一時期.鮮卑國主們把公主嫁給這些漢族地主勢力以拉攏他們,漢軍的起用為後來楊堅滅胡和隋唐的建立創造外部條件。 .

  如果沒有冉閔的「殺胡令」,沒有他號召漢人復仇,驅逐各胡出中原。以後會是什麼樣?首先胡人在中原繁殖上千萬人口后,再把南方的漢人殺絕並不是不可能的,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也會像別外三大古國一樣被異族取代。諸胡亂中華時,北方漢人被只留下四五百萬,這得主要歸功於凶奴人和源於東歐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區的白種羯族。(這個民族有拿人頭祭祀的習慣)冉閔滅後趙,殲滅三十多萬羯族與凶奴為主的胡兵。冉閔後來在鄴城對羯族屠殺了二十幾萬,加上全國各省各地的復仇屠殺。羯族與凶奴在血腥的民族報復中被基本殺絕。可惜的是一支萬人的羯族部族,因為向北投降鮮卑而保留下來.後來鮮卑人幫助它們殺了冉閔,鮮卑入主中原。 .

  這支羯人在鮮卑的統治下以打仗為業。 鮮卑內戰時羯酋造反,壓抑久了的爾朱羯瘋狂地殺著鮮卑人,差點將鮮卑滅族。在鮮卑復仇的打擊下,羯人在侯景帶領下跑到南方梁朝統治區,梁朝政府接納了他們,收為雇傭軍。忘恩義的侯景確殺死了梁武帝,對江南人實施血腥的種族屠殺,使原本人口眾多,千里沃土的江南變成赤地千里,屍骨遍地,雜草叢生的不毛之地(僅屠靖康城就將全城四萬戶約二十萬人殺絕),史稱侯景之亂。 .

  後來,南梁大將王僧辯,於是召集陳霸先,杜龕,韋載等人率軍討伐,花了很大代價才滅此悍族,這一種族才真正從地球上消失。王僧辯等人把許多原本在兩廣和越地山區的人口補充到長江中下游,充實當地人口。陳霸先建立陳朝,採取了很多措施來恢復經濟和人口增長,即使這樣直到隋滅陳時已經很多年過去了,南方的人口卻一直沒有恢復到侯景之亂前的規模。由此可見,單侯景幾千羯兵就可血腥殺光江南人,更別說幾百萬胡人如果沒被驅逐出在中原,而在中原繁殖幾千萬后必然向漢族要生存空間的結果! .

  冉閔趕胡族出中原,為漢人的發展創造了空間。冉閔的神兵鐵騎,讓胡人從此不敢再輕視漢人的武力,收斂了他們肆意搶掠的行徑。冉閔,不愧為我大漢英雄,其功業利在千秋!!!冉閔在取得政權后。並不想和胡寇鬧翻臉。曾經宣布:「與官合則留,不合則去。」一夜之間,周圍百里的漢人全部爭相擁入城中,所有的胡人全部離去。城門那裡一面是大量的漢人擁進城市來投奔冉閔。一面是大量的胡人紛紛出城。 .

武悼天王冉閔之英雄事迹:
  公元309年,乞活軍活動在黎陽的一支在和匈奴前趙帝國的戰鬥中被打敗,冉閔的祖父冉隆和叔父冉襄等親人都沒於此役。冉氏家族留下一個11歲的少年——冉瞻(按現在的標準還是一個孩子),冉瞻帶領所部乞活余部繼續與胡人英勇戰鬥。 .

  公元310年,石勒(此時是前趙的大將)攻打河內,勒見兩軍陣前的一少年英勇非凡,長而勇悍,精於騎射,陣前臨矢石不顧。勒贊曰:「此兒壯健可嘉!」 冉瞻眾寡不敵,被俘。石勒徒冉瞻及其部眾於蘭陵郡。327年,冉瞻在和凶奴前趙的戰鬥中被斬於陣前。冉瞻之子就是後來的冉閔。冉閔除繼承了父親的勇猛外,還善於使用智謀。 .

  公元316年,司馬氏篡奪曹魏建立的西晉王朝在經歷八王之亂后,國力損失慘重,虛弱不堪,最終被匈奴人滅國,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勢力趁天下大亂之機入侵中原
  
公元338年,少年冉閔首次參加戰爭,在昌黎大戰,史載後趙諸軍盡潰,唯游擊將軍冉閔三千漢軍獨全。此戰後,冉閔成名,被石虎提拔為北中郎將,參加了防衛後趙北方邊界的戰事(當時北方燕代之地,後趙鏡內有內遷的丁零,烏恆,夫余等各族各部,時常有叛亂,外有慕容鮮卑常發兵寇邊。)冉閔在防衛後趙北方邊界的戰鬥中屢立奇功(其間也有兩次調到外地作戰)。 .

  公元350年冉閔率軍於凌水河畔大敗鮮卑燕軍二十萬。擒斬燕軍七萬餘人,斬首上將以上三十餘名,焚燒糧台二十萬斛,奪鮮卑北燕郡縣大小二十八城,冉閔威震中原。后冉閔推翻羯趙,稱帝建國,年號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挾勝利之勢,突襲各路胡軍。先後經歷六場惡戰。 .

  (1)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匈奴首三萬;
  (2)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
  (3)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
  (4)四戰先敗后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
  (5)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
  (6)六戰又有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不退反進竟十戰十捷!! .

  迫於冉閔和諸路中原漢軍的武力威脅,氐,羌,匈奴,鮮卑數百萬人退出中土,各自返還隴西或河套草原一帶原來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從此遷回萬里之外的中亞老家。在返遷的路上這些不同民族的胡族相互進攻對方,掠殺對方,搶食糧食,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人十個人中僅有二三人。諸胡亂中華時,北方漢人被屠殺的只留下四五百萬,最主要的兇手是凶奴人和源於東歐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區的白種羯族。(這個民族有拿人頭祭祀的習慣)冉閔滅羯趙,殲滅三十多萬羯族與凶奴為主的胡兵。冉閔後來在鄴城對羯族屠殺了二十幾萬,加上全國各省各地的復仇屠殺。羯族與凶奴在血腥的民族報復中被基本殺絕。 .

  幾番大戰,打出了漢家鐵騎的威風,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一舉光復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寧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勢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鑒、石琨、石寵、石蟠被滅三族,羯族的主力軍被完全消滅。至此,石虎的十四個兒子,兩個被他自己處死;六個自相殘殺而死;五個被冉閔滅族,一個投靠東晉,被斬於街市;全部死於非命。石虎一生造孽無數,終於在子孫身上得到了報應。 .

  公元352年。冉閔將城中的軍糧分給百姓。獨自帶領1萬人馬(步兵為主)去爭糧。結果被鮮卑的14萬大軍(騎兵。還有數萬後續部隊)包圍。在拚死突圍的冉魏士兵掩護下,冉閔連殺三百餘人,終於殺出包圍圈(戰鬥經過本文從略),但那匹和冉閔一樣勇猛的朱龍戰馬卻因過度疲勞而倒下,冉閔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機械地和敵人拚命,掩護隨軍的其他重要官員撤離戰場,一直殺到最後一人……慕容恪捉到冉閔后,獻與國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閔:「你只有奴僕下人的才能,憑什麼敢妄自稱天子?」冉閔怒道:「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呼!」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後送至龍城,斬於遏陘山。冉閔死後,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從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驚,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閔為武悼天王,當日天降大雪,過人雙膝。(正史記載,決非杜撰)作者語:冉閔壯志未酬,天地為之大慟,可惜上天既然體恤冉閔的用心,為何不幹脆賜他勝利的結局。為何還要讓他的冤屈千年不得昭雪,受盡同胞的謾罵。蒼天不公,造物不仁,不知何時冉閔的英雄事迹才能在世間廣為流傳。 .

  冉閔就義后,冉魏國的臣子絕望至極,悲天呼地。紛紛守節自縊,少部分逃往東晉,無一投降前燕者。冉魏幾十萬漢人不甘受辱,紛紛逃向江南,投奔東晉。東晉軍未能及時接應,使得幾十萬百姓中途受到截擊,死亡殆盡。晉將自殺謝罪。 .

  由於冉閔的王朝時間很短。大臣多自殺殉國。沒有人給冉閔寫書立傳。後來統治北方的北魏(鮮卑王朝)的史學家把冉閔大罵一頓。在史書上沒有人為冉閔正義直言。而後代又缺乏資料,只能根據以前遺留的資料來整理。某些太監史學家片面強調冉閔的殺胡。而不說明冉閔殺胡的原因。想想冉閔一聲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無月不戰,日日相攻。可見冉閔當時的政策是順應民意的,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意願。並不是冉閔有心挑撥。而是當時的民族矛盾不可調和。那些穿者獸皮。吃著生肉的野蠻部落。哪裡懂得禮儀廉恥,生命的價值。入侵印度的蠻族部落把創造古代印度文明的當地人當作奴隸一樣的趨勢。印度的種姓制度大家都知道吧。21 世紀的今天還生活在印度社會低層的賤民。就是那些幾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國人。冉閔天王招告天下,邀四海豪傑奮起殺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華子民紛紛響應。漢軍威武!!漢軍威武!!大小胡寇四散而潰!九州大地終復炎黃本色。我族方才免於重搗古印度人之悲劇。 .

  在火焰塔以及滿清人所寫的正史和小說里。都有許多對冉閔的污衊。比如說冉閔被胡人收做義子。但是在南朝的史書從來沒有記載。我們只能通過被人篡改的史料來一窺這位1700年前的民族英雄的豐功偉績。岳飛,文天祥都是我們很熟悉的人物。但是冉閔卻被埋沒於浩瀚史書中。冉閔用自己的所作所為。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中華文明。不惜自己的聲譽背負了2000年的罵名。為我們這些後代奪回了生存空間。冉閔的武功決不亞於岳飛!岳飛其實是想成為第二個冉閔。冉閔的功績與日月同輝!!冉閔是公元四世紀的東亞明星。是人民心中的唯一希望。人們都說冉閔就是西楚霸王項羽轉世來拯救漢人的英雄。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的百姓。關中80萬漢族百姓冒著生命危險千里跋涉來投奔冉閔就是明證。

2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brainwasher 2009-4-4 11:13
歷史慢慢讀,先坐沙發。
回復 stellazhu111 2009-4-4 11:16
終於看到這篇傳說中的文章了.......不容易啊~
回復 吳鉤 2009-4-4 12:17
來認真學習歷史.
回復 吳鉤 2009-4-4 12:18
漢軍威武!!漢軍威武!!大小胡寇四散而潰!九州大地終復炎黃本色。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3: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