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2019 /07 巴爾幹+奧地利 D2 薩拉熱窩

作者:BANGZI  於 2019-8-2 01: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8評論

2019/7/12/五 薩拉熱窩

昨晚從迪拜準點出發,今早七點就到了薩拉熱窩。俺們沒有託運行李所以很快就出機場了。可是機場大巴要等到八點多才有,俺們又捨不得打車,所以在機場里裡外外轉了會兒腰子,喝了點飲料才盼來了機場大巴。還有個走法是坐公交,可是俺的手機當時奇慢無比沒法查地圖,只好放棄。提款機倒是利利索索的吐錢了,順利地拿到了波黑馬克,1美元約1.75馬克。

大巴的終點站在老市政廳附近,這麼早去旅店估計人家也沒房間給俺們。所以就地開始遊覽。先看了市政廳,然後沿河去了拉丁橋,過河到對岸看猶太教堂,再溜達回老城這邊,永恆之火,步行街,大教堂,吃了午飯後去旅店放下背包。接著出來看奧斯曼帝國留下來的巴扎市場,清真寺,穆斯林商業街,然後去城邊的山上看墓地和市容。唯一的遺憾是沒去波黑國家博物館看它的鎮館之寶 - 13世紀從巴塞羅那流傳過來的猶太人的經書,因為兩位領導怕累不願意走,其實也沒多遠。還有個景點俺們也漏了,山上的84年奧林匹克冬運會場地,現在已經荒廢了,人們可以去緬懷一下薩拉熱窩當年的風光。
 
 薩拉熱窩是個挺不錯的歐洲小城。還有很多貌似20多年前戰爭毀壞的建築,很多建築上還留有彈孔。不過這一切掩飾不了薩拉熱窩曾經的輝煌 - 奧匈帝國和奧特曼帝國交匯之處!兩大帝國都很重視這地方。在此發生的刺殺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更別提很多小夥伴兒們的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情結了!對俺們來說一天正好!本來是打算包車明天一早去貝爾格萊德,順便途中停幾個景點,後來還是圖省錢坐大巴。跟旅店約好了明早送汽車站。

薩拉熱窩中國是個不陌生的名字。為嘛聶?因為《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這部1977年在中國上映的南斯拉夫故事片在當時可謂旋即紅透大江南北。為嘛聶?因為當時除了國產的故事片之外人們還能能津津樂道為數不多的幾部外國電影。而所謂外國只限於社會主義陣營的北朝鮮(鮮花盛開的村莊,賣花姑娘,看不見的戰線),越南(琛姑娘的松林),阿爾巴尼亞(寧死不屈,第八個是銅像),羅馬尼亞(多瑙河之波),南斯拉夫(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匈牙利(廢品的報復)等國。和老大哥翻臉后也不上映老大哥的新電影了(只記得看過列寧在1918和列寧在十月)。記得當時的順口溜是這樣地:蘇聯電影老一套,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越南電影飛機大炮,朝鮮電影又哭又笑,羅馬尼亞電影又摟又抱。總結的還挺形象的。這些電影里經典片段和台詞是廣為流傳,「聽說一天能掙六百公分吶」,「把槍交給吉爾基」,「掐,掐,掐,掐脖子」,「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麵包會有的」,「安娜是個好姑娘……你要好好照顧她!」,「好看的臉蛋,能長出大米來」,「你拿的什麼書?歌曲集?什麼歌曲?阿里郎!」,能看明白俺寫的都得是五張多了!呵呵。。。


薩拉熱窩機場大廳,貌似只有一層。

 


這麼歷史厚重的地方還是值得把概況介紹一下。文字有些多。


百度百科:薩拉熱窩

 

薩拉熱窩(Sarajevo)是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的首都和經濟、文化中心。二戰後薩拉熱窩曾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在中部薩瓦河支流博斯納河上游附近。群山環抱,風景秀麗的古城。人口37.5萬,連郊區44.9萬(1981)。建於1263年。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國皇儲在此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殺,這個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陸運交通樞紐。工業有動力設備、汽車製造、金屬加工、化學、紡織、陶瓷、食品加工等。

舊市區中心以產東方特色的銅、銀手工藝品著名。設有大學、科學院、博物館等。市中心保存土耳其時代的舊建築。城郊有帕萊、伊利扎療養地。

 

歷史沿革

古代

薩拉熱窩河谷有著悠久的歷史,考古學家發現薩拉熱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最著名的例子是薩拉熱窩地區的布特米爾文化。布特米爾文化是1893年奧匈帝國在薩拉熱窩郊區的伊利扎建設一個農學校時發現的。該地區發現了大量新石器時代的燧石。這在當時是巨大的發現,1894年,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還因此在薩拉熱窩舉行了會議。

伊利里亞文化是薩拉熱窩又一個突出的文化。古代人大多認為伊利里亞人生活在西巴爾幹地區。在被羅馬帝國征服之前,在薩拉熱窩地區有多個伊利里亞人的居住點。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城市的名字是硫磺溫泉(Aquae Sulphurae),位於今日薩拉熱窩郊區的城市伊利扎。羅馬帝國之後,哥特人佔據此地,之後斯拉夫人在7世紀來到這裡。

中世紀

在整個中世紀時期,薩拉熱窩都是波斯尼亞省的一部份。城市的名字改為烏爾夫-波斯拿(Vrh-Bosna)。聖座的文件記載,1238年教會曾在這裡建設聖保羅大教堂。斯拉夫人的城塞自1263年到城市被奧斯曼帝國征服的1429年為止都一直存在。


機場外觀,機場大巴站出門往右,離這個咖啡廳不到20米

 

百度百科:薩拉熱窩

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在1450年代建立了薩拉熱窩。1461年,在奧斯曼帝國波斯尼亞州首任州長伊薩·貝格·伊薩科維奇的統治下,城市得到了巨大的發展。1461年之後,伊薩科維奇監督了城市舊市區的建設,修建了供水系統和清真寺、帶屋頂的巴扎、公眾浴場、州長官邸。城市改名波斯納薩拉伊,發展為這個地區最大的都市。在這個時期,許多基督徒改宗伊斯蘭教。而這一地區則被稱為薩拉伊奧瓦斯(saray ovası),在土耳其語中的意思是「有宮殿的平地」。

格茲·胡色雷·貝格在1521年就任波斯尼亞的第二任州長,建設了城市最早的圖書館、伊斯蘭學校、蘇菲主義的學校、薩哈特庫拉鐘樓(Sahat Kula)等建築。舊城區的大部份地區都是在他的任內修築。薩拉熱窩以其的大市場和眾多的清真寺而聞名。在16世紀中期,清真寺的數量超過100個。在帝國的鼎盛時期,薩拉熱窩是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僅次於伊斯坦布爾的第二大和重要的都市。1660年,薩拉熱窩的人口估計超過80,000人。相比之下,貝爾格萊德在1838年的人口是12,963人,薩格勒布在1851年人口是14,000人。由於政治上的重要性,薩拉熱窩也成為戰場。



機場去市區的路上,等著過街的人們

 

百度百科:薩拉熱窩

奧匈帝國

1697年,在大土耳其戰爭期間,哈布斯堡君主國的歐根親王發起襲擊,佔領了薩拉熱窩。城市遭受了瘟疫的襲擊並被燒毀。薩拉熱窩雖然在之後重建,但並沒有完全恢復。1807年,薩拉熱窩的人口只有大約60,000人。奧斯曼帝國雖然將薩拉熱窩作為重要的行政據點,在1850年,波黑還是被奧匈帝國征服。1878年,按照柏林條約,城市的統治權交給奧匈帝國。波黑在1908年被合併入奧匈帝國。薩拉熱窩在維也納之前試驗導入了路面電車等新開發的設施。奧匈帝國的統治給城市帶來了巨大的發展。這一時期修建了各種工廠和其他建築,許多機構都西化和現代化了。薩拉熱窩的居民還在歷史上首次開始使用拉丁字母。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人民族主義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薩拉熱窩暗殺了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奧地利皇儲)和他的妻子索菲·霍泰克,這起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導火線。進入戰爭之後,巴爾幹半島的戰事大多在貝爾格萊德附近,薩拉熱窩在戰爭中逃過了大規模破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巴爾幹半島西部合併入南斯拉夫王國,薩拉熱窩成為德里納河省的首府。


進城了!

 

百度百科:薩拉熱窩

南斯拉夫時期 

在一戰之後,薩拉熱窩成為南斯拉夫王國的一部份。雖然薩拉熱窩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政治重要性並且是波斯尼亞地區的中心城市,但國家並沒有像過去那樣重視薩拉熱窩。這個時期除了現在的波黑國家銀行大樓之外,薩拉熱窩城市並沒有太大的發展。1941年4月,納粹德國入侵了南斯拉夫,轟炸了薩拉熱窩。當時有約10,500名猶太人以及羅姆人、正教徒塞爾維亞人居住。包括薩拉熱窩在內的波黑領土被划入烏斯塔沙的克羅埃西亞獨立國。烏斯塔沙對塞爾維亞人展開了迫害。城市在1943年至1944年遭受了盟軍的轟炸。在約瑟普·布羅茲·鐵托率領的游擊隊的抵抗之下,1945年4月6日,薩拉熱窩從納粹的佔領之中解放。

在解放之後,薩拉熱窩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波斯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共產黨在薩拉熱窩投入巨資,建設了許多新的住宅,新建設了新城區和新薩拉熱窩,城市的市區面積得到了擴大。薩拉熱窩再次成為巴爾幹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戰爭結束時薩拉熱窩的人口有115,000人,而南斯拉夫解體時薩拉熱窩的人口有429,672人。薩拉熱窩快速發展,成為南斯拉夫的一個重要的區域性產業中心。薩拉熱窩發展的高峰期是在1980年代初期薩拉熱窩舉辦冬季奧運會的時期。


一路能看見很多建築都是這樣彈痕累累。俺們沒去新城那邊。所以看見的這邊老建築都是經歷了南斯拉夫分裂戰的。

 

百度百科:薩拉熱窩

波黑戰爭

1992年3月,波黑爆發了波黑戰爭。薩拉熱窩爆發了一場現代戰爭史上時間最長的都市包圍戰薩拉熱窩圍城戰。塞爾維亞人勢力(塞族共和國)塞族共和國軍隊(VRS)和南斯拉夫人民軍(JNA)從1992年4月5日到1996年2月29日包圍薩拉熱窩。

薩拉熱窩圍城戰是波黑戰爭期間發生的都市保衛戰,波斯尼亞的塞爾維亞人武裝勢力(塞族共和國軍隊)為回擊宣布自南斯拉夫獨立,剛剛新組織的波黑政府的軍隊(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軍;ARBiH),在山上駐紮了軍隊包圍了薩拉熱窩。塞爾維亞人勢力拒絕參加剛剛新獨立的波黑,目標建設塞爾維亞人國家塞族共和國。波斯尼亞政府被包圍在城內,其防禦力量薄弱難以突出重圍。

戰爭導致了大規模破壊和人員傷亡。11,541人在包圍戰中遭到殺害,其中超過1,500人是兒童。56,000人受傷,其中將近15,000人是兒童。死傷者的85%不是軍人而是市民。1991年的人口普查顯示,戰前城市和附近地區的人口有525,980人。由於眾多市民被殺害或者被迫移居,1995年時薩拉熱窩的人口減少到只有戰爭前的64%,有334,663人。眾多市民都通過地下隧道等方式逃離被包圍的城市。另外,在薩拉熱窩的塞爾維亞人市民當中,也有逃往塞爾維亞人勢力支配地區的人。而在塞爾維亞人勢力佔領下的地區,以波斯尼亞人(穆斯林人)為主的非塞爾維亞人市民遭到了殺害,或者遭受了強制驅逐等民族凈化行為。

2003年1月,塞族共和國軍薩拉熱窩-羅馬尼亞軍團的第一司令官斯坦尼斯拉夫·加利奇因對薩拉熱窩的包圍和恐怖襲擊,在前南斯拉夫國際戰犯法庭被判犯有反人道罪,判處無期徒刑。罪狀中也包含了第1次馬爾加雷屠殺等罪行。2007年,接替加利奇的薩拉熱窩-羅馬尼亞軍團指揮官塞爾維亞人將軍德拉戈米爾·米洛舍維奇因第2次馬爾加雷虐殺和包圍薩拉熱窩,對市民的恐怖襲擊而被判有罪,判處33年徒刑。法庭認定馬爾加雷市場在1995年8月28日遭到了自薩拉熱窩-羅馬尼亞軍團處發射的120公釐迫擊炮的轟擊。

 

今日薩拉熱窩

薩拉熱窩的復興開發是在1995年11月簽訂岱頓協議之後開始的。今日的薩拉熱窩是該地區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城市各處都在建設現代的辦公樓和高層建築,其中最有名的有波斯摩城市中心、BBI中心和阿瓦茲大樓(也是巴爾幹地區最高的摩天大樓)。薩拉熱窩與卡卡尼之間近來亦完成一條新公路連結兩地。城市的大部份地區都得到了重新開發,在市中心已經很少看見被戰爭破壞的建築物。


這就是所謂的市長橋Šeherćehaja bridge,奧斯曼時期建的。不過薩拉熱窩很多橋戰時被摧毀,所以也不知道這座是原裝還是重建的。二位領導到此一游立存。

 

百度百科:薩拉熱窩

人口

 

波黑在1991年進行正式的人口普查之後,直到2008年為止都未曾進行人口普查。在1991年人口普查中,薩拉熱窩及附近的10個區共有人口527,049人。薩拉熱窩都市區的人口有416,497人。包括薩拉熱窩在內的波黑全國因波黑戰爭而發生了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其中很多至2008年都仍未能回到家鄉。

直到2008年為止,薩拉熱窩的人口都無法進行正確的統計,只有聯合國統計局和波黑聯邦聯邦統計局以及非盈利機構的估算數據。

按照2011年時的估計,薩拉熱窩4個區的人口合計估計有311,161人,包括這4個區的薩拉熱窩州的人口有438,757人,薩拉熱窩的面積有1,276.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約2,202.9人/平方公里。薩拉熱窩4個區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新薩拉熱窩,人口密度達7524人/平方公里。而薩拉熱窩4個區中人口密度最低的是舊城區,為2742人/平方公里。

由於戰爭的影響,城市的民族和宗教特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薩拉熱窩數世紀以來都是多文化都市,也有「歐洲的耶路撒冷」之稱。在戰爭之前的1991年時,波斯尼亞人占薩拉熱窩人口的49%,其次是主要信奉正教會的塞爾維亞人,佔34 %,主要信奉天主教的克羅埃西亞人,佔7%。



這座橋邊的房子名叫Inat kuća,英文Spite House,意思是賭氣屋。故事梗概:奧匈帝國時期,此屋原本在河對岸,政府要蓋市政廳和電車站,讓屋主拆遷。可屋主死活不願意,價格翻翻也不行!經過長期的協商政府最後同意的屋主的要求,除了拆遷費,還要一磚一瓦地把房子拆了在河對岸原樣把房子蓋好。這個故事就這麼流傳起來了。現在此地是一個餐廳。百度百科薩拉熱窩詞條下關於此屋的故事是錯誤的,俺這個來源是薩拉熱窩旅遊網,應該比較靠譜吧。www.sarajevo-tourism.com/inat-kuca-spite-house


 


百度百科:薩拉熱窩

政治

薩拉熱窩是波黑的首都。此外,薩拉熱窩是波黑的兩個政治主體之一的波斯尼亞與黑塞哥維那聯邦的首都,也是薩拉熱窩州的首府(東薩拉熱窩)。另外,波黑的另一個政治主體塞族共和國在法律上的首都也是薩拉熱窩(塞族共和國實際上的首都是巴尼亞盧卡)。國家、政治實體、州在薩拉熱窩都設有各自的議會和法院。並且許多國家在薩拉熱窩都設有使領館。

波黑聯邦主席團和波黑憲法法院都位於薩拉熱窩。波黑的議會也設在薩拉熱窩,在波黑戰爭中受到了很大的損害。為了維持正常的業務運行,人員和文書都被移動的附近的大樓。議會的重建在2006年底開始,2007年結束。重建費用的80%是希臘政府通過希臘-巴爾幹復興計劃(ESOAV)承擔的,20%由波黑政府負擔。

薩拉熱窩是由薩拉熱窩州下屬的4個區中央區、新城區、新薩拉熱窩、舊城區構成,每個區都有自己的區政府。4個區還組成了擁有自己憲法的薩拉熱窩市政府。薩拉熱窩市政府(Gradska Uprava)由1名市長和2名副市長以及內閣構成。立法機構是市議會(Gradsko Vijeće)。市議會有28人,其中1人是議長、2人是副議長、1人是書記官。議員由各區按照人口比例來選出。市政府還有司法機構,基於駐波黑國際高級代表的「高級司法檢查委員會」制定的戰爭后的法律體系運作。

構成薩拉熱窩的除了區之外,還有街區(Mjesne zajednice)。街區的設置目的是承擔薩拉熱窩的部份行政任務,並且讓一般市民也有參加城市行政的機會。街區是以城市的街道為基礎劃分的。


[譯自薩拉熱窩旅遊網Sarajevo-tourism.com] 奧匈帝國時期的老市政廳,摩爾風格,1892年亞歷山大 維特克設計Alexander wittek,為此他去了開羅兩次研究建築風格和技術,靈感來自哈桑二世清真寺和學校。據傳他本人因禮堂的採光不足而自殺。後由西里爾 艾維克維奇ciril m. ivekovic完成設計。

20年前塞爾維亞人圍攻薩拉熱窩時該建築被燒毀,包括當時也設在此建築內的國家和大學圖書館的所以館藏書籍。后重建。

 

附近的街景,街上時常有穿袍子飄然而過,這個包花頭巾的大嬸看著像穆斯林,東正教和天主教有些也包頭,但是不是從頭黑到腳,也不用捂臉。看介紹這邊的穆斯林經過前南斯拉夫的洗禮已經不是那麼追求正統穆斯林的規矩了。但是現在波黑缺銀子沙特伊朗土耳其都掄圓了施展影響力,推廣正統穆斯林。

 

市政廳門廊。門口的牌子上介紹塞爾維亞罪犯一把火燒掉了兩百萬冊書籍。市政廳的重建資金來自歐盟,西班牙,奧地利和匈牙利。這地方二戰時是德軍的司令部。

 


內廷,的確很精美

 

 

百度百科:薩拉熱窩

文化

 

薩拉熱窩有眾多不同的宗教共存,城市的文化也十分多樣。波斯尼亞的穆斯林、正教徒、天主教徒、猶太人在同一個城市居住,同時也一直維持了各自獨特的認同感。然而,戰爭之後穆斯林的人口比例增加。隨著戰後時間的經過,人們也逐漸回到了城市。另外,來自東亞的移民也有増加。在歷史上,薩拉熱窩是奧斯曼帝國時代多位波斯尼亞詩人和思想家的故地。諾貝爾獎得獎者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就是薩拉熱窩出身。另外,奧斯卡獎得主達尼斯·塔諾維奇也是薩拉熱窩出身。諾貝爾獎得主伊沃·安德里奇的人生大部份時間都是在薩拉熱窩度過。

 

博物館

薩拉熱窩有眾多博物館,包括了薩拉熱窩博物館、Ars Aevi現代美術館、波黑歷史博物館、波黑文學和戲劇藝術博物館和波黑國家博物館(開設於1888年)收藏有薩拉熱窩哈加達(Sarajevo Haggadah)、泥金裝飾手抄本和最老的塞法迪猶太人檔案。猶太人哈加達在博物館永久展出,是世界上僅存的一份帶插畫的塞法迪哈加達。國家博物館長期展出當地和區域性及國際性文化及歷史遺產,收藏了超過5,000件波黑歷史文物。阿利雅·伊澤特貝戈維奇博物館博物館在2007年10月19日開放,位於舊城區。博物館收藏了波黑首任總統阿利雅·伊澤特貝戈維奇相關的一些文物。

薩拉熱窩還有設立於1919年的薩拉熱窩國立劇場。另外還有薩拉熱窩青年劇場。其他的文化設施有薩拉熱窩文化中心、薩拉熱窩市圖書館、波黑藝術畫廊等。波斯尼亞協會是以波斯尼亞人的歷史為焦點的私有圖書館和美術館。

在戰爭導致的破壊 和復興開發中,有多座設施和文化、宗教象徴消失。其中包括了格茲·胡色雷·貝格圖書館和國立圖書館、薩拉熱窩東方協會、關於1984年冬季奧運會的博物館。各級政府在之後設置了保護文化財產的法律和機構。薩拉熱窩的文化財產保護機構有波黑文化歷史自然遺產保護協會和波黑國立紀念物保存委員會。

音樂

薩拉熱窩流行搖滾(Sarajevska škola pop-roka)是自1961年至1991年期間發展的音樂。這種音樂由Indexi、白紐扣樂隊等樂隊和創作歌手凱末爾·蒙特尼奧等人發起。薩拉熱窩流行搖滾在誕生后的1980年代也在持續,有普拉維·奧爾科斯塔爾、禁止吸煙樂團、紅蘋果樂團等人活躍。在1992年因戰爭爆發而結束。戰爭結束后首次在薩拉熱窩舉行演唱會的樂隊是愛爾蘭的U2。薩拉熱窩還舉辦有這一地區最大規模的爵士音樂節薩拉熱窩爵士音樂節。

文化活動

薩拉熱窩舉行的主要文化活動有薩拉熱窩電影節和薩拉熱窩爵士音樂節。薩拉熱窩電影節開始於1995年,是巴爾幹頂級的電影節。此外還有有名的薩拉熱窩爵士音樂節和持續數周展示當代文化、音樂、舞蹈的活動「巴什察爾希亞之夜」。

薩拉熱窩電影節在薩拉熱窩市中心的國立劇場舉行,由世界有名的演員和電影導演、音樂家擔任主持。史蒂夫·布西密、博諾、Coolio、約翰·馬克維奇、尼克·諾爾蒂、丹尼爾·克雷格、威廉·達佛、安東尼·明格拉、凱特琳·卡特利吉、亞歷山大·佩恩、索菲·奧康尼多、斯蒂芬·弗里爾斯等都曾是薩拉熱窩電影節的主持人。自從1995年薩拉熱窩電影節開始以來,吸引了眾多觀眾和名人參加,電影節升級為國際級水平活動。首屆薩拉熱窩電影節是在戰爭仍在持續的1995年的薩拉熱窩舉行的。薩拉熱窩電影節在進入2000年代后,是巴爾幹半島最大也最著名的電影節。

薩拉熱窩爵士音樂節 吸引了波黑國內外的爵士樂迷,理查德·波納、約翰·巴特勒三重奏、克莉絲蒂娜·布蘭柯、達佛·約塞夫等都曾參加爵士音樂節。音樂節在波黑文化中心(「主會場」)、薩拉熱窩青年舞台劇場(「奇妙的果實會場」)、沃伊斯卡·費德拉齊會館(「個人會場」)、CDS(「團體會場」)舉行。

體育

薩拉熱窩是198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會場。南斯拉夫當時在男子大迴旋項目中由尤爾·弗蘭科獲得了一枚銀牌。許多奧運設施都在戰爭中倖存,或者被重建。其中也包括澤塔奧林匹克體育場和阿希姆費爾哈托維奇體育場。之後薩拉熱窩還共同舉辦了東南歐友好大會,也被選為2009年的冬季特奧會會場,但後來這個計劃中止了 。

足球在薩拉熱窩相當盛行。薩拉熱窩的足球俱樂部有「FK薩拉熱窩」和「FK澤列茲尼察薩拉熱窩」,都是參加過歐洲及世界規模大賽的球隊。除此之外,還有「FK奧林匹克」、「NK SASK納普里達克」等球隊。足球以外,籃球也很興盛,「KK波斯尼亞」是1979年歐洲籃球聯賽的冠軍得主。國際象棋俱樂部「波斯尼亞薩拉熱窩」在1980年代開始成為冠軍級隊伍。薩拉熱窩舉辦過網球和踢拳等各種國際體育大賽和活動。攀岩也很盛行,距離市中心不遠處就有攀岩用的岩壁,還有達利維亞薩拉熱窩國際賽道(Dariva Sarajevo International Speedway)。


周邊群山環抱

 

沿河街邊的小巷子很有意境

 


沿河兩邊有很多古色古香的老房子

 


有軌電車裝扮成士力架snicker bar做廣告,這顏色看著有些壓抑

 


[譯自維基百科]皇帝清真寺emperor's mosque,建於1457年,奧斯曼征服波斯尼亞后的第一個清真寺。該清真寺是為了效忠征服者墨海默德 Mehmed the conqueror - 康斯坦丁的征服者!被稱為是奧斯曼時期巴爾幹地區最美的清真寺。這邊的橋稱為皇帝橋,沒啥特點。

 


河邊老房子 

 


然後就來到了拉丁橋latin bridge。

 

百度百科:拉丁橋

拉丁橋的舊稱是普林西普橋。這座橋是奧匈帝國的帝位繼承者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妻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殺害的薩拉熱窩事件的現場。橋樑過去是木造橋,在洪水中被破壊,1798年重建。1914年,在這座橋的北側,大公夫妻被暗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為紀念南斯拉夫愛國主義,橋樑曾改名為普林西普橋,南斯拉夫解體之後其名稱恢復為拉丁橋。


橋邊紀念1914年刺殺奧匈帝國繼位人弗朗茲 費爾迪南夫婦的玻璃屏。

 

橋的另一邊是個石椅

 

橋面是這樣滴

 


穿城而過的米爾亞奇卡miljacka河,總長21公里,最後流入波斯尼亞河。河北邊是老城波斯尼亞人居多,河南邊是塞爾維亞人的地盤兒

 

 

拉丁橋上的愛情鎖

 

薩拉熱窩博物館,暗殺地點實際上不在橋上,而是街對過的博物館這邊。

 


博物館外牆上有標牌,就在此地。

 

百度百科:

薩拉熱窩事件(塞爾維亞語:Сарајево инцидент,德語:Attentat von Sarajevo)於1914年6月28日巴爾幹半島的波斯尼亞發生,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一名隸屬塞爾維亞「黑手社」的波斯尼亞青年學生)槍殺。這次事件導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事件經過
1914年6月28日,這一天是星期天,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陽光明媚,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攜妻索菲亞來這裡作特別訪問。他此行的目的是想使妻子得到她在維也納得不到的皇室榮譽。
然而他卻忘記了,這塊土地是奧匈帝國在1908年所吞併,對他充滿了仇恨、刺殺他的陰謀正在醞釀著。當槍彈打穿斐迪南的脖頸和他妻子腹部的時候,隨著兩股鮮血的噴出,一場把全世界都捲入的戰爭開始了。
為紀念這位「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而獻身」的塞爾維亞青年,原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政府在1977年作出決定,在普林西普刺殺皇儲站立的石板上,用水泥澆鑄一雙腳印,並在旁邊的牆壁上嵌入了一塊約一平方米大小的白色大理石板,石板上用黑色的塞語和英語兩種文字刻寫著: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洛·普林西普就是從這個地方刺殺了奧匈帝國斐迪南皇儲及其夫人索菲亞王妃。
南政府同時決定,將此橋改名為「普林西普橋」。前南解體、波黑獨立后,該紀念物及大理石板均被拆除,小橋也再次易名為「斐迪南橋」。大理石石板一直被存放在薩拉熱窩市內一座廢兵營內,此後該兵營又被義大利駐波黑大使館徵用。
1995年代頓協議簽署之前,當時的美國總統就巴爾幹問題特別代表霍爾布魯克在見到此橋時,首次稱普林西普為恐怖分子。
戰爭危機
德法之間的矛盾也促使法國向英國靠攏。法國企圖從德國手裡收復阿爾薩斯和洛林,為此積極準備「復仇」戰爭。德法兩國為爭奪北非摩洛哥,也有著尖銳的矛盾。推動法國與英國接近的另一個原因是它的盟國俄國在日俄戰爭中大大削弱,如果德法發生戰爭,法國不可能指望俄國的有力支援。
在這些情況下,英法兩國於1904年4月8日簽訂協約,法國承認英國在埃及的特權,英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特權。兩國也調整了在紐芬蘭海岸、甘比亞和尼日、暹羅、馬達加斯加和新赫布里底斯群島的矛盾。英法協約的簽訂是準備世界大戰的重要步驟。
英法協約簽訂后,英俄兩國也逐漸接近。德奧勢力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危害著俄國的利益,沙俄一直把巴爾幹和土耳其看成是自己的勢力範圍,而德國也想控制這一地區。
1903年,德國同土耳其簽訂條約,取得了巴格達鐵路的建築權。一旦鐵路修成,德國將控制黑海海峽的通道,俄國出入黑海將受到德國的限制。日俄戰爭后,俄國的經濟日益依賴英法兩國,英俄兩國的矛盾也因俄國國力的削弱和英德矛盾的加劇而暫時緩和下來。
1907年8月,英俄兩國簽訂協定,標誌著英、法、俄「三國協約」最終形成。
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和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作好了組織準備。兩大集團中各國一面利用外交會晤進行和平欺詐,一面瘋狂進行擴軍備戰。雙方劍拔弩張,戰爭的叫嚷甚囂塵上,戰爭危機頻頻發生。
矛盾激化
1905年初,摩洛哥發生了危機。摩洛哥位於非洲西北部,扼守著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的門戶直布羅陀海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法國統治著摩洛哥的大部分國土,德、英、意、西等國都想擴大自己在摩洛哥的勢力。法國為了鞏固自己在摩洛哥的「特殊地位」,展開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動。從1900年到1904年,法國先後同義大利、英國和西班牙籤訂協定,規定了它們各自在摩洛哥的利益。
1905年1月法國向摩洛哥蘇丹提出一個對其行政、軍事、財政的全面「改革」方案,接受這個方案無異於承認法國的保護權。德國不容許法國佔領這個地中海上重要的軍事基地和鐵礦產地,決定破壞法國的計劃。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訪問摩洛哥的丹吉爾港,發表挑釁性演說,提出要「維護」摩洛哥的主權和獨立。德國向美、英、法、西、俄等國照會,指責法國違反了馬德里公約(1880年簽),並以戰爭相威脅。法國考慮到這時如發生戰爭將對自己不利,決定讓步,把同德國的關係暫時緩和了下來。
1906年1月16日,在西班牙南部海港城市阿耳黑西拉斯召開的國際會議上,俄、英、美諸國甚至義大利都支持法國,德國陷於孤立。會議決定承認摩洛哥「獨立」,摩洛哥的財政由國際監督,警察組織由法國和西班牙分別管理,由它們負責摩洛哥的「治安」,這就等於承認法國對摩洛哥的控制。德國雖然失敗,但並沒有放棄對摩洛哥的野心,爭奪摩洛哥的鬥爭成為戰爭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戰起因

19146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一個月後,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接著德、俄、法、英等國相繼投入戰爭。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以及支持他們的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帝國以及支持它們的塞爾維亞、比利時、義大利、美國等國。

原屬同盟國的義大利,考慮到利害的關係,加入到了協約國方面作戰。

日本為了在東亞擴張勢力和侵略中國,以1902年締結的「英日同盟」為借口,在1914年對德國宣戰,並迅速佔領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勢力範圍。


博物館外景,刺殺地點就在圖中博物館的左邊牆這邊。有一雙澆築在地上的腳印。

 

過了拉丁橋就是阿特梅耶丹公園at mejdan。此地原為處決犯人和奴隸交易的地方,後來建了清真寺和學校,奧匈帝國時期改成了這麼個音樂塔和公園。

 

河北邊的居民區

 

眺望沿河兩岸

 


阿什科那澤猶太廟Ashkenazi Synagogue,建於1902年,當時是歐洲第三大,仿布達佩斯那邊一個猶太教堂風格。奧匈帝國佔領薩拉熱后猶太人大批湧進此地。[譯自薩拉熱窩旅遊網站http://sarajevo.travel/en/things-to-do/sightseeing/attractions]

 

從這邊過橋回河北邊老城區。

 


1894年建的城市市場markthalle,英文the city market,新文藝復興風格,1895年開業,至今仍是個市場。薩拉熱窩的第一路有軌電車就從此經過,薩拉熱窩成為中歐,巴爾幹,和奧匈帝國第一個用上有軌電車的城市。[譯自薩拉熱窩旅遊網]

 

薩拉熱窩步行街,穿過奧匈帝國留下的歐風區連接奧斯曼帝國留下的穆斯林區。

 


二把手撈到一個冰激凌灰常高興。在我愛薩拉熱窩標誌前留影。

 

步行街的名字是ferhadija street,這條街的西部是奧匈帝國遺留下來的街區,東部是奧斯曼帝國留下的穆斯林街區,東方和西方連接在一條街上,沿街滿是商鋪,餐廳,咖啡店,酒吧,金銀銅器,手工藝鋪子

 


[譯自維基百科]

這是為紀念二戰中死亡的士兵和平民而建的永恆之火the eternal flame /Vječna vatra。於1946年四月6日啟用,其時是薩拉熱窩從納粹德國和法西斯克羅埃西亞解放一周年紀念!上面碑文的意思是(等哪天有功夫了翻譯一下):

With courage and
the jointly spilled blood
of the fighters of the Bosnian-Herzegovinian,
Croatian, Montenegrin, and Serbian brigades
of the glorious Yugoslav Army; with the joint efforts and sacrifices of Sarajevan patriots
Serbs, Muslims and Croats on 6 April 1945
Sarajevo, the capital cit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 was liberated.
Eternal glory and gratitude to the fallen heroes
for the liberation of Sarajevo and our homeland,
On the first anniversary of its liberation—
a grateful Sarajevo


步行街西邊始於永恆之火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文化中心,俺猜大概是這麼個意思,和英文差不多

 


步行街兩邊都是商店餐飲,還有教堂和清真寺

 


1894年建的城市市場markthalle,英文the city market,新文藝復興風格,1895年開業,至今仍是個市場。薩拉熱窩的第一路有軌電車就從此經過,薩拉熱窩成為中歐,巴爾幹,和奧匈帝國第一個用上有軌電車的城市。[譯自薩拉熱窩旅遊網]


城市市場內部,副食店的意思,室內主要是熏肉香腸乳酪生鮮肉類,室外部分沒去。。。

 

維基百科:聖母聖誕主教座堂(塞爾維亞語:Саборна Црква Рођења Пресвете Богородице / Saborna Crkva Rođenja Presvete Bogorodice)是位於波斯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薩拉熱窩的一座塞爾維亞正教會主教座堂,也是巴爾幹半島最大的教堂之一。教堂獻給聖母聖誕。教堂修建於1863年至1868年期間。


這個教堂沒進去看。小廣場附近一堆大老爺們在下國際象棋。這邊的城市貌似都有這個景色。

 


這個雕像是Spomenik multietničkom čovjeku - 多民族紀念碑,取意與他的位置 - 在附近的東正教,清真寺,天主堂之間。祈望各民族宗教的和平共存。

 

回頭接著溜

 


薩拉熱窩聖心教堂The Cathedral of Jesus』 Sacred Heart,建於1889年。匈牙利設計師Josip vancas的新哥特式建築,他還設計了法國和捷克的幾個教堂。是波斯尼亞天主教的主教座。教堂裡面供奉著約瑟夫 斯塔德勒大主教的墓。門口還有個保羅二世的雕像紀念他於戰後1997年造訪薩拉熱窩。[譯自薩拉熱窩旅遊網站]

 

教堂內部

 


奧匈帝國的風範。這個架勢和布達佩斯的很多建築如出一轍。規模不如布達佩斯。

 

中午在這家吃的飯。和中歐的捷克匈牙利那邊很類似,古拉什什麼的,奧斯曼影響的菜有Ćevapi,在巴爾幹這邊很流行,貌似是土耳其kebab克巴布烤肉串的變易。但是這邊的肉串更像香腸。可以一試,味道不如克巴布好,感覺佐料放的不夠。

 


這邊餐館的價格很宜人,俺們仨人吃飽喝足20多美元。兩個500毫升啤酒,兩個可樂,三個菜。

 


薩拉熱窩啤酒,大路貨

 


吃飽喝足接著走

 


到了巴扎這邊就是濃濃的奧斯曼穆斯林風格了,東西分界的地方地上本來還有個標誌指向一邊是歐洲風的奧匈帝國遺風,另一邊是奧斯曼的東方風情。可是當地在重鋪路面,把標識給拆了。貌似他們在用嶄新的石磚替代有年代感的老石磚,修舊如新。這難道是跟天朝學的嗎?


加齊-胡斯列夫總督市場gazi husrev bey's bezistan,是這個奧斯曼時期總督專款於1540年修建的。當時該市場室內部分主營紡織品,室外部分都是金銀銅器的作坊和商鋪。緊挨著市場的西牆當時還建有石頭旅館stone inn,旅館被1879年的一場大火燒毀,現在只有遺址在邊上。 

[譯自薩拉熱窩旅遊網站http://sarajevo.travel/en/things-to-do/gazi-husrev-beys-bezistan/490]

 


市場附近的加齊-胡斯列夫總督清真寺和鐘樓。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裡有鐘樓的鏡頭。這也是影迷津津樂道的地方。

 

清真寺外牆上的飲水處

 

加齊-胡斯列夫總督清真寺,或簡稱總督清真寺,建於1530年,波黑最大,是個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的代表性建築。設計師是阿德在穆-愛塞爾-阿里adzem esir ali,是個波斯人,他是當時奧斯曼帝國的首席建築師。這個清真寺也是總督專款修建的。胡斯列夫總督在1521至1541年期間任奧斯曼帝國的波斯尼亞總督。很多波斯尼亞領袖葬於該清真寺里。[譯自薩拉熱窩旅遊網http://sarajevo.travel/en/things-to-do/gazi-husrev-beys-mosque/176]


該清真寺在最近的戰爭中也遭到毀壞,重建修復工作始於1996年。

 


清真寺庭院當中噴泉,幾乎是所有清真寺的標配,信徒進寺禮拜之前凈身的地方,洗洗手臉腳什麼的。

 


市場外面石頭旅店stone inn 遺址

 


穆斯林區,奧斯曼風格的街區

 


市場的室內部分

 


東西交匯之處,此地是奧匈帝國風的結束和奧斯曼帝國風的開始,老街路面正在翻新,讓你找不到一絲歷史的感覺!

 

清真寺里的目的

 


清真寺的入口。俺們去的這個點兒不開放。一把手白帶了一條頭巾。

 


門廊的圓頂

 


加齊-胡斯列夫和其他大牛的墓也在清真寺的院子里。下面這個大個的就是他的。

 

這個是老街的路面,不過看著也不像是五百多年的路面。

 

 


黑袍大仙們。不知這是本地的還是別國過來的。

 

街邊商鋪

 

喝茶抽水煙

 


建於15世紀的巴什查什亞清真寺Baščaršija Mosque,快到步行街的盡頭了

 

這邊就是金銀銅器作坊和手工藝商鋪了

 

 

精美的手工器皿

 

 


賽比齊sebilj奧斯曼時期的木製噴泉,建於1753年。

 

維基百科:

塞拉耶佛圍城戰役

 

塞拉耶佛圍城戰役是波斯尼亞戰爭的一部分,是現代戰爭史上最長的圍城戰役。波斯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首都塞拉耶佛從1992年4月5日至1996年2月29日遭到南斯拉夫人民軍與塞族共和國軍圍困,共計1,425天。塞拉耶佛圍城戰役時間超過史達林格勒戰役三倍,比列寧格勒圍城戰還要長一年之久。

 

波斯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宣布從南斯拉夫獨立後,波斯尼亞的塞爾維亞人計劃獨立建立一個塞族人的波斯尼亞塞族共和國(塞爾維亞語:Republika Srpska),因此派遣13,000名部隊駐紮在薩拉熱窩附近的山區進行圍城。塞族軍隊使用炮擊、坦克與步槍對市區進行攻擊,並於1992年5月2日開始進行圍城。城內保衛政府的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共和國軍共有70,000人,他們武器匱乏,無法突破重圍。

 

13,952人在塞拉耶佛圍城期間被殺害,包括6,137名政府軍士兵,5,434名平民。塞族軍隊有2,241名士兵喪生。 1991年人口普查顯示塞拉耶佛及其周邊地區有525,980人。圍城前市區人口為435,000人,目前塞拉耶佛人口約在30萬至38萬人之間。[來源請求]

 

戰爭結束後,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判處前南斯拉夫官員犯下反人類罪。斯塔尼斯拉夫·加利奇與德拉戈米爾·米洛舍維奇分別被判處無期徒刑與29年有期徒刑,莫姆契洛·佩里希奇被判處27年有期徒刑,在上訴後於2013年2月釋放。時任塞族共和國總統的拉多萬·卡拉季奇受到的11項指控中亦包括該次圍城的罪責。


接著向東走往山上去就能看見一大片墓地。這就是薩拉熱窩城邊上的科瓦奇墓地Cemetery Kovači。很多戰士和平民葬於此地。能看見很多墓碑的日期止於1992-1995這幾年。

 


再往前走到城邊的山上一處奧斯曼時期的黃色舊兵營俯瞰薩拉熱窩。底下的墓地大多都是90年代的那場戰爭里死去的平民和戰士。好好的南斯拉夫,說分就分了,分就分吧,還得打的你死我活的。看了幾部紀錄片,鐵托在前南斯拉夫國家老百姓中的口碑相當好!賽爾維亞是東正教,波黑這邊是穆斯林東正教天主教,克羅埃西亞這邊是天主教,其中還混了些猶太教,所以薩拉熱窩有歐洲的耶路撒冷之稱!此地的基本格局是塞爾維亞人是東正教,波斯尼亞人是穆斯林,克羅埃西亞人是天主教。波黑這邊穆斯林是主力,塞爾維亞人居次,另有少部分克羅埃西亞人。這是對面山上的墓地。

 


俯瞰薩拉熱窩

 


科瓦奇墓地旁邊的波黑戰爭紀念碑,白牆上刻滿了死者的名字

 

白牆上刻滿了死者的名字

 

 

 


這也是墓地附近拍的,這是遍布巴爾幹的1的世紀左右的老墓地,已入選聯合國世界遺產,這地方規模很小。

 



回到賽比齊sebilj奧斯曼時期的木製噴泉,建於1753年。

 


原來的路面

 

新修的路面

 


至此薩拉熱窩的主要打卡點就結束了。剩下一個沒去的是博物館里的一部13世紀猶太人從巴塞羅那帶來的聖經故事畫冊haggadah,是用漂白羊羔皮寫畫成的。據說二戰期間希特勒同學下令要把此書劫到捷克去當"滅絕的"猶太人博物館的一部分。當黨衛軍來到猶太教堂時大拉比說另外一個黨衛軍官已經把書拿走了,然後他把書交給了清真寺的阿訇保管,直到戰後交還。另外還出現了很多穆斯林保護猶太人的美好故事。。。可惜俺家那兩個非文化人嫌遠不願去看。其實俺也樂得少走些路。晚飯還是在中午那家吃的。很不錯。就此結束了薩拉熱窩一日游!


夕陽下的鐘樓。


 


第二天早上不到六點就起了,趕赴汽車站搭早六點的車去貝爾格萊德。這個點兒街上空無一人。

 


燃蛾,那個昏頭昏腦的司機把俺們送到東站去了。六點的車卻是在總站發車。又破費了10美元打車去中心站。好在結局圓滿,開車前三分鐘上了車!多虧可以用信用卡買票。


維基百科: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波斯尼亞語:Genocid u Srebrenici)是於1995年7月發生在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的斯雷布雷尼察的一場大屠殺,造成大約8000名當地平民死亡。屠殺由拉特科·姆拉迪奇帶領下的塞族共和國軍隊在波斯尼亞戰爭期間執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發生在歐洲的最嚴重的一次屠殺行為[5]。海牙的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將此次屠殺定性為種族滅絕[6]。其後國際法庭也確認為種族滅絕[7]。


路上看見「永不忘記施萊布尼察」的塗鴉,說得就是這個大屠殺。

 


從薩拉熱窩去貝爾格萊德的路上,田園風光

 

山谷中的小城和墓地

 


路邊的房屋

 

小鎮

 

清真寺天主堂交相輝映。過境塞爾維亞后就看不見清真寺了。

 


小鎮車站

 

田園風光

 

 

 

教堂。馬上就要到波黑塞爾維亞邊境了!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海外思華 2019-8-2 23:16
你們跑得地方真不少呢!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很棒!
回復 BANGZI 2019-8-2 23:28
海外思華: 你們跑得地方真不少呢!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很棒!
孩子放暑假,閑著也是閑著。近年生意又差,不忙。苦中作樂吧!
回復 海外思華 2019-8-2 23:34
BANGZI: 孩子放暑假,閑著也是閑著。近年生意又差,不忙。苦中作樂吧!
你的腦子很好用的,你對當年那些電影的順口溜記得很清楚啊!看著親切呢!
回復 BANGZI 2019-8-2 23:51
海外思華: 你的腦子很好用的,你對當年那些電影的順口溜記得很清楚啊!看著親切呢!
嘿嘿。。。其實電影俺不怎麼愛看。但是那些經典台詞都是上學時小痞子們掛在嘴邊上的,所以耳熟能詳。可能俺比較早熟,看了多瑙河之波印象很深刻。對其他小夥伴兒們津津樂道的瓦爾特什麼的倒是印象不深。
回復 TravelLover 2019-8-13 10:46
好文章。謝謝分享,介紹很仔細
回復 BANGZI 2019-8-13 22:00
TravelLover: 好文章。謝謝分享,介紹很仔細
您喜歡就好!
回復 TravelLover 2019-8-18 23:11
謝謝 , 收益很多
回復 BANGZI 2019-8-19 23:33
TravelLover: 謝謝 , 收益很多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BANGZI最受歡迎的博文
  1.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8:摩洛哥(2)梅爾祖卡 -「撒哈拉」 [2021/04]
  2.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6/7:摩洛哥(1)馬拉喀什,艾提本哈杜 [2021/04]
  3.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9:摩洛哥(3)沙漠日出 + 菲斯古城 [2021/04]
  4.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5:馬爾他(2)首都瓦萊塔 [2021/04]
  5.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10:摩洛哥(4)菲斯 瓦盧比利斯 卡薩布蘭卡 [2021/05]
  6.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11:摩洛哥(5)卡薩布蘭卡 (完) [2021/05]
  7.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4:馬爾他(1) 姆迪納古城 馬薩施洛克漁村 史前石廟 [2021/04]
  8. 照片回顧 2009/11 義大利 day 9:威尼斯 公交船環島游 [2021/03]
  9.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2:突尼西亞城(1)新城+老城 [2021/04]
  10.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3:突尼西亞城(2)迦太基遺址+藍色小鎮 [2021/04]
  11. 山西陝西 9。革命聖地 延安 [2015/10]
  12. 2016/9 紹興二日游 1。咸亨酒店 書聖故里 [2016/09]
  13. 酒經沙場 - 旅途中的酒照片 [2015/09]
  14. 2018/8 印度六日:D3 瓦拉納西/恆河晨浴/神廟 (后附印度史學習筆記) [2018/09]
  15. 8天越洋回家過年小記 [2017/02]
  16. 2017/9/3 上海多倫路名人街、千愛里、1933老場坊 [2017/09]
  17. 1。澳大利亞 - 墨爾本 [2015/08]
  18. 2017/12 普吉 D1 芭東海灘 海鮮市場 [2018/01]
  19. 2017/12 普吉 D2 海灘餐館 海豚表演 [2018/01]
  20. 2015/5/3 D4 約旦 瓦迪拉姆沙漠 [2017/12]
其它[旅遊歸來]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02: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