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清初文學大家王士禎

作者:trunkzhao  於 2014-11-2 19: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開卷有益|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42評論

關鍵詞:山東人王士禎, 文學家

王士禎生於崇禎中,入仕於順治年間,主要生活在康熙時代。雖官至刑部尚書,官不算小了,但比起來出將入相之人,差距還是不小。他的家鄉有他的祠,現在是紀念館,也是一代名人了。他成名主要不是因為官階,而是他的文學成就,他是清初的大文學家,和朱彝尊並稱朱王。


王士禎山東新城人,現為桓台縣,屬淄博。歷史上,曾隸屬緇川或者濟南兩府,但他自稱為濟南人,淄博人用不著太驕傲了呀。


他本名王士禛阮亭,又號漁洋山人,所以稱王漁洋。死後謚文簡,算是相當不錯的號了。不過,不是當朝皇帝康熙,而是那喜歡詩詞的孫子乾隆賜予的。康熙也夠寡恩的。死後,後人又替他改了兩次名:一次為諱雍正,改為士正,一是乾隆賜名士禎,不知是為何忌諱。因此士禛士禎皆通用。


當初康熙想找一個詩文俱佳的入值南書房。於是眾人推薦王士禎,可見是眾望所歸。


《四庫提要》評價:當我朝開國之初,人皆厭明代王、李之膚廓,鍾、譚之纖仄,於是談詩者竟尚宋元。既而宋詩質直,流為有韻之語錄;元詩縟艷,流為對句之小詞。於是士禎等以清新俊逸之才,范水模山,批風抹月,倡天下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說,天下遂翕然應之。


這樣的表揚似乎在追悼會上比較合適。不過也算是紀曉嵐代表官方對王士禎的蓋棺之論了。


而另一個才子袁枚袁子才卻有另一番意見:「阮亭主修飾,不主性情。觀其到一處必有詩,詩中必用典,可以想見其喜怒哀樂之不真矣。或問:宋荔裳有絕代消魂王阮亭之說,其果然否?余應之曰: 阮亭先生非女郎,立言當使人敬,使人感且興,不必使人消魂也。然即以消魂論,阮亭之色,亦並非天仙化人,使人心驚者也。不過一良家女,五官端正,吐屬清雅,又能加宮中之膏沐,熏海外之名香,傾動一時,原不為過。


這話說得忒損了點。文人相輕原是常態,也不至於如此。袁枚主要是嫌他名揚海內,而其實難副。


其實,清人也有評價袁枚的,用詞也相當刻薄。兩下對比,未免一笑。


按照袁枚的說法,唐宋以下數萬詩人,其實真正有天才,不嬌柔造作,才華橫溢的,也不過老李小李後主東坡數人而已,其餘哪個不是吭吭哧哧,苦思冥想,推敲再三的?


錢鍾書論曰:漁洋天賦不厚,才力頗薄,乃遁而言神韻妙語,以自掩飾。一吞半吐,撮摩虛空,往往並未悟入,已作點頭微笑,閉目猛省,出口無從,會心不遠之態。


這話說得算是中肯,王士禎的一個後輩也是這麼說。


《題秋江獨釣圖》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首,很有氣勢。可仔細品讀,這意境是不是似曾相識呢?


據專家們介紹,王士禎的代表作是二十四歲寫的《秋柳》詩四首,名動天下。不過我讀來卻覺得一般般。


東風作絮糝春衣,太息蕭條景物非。扶荔宮中花事盡,靈和殿里昔人希,相逢南雁皆愁侶,好語西烏莫夜飛。往日風流問枚書,梁園回首素心違。


桃根桃葉正相連,眺盡平蕪欲化煙。秋色向人猶旖旎,春閨曾與致纏綿。新愁帝子悲今日,舊事公孫憶往年。記否青門珠絡鼓,松柏相映夕陽邊。


我最推崇的是他的《蝶戀花 和漱玉詞》


涼夜沉沉花漏凍,欹枕無眠,漸覺荒雞動。此際閑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憶共錦衾無半縫,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續連珠弄。


蘇軾 《東坡雜記》:又有桐花鳳四五百,翔集其間。此鳥羽毛,至為珍異難見,而能馴擾,殊不畏人,閭裡間見之,以為異事。


後世高陽先生以此為題寫了一部現代小說《桐花鳳》。不過書細膩得讓人著急,結局悲慘得令人流涕,實在很後悔看過這書。

此詞一出,時人稱之為王桐花。我卻不知為何後世反而不傳。


徐福兄有言:「(一個詩人)有那麼幾句留在世間,至今口耳相傳,徵引不絕,已經很不錯啦。」

王士禎有此一首,足可以比肩納蘭,不讓唐宋,不枉為大家。


我最初知道王士禎還是因為聊齋。他為聊齋寫了一首詩: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幾十年後有一本寫得不錯的書叫《姑妄言》不知是不是得名於此。


後人總吹噓王蒲二人的友誼。其實,在我看來,只是文人同鄉一般的交往。一則,王士禎沒有為聊齋作序,而憑王的官位和文壇盛名,作序推崇會極大地提升聊齋和蒲松齡的地位。對渴望仕途的蒲松齡是一個巨大的幫助。二則,二人應和,蒲稱王為王司寇,而王則稱聊城蒲生,而不是名號。想想當了一輩子秀才白髮蒼蒼的蒲松齡,看到蒲生的稱呼,對比自己書中那些屢有艷遇翩翩少年的「生」,該有多鬱悶呀。


王士禎提倡詩文必須有神韻,神韻派風靡一時,主宰詩壇數十年。如今神韻派煙消雲散,只剩下一個歌舞團體借神韻之名四處巡迴表演。王士禎九泉之下有知,不知是悲還是喜。




附錄:

王士禎自撰年譜

山人名士禎,姓王氏,字子真,青州諸城人。

始祖諱責遷,濟南新城著藉焉,稱琅琅公。后避居新城之曹村,為某大姓佣作。一日大風晦暝,有一女子從空而墮,良久既霽,公於塵坌中得之。雲即諸城縣初氏女也。晨起取火,不覺至此。時公方鰥居,女子年十八九。主人以為天作之合,遂令諧伉儷焉。 

二世祖諱伍,有善行,稱善人公。琅琅公五子,善人最少,姓醇謹,事父母諸兄皆得其歡心,尤好施予,歲時勤力治家,人產計口給食,余悉以賑鄉里貧乏者。門前植 槐一株,枝葉枝疏,時作糜哺餓者於其下。諸餓者以次受糜,紡其笠於槐,累累如也。鄉人呼之曰王菩薩,而稱其家曰大槐王氏善人

三世祖諱麟明,經官穎川王府教授,稱穎川公。穎川為善人次子,生而警穎強記,於書無所不睹。十四補博士弟子員,每試輒冠其群。數困棘闈,隨例應里選,官永平郡司訓,勸學興行,為多士式。最後遷教授穎川王府。既至,疾作,期年而卒。志傳稱公內廉行修。人倫醇備。事大父琅琅公至孝,遇諸兄弟門以內,蒸蒸如也。

高祖諱重光,字廷宣。穎川公卒,哀毀如禮,服闕除戶部。當事以其能,晉秩僉事,守雲中。強直奉法,軍民賴之。尋晉參議,守上谷。條上谷機宜十二事,悉中窾要。 以忤當事意,調貴陽。丁巳,肅皇新三殿,求大木,取辦貴竹。公至,彝人爭以所知異木走報公。公深入其阻。衝風瘴癘,勤事以死。事聞,特加恩恤,賜祭葬。壬 戍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績詔贈太僕寺少卿。公性孝友,為穎川公次子,方齔而母沈安人亡。三事繼母常、岳、盧,如所生。兩弟早夭,撫其遺孤,不殊己子。居 鄉,恂恂退讓,君子也。遇事慷慨,不避艱險。及卒,無一語及家事。世廟諭祭文,有忠勤報國之褒,故稱忠勤公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7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2 個評論)

回復 越湖 2014-11-2 23:22
謝謝分享。長見識。
回復 越湖 2014-11-2 23:23
「其實難副」 符?
回復 trunkzhao 2014-11-2 23:48
越湖: 「其實難副」 符?
名副其實。
副,本意估計是拿刀劈開,看看是不是真的。副者判也。也就是符合的意思。好像也有用符的,只不過發音不同。
回復 越湖 2014-11-3 00:04
trunkzhao: 名副其實。
副,本意估計是拿刀劈開,看看是不是真的。副者判也。也就是符合的意思。好像也有用符的,只不過發音不同。
謝謝,又長見識了。
回復 trunkzhao 2014-11-3 00:37
越湖: 謝謝,又長見識了。
客氣,人都有己知人不知,以及人知己不知。
回復 秋收冬藏 2014-11-3 00:53
大樹真是讀書人,跟你博漲見識。
錢鍾書論曰大得我心 。當代人中,錢鍾書先生的尖酸刻薄可稱翹首,他避禍自保的本領也令人嘆服。
回復 trunkzhao 2014-11-3 01:07
秋收冬藏: 大樹真是讀書人,跟你博漲見識。
錢鍾書論曰大得我心 。當代人中,錢鍾書先生的尖酸刻薄可稱翹首,他避禍自保的本領也令人嘆服。
錢鍾書與袁枚其實都是一個意思,就是錢鍾書還算客氣。不過也不怎麼好聽。王士禎招禍得原因還是因為他的盛名,一般人還輪不到他們點評。
不過,我對他的z兩首詩詞還是非常贊的。
回復 方方頭 2014-11-3 01:14
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 常見引用
雖然沒怎麼讀王詩,袁枚的觀點我是比較贊成的。我是不太喜歡那些太過掉書袋的詩文的,沒有幾句自己的話,不過是顯示自己學識淵博而已。
你的讀書筆記不錯,贊一個
回復 秋收冬藏 2014-11-3 01:19
trunkzhao: 錢鍾書與袁枚其實都是一個意思,就是錢鍾書還算客氣。不過也不怎麼好聽。王士禎招禍得原因還是因為他的盛名,一般人還輪不到他們點評。
不過,我對他的z兩首詩詞
謝謝介紹王士禎 「不知為何後世反而不傳」的詩詞, 桐花鳳一句甚好,搜得桐花一束奉上。
回復 trunkzhao 2014-11-3 01:21
方方頭: 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 常見引用
雖然沒怎麼讀王詩,袁枚的觀點我是比較贊成的。我是不太喜歡那些太過掉書袋的詩文的,沒有幾句自己的話,不過是顯示自己學識淵
我也同意袁錢的觀點。只不過說話太難聽。
王詩沒那麼嚴重,只是不比宋朝人更嚴重。那個宋詞大師周邦彥?什麼的,拿著用戶手冊我都看不下去。
回復 trunkzhao 2014-11-3 01:23
秋收冬藏: 謝謝介紹王士禎 「不知為何後世反而不傳」的詩詞, 桐花鳳一句甚好,搜得桐花一束奉上。
桐花鳳何在?
回復 方方頭 2014-11-3 01:24
trunkzhao: 我也同意袁錢的觀點。只不過說話太難聽。
王詩沒那麼嚴重,只是不比宋朝人更嚴重。那個宋詞大師周邦彥?什麼的,拿著用戶手冊我都看不下去。
用戶手冊,哈哈哈
回復 心隨風舞 2014-11-3 02:04
小學生上課來了,硬著頭皮慢慢理解學習吧~~~
回復 caro 2014-11-3 02:07
跟著大樹漲見識。
回復 trunkzhao 2014-11-3 02:13
心隨風舞: 小學生上課來了,硬著頭皮慢慢理解學習吧~~~
什麼呀?你再這麼說以後我不寫這些東西了。是不是最後一段不好看懂?其實不看也可,沒啥意思。我正好查到這一段就想給自己留下。
回復 trunkzhao 2014-11-3 02:14
caro: 跟著大樹漲見識。
不是你的菜,估計也不愛。
回復 fanlaifuqu 2014-11-3 02:48
都是些文豪在交流,看著長見識!
回復 心隨風舞 2014-11-3 02:50
trunkzhao: 什麼呀?你再這麼說以後我不寫這些東西了。是不是最後一段不好看懂?其實不看也可,沒啥意思。我正好查到這一段就想給自己留下。
只是說我水平太低,可是村中大文豪的東西必須得看滴~~~我的中國古文化的底子太薄,你看方方啊,冬藏啊,還都能對答如流和你一起探討滴,我只有多讀幾遍好好學習~~~
回復 caro 2014-11-3 03:00
trunkzhao: 不是你的菜,估計也不愛。
學習呀
回復 病枕軛 2014-11-3 06:11
大樹讀史心得令人增知不少
123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2: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