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山洪奪走7條人命:他們如何喪失最後逃生機會

京港台:2022-8-15 19:30| 來源:風聲 | 評論( 9 )  | 我來說幾句

彭州山洪奪走7條人命:他們如何喪失最後逃生機會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科普作家

  「眼睛看得見的危險都算不上危險。」

  這是戶外愛好者普遍篤信的一句名言,其本意指的是,大部分災難都是在大家沒意識到有危險的時候發生的。這句話在「8·13」彭州洪災中再次得到了應驗。

  幾乎所有的網友都痛心於一點:這次處於災難中心的遊客,在管理者長達一個多小時的警告、呼喊中無動於衷,最終釀成災難。

  指責這些遊客缺乏安全意識沒有問題,但指責者們也許沒有想過,如果他們當時也在現場,有很大可能會跟這些遊客一樣,認為呼喊者是在大題小作,是在嚇唬他們。這是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經歷過山洪突如其來的遭遇,不會相信朗朗乾坤之下,會有如此飛來橫禍。

  事實上,類似情況即使在北京這種大城城附近的山區都可能發生。

  筆者更痛心的一點則是:這次山洪爆發后被捲入其中的遊客,有幾位原本是可能通過自救而脫險的。

  水災中逃生,有一系列原則。其中大部分都與生活常識相一致,也符合人的本能選擇,包括「就高不就低」(水往低處流)、「就寬不就窄」(開闊寬廣的空地上水流淺而緩,狹窄的河道中水流深而急)、「就疏不就密」(雜物稀疏的區域不容易遭到二次傷害)等。

  只要保持冷靜,即便無人提醒,災難來臨時大部分人都會這樣做。這些常識性的原則,在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時往往也適用。

  但還有一些逃生原則(或者說技巧),許多人並不清楚,並且它們往往是反人體本能的。其中之一,是在遭遇弧形激流時,需要選擇逃往弧形的內側,而避免呆在弧形的外側。其原理是:流體的慣性作用決定了弧形外側流速更大,破壞性也更強;弧形內側流速則會緩慢得多。請注意:這與水流方向無關,只跟河道形狀有關。

  視頻一,是本次洪災發生時的實錄,緊靠對岸河道中的這幾個人在洪水來臨時幾乎沒有做出反應,但卻安然無恙——這是因為他們無意間恰好站在了河道的弧形內側。

  即便是在堤岸上,這一原則也適用。河道弧形的外側堤岸不僅更容易被衝垮,而且如果你站在這些位置,會有更大概率被突然升高而衝上岸的洪流捲入水中。河道弧形內側的堤岸則要安全得多。

  正因此,在沒有其它因素主導的情況下,遭遇弧形激流時,無論在水中還是在岸上,都一定要儘力避開弧形激流的外側,而選擇移向弧形內側。暫時先不討論受困者完全失去自控能力的極端情況。如果你陷在激流中間,並且還能勉強自主行動,這時必須要對抗自己的本能:往旋流外側移動很容易,因為水流會推著你往外側走;而要移向旋流內側就需要對抗水流的力量。

  但你每移向內側一分,自控的難度就會降低一分,你成功自救的可能性就會上升一分。

  這一原則對於雪崩發生時的逃生自救同樣適用,因為積雪滑落、流動時也具有流體的性質。

  再看看這段視頻(視頻二)。這兩位呆在河道中遲疑不決、最終還是被上漲的洪流捲走的遊客,其實原本有很大概率自救逃生:洪流抵達后,他們正好處在一段靠近弧形河道內側的位置,與河岸僅咫尺之遙;但他們未敢踏出那一步,而是選擇原地等待。

  視頻一中,那一對奔跑至河道中間而摟抱在一起站立不動的、疑似情侶的遊客,情況相類似(不確定是否視頻二中兩人)。他們很可能都是期望堅持到洪峰過去、後面洪流會變小。實際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突發洪流到來后,第一波衝擊總是最小的,後面水流量會在短時間內急劇上升。這是因為空曠的河谷所具有的容量能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但後面的水流則會疊加在第一波水流之上。

  因此,遭遇水流后留給受困者的逃生窗口期非常短,必須當機立斷。

  這兩個視頻中,站立在水中間的幾個人都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他們的站姿極不符合自救原則。

  單人站立在洪水中,為讓身體獲得最大穩定度,應該要面對上游、身體略微前傾並保持弓步姿勢;同時為避免洪流衝擊視覺而造成眩暈,眼睛應專註於遠處堤岸上的某一固定物。

  兩個人或幾個人聚集在一起,如同視頻一中那對疑似情侶的情況,如果他們懂得正確的互助式站姿,一起獲救的可能性將大增。那兩個人可能是出於恐懼的本能而摟抱在了一起,不幸的是,這樣很可能比單個人更難堅持站立不倒。

  這時正確的做法是:兩個人或多個人迅速排成一縱隊,全部面朝上游呈弓步姿勢,後面的人用雙手推著前面的人的腰背,組成一個「多足」系統,從而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受水流衝擊的面積、增大穩定度。具體到這兩個人,則應該由更強壯、體重更大的男性站在後面。

  如果要移動,則應該由後面的人指揮(後面的人能縱觀全局),每次整個系統只挪動一隻腳,交替位移走向岸邊。

  真正讓人唏噓、又難以給出良策的是第三個視頻中的情況。

  據說這位父親曾經試圖將孩子拋上岸,這其實很難完成,如果真的做出這個選擇,後果並不一定能比兩人堅持在一起等待救援更好。

  但這位父親在依賴他身邊這塊具有中流砥柱性質的大石頭時,也不幸地犯了一個錯誤——他不應該坐在石頭上,那樣上漲的水很容易就會將他們沖走。如果他已經將賭注壓在這塊石頭上,正確的做法是緊貼著站在石頭上游、面對石頭單腿站立,另一隻腳踩在大石頭上可以固定而不會打滑的地方,孩子靠或坐在這條腿上;同時需要留出一隻手扶緊石頭,讓雙腳一手形成穩固三角。

  當然,災難瞬息來臨時,左右一個人命運的因素異常複雜,很難及時做出判斷和選擇。不過,你如果掌握了這些基本知識和原則、並能恰當地使用,無疑會大大提高生還概率。

  同時,面對災難時保持冷靜的頭腦,以及具備充沛的體能,和擁有豐富的逃生知識一樣重要。說得直白一點,一個人面對災難時是否具有更高的生還概率,早在災難來臨之前就決定了。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2-8-16 12: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