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音樂的力量

作者:悟性隨行  於 2019-9-24 11: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音樂欣賞

音樂的力量

音樂到底是從什麼時候起源的迄今為止還難於考證,無從定論。但是在各個古老文明中,如果追尋文字和聽覺的藝術源頭,最終恐怕都可以追尋到詩歌和史詩作為起點。中國在文字上的藝術源頭來自於詩經,詩歌在漫長的古代中國是發展最成熟,成果最豐碩的領域,其代表就是包括唐詩宋詞在內的,在今天中國家喻戶曉朗朗上口的眾多首詩歌。今天詩歌能夠在中國廣為流傳,得益於20世紀先進的西方文明進入中國后,對中國教育普及的巨大推動。20世紀之前,由於中國幾千年長久以來居高不下的文盲率,致使能夠欣賞這些詩歌的只是社會中極少數的知識與權貴階層。高居不下的文盲率既是古代中國與西方世界相比的最大不同,也是當時中國社會的最大短板。

比較於一般以敘事為主要特徵的文字作品,詩歌的主要作用在於抒情。詩歌講求押韻合拍是沒有音符的,以文字作為音符的文學作品。詩歌屬於特定文化氛圍下的更接近音樂的藝術作品,古代中國音樂不發達,其中的原因在於專業教育不發達,中國古代整個教育領域都不發達,專業的音樂教育自然就更不發達。後來歐洲之所以能夠登上空前的音樂巔峰,這是歐洲普及教育的結果和傑作。而詩歌的創作只需要熟練掌握語言和文字的運用技巧就可以了,不需要其他特定的專業技能,這恐怕就是古代中國詩歌發達而音樂不發達的原因。雖然詩歌的作者只屬於少數的文人才子,但是在感性的表達上中國人還是有自己的渠道和空間的。

除了影響人們聽覺的藝術表現形式詩歌與音樂之外,在影響人們視覺的藝術表現形式上有繪畫,雕塑以及書法。與聽覺藝術表現中的詩歌一樣,書法同樣受限於特定的文化氛圍,如果脫離了特定的文化氛圍,這些特定的藝術表現形式必然會大打折扣。最通用的藝術表現形式,影響人們聽覺的當屬音樂,影響人們視覺的當屬繪畫與雕塑。音樂是沒有語言界限的充滿感性的語言。

音樂是人們感性表現的一種形式,現代音樂可以分成藝術音樂與通俗音樂兩大類。音樂的藝術表現主要是通過高低不同音符之間的相互組合和音符長短快慢節奏的不同變化來實現的,也就是說,音樂的表現手法並不複雜,通過高低不同音符的不同組合和音符長短快慢節奏的不同變化來表達成千上萬種不同的情形,包括人們不同的心態,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情感等等。音符高低長短的不同組合構成節奏和旋律。激情的快板,莊嚴的行板,傾訴的柔板,憂怨的慢板,不同的節奏表達不同的情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何發現,創作和表現出恰當的節奏和旋律,這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既需要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又需要豐富的專業表現經驗。音樂藝術在經歷了人類幾千年的發展之後,特別是在經歷了歐洲文藝復興突飛猛進的發展提高之後,今天早已走向成熟,並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其中典型的應用就是各國的國歌。

世界上各國的國歌既可以是節奏平緩以頌揚為基調的,以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國的國歌為代表的形式,也可以是節奏急促,旋律激昂以戰鬥和喚醒為基調的,以法國馬賽曲和中國義勇軍進行曲為代表的形式。還有介乎兩者之間以美國和俄羅斯國歌為代表的形式。官方所採用的國歌更多是象徵意義的,不會是複雜和最好的作品,最好的作品來自於民間,就整個音樂界來說,最為璀璨的當屬歐洲文藝復興之後所產生的大量的歌劇舞劇和交響樂以及管弦樂作品。這不是一般的歌曲和民樂,而是華麗壯闊的音樂殿堂。音樂表現首先要有主要節奏,然後是輔助節奏,以及這些節奏的重複和變奏,過度與銜接。簡單的音樂只有一個主旋律,而複雜的音樂作品可以包含多個主要旋律以及它們之間的過渡,銜接,烘托,渲染,映襯,轉折,此起彼伏。好的曲子即使只有一個旋律也可以撼人心魄。

西方文藝復興之後的音樂作品,在抒情作品中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當屬義大利歌劇作曲家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間奏曲,其如歌如訴的慢板把人們從幼年時所帶來的天然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在對一條河流的表現上,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那個作品的表現能夠超越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爾塔瓦河,其細膩寫實自然流暢的音樂描述就好像把人們身臨其境帶到了沃爾塔瓦河邊,音樂的魔力居然可以這樣的神奇。

在文藝復興之後最耀眼的明星當屬貝多芬,他的第三交響曲是對歐洲當時那個時代的描述,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精品,其作品的特點是有力度,給人印象深刻。除了貝多芬之外那個時代傑出的作曲家還有門德爾松,舒伯特,韋伯,比才,柴可夫斯基,以及圓舞曲之王約翰·施特勞斯等等。如果人們想擺脫沉悶,體驗年青人的激情與活力,請聽門德爾松的第四義大利交響曲,如果人們想感受輝煌,請聽門德爾松的婚禮進行曲。我認為舒伯特和韋伯都是音樂技巧把握的非常嫻熟的作曲家,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既是一種心境的流露,又是一種環境的描述,那種在困苦環境下內心強烈的掙扎和吶喊,所營造的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除此之外,韋伯的邀舞和自由射手,比才的阿萊城姑娘等等都堪稱傑作。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所表現出的恢弘壯闊令人震撼的磅礴氣勢和旋律,是歐洲音樂從基督教音樂開始就一直追求的效果。歐洲的文藝復興時代是人類永恆的不朽的音樂藝術表現時代。

歐洲文明自從古希臘開創以來就是整個世界所有文明中文化發展方向正確並且表現最為充分的文明,無論是感性的還是理性的都是如此。自古以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就特別重視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來自於社會底層的文明基礎,古希臘的良好開端,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民主多元,開闊的眼界和胸懷,特別善於向其他文明學習的態度和精神,基督教,羅馬人,日耳曼人的不懈努力,致使其文化發展能夠源源不斷的更新前進。比較來說,中國的文明由於王權政治的嚴重干預所形成的專制獨裁和錯誤方向,以及居高不下的文盲率,致使其文明的發展嚴重畸形並且極不充分。

今天整個世界的音樂成就主要來自於充滿文化氣息的歐洲大地,從中世紀開始經歷了幾個階段。世俗音樂是世界各地所共有的,中世紀對音樂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是基督教的宗教音樂,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音樂記譜法-五線譜的產生以及復調音樂和聲的運用,這是音樂打基礎的時期。到了音樂文藝復興時期,復調音樂,聲樂與器樂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五線譜的運用得到進一步的完善,發展起來的音樂成就伴隨著基督教在歐洲的廣泛傳播而傳遍歐洲的各個角落,迎來了歐洲最初的音樂繁榮。到了巴洛克時期,歐洲音樂開始走出宗教的範圍,深入到世俗生活的藝術領域,更加註重音樂效果,節奏強烈,旋律精緻,表現華麗,音樂進入到歐洲上層貴族生活。到了古典主義音樂時期,開始拉開了音樂空前繁榮的帷幕,產生了眾多傑出的音樂家和他們的不朽作品。音樂的表現形式更加的複雜與完善,交響曲的旋律從此經久不衰響徹雲宇,貝多芬,莫扎特,海頓就是這個時代的代表。到了浪漫主義音樂時期,歐洲的藝術音樂承前啟後完全走向巔峰,產生了更多的作曲家和他們的作品。接下來歐洲音樂的發展又經歷了印象主義,20世紀古典等階段,結果就是音樂人才群星璀璨,音樂作品層出不窮,整個音樂領域完全從幼兒時期走向成熟時代。

在藝術的表現上,比較視覺的繪畫與雕塑,聽覺中的音樂表現的優勢之一是其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跳動的音符與脈動的旋律伴隨著時間的腳步,給人們帶來激情與活力。音樂表現的另一個優勢是由於音符和旋律的非確定性所留給聽眾更廣闊的想象空間。視覺藝術對真實的依賴性很大,距離真實越遠的視覺藝術越難被觀眾所接受。聽覺藝術的音樂所受這樣的限制要小於視覺藝術,音樂的旋律需要從真實的世界中發現提取,然而音樂表現本身就是主觀創造的過程,非確定性給了音樂作者更多主觀表現的機會。這些優勢使得音樂在視覺藝術難於表現的領域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表現人的情感上,其最好的表現形式,在特定的文化氛圍下可以是詩歌,更普遍的藝術表現形式是音樂。由於音樂可以抓住和引領人們的心境,這使得它在今天的影視領域和重要的社會活動場合能夠大顯身手。人無論從事什麼事情,首先需要有正確的心境,在這方面音樂正可以幫助人們發揮重要的作用。

人之所以熱愛音樂是因為人是感性的動物,感性活動貫穿於人們生命的從始至終,是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從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聲哭喊到離開這個世界留給別人的悲痛。同時整個世界也充滿感性的力量,從植物花朵的絢麗芬芳到彩虹飛掛,彩霞飛揚。從泉水的滴滴涌動,清風拂面到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任何一個人都既是感性表現的主體,又是感性接受的客體,每個人都有感性表現和接受的能力和權利,這是人活力的體現。

歐洲文藝復興在音樂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於歐洲當時在樂器上所取得的傑出成就。鋼琴的發明和改進,傳統樂器的改進與完善,工業化對管樂,弦樂,鼓樂等樂器製作的影響。今天隨著工業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著電子樂器的普及,MIDI技術的發展,音樂的發展又進入到新的階段。在音樂表現上,電子機器比人具有明顯的優勢,其更加準確不會疲倦,可以由人事先進行預設調節。隨著MIDI技術的發展完善,使得人們在音樂的表現,欣賞和創作上都可以更加的隨心所欲。然而今天的音樂界依然有自己的短板,這就是音樂的創作。實際上音樂的創作與創作其他事物是相通的,好比是寫一篇充滿感性的文章,但又有自己的專業特點,主要就是旋律的發現,創造和表現。

在今天的信息時代藝術創作應該是一個重要的領域,因為藝術的繁榮來自於創作的繁榮,而要做到音樂創作的繁榮需要做好幾項工作,一是音樂創作專業教育的普及,今天其完全可以擺脫課堂式的傳統教育方式,而採用網路視頻教育來進行;二是創作工具要跟上,今天的音樂創作急需相應的工具軟體,來幫助人們發現,創作和表現新的旋律。在這樣的工具軟體中,應該包括相應的旋律資料庫,把歷史上人們進行表現的旋律進行收集整理,以便於啟迪後人;三是創作者相互之間經驗的交流共享,今天的全球網路已經為人們搭好了這樣的交流平台。除了感性表現主體之外,藝術的繁榮同樣來自於接受和享受感性表現客體的反映,建立起表現主體與接受客體之間的聯繫,也就是進行藝術表現的舞台和對藝術作品進行評判的平台,這些實際上都可以在今天的網路平台和媒體舞台的不斷完善中實現。

把複雜的事務簡單化,把枯燥的東西趣味化,這是現代文明的特點,也是時代的發展方向。今後要想重現西方文藝復興的榮光,就必須大力普及和提高藝術創作能力,努力發揮每個人的潛能。信息時代應該是人們創造能力迸發的時代,無論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4: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