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毅又懟張文宏,聊聊他倆到底誰更「專業」

京港台:2022-12-22 18:40| 來源:海邊的西塞羅 | 評論( 14 )  | 我來說幾句

饒毅又懟張文宏,聊聊他倆到底誰更「專業」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醫生談衛生經濟學固然不專業,

  但科學家寫大字報就專業了么?

  1

  應讀者的要求,今天聊兩句饒毅炮轟張文宏的事兒。

  從12月19日開始,知名科學家饒毅在他的公眾號「饒議科學」上接連發文,炮轟張文宏「不專業」,有讀者把文章發給我,問我對這場爭端怎麼看。

  說實話,饒的這兩篇文字,我多少都有點讀不下去。

  頭一篇還多少講了點理,但後面一篇,那題為《致:為造神而踐踏原則、犧牲科學的偽君子們》文章已經完全放棄了說理,帽子滿天飛,把張文宏說成是「大心理按摩師」,把挺張的人稱為「偽君子」、把擁護張文宏觀點的言論說成是「捧臭腳」……

  這些帽子和用詞兒,讓通篇文章與其說是議論文,倒不如說更像某特殊年代的大字報。

  搞不懂身為著名科學家,時常以「純粹科學家」為傲的饒老師,怎麼就突然就喜歡上寫這個了。

  

  從饒毅當年炮轟學術圈風氣不正開始,關注他也很久了。其實饒毅老師這個人的性格特點,我覺得還是挺常見的——

  你在你上學生涯中,有沒有碰見過那種超級學霸?遇到一個數學題,你寫了個解就寫不下去了,人家已經開始跟老師討論這題到底有幾種解法,哪個解法最優了。

  這種超級學霸的身上,往往會先天附帶另一種招人嫌的性格,那就是他們總是對智商不如自己、學術研究不如自己精深的人,帶有一種介於恨意和欺凌之間的鄙夷,一旦別人在他認為是自己「制霸」的那門學科上鬧出一點動靜,立刻就會激起他的憤怒,他會動用自己一切的智商和精力碾壓這個敢炸毛的人,並極力表達一個意思:

  我沒有看不起任何人,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這幾年,在獲得相當的知名度之後,我覺得饒毅老師越來越有這種「學霸」范兒了,他把他所推崇的那種「科學家」、「純粹科學」當成了一個只能由自己打理、界定的「伊甸園」,容不得任何不入他法眼的「害蟲」在裡面作祟。

  你看這兩年他懟尹燁、懟楊煥明、懟金冬雁、懟杜駿飛、懟梁建章、懟比爾·蓋茨、懟福奇……

  每次話題雖然不同,對手分佈地域也縱橫九萬里、橫跨五大洲,但我總覺得,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饒老師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始終只有一個

  xxx?他算什麼東西?談科學?他也配?都閃開!看老夫施展手段,讓這孽畜現了原形!

  

  當然,我們要寬容一些,這種源自高智商的自負毛病,其實很多頂尖科學家都有,比如經典物理學的奠基人伊薩克·牛頓爵士,平生一半以上的腦細胞都消耗在了「論我的同行全是傻x」這項令他著迷的工作上。

  

  曹丕說「文人相輕,自古皆然」,其實科學家又何嘗不是?科學家又不是道德聖人,我們要對他們的這種情緒寬容——甭管他們做沒做出牛頓那麼大的成就。

  至於我看到有論者反詰:饒毅你這麼牛,為什麼只敢罵張文宏,不敢罵吳尊友、梁萬年?

  我覺得這個反詰雖然巧妙,但也挺沒意思的——地不與天斗,民不與官斗。官大一級壓死人,這在咱這兒是常識么!饒老師雖然是在美國大學里把博士讀出來的,但好歹回國在學術圈裡摸爬滾打這麼多年了,這點明哲保身的道理,他能不懂么?

  只能說,饒老師對張文宏重拳出擊,和對吳良唯唯諾諾的,客觀上解答了他前幾年炮轟國內學術界風氣時提出的疑問——

  問曰:為什麼中國有那麼多學者不安安心心搞科研、搞學術,一心只想著混行政級別、學而優則仕?

  答曰:饒老師自己向我們證明了,在我們的學術圈裡,官大一級,確實就是比論文千篇更有說服力。碰上在學術上對你霸凌、總說你不專業的杠精學霸,讓他服的最有效的方式,莫過於你行政級別高於他,或者乾脆就是能管著他的領導……

  

  行吧,其實這些問題,都不是本文想討論的重點。

  本文想討論的重點是:饒毅說張文宏只是醫生,不像他一樣是個科學家,所以討論疫情防控問題的不專業。那麼,站在公正客觀的立場上去衡量,身為科學家的饒毅、和身為醫生的張文宏,究竟誰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更「專業對口」一點呢?

  我有一個恐怕會同時得罪雙方粉絲的想法: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饒毅和張文宏這兩個人談的都不咋專業。

  2

  今年年初的時候,我曾看過一個張文宏醫生的演講視頻,張醫生具體怎麼講的我已不能準確複述了,但大體意思似乎是這樣的:(對疫情防控)作為醫生,我們當然希望你們都不要動,大家都待在家裡,這樣能最有效的防止疫情擴散。但從社會角度而言,不能總這樣,因為經濟要運轉,大家要工作、要吃飯。

  

  我相信,很多人之所以被張文宏醫生「圈粉」,都是因為他的類似表態。

  而有意思的是,稍加分析你就會發現,張醫生這段話打動人的地方,恰恰在於他的「不專業」——

  他自己都說了,如果只從一個防治傳染病的醫生的角度,去單向度的思考這個問題,肯定會支持防控越嚴密越好。

  但我們的現實生活並不只有醫療一面,我們還要考慮「大家要工作,要吃飯」的問題。

  而談到這個問題,張文宏醫生當然就不專業了,因為這是經濟學家該管的事兒。

  也就是說,怎樣能在疫情之下兼顧好公共健康與社會經濟發展,將疫情帶來的整體社會損失降到最低,這是一個橫跨了醫學和經濟學的複合型問題,一個人只有同時具有的較高的醫學和經濟學造詣,在這個問題上發言才是堪稱專業的。

  張文宏可能通過身為醫生的大量一線實踐經驗,逐漸自覺到了這一點——他認識到了這並非是一個單純的醫學專業問題了,於是在一眾專家只站在醫生「專業立場」上強調防控時,首先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疫情要防,但人也要吃飯。

  而我們要說,因為確實不是張醫生的本專業,他的這種提法,依然是樸素、感性、且不專業的,這也是他為什麼容易招黑的原因。嚴格的說,張醫生的這種提法更類似「自然哲學」而不是真正的科學,只做了定性的討論,而沒有做定量的分析——

  你說不能只站在醫學專業的角度一味強調封控,也要站在經濟的角度考慮「人要吃飯」的問題,這當然對。但到底疾病的毒性和傳染率達到多少,封控帶來的經濟損失會超過它所獲得的正向收益?對於一種具有某某特質的傳染病,社會投入多大的資源、怎樣使用這些資源,才能夠達成經濟學上的「帕累托最優解」?

  還是那句話,要真正專業的回答這些問題,這個人必須同時具有相當的醫學和經濟學素養,了解疾病、又了解經濟,至少你得同時懂得病毒的傳播原理和帕累托最優都是啥。

  而張文宏只是個醫生,你說他談這個問題「不專業」,那當然他是不專業的。可是,本職研究神經生物學的饒毅老師談這種問題就「科學」、「專業」到哪裡去了么?我想也未必吧。

  那麼有沒有能真正專業的去研究此類的問題的人呢?

  有的!這種人叫衛生經濟學家

  衛生經濟學(health economics),我在《要錢?還是要命?這是個偽問題。》一文中曾經對這門學問進行過粗淺的介紹,不知你是否看過:

  

  簡單地說,這是一門同時兼顧經濟學視角和公共衛生醫療知識的交叉學科。這門學科的開山鼻祖,是1972年以史上最年輕獲獎者身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肯尼斯·阿羅。

  

  肯尼斯·阿羅在1963年時曾發表了著名論文《不確定性和醫療保健的福利經濟學》,在這篇論文當中,阿羅指出了醫療資源的特殊性:一方面,疾病的發生、發展具有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一旦醫療機構開始對患者進行治療、或對傳染病進行社會面防控,其獲得的效果也具有不確定性。所以,作為一種經濟學上非常特別的「稀缺品」,如何去分配、使用醫療資源是需要單獨設立一個交叉學科進行認真研究、討論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的時候,阿羅的這篇論文曾再次引發學界廣泛重視和反思,世衛組織以公報的方式轉載了該論文供各國醫療機構參考。人們通過這個現實的案例認識到,阿羅教授的這種論述是很有先見之明的——怎樣平衡經濟與防疫,怎樣使用註定有限的醫療資源達成最好的效果,這些都必須由衛生經濟學家在兼顧醫學與經濟學之後,做定量的分析,科學的處置。

  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衛生經濟學今天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了一門蔚為大觀的學科,比如美籍華人,世衛組織、世界銀行等多家國際組織的專家顧問、我國衛生部特聘的首位衛生經濟學家胡德偉教授,就是全球知名的衛生經濟學泰斗。我國在制定煙草稅政策時還聽取過他的建議。

  

  可惜胡德偉教授在2020年已經去世了,所以我們無法聽到他基於衛生經濟學視角給出的專業見解——事實上,就算老先生活著可能也沒用,因為胡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成癮物衛生經濟學(也就是研究煙草、大麻等成癮物怎麼控制),這個分支離我們此次所需要的傳染病衛生經濟學其實很遠。

  而就國內而言,實事求是的說,我們衛生經濟學的研究目前是相對薄弱的。

  之前我寫《要錢?還是要命?這是個偽問題》一文時,讀者中剛好有一位在海外讀衛生經濟學專業的女孩,她就跟我吐槽過自己的所學的專業在國內之冷僻:

  小西,你知道嗎?我爸媽現在一跟親戚介紹我的專業就犯難。因為國內的公眾普遍對「衛生經濟學」沒概念,還有人會開玩笑說:好啊好啊,即衛生又經濟,你女兒將來一定有前途……

  是的,與國外已經長期產出大量的衛生經濟學者不同,我國國內對這門學科的認知水平還處在「建構階段」,在很多大學里,這個「衛生經濟學」這個詞兒即便有,也多只是作為一門經濟學專業、醫學專業、管理學專業的選修課存在。教此課的老師很多也是現上轎現包腳,看了幾本相關書籍就上台去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們在中學時代過早的文理分科先天就不利於培養這種垮學科的專業人才。

  其次,目前我國大學的學生培養體系,表面上看有了「選課」「學分」等制度,但裡子里依然是以專業為劃分的,報什麼志願就念什麼專業。而其中,經濟學和醫學又分別是文理科中公認的難考、考進去之後專業壁壘較高的學科,想在這兩個學科之間產生「跨專業人才」非常難。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算我們培養出了一個合格的衛生經濟學畢業生,請問這樣一個好不容易把醫學和經濟學這兩個硬骨頭都啃下來的人,他畢業後到哪裡去找工作呢?

  與發達國家的醫療保險公司、製藥公司、政府福利機構需要相當數量的衛生經濟學人才進行醫療成本精算不同,這門學科在我國缺乏基礎就業場景。學了一大頓以後很容易變成「屠龍之技」。總不能像笑話里說的一樣,老頭參軍入伍,一上來就想當將軍。衛生經濟學一畢業,就馬上參與制定防控防疫政策吧?

  是的,學科建設的薄弱,讓我們無法產生一位衛生經濟學的泰斗,在爭論的關鍵時刻,同時兼顧醫療和經濟的幫公眾把賬算清楚。所以我們只能讓張文宏這樣的醫生趕鴨子上架,模糊的提出「防疫很重要,但大家也要生活」這樣樸素而基本的衛生經濟學入門級概念。

  這雖然「不專業」,但已經很不容易了。

  3

  而更多的專家學者,連這種跨學科的嘗試都沒敢去做。

  回顧這三年、尤其是今年以來關於疫情防控與放開的爭論,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經濟學家或有要「放」的,而醫生們則多是要「防」的。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恰恰在於大多數專家都謹守了饒毅教授的那個標準:對自己專業外的事兒閉口不談——我是個醫生,那我就只從醫學角度考慮這個問題,從醫學角度而言,這個病傳染性那麼強,又依然有一定的重症率、致死率,那當然是嚴格防控最好了。經濟學者其實也是同理。結果大家都執其一端,搞成了盲人摸象。

  而到了公眾層面,這種各自執其一端的傾向則更明顯,比如前兩天微博上鬧出來的那個「集體死爹」事件,一堆小v集體發文稱自己的父親「死於新冠肺炎」,連文本格式都不改一下。

  

  拋開這幫人如此整齊劃一的表態是不是因為他們真的共用一個爹不談,你會發現他們說理的策略其實也是一樣的,都是試圖通過講述(甚至哪怕是編造)一個個案,說明他們主張的正確性。

  只能說,在離開了衛生經濟學的專業分析、離開了科學理性的燭照之後,無論專家學者還是社會公眾,對此事的討論都陷入了一種局於自己的認知和地位,盲人摸象式的爭論亂戰當中。

  所以我們的社會,其實是急需好的衛生經濟學者幫公眾擺脫這種個體敘事的亂戰、橫跨醫學和經濟學兩界,從宏觀視角真正客觀理性的幫大家算算賬的。

  我希望,在此次疫情過後,能有這種衛生經濟學專家,同時基於醫學與經濟學的視角,寫出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真正專業的去分析一下這件事,為公眾精算、比較一下各種選擇之間到底利弊幾何。

  歷經了三年的波折,我們總該獲得一點經驗和反思,如此,才能讓苦沒白吃。

  當然我知道這種希望多半難以實現,這不單單是人才儲備的問題,還有一個社會心理接受門檻的問題,如《要錢?還是要命?這是個偽問題》一文所提到的,衛生經濟學的一項基礎工作,是首先要實現錢和命的等價代換,也就是對人命進行理性的估價,之後才能進行進一步的社會成本計算。

  而當前很多公眾是不接受這種估價的,很多人心底里其實都還有「我的命比你的錢重要」或「我的錢比你的命重要」的這種非人本主義的、前現代的思維。

  如果沉在這種思維和隨之而來的「封控愛好者」和「躺匪」之間的黨同伐異當中,我們當然只能收穫一地雞毛的彼此互罵。

  ……

  好吧,讓我們拋開這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不談,重新回到那個問題上:饒毅和張文宏,他倆到底誰更專業?

  回答是:兩個人都不專業。

  面對新冠疫情,社會應該投入多大資源防疫,怎樣防疫,這是一個經典的衛生經濟學問題。對於這個需要醫學和經濟學「兩開花」的問題,只通醫學的張文宏醫生當然不夠專業,可搞神經生物學的饒毅老師難道就更專業了嗎?

  總不能因為饒老師喜歡強調自己是科學家,張文宏不是,就非要逼著公眾承認他對所有科學門類都觸類旁通吧?那可真是小母牛坐飛機——牛叉上天了。

  所以兩個人都不專業。

  而在這兩種「不專業」中,我還是更喜歡張文宏醫生那種一點。

  因為張醫生的表述雖然的確「不專業」,但它好歹是一個萌芽,一個指向,我們沿著他提出的「疫情要防控,但人也要吃飯」這個問題思考下去、討論下去,最終會找到衛生經濟學這門學問,並有可能在未來真正將它重視起來,獲得一些反思,吃一塹長一智。

  說到底,其實每一門科學都是這樣萌發、開枝散葉的,從「不專業」一點點變的專業的。

  而反觀饒毅教授的不專業,看看他對張文宏的怒懟……抱歉,除了學術傲慢、學術霸凌,以及防控愛好者對「躺匪」的黨同伐異。我看不出什麼有營養的東西。

  所以很想問問饒老師:一介醫生,談衛生經濟學的問題固然不專業,但一個「科學家」,寫大字報、大批判文章,今天懟張明天懟李,難道就很「專業」了么?

  既然您這麼喜歡強調「專業」,那您就多干點您專業該乾的事兒吧。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2-12-25 14: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