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網摘:中國的生產教育

作者:sujie_alex  於 2009-5-6 02:3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憂天|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2評論

陸覺先、趙廷為

1937610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教育雜誌》

 

    中國自受國際資本帝國主義的武力、政治、經濟、文化等侵略以來,自身的社會便在畸形的發展過程中,供列強無厭足的敲骨吸髓,既未跟著歐美資本的生產的路子跑,又不知自己去另闖出路,擺脫國際資本帝國主義的羈絆,還是只向著不生產的不節儉的浪費方面奔走。於是有資產者把全由直接剝削而來的大量資金,聚集起來,不願作生產事業,只知斂取利潤以自肥,作個人享樂,甚至把數千萬的現金送到外國銀行去保險,間接幫助外國資本家剝削中國人民的汗血。這在國際資本帝國主義一方面來說,是得了極大的便宜,即利用我們的大宗遊資,變為生產的資本,復以廉價來收買我國的原材料或勞動力,製造出商品,再用貿易的方式對我們實行剝削;但在中國一方面來說,卻不僅是一種極大的浪費。白白斷送了整千萬生產的資本,而且還受了國際資本主義的貿易方式的剝削,加速地促進了我國農村的破產,工業的衰落,商業的調敝,而使中國的整個產業界,幾乎很難有抬頭和發展的希望。

    中國產業界既如此不景氣,當然無由容納大量的具有生產技術的人才,同時他們莫不中了傳統教育的思想的遺毒,對「學而優則士」的觀念,還沒有打破。因而學工程的、學採礦的、學紡織的等等,多跑入政軍學三界。據何清儒氏的調查(注一):職業學生就業的,占74%,而能用其所學的,仍屬極少數,便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可是軍政學三界容納人才究竟有限,學校的畢業生還是逐年增加,人浮於事的現象,日益顯著,於是奔走、鑽營、擠軋、為謀生上所必要。另一方面事業的學生多半在城市裡已染上了奢侈的惡習,不大願意還鄉去從事農村或其他社會工作,其結果往往流浪在城市裡,成為高等流氓;就使甘願還到農村服務的,莫不裝束入時,享用奢侈,其結果不過替帝國主義做推銷員,實無異使生產加速地降低,而浪費一天天地增加。還有占絕對多數的農工,他們終日勞動,尚難溫飽,當然也沒有時間去受教育;同時其子弟的入學費用,不但無能力擔負,而且還要犧牲他們的寶貴的應該用於求學的時間去幫工,以維持一家的生計,結果民眾與教育絕緣的程度,使日甚一日……

 

      以上就是1937年研究教育的人寫下的文字。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hysonchen 2009-5-6 03:37
既未跟著歐美資本的生產的路子跑,又不知自己去另闖出路,
回復 sujie_alex 2009-5-6 03:50
hysonchen: 既未跟著歐美資本的生產的路子跑,又不知自己去另闖出路,
中國社會的變革,轉了一圈又回去了,只不過形式有些不同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8 16: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