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60年最嚴重乾旱,鄱陽湖洞庭湖"瘦成閃電"

京港台:2022-8-19 13:11| 來源:極目新聞 | 評論( 7 )  | 我來說幾句

長江流域60年最嚴重乾旱,鄱陽湖洞庭湖"瘦成閃電"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8月19日,因長江流域出現旱情,衛星圖片顯示鄱陽湖、洞庭湖都已「瘦成一道閃電」。此前,中國水利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長江流域發生了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氣象乾旱。洞庭湖和鄱陽湖水面面積較6月已縮小3/4。

  8月17日,水利部新聞發布會消息,7月以來,長江流域持續高溫少雨,江河來水偏少、水位持續走低,中小型水庫蓄水不足,多地土壤缺墒。總體來看,長江流域發生了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氣象乾旱。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省(市)耕地受旱面積1232萬畝,83萬人、16萬頭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響。

  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劉志雨分析,此次長江流域的旱情主要有4個特點:一是降水歷史同期最少,高溫少雨日數多。7月以來,長江流域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4.5成,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二是江河來水明顯偏少,水位持續走低。7月以來,長江干支流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8成,上中游來水量為1949年以來同期最少。長江三峽、漢江丹江口重點水庫來水分別偏少4成多、近7成。洞庭湖、鄱陽湖相繼於8月4日、6日低於枯水位,分別為1971年、1951年以來最早。當前,長江幹流及洞庭湖和鄱陽湖(簡稱「兩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4.85—6.13米,沙市以下江段及兩湖水位為歷史同期最低,洞庭湖和鄱陽湖水面面積較6月縮小3/4。三是水庫蓄水總量接近常年,部分中小水庫蓄水嚴重偏少。四是大部地區土壤缺墒。

  官方預計,8月底前,長江流域降水、來水總體仍將偏少,展望9月份中下游大部地區降水來水仍可能繼續偏少,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乾旱情勢可能進一步發展,長江上游水庫群蓄水形勢嚴峻。

  「總體來看,長江流域發生了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氣象乾旱,通過水利部門科學調度水工程,受旱程度得到明顯減輕。」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督察專員顧斌傑表示,據預測,長江流域8月份降雨仍可能偏少,旱情可能持續或進一步發展。

  

  7月11日洞庭湖水域

  

  8月15日洞庭湖水域

  長江流域旱情之下,8月19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歐洲航天局網查詢衛星圖片看到,從7月11日到8月15日,鄱陽湖、洞庭湖水體面積均已肉眼可見地「瘦成一道閃電」。從百度地圖地球模式同樣可以看到,圖中鄱陽湖大面積顯示為土黃色,與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的藍色形成鮮明對比。

  

  7月11日鄱陽湖水域

  

  8月15日鄱陽湖水域

  湖北大學中國長江文化研究院院長、法國水科學院院士鄭曉雲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鄱陽湖「縮水」對鄱陽湖周邊的農業灌溉、工業生產都將產生影響。另外,因為湖體乾涸,鄱陽湖上的航運業也將受到衝擊。

  不過,鄭曉雲也提到,近10年來,鄱陽湖「縮水」已成常態,「2007年嚴重乾旱,整個湖都露地了」。不僅是鄱陽湖,洞庭湖和太湖也面臨同樣的情況。這種乾旱與整個長江流域的水量變化密切相關。全球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氣候紊亂、降水減少是長江中下游水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不僅是鄱陽湖,是整個長江流域,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都出現了水位下降、補水不足的問題。長江幹流主要靠各種支流補水,如果支流補水不足,長江水量就自然減少了。」鄭曉雲說,「氣候災害是最重要的原因,全球厄爾尼諾造成的氣候紊亂還未停止,比如現在應該是豐水期,但實際上出現了乾旱。另外,厄爾尼諾現象帶來降水減少,這是一個大趨勢。」

  對此,鄭曉雲認為,在新的形勢下,應當重新思考長江水資源的規劃和利用。「我們長江流域周邊是否形成了節水型產業,長江流域的水利工程、調水工程都要重新思考。應當以水定產、定行業,根據水資源的實際狀況來。另外,長江流域人口佔全國的1/3,民眾的節水意識也應當進一步加強。」鄭曉雲說。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2-8-20 06: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