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發文悼念亡夫楊振寧!夫妻相處細節被曝光

京港台:2025-10-19 19:51| 來源:快文娛樂 | 評論( 50 )  | 我來說幾句

翁帆發文悼念亡夫楊振寧!夫妻相處細節被曝光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翁帆發文:楊先生離開的時候一定很欣慰,他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2025年10月18日

  翁帆的告別:一份跨越54年光陰的答卷當103歲的楊振寧安詳離世,他小54歲的遺孀翁帆在社交媒體寫下這段文字時,評論區瞬間分裂成兩個世界——有人被「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打動,也有人冷嘲「演技比科研更值得拿獎」。這段爭議了19年的婚姻,終於在生死界限前,迎來了最殘酷的公眾審判。

  

  

  翁帆口中的「答卷」,或許包含這些數字:

  20年:婚後楊振寧發表13篇學術論文,主編4部科學著作

  2.1億美元:他為清華高等研究院募集的科研資金

  37場:他坐著輪椅參加的學術講座,直到98歲高齡

  有清華教授透露:「楊先生最後幾年聽力幾乎喪失,全靠翁帆在耳邊『喊』著討論論文。」那些質疑「老少戀圖名利」的人可能不知道,翁帆曾默默退回楊振寧遺囑中的房產贈與。

  

  

  2004年這段婚姻曝光時,輿論風暴比學術爭議更猛烈:

  網友製作「年齡計算器」,調侃「翁帆出生時楊振寧已是中科院院士」

  八卦雜誌偷拍二人牽手照,標題用《祖孫戀的物理公式》

  甚至有人偽造翁帆「婚前日記」,編造「心機上位」故事

  但鮮少人提及:

  楊振寧教她讀《莊子》,她幫楊振寧整理《曙光集》手稿

  疫情隔離期間,100歲的他給她寫英文情詩,她譯成七律回贈

  

  這段婚姻像極了楊振寧研究的粒子——越是被人用道德顯微鏡觀察,越顯現出複雜態:

  支持派引用楊瀾採訪:「他們的精神共鳴遠超肉體關係」

  反對派翻出2006年楊振寧訪談:「如果我走了,贊成翁帆再婚」

  吃瓜派則盯著翁帆的素顏照對比:「20年沒老,怕是吸了陽氣」

  普林斯頓大學曾做過「忘年戀」研究,結論是:「超高智商群體的情感模式,往往突破社會時鐘。」

  

  

  在楊振寧的學術成就面前,這段婚姻或許只是腳註。但不可否認:

  他生命最後1/5的時光里,她是人形助聽器、活體備忘錄

  她青春最盛的19年,活成了「科學寡婦」與「網紅妻子」的疊加態

  正如翁帆2011年翻譯的《晨曦集》序言所寫:「有些選擇不需要被理解,只需要被尊重。」

  對此,你怎麼看?

        更多娛樂八卦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 10:1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