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舊教學制度摧殘人材又摧殘青年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2-5-25 19: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02評論

舊教學制度摧殘人材又摧殘青年



學制可以縮短。學制縮短以後,中學畢業生只有十五、六歲,不夠當兵年齡,也可以過軍隊生活。不僅男生,女生也可以辦紅色娘子軍,讓十六、七歲的女孩子去過半年到一年的軍隊生活。 現在課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學生、大學生天天處於緊張狀態。課程可以砍掉一半。學生成天看書,並不好,可以參加一些生產勞動和必要的社會活動。

現在的考試,用對付敵人的辦法,搞突然襲擊,出一些怪題、偏題,整學生。這是一種考八股文的方法,我不贊成,要完全改變。我主張題目公開,由學生研究、看書去做。例如,出二十個題,學生能答出十題,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創見,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題都答了,也對,但是平平淡淡,沒有創見的,給五十分、六十分。考試可以交頭接耳,無非自己不懂,問了別人懂了。懂了就有收穫,為什麼要死記硬背呢?人家做了,我抄一遍也好。可以試試點。

 舊教學制度摧殘人材,摧殘青年,我很不贊成。

孔夫子出身沒落奴隸主貴族,也沒有上過什麼中學、大學,開始的職業是替人辦喪事,大約是個吹鼓手。人家死了人,他去吹吹打打。他會彈琴、射箭、駕車子,也了解一些群眾情況。開頭做過小官,管理糧草和管理牛羊畜牧。後來他在魯國當了大官,群眾的事就聽不到了。他後來辦私塾,反對學生從事勞動。

明朝李時珍長期自己上山採藥,才寫了《本草綱目》。更早些的,有所發明的祖沖之,也沒有上過什麼中學、大學。

美國的富蘭克林是印刷所學徒,也賣過報。他是電的大發明家。英國的瓦特是工人,是蒸汽機的大發明家。

高爾基的學問完全是自學的,據說他只上過兩年小學。

現在一是課多,一是書多,壓得太重。有些課程不一定要考。如中學學一點邏輯、語法,不要考,知道什麼是語法,什麼是邏輯就可以了,真正理解,要到工作中去慢慢體會。

 課程講的太多,是煩瑣哲學。煩瑣哲學總是要滅亡的。如經學,搞那麼多註解,現在沒有用了。我看這種方法,無論中國的也好,其他國家的也好,都要走向自己的反面,都要滅亡的。書不一定讀得很多。馬克思主義的書要讀,讀了要消化。讀多了,又不能消化,也可能走向反面,成為書獃子,成為教條主義者、修正主義者。 在春節座談會上的談話,一九六四年二月十三日。  

現在學校課程太多,對學生壓力太大。講授又不甚得法。考試方法以學生為敵人,舉行突然襲擊。這三項都是不利於培養青年們在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的。《對「北京一個中學校長提出減輕中學生負擔問題的意見」的批示》,一九六四年三月十日。  

蘇聯出了修正主義,我們也有可能出修正主義。如何防止出修正主義,怎樣培養無產階級的革命接班人?我看有五條:

第一條,要教育幹部懂得一些馬列主義,懂得多一些更好。就是說,要搞馬列主義,不搞修正主義。

第二條,要為大多數人民謀利益,為中國人民大多數謀利益,為世界人民大多數謀利益,不是為少數人,不是為剝削階級,不是為資產階級,不是為地、富、反、壞、右。沒有這一條,不能當支部書記,更不能當中央委員。赫魯曉夫是為少數人的利益,我們是為大多數人的利益。

第三條,要能夠團結大多數人。所謂團結大多數人,包括從前反對自己反對錯了的人,不管他是哪個山頭的,不要記仇,不能「一朝天子一朝臣」。我們的經驗證明,如果不是「七大」的正確的團結方針,我們的革命就不能勝利。對於搞陰謀詭計的人要注意,如中央就出了高、饒、彭、黃等人。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有的人就是要搞陰謀,他要搞,有什麼辦法,現在還有要搞的嘛!搞陰謀的人,是客觀存在,不是我們喜歡不喜歡的問題。

一切事物都是對立的統一。五個指頭,四個指頭向一邊,大拇指向另一邊,這才捏得攏。

完全的純是沒有的,這個道理許多人沒有想通。不純才成其為自然界,成其為社會。完全的純就不成其為自然界,不成其為社會,不合乎辯證規律。不純是絕對的,純是相對的,這就是對立的統一。掃地,一天到晚掃二十四個鐘頭,還是有塵土。你們看,我們黨的歷史上哪年純過嗎?但是卻沒有把我們搞垮。帝國主義也好,我們黨里冒出來的修正主義也好,都沒有把我們搞垮。解放以後出了高崗、饒漱石、彭德懷,搞垮了我們沒有?沒有。搞垮我們是不容易的,這是歷史經驗。人是可以改變的。有少數人變不了,吃了飯就罵人,各省都有一點,是極少數,不變也可以,讓他們去罵。對那些犯錯誤的人,要勸他們改好。要幫助人家改正。只要他認真改正了,就不要老是批評沒完。要團結廣大群眾,團結廣大幹部,團結這兩個百分之九十五。

第四條,有事要跟同志們商量,要充分醞釀,要聽各種意見,反對的意見也可以讓他講出來。要講民主,不要「一言堂」,一開會就自己講幾個鐘頭,不讓人家講話。不要開會時贊成,會後又翻案,又說不贊成。共產黨人要搞民主作風,不能搞家長作風。

第五條,自己有了錯誤,要作自我批評。一個指揮員指揮打仗,三個仗,勝二個,敗一個,就可以當下去。打主意,對的多,錯的少一點,就行了。不要總是以為自己對,好像真理都在自己手裡。不要總是認為只有自己才行,別人什麼都不行,好像世界上沒有自己,地球就不轉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按照自己的規律前進的。無產階級的大人物,像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不是都逝世了嗎?世界革命還是在前進。但是,接班人的問題還是要部署一下。要準備好接班人。無產階級的革命接班人總是要在大風大浪中成長的。

要自學,靠自己學。肖楚女沒有上過學校,不但沒有上過洋學堂,私塾也沒有上過。我是很喜歡他的。農民運動講習所教書主要靠他。他是武昌茶館里跑堂的,能寫得很漂亮的文章。在農民運動講習所,我們就是拿這一省那一省農民運動的小冊子給人家看。現在大學不發講義,教員念,叫學生死抄。為什麼不發講義?據說是怕犯錯誤。其實還不是一樣?死抄就不怕犯錯誤?應該印出來叫學生看、研究。你應該少講幾句!主要是學生看材料,把材料給人家。材料不只發一方面的,兩方面的(正反面)都要發。我寫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就是紅軍大學的講義。寫了就不要講了,書發給你們,讓你們自己看。

階級鬥爭是你們的一門主課。你們學院應該去農村搞「四清」,去工廠搞「五反」。不搞「四清」就不了解農民,不搞「五反」就不了解工人。階級鬥爭都不知道,怎麼能算大學畢業?

整個教育制度就是那樣,公開號召去爭取那個五分。就有那麼一些人把分數看透了,大膽主動地去學。把那一套看透了,學習也主動了。據說某大學有個學生,平時不記筆記,考試時得三分半到四分,可是畢業論文在班裡水平最高。在學校是全優,工作上不一定就是全優。中國歷史上凡是中狀元的,都沒有真才實學,反倒是有些連舉人都沒有考取的人有點真才實學。不要把分數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教員的後面跑,自己沒有主動性。

反對注入式教學法,連資產階級教育家在五四時期就早已提出來了,我們為什麼不反?只要不把學生當成打擊對象就好了。

你們的教學就是灌,天天上課,有那麼多可講的?教員應該把講稿印發給你們。怕什麼?應該讓學生自己去研究講稿。講稿還對學生保密?到了講堂上才讓學生抄,把學生束縛死了。大學生,尤其是高年級,主要是自己研究問題,講那麼多幹什麼?

教改的問題,主要是教員問題。教員就那麼點本事,離開講稿什麼也不行。為什麼不把講稿發給你們,與你們一起研究問題?高年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員能回答百分之五十,其它的說不知道,和學生一起商量,這就是不錯的了。不要裝著樣子去嚇唬人。

力量的來源是人民群眾。不反映人民群眾的要求,哪一個也不行。要在人民群眾那裡學得知識,制定政策,然後再去教育人民群眾。所以要想當先生,就得先當學生,沒有一個教師不是先當學生的。而且當教師之後,也還要向人民群眾學習,了解自己學生的情況。接見尼泊爾教育代表團時的談話,

清華大學有工廠。它是一所理工科學校,學生如果只有書本知識而不做工,那是不行的。但是,大學文科不好設工廠,不好設什麼文學工廠、歷史學工廠、經濟學工廠,或者小說工廠。文科要把整個社會作為自己的工廠。師生應該接觸農民和城市工人,接觸工業和農業。不然,學生畢業,用處不大。如學法律的,如果不到社會中去了解犯罪情況,法律是學不好的。不可能有什麼法律工廠,要以社會為工廠。接見尼泊爾教育代表團時的談活,

學生負擔太重,影響健康,學了也無用。建議從一切活動總量中,砍掉三分之一。請邀學校師生代表,討論幾次,決定實行。如何請酌。

毛主席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是教育為革命和經濟建設服務。毛澤東認為教育受政治和經濟所制約,同時教育又對政治和經濟起重要的反作用。因而,他很重視教育工作。在進行革命戰爭時期,他要求教育要緊密配合革命工作,提出:「使文化教育為革命戰爭與階級鬥爭服務。」在抗日戰爭時期,提出實行抗戰的教育政策,使教育為長期抗戰服務,實行以抗日救國為目標的新課程、新制度。在進入社會主義時期之後,則要求教育同各種經濟事業相配合,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德、智、體都得到發展。毛澤東在社會主義時期提出了,「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毛澤東選集》第5卷,第385頁)。並對德育、智育、體育分別提出明確的要求。在德育方面,他指出,學校應該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他要求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除了學習專業以外,還應該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時事政治,逐步地樹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培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他提倡深入實際,接近工農。在智育方面,毛澤東指出:學習書本知識(理性知識)是完全必要的;要重視理論與實際統一,將知識應用到生活和實際中去。要善於思索,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改革教育方法和考試方法。反對注入式教學法。提倡啟髮式教學法。重視學生自學。在體育方面,毛澤東很注意增強學生的體質,除了倡導發展體育運動之外,還提倡愛國衛生運動。移風易俗,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毛澤東指出,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幾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毛澤東堅持和發展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他從政治意義、經濟意義和思想教育三個方面強調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重要性。他指出,這即是革命及生產發展的需要;教育改革及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社會主義新人的需要。他要求知識分子與工農群眾相結合。毛澤東始終堅持把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列入教育方針,作為辦教育的重要指導思想。他指出,要從實際出發,確定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制度、內容及組織形式。

兩條腿走路,多種形式辦學 毛澤東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結合中國實際,提出兩條腿走路,多種形式辦學的方針。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根據江西蘇區的實際情況,就提出:一方面要辦列寧小學、中學、師範以及紅軍大學、蘇維埃大學等幹部學校,另一方面要辦群眾夜校、補習學校、識字組等,發動群眾自己教育自己,以民教民,來發展國民教育事業。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強調根據群眾的需要和自願的原則辦教育,指出要開展掃除文盲運動,發展群眾教育,發展小學教育;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規的小學、中學,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規的村學、讀報組和識字組。由於充分發揮群眾辦學的積極性、創造性,各根據地和解放區的教育得到蓬勃發展。進入社會主義時期,毛澤東又多次重申兩條腿走路,多種形式辦學的方針。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02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2-5-25 20:15
關鍵問題不是集權者個人意圖如何,也許好,也許不好,也許部分好,但集權制度造成了教育精英者們只能迎合應和,沒人敢和領導的意圖背道而馳,哪怕持有半點的質疑和理由,中和,diversify,alternative,creative 的方法。

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的不忠誠。堅決支持,絕對照辦,表決心,表忠心,將這一類不屬於非白即黑的內容都推向了黑白世界,強硬手段,而且中基層在方法上還可能會為滿足集權者的意圖,為達到目的,為保自己的官位飯碗,想著法子騙人害人整人,不惜犧牲一切代價的「顧全大局」。

這反應的既是集權者個人哲學觀的選擇(moral dilemma), 也是沒有底線約束的政治制度結構,方法和程序造成。後者同樣是前者的選擇結果。

國人中的教育精英多了去,有能力有知識有智慧的多了去(退了休沒事幹的都可以大把抓),一旦人們不敢講真話了,恐懼害怕這種政治了,就只會剩下集權者想咋地咋地,可以說權懾,政攝,震懾,威懾成功了。獨裁基本成功了,政令軍令取代法律基本成功了,看看現狀難道不是嗎?

再將這些本來可議的具體內容對外硬塞硬宣沒有意義。這屬於體制內部的人們在無恐懼感的情況精英們應該說真話,講道理,找方法,去協商的內容。已經屬於軍令政令的強硬東西了有啥好宣傳的?被管的只有照辦的權利(多半不會影響立法立策執政統治者們多大的個人利益,都會想出各種辦法來保護統治階層及後代的利益)。

對外,人們只在乎統治者不允許講的內容:公民基本權利(言論自由),過去的錯誤和原因,普世價值,體制改革,三權分離和憲政民主,政治立策立法司法的透明程度等等。先將底線剝奪之後再談底線思維有意義嗎?

The first thing first。

牆外的不在乎是哪個前政治家的思想,最多當成普通人提出的一個有關教育的觀點。毛又不是現在政治權力的總統競選人?你又代表不了他來參與討論辯論,自己又說不出任何自己的觀點。那就省了這個 copy/paste 毛語的勞動吧?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5-25 20:24
學生負擔太重,影響健康,學了也無用。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5-25 20:26
力量的來源是人民群眾。不反映人民群眾的要求,哪一個也不行。要在人民群眾那裡學得知識,制定政策,然後再去教育人民群眾。所以要想當先生,就得先當學生,沒有一個教師不是先當學生的。而且當教師之後,也還要向人民群眾學習,了解自己學生的情況。接見尼泊爾教育代表團時的談話,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5-25 20:27
教改的問題,主要是教員問題。教員就那麼點本事,離開講稿什麼也不行。為什麼不把講稿發給你們,與你們一起研究問題?高年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員能回答百分之五十,其它的說不知道,和學生一起商量,這就是不錯的了。不要裝著樣子去嚇唬人。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5-25 20:27
你們的教學就是灌,天天上課,有那麼多可講的?教員應該把講稿印發給你們。怕什麼?應該讓學生自己去研究講稿。講稿還對學生保密?到了講堂上才讓學生抄,把學生束縛死了。大學生,尤其是高年級,主要是自己研究問題,講那麼多幹什麼?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5-25 20:28
反對注入式教學法,連資產階級教育家在五四時期就早已提出來了,我們為什麼不反?只要不把學生當成打擊對象就好了。
回復 浮平 2022-5-25 20:43
yongbing1993: 反對注入式教學法,連資產階級教育家在五四時期就早已提出來了,我們為什麼不反?只要不把學生當成打擊對象就好了。
你去搞你的無產階級資產階級政治鬥爭權力鬥爭,去反這反那,活在19-20世紀,與 21世紀的教育無關。

想談教育,先去極端思維,否則連教育的邊都沒沾,最多屬於政宣口號內容之一。

海外網站上沒人對這種階級鬥爭的教育感興趣,不信你問問?

專政統治階層沒有一個人屬於無產階級,個個都是超有產階級。先把這些基本概念搞清楚再談「教育改革」,最需要教育和改革的是你的思想,是統治集權者的思想。
回復 浮平 2022-5-25 21:02
yongbing1993: 學生負擔太重,影響健康,學了也無用。
那就取消政宣課。政宣洗腦課更無用。毛的話背那多有啥用嘛,除了學會玩手腕整人。

「凡事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這些話背那熟幹嘛,除了增加 stupidity 以外。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5-25 21:14
1964年,北京鐵路二中校長給中共中央辦公廳寫信,提出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次年,毛澤東親自批示:劉、鄧、彭閱后,請尚昆辦。現在學校課程太多,對學生壓力太大。教授又甚不得法。考試方法以學生為敵人,舉行突然襲擊。1966年發出三份減負文件,這在新中國教育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5-25 21:17
新中國高考開始的第三年,即1953年,北京一位考生8門成績考了178分,該生堅持認為試卷出了評分出問題,三番五次給人民監察委員會寫信提出控訴,到教育部大哭大鬧。這是根據歷史可查的炮轟高考的第一人。中小學生負擔過重問題是1950年實行高考後幾年存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1955年7月,教育部發出新中國第一份「減負」文件《關於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負擔的指示》。該文件稱,1954年之後,學生負擔過重,一般是大中城市的學校負擔比小城市和農村的學校重,中學比小學重,高年級比低年級重。一些高年級學校一周課時比規定實踐超出5-10小時,多的高達24小時。奇怪的是,這個特點幾十年沒動搖,現在仍然是這樣,而且相似的減負文件發了很多份,這是不是高考的問題?是不是中國教育的問題?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5-25 21:17
1955年有學生文科作文沒考好,就遊覽萬壽山,喝酒解悶,把筆記本和書本都斯掉了,個別人想「跳樓自殺」。四川一個家長,給學生放著一套新衣服,一根棍子和一口破鍋,指著這些東西對學生說,考取學校就穿新衣服上學去,考不取學校就拿著棍子和破鍋去討飯。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5-25 21:18
1966年4月6日至4月16日,教育部召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座談會,一共36個單位41人參加,這是空前絕後的高考控訴會,是取消高考的預熱動作。彌足珍貴的是對高考問題的揭露,全點到死穴上了。這些問題到改革開放復辟高考後更是變本加厲。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5-25 21:18
1966年6月,劉源給國家主席劉少奇帶四中學生的信《北京市第四中學全體革命師生為廢除舊的升學制度給全市師生的倡議書》。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5-25 21:19
高考把學生當作敵人,公開襲擊,定期襲擊。高考助長學生死記硬背,不是引導學生活潑主動的發展。高考按平均分數錄取,要學生門門功課都好。高考超出中學課程範圍,高考出難題,學生家長抱怨。學生緊張,高考每年總有人暈倒,把學生考焦了。家長緊張。老師緊張,全國考生集中在三天考試,如臨大敵,氣氛緊張。高考三天決定命運,偶然因素大。考生填那麼多志願,只從高校出發,不考慮考生的實際情況。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5-25 21:20
1966年6月1日,《中共中央批轉高等教育部黨委(關於改進一九六六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請示報告)》后的5天,革命小將開始向高考制度開炮,《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學高三(四班)學生為廢除舊的升學制度給黨中央、毛主席的一封信》說:現行的升學制度就是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來的舊科舉制度的延續,是一種很落後的、很反動的教育制度。現行的升學制度是和毛主席給我們制定的教育方針相違抗……其具體罪狀如下:(一)使許多青年不是為革命而學,是為考大學而鑽書堆,不問政治。不少同學有嚴重的「唯有讀書高」、「成名」、「成家」、「個人奮鬥」、「走白專道路」等剝削階級的反動思想。現行的高考制度助長了這種思想。(二)使許多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而造成許多「特殊」、「重點學校」、專收高材生,這種學校為一些只鑽書本,不問政治的人大開方便之門,把大批優秀的工農、革命幹部子女排斥在外。(三)對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起到嚴重的阻礙作用……我們具體建議如下:從今年起就廢除舊的升學制度。……僅僅隔了5天,6月11日,《北京市第四中學高三(五)班革命學生給毛主席的一封信》,以及《北京市第四中學全體革命師生為廢除舊的升學制度給全市師生的倡議書》說:立即廢除高等學校入學考試製度!這兩封不同尋常的充滿血腥的信是廢除高考的直接導火索。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5-25 21:21
196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推遲半年進行的通知》發出。決定1966年高等學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遲半年進行,一推遲可不是半年,1966年到1969年,高等學校停止招生。1970年,部分高校才以「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和學校複審」的方式,從有實踐經驗的工農兵及下鄉知青中招生。「寧要沒有文化的勞動者」是這個時代高校招生的基本原則,招生的模式是「三來三去」,即社來社去、廠來廠去、哪兒來哪兒去。雖然招生還在進行,但統一形式的高考消失了。
回復 浮平 2022-5-25 21:25
yongbing1993: 1964年,北京鐵路二中校長給中共中央辦公廳寫信,提出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次年,毛澤東親自批示:劉、鄧、彭閱后,請尚昆辦。現在學校課程太多,對學生壓力太大
【Micromanagement Is Murder: So Stop Killing Your Employees】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Micromanagement & What It Says to Your Employees】

自己去查詢這類文章,可以幫助提升認知。毛澤東在建國期間的種種失敗,或者說不良後果,都與這個分不開,包括在農業,工業,教育等領域。東一個批示,西一個照辦,都是因為這種粗糙主觀的一竿子到底,一刀切,黑白思維,極端方法的管理模式,製造,激化,極化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

打仗時期的歸一化與和平建設時期的發展是兩碼事。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5-25 21:28
文革當中學生們「突襲」教授了:1973年12月30日,國務院科教組、北京市科教組召開會議,決定對教授「突然襲擊」,進行考試。上午開完會,就組織人在清華出題,下午就帶著考卷同時到17所院校去考教授。他們以開座談會的名義把教授們騙到考場,突然宣布進行考試,發下數理化考題,當場答卷。北京市參加考試的正、副教授共613名,及格者53名,佔8.6%;總平均為20分,其中一個學校6個教授得了6分,人均只有1分。74年1月3日,上海市革委會文教組召開各大學負責人會議,要求參考遼寧及北京的做法,也對大學正、副教授進行一次考試。考題以1973年高校招生測試中若干中等水平的試題為主要內容。1月5日上午,市革委會文教組對全市18所高校650名教授、副教授進行考試。試題不顧教授專長,分政治、語文、數學、理化四部分共17題,考試結果及格65人,佔10%;不及格585人,佔90%。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5-25 21:30
不少同學有嚴重的「唯有讀書高」、「成名」、「成家」、「個人奮鬥」、「走白專道路」等剝削階級的反動思想。現行的高考制度助長了這種思想。
回復 浮平 2022-5-25 21:33
yongbing1993: 不少同學有嚴重的「唯有讀書高」、「成名」、「成家」、「個人奮鬥」、「走白專道路」等剝削階級的反動思想。現行的高考制度助長了這種思想。
「唯有讀書高」、「成名」、「成家」、「個人奮鬥」,這些正是專政集權等級制度造成的紅專道路,讀書做官論,只有通過這才能獲得人生來平等的基本人格尊重,基本人權,高人一等時,被虛捧浮誇時才以為活得像個人。

不當官能獲得特供特保?不當官能有特權,開後門,錢色送上門?不讀書,搞個名義上的碩博,能當官?

不考試能有相對的客觀標準?你把工農兵學員的整體質量與恢復高考後的十年以及文革前十年的比較一下嘛,除了搞毛氏政治手腕強,爭權奪利強之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8 18: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