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那些鮮為人知不應忘卻的抗戰細節 (薩蘇)

作者:sujie_alex  於 2014-12-14 01: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歷史|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5評論

關鍵詞:戰爭, 資料

 

  近年來,關於抗日戰爭資料的搜集越來越多,抗日戰爭的真實面目逐漸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對那些在抗日戰爭時期,曾經為國家做過事情的人們,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這場戰爭今天仍然在幫助我們。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這個民族的韌性。現今社會,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面對著巨大的壓力,但是我們能不能承擔得起這份壓力呢?那份抗日戰爭中體現出來的韌性,讓我們明白自己能承受現在的壓力。

 

抗日是為捍衛中華文化

 

  那一場戰爭,中國人是在一種絕望的情況下參戰的,當時中國根本沒有力量打這場戰爭。在戰爭之初,193777日北平發生了七七事變,各路將領在討論要不要打的時候,很多將軍都說拿什麼去打。這時候戴笠說了這樣一段話:「哀兵必勝,豬吃飽了等人家過年,是等不來獨立平等的。」

 

  結果打了沒有?打了。在我們軍械落後,軍隊缺乏訓練,整個國家分崩離析的情況下,中國人起來抵抗了。為了捍衛什麼?捍衛我們的文化。中國是靠什麼立國的?與單一民族國家不同,中國自古是靠文化立國的。因為我們認同這種文化,並且捍衛這種文化,所以才有了這個國家。

 

  在戰爭中我們清楚地知道,很多東西中國不如日本,但是卻有一樣——我們心中有一種對於自己文明的忠誠和驕傲,促使中國人用一種高貴的姿態來迎接這場戰爭。抗戰時期有一首被傳唱的蘇聯樂曲叫《神聖的戰爭》。為什麼叫神聖的戰爭?因為我們相信我們捍衛的東西是有價值的,我們守護的文化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時候,我們為了捍衛它,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

 

  抗戰是艱難的。在戰爭最慘烈的時候,全國僅蔣介石一個人還有專車。都打到這個地步了,這個仗怎麼打下去?中國人的骨子裡面有一種壓不垮的堅韌,讓抗日戰爭中面對無數困難的中國人撐了下去。所以我們應該告訴自己,不管多麼困難,我一定能撐得住,因為中華民族有這樣的堅韌。

 

以一敵十的壯舉

 

  真實的抗日戰爭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經常說,在抗日戰場上我們有時以多打少,還經常打不下來。這既有裝備的原因,也有訓練等各方面的原因。

 

  但是,也有一個人對10個日本人的中國英雄。松崗環的《南京戰》收集了109名曾經在南京接觸過、看到過、參加過南京大屠殺的日軍官兵的回憶。在這裡面寫到一個中國人。在下關,日軍進行了第一天大屠殺后,當天夜裡發生了讓日軍非常震驚的事情——軍官宿舍里住了11個小隊長級的日本軍官,有一個人當天有事申請外出,第二天日軍發現剩餘10個人全被殺死在軍營里。被什麼人殺死?偵查發現只有一個中國人越牆而入,用刀殺了10名日軍。這就是我們在日方的資料中找到的,一個中國人以一敵十的記錄。

 

  但是後果卻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這個人殺了10個日軍以後沒有被抓到,第二天日本人從外面隨便抓了100個中國人全部槍殺在下關,為這10個日軍報仇。

突圍的中國戰機

 

  1940,日軍組織了一次對成都的空襲,出動了3297式重型轟炸機。為了宣揚這次轟炸,他們在行動之前特意請了記者小柳和八木登上轟炸機,帶著攝像機準備拍攝轟炸情景。

 

  當時成都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我們的空軍本來就處於劣勢,而且警報不好。有一次日軍空襲時,大家都往防空洞里跑,只有一個飛行員,沖向了跑道,駕機起來抵抗。這個人就是林徽因先生的弟弟——林恆。他在飛機剛起飛的時候被日軍擊落在了跑道的盡頭,戰死沙場。幾次襲擊后,中國空軍幾乎蕩然無存。

 

  在這種情況下,日軍認為這次轟炸應該是一次很輕鬆的任務。這次,日軍發現又有中國戰鬥機飛過來。當發現打不下日軍飛機后,這架中國飛機撞了過來。日本戰鬥機發現它后立即右轉,兩架飛機平行飛行好幾秒,中國戰機好像懸停在了空中。這是一架雙翼戰鬥機——起落架不能收放的,這在二戰中已經是很落後的機型了。這名中國飛行員開著一架如此落後的雙翼飛機在32架日軍飛機裡面穿梭攻擊。首先,數量上1:32;而且中國飛機只有機槍,很難打下日軍的重型轟炸機。但中國人仍然無畏地殺入日軍機陣中英勇衝殺。他在日軍飛機中左衝右突,而後突圍而走。

  這個英雄,是空軍航校的教官。他在回憶錄中寫了當時的事情。他還有一句話:「我的學生都戰死了,現在該我這個老師上去了。」這一句話讓我們知道了抗日戰爭時候的中國人是什麼樣的。

 

汪雅臣殘部抗戰在東北

 

  1940年抗日聯軍的殘部大多已經撤退到蘇聯境內。14年的抗戰中,東北似乎早已淪陷,但後來在日軍的地圖上,我們找到了一個像釘子一樣的黑圈。這是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的殘部建立的一塊根據地。這支部隊在我們自己的記載里也有,但只是一個非常模糊的痕迹。女地下黨員田中樵不幸被捕,受酷刑后瘋了。日本投降后,在為她醫治的時候,她聽別人談論說拉林河上游有一支部隊。清醒過來的田中樵馬上說,那是第十軍軍長汪雅臣的人。

 

  汪雅臣是一個擅長隱蔽的指揮官。有個笑話這樣說,汪雅臣的密營太隱蔽了,黨組織要聯繫他,在他周邊轉了大半年都沒找到他。抗聯的抵抗進入低潮后,他的殘部仍然留在東北境內繼續抗戰。

 

  1941,由於出山作戰,汪雅臣最終陣亡。他的殘部撤入深山,據寨自守,堅決不下山投降。原來我們以為日本人不知道這支部隊,但從關東軍的地圖上看出,黑圈的旁邊寫著「雙龍殘匪」,而汪雅臣的外號就叫雙龍。原來日本人一直都知道這支隊伍的存在,但無法將其消滅。這些人抵抗到了日本投降才出山。

 

  就是這樣一群英雄,卻沒有留下什麼痕迹。這麼多年,他們為什麼能堅持下來?一方面抗聯是有組織的共產黨領導的隊伍;另一方面,就是對雙龍汪雅臣大哥的尊敬。汪雅臣臨死前說過:「你們什麼都能幹,就是不能投降日本人。」這些人信守了對兄長的承諾,堅持到了日本投降。據說,抗戰勝利后,他們選擇了就地務農。他們並不想立功、陞官發財,而是選擇當農民,過普通老百姓的和平日子。直到現在,他們的事迹才終於被慢慢地挖掘出來。

 

郭汝瑰的一封信

 

  1931918,還有中國軍人在東京,他們便是日本士官學校的中國學員。九一八事變發生后,這些中國人立刻趕到了日本的陸軍省,要擲還軍刀。他們說我們要把軍刀扔回給你們日本人,以後戰場相見,永不留情。

 

  這些人當時都被捕了,進了監獄。他們要求回國抗戰,在我方爭取之下被放回中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郭汝瑰,當時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國軍人。

 

  1937年淞滬會戰,當時郭汝瑰作為參謀長帶十四師8000人在前線抵抗。打了幾天以後部隊傷亡慘重,軍長擔心他守不住,就派人去問他是否需要援軍。郭汝瑰回了一封信,前半段彙報了軍事情況,後半段說,「我八千健兒已經犧牲殆盡,敵攻勢未衰,前途難卜。若陣地存在,我當生還晉見鈞座。如陣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場,身膏野革。他日抗戰勝利,你作為抗日名將,乘艦過吳淞口時,如有波濤如山,那就是我來見你了。」

 

  沒有那麼多豪言壯語,他只是把心底最深刻的感情寫了出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中國軍人,一個中國男人會寫出來的東西。當他寫信給軍長的時候,帶著中國舊軍人對自己長官的忠誠和深刻感情。這些東西看似落後,但卻是讓人感動的。

 

楊靖宇將軍的最後一刻

 

  關於楊靖宇將軍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說了什麼,有很多說法。

 

  據有關資料,當時兩軍對峙,日軍逼近的時候,楊靖宇還在抗擊。雙方距離30米時,日軍下令停止射擊,開始對他進行勸降。勸降的話很誠懇,說你已經為你的國家做了很大貢獻,應該留有用之身,以後還能做更多事情。你的很多戰友已經到了我們這邊,在幫助我們作戰,甚至我們也讓他們帶兵,所以希望你考慮。楊靖宇卻對他說(大意),我的戰友都在繼續作戰,我很遺憾作為指揮官,很多部下都犧牲了,我堅信中國必勝,多說無益,開槍吧!他說這些話的時候點燃了自己身上的文件。後來他被抗聯叛徒用機槍打中而犧牲。

 

  這樣一位英雄,日方記載,他身邊除了與軍事相關的東西之外,還有一把口琴。這時,我突然發現楊靖宇和我們的距離一下縮短了。

 

轉自《北京青年報》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14-12-14 03:53
燋土抗戰,
以時間換空間
回復 門外照斜陽 2014-12-14 05:22
現在對歷史上的事越來越公正了, 任何人, 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而拚命, 都應受到尊重。
回復 paci 2014-12-14 06:53
門外照斜陽: 現在對歷史上的事越來越公正了, 任何人, 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而拚命, 都應受到尊重。
說得對,紀念為國犧牲的人們
回復 天涯看客 2014-12-14 08:23
那些躲在山溝里種鴉片的流氓土匪呢?
回復 sujie_alex 2014-12-15 03:15
天涯看客: 那些躲在山溝里種鴉片的流氓土匪呢?
老蔣眼中的「流氓土匪」在北邊抗日,國民黨卻躲在西南發戰爭財,幾百萬拿著美式裝備的國軍被小日本追著屁股從北打到南,戰績直追北洋水師,還有臉說八路軍不抗日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6: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