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國地理位置塑造美國人世界觀

作者:長白山  於 2013-4-26 00: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2評論

綜合《參考消息》、《外交政策》等 



即便在波士頓悲劇之後,我們的國家仍然處於不受外國威脅的獨特地位,這影響著美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如果我必須指出一樣東西,它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能解釋美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那就是美國的地理位置。

美國是人類世界上唯一的南邊和北邊沒有掠奪性的鄰居、東邊和西邊又有魚的國家。兩邊的大洋如同歷史學家托馬斯 貝利所絕妙形容的,是美國的液態資產。

加拿大人、墨西哥人和魚。這三大鄰居給美國前所未有的安全、在國際事務中很大的誤差範圍以及基本可以自由發展的奢侈。

從建國之初,地理起到的幫助就遠遠大於阻礙。不錯,美國在初期是脆弱的。法國人和西班牙人的帝國野心威脅著北美。英國人也不想輕易放棄:國王的軍隊在1812年入侵併燒毀華盛頓的部分地區,而且在美國內戰期間再度試圖佔便宜。

但是,就大部分時間而言,美國都處於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安全環境中。儘管世界不斷縮小並帶來種種威脅,比如珍珠港襲擊、古巴導彈危機和9 11襲擊,美國從未面臨生存的威脅。

美國的地理位置如此獨特,這導致了一種充滿矛盾、而且常常不現實的世界觀。美國人雖然用意良好,但對全球政治的看法卻往往自相矛盾。以下是美國人對全球事務的三大思想傾向,這些傾向繼續影響著美國在當今世界扮演的角色。

一、美式實用主義

美國擺脫了舊世界的宗教和道德衝突,在相對沒有意識形態重負的情況下崛起為世界強國。在新世界,美國人創造出建築在以個人為核心、保護權利與自由基礎之上的信條。

這種信條在一定程度上源自對實用主義的信奉。為克服建國的挑戰,美國成為調停者的國家。最重要的是什麼東西有效,這超過其他任何考慮。

不錯,美國獨特的政治體系要求妥協和務實。但是,兩大洋提供的高安全係數才使美國可能取得成功,這給美國相應的時間和空間,使它在不受持續外部威脅和危機干擾的情況下解決自己的統一問題。

其他國家就沒這麼幸運了。比如,令人極其不解的是,以色列沒有書面的憲法而只有一系列「基本法」。為什麼?在奮力保持獨立的同時,以色列人拿不出時間、也不可能冒分裂的風險去辯論那些核心問題。這些核心問題,比如有關國家的宗教特性以及阿拉伯公民的身份,至今在很大程度上都懸而未決。

儘管美國的政治體系沒能在不打一場內戰的情況下解決奴隸制問題,美國在經歷這場戰爭之後仍然保持著統一。地理位置與此有很大關係:如果美國被急於利用其多年血腥內戰乘虛而入的敵對鄰居包圍,可以想見這個國家會有怎樣的命運。

美國人似乎認為,理性的對話、辯論和妥協使美國獲益,世界其他地區也應該效仿。隨著美國把影響力擴展到邊境以外,這種思維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影響美國的外交。

美國在2000年戴維營峰會上拿出一套具有獨創性的解決辦法,但以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不同意這些辦法。把聖殿山下地區的主權給以色列、聖殿山上地區的主權給巴勒斯坦,這怎麼不行?美國人看來,這是達成協議的絕佳方案,但當事雙方卻不這麼認為。

美國人對解決方案的信仰既可愛又天真。隨著美國作為一個國家日趨年長,美國人將逐漸接受神學家萊因霍爾德·尼布爾的看法:美國人最多只能為不可解決的問題找到最接近的解決方案。

二、美式理想主義

美國處境的奢侈,特別是安全的地理位置以及遠離世界的種族和宗教紛爭,使美國人對未來產生一種樂觀的態度。這也使美國外交政策產生一個特點:試圖幫助全球各地。

這種樂觀態度有時往往掩蓋國際政治鬥爭的嚴酷現實。美國人根本不了解小國的心態:那種生活在刀刃上的恐懼,被排斥在外的痛苦,以及種族和幫派之爭的殘酷。

美國的民族主義由政治而非民族界定。任何人都可以是美國人,無論膚色、派別或宗教。美國的公共領域變得包容一切,而且越來越開放而不是相反。這都是好消息,但這也常使美國人按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按實際情況看待世界。

只需看看美國最近在外交政策方面發生的災難。美國人錯誤地以為,戰後伊拉克將成為遜尼派、什葉派、庫爾德人面向未來並以此建立一個新國家的地方。「阿拉伯之春」也是如此:從一開始,美國人似乎就決心給一部剛剛開始的影片強加上好萊塢式的樂觀結尾,而這部電影的逐漸展開卻遠比想象的黑暗。埃及發生的一切將具有變革意義,把埃及變成一個由「臉譜」和「推特」網站推動的世俗自由國家:這其實只是美國的幻想。

這種不實的敘述並非美國人的獨創,但他們的自我欺騙傾向並不因此而變得比較令人安慰。這種以自己想要的方式而非實際情況看待世界的傾向有時會讓他們陷入大麻煩。比如埃及,眼下這個國家由最不民主的兩股力量控制:穆斯林兄弟會和埃及軍隊,雙方都是美國支持的對象。

三、美式傲慢和矛盾

強大和相對不受襲擊威脅意味著美國人不必太在意世界其他地區的人怎麼想。另外,與從前的所有強大國家一樣,美國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在宣揚人權的同時支持獨裁者;一邊口頭上支持聯合國和國際法,一邊在美國利益需要時破壞這二者。美國最近在中東的行為就是典型案例:鼓勵埃及進行改革,但在很大程度上忽視巴林的政治動蕩;在埃及強調女性權利,在沙特卻對此閉口不提;干預利比亞,對敘利亞卻袖手旁觀。

使美國區別於過去世界強國的是它對自身在國外扮演角色的矛盾心態。美國人的觀點幾乎是分裂的:他們有時什麼都不想管(比如一戰之後),有時候又試圖徹底改變地球(2003年伊拉克戰爭)。這與他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有關:美國地理位置的奢侈。美國的外交政策幾乎是自由選擇的。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之後,美國原本可能進入全面退出國際事務的時期。貝拉克·奧巴馬總統雖然的確是「首席解救者」——他決心帶領美國走出舊戰爭,同時不捲入新戰爭——但他自首個任期以來也一直是戰時總統。

奧巴馬很可能把戰時總統的身份保持到離任。眼下的朝鮮半島危機、敘利亞的「任務蠕變」以及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在今後四年將會使美國更多地陷於試圖解決世界的問題之中。如果波士頓4月15日發生的襲擊事件源於「基地」組織或是伊朗支持的黑色行動的一部分,打擊壞人的致命任務將變得緊迫。畢竟,一個國家外交政策的組織原則是保護國土。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不需要外交政策了。

美國在世界可以大有作為。它仍然是世界舞台上最強大也是最重要的角色,而且很可能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這個地位。美國人只需要知道如何利用這種力量,並且始終記住: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有加拿大人、墨西哥人和魚做鄰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sousuo 2013-4-26 00:16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回復 老也不成熟 2013-4-26 01:57
很有水平的分析。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4: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