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75家美企獲華為許可證,參院民主黨領袖炸毛(圖)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面對關鍵議題,美國國會和白宮話語權爭奪火熱化。
本周美國政府第三次延長 「華為臨時許可證」,給受禁令影響的美國企業拋出「救生圈」——至今已有約75家美企申請獲批,其中包括微軟。
但美國國會見狀炸毛。以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以及「對華鷹派」議員蒂姆•科頓為首的15名參議員,昨天致信特朗普,要求白宮立刻停止給美企發放「華為臨時許可證」。
15人簽名
參議院民主黨官網11月21日刊出15名參議員寫給特朗普的一份聯名信。信中寫道,「美國商務部已經開始向一些美國企業發放『華為臨時許可證』,我們對此表示憂慮。考慮到華為在美國業務所帶來的『安全風險』,我們要求你立刻停止發放許可證。」
這15人要求白宮向國會彙報,究竟是用什麼標準在評判美企提出的豁免申請。若不向國會解釋清楚的情況下,白宮不得發放許可證。此外,國會要求特朗普政府及時彙報有關華為的進展。
15名參議員中,有10人來自民主黨。其中包括,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人伊麗莎白•沃倫、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等左派核心人物。曾在2017年底叫囂對台軍售、拉攏NBA外籍球員干涉外國內政的參議員艾德•馬基也簽了名。
共和黨這邊,經常在科技領域對華顯擺強硬姿態的參議員湯姆•科頓首當其衝。今年5月,當華為被美國無端列入所謂「實體清單」后,科頓在社交媒體上慶祝,自以為「華為5G已死」。
但「實體清單」一事至今已有190天,遭受不公平的華為,實則業績依舊保持高速發展。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還透露,華為現在不依賴美國,已經可以解決供應的問題。「美國政府只需要考慮美企的利益,不需要幫我們考慮。」
如今已有約75家美企利益獲得了「美國政府的考慮」。
截至11月21日,美國政府第三次延期執行「華為禁令」以來,美國商務部已經收到來自美企的約300份申請,後者要求恢復和華為的商業往來。截至發稿,美國商務部對月50%的申請進行了審批,其中一半獲批,一半遭拒。
申請獲批的美企中,就有微軟。這家美企為美國商務部的決定點贊:「我們感謝該部門應我們的要求而採取的行動。」
就15名參議員聯名公開信一事,白宮至今未作回應。值得一提,「反華急先鋒」議員馬克•盧比奧,並未在信中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