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習近平外宣工作思路理念探析

作者:baoma111  於 2016-4-25 08: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6評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對外宣傳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和理論闡述。這些部署和闡述蘊含著許多新理念和新思路,提出了許多新方法和新要求,為做好新形勢下對外宣傳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提出了更高要求,業界和學界需要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
  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也明確提出,要大力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在今年2月19日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建立對外傳播話語體系,增強國際話語權。這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系統地闡述了構建對外傳播話語體系的任務、方法、策略、手段和責任主體。
  回顧近年來我國在對外宣傳領域的工作重點及相關理論闡述,習總書記關於外宣工作的新思路主要體現三個方面:一是在增強「傳播」能力的基礎上,對「話語」能力更加重視。「話語」是傳播的內容,是傳播是否有效的核心。從傳播能力到話語能力的調整,更加切中對外宣傳的關鍵問題。二是在強調話語「權力」的基礎上,對話語的「體系」建設更加重視。這其實是對話語表達的邏輯性、系統性和完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在話語體系的基礎上,專門提出了構建「對外」話語體系的要求。這就把「對外」話語體系同一般意義上兼顧對內對外的話語體系區別開來,強調「對外話語體系」有獨特的規律,有特定的受眾,是一個需要專門研究並大力建構的新領域。可見,構建適合對外傳播的、完整的話語體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開展對外宣傳工作的一個新的重要思路。
  習近平同志多次指出,融通中外是構建對外話語體系的關鍵。這一闡述貼近當前國際社會現實,是一種有助於提升對外宣傳工作針對性有效性的全新理念。「兩極」格局結束之後,世界更加多元多樣,多種文明多種潮流在交鋒交流中共存,如何超越歷史傳統、文化語言、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等障礙,在不同文明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把中國人的話說給外國人聽,而且讓外國人聽得懂、願意聽,就必須在融通中外上下功夫。
  找准公約數,是融通中外的基礎。中外利益交匯點、話語共同點、情感共鳴點就是國際交流的公約數。我們要把中國國情、中國特色與國外受眾的表述習慣和接受心理結合起來,把我們想講的與國際社會想聽的結合起來,讓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夢想相通相融。這樣,中國的發展理念、發展道路就能與世界發展潮流、全球發展事業相呼相應,構建既有中國特色又有國際表達的話語體系就有了基礎。突出中國價值,是融通中外的靈魂。融通中外不是簡單地迎合外國人,而是要通過海外受眾樂於接受的方式,易於理解的語言,更好地傳播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理念、中國文化,讓中國觀點變成世界語彙、成為國際共識。在中西方關於人權問題的爭論上,我們一度長期處於下風。有學者回憶說:「(當時)和西方學者談人權問題很被動,像是給領導彙報工作。」[1]直到我們重新對人權概念進行界定,這種狀況才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前些年我們提出,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人權首先是生存權發展權,這個理論上的突破為中國在人權領域對外宣傳和對外交流贏得了主動,得到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再如網際網路問題,我們率先提出「信息傳播無國界、網路空間有主權」,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同,不少西方國家也表示接受。融通中外,還要堅持有的放矢。世界各國千差萬別,發展程度相互迥然,我們的對外話語也要從實際出發,不能千篇一律「發通稿」。既要講世界通行的「普通話」,也要針對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講面向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方言」,做到有的放矢。[2]
  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提出了四個「大國形象」的概念,為我們開展對外宣傳工作制定了更加清晰的目標。對外宣傳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引導人們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塑造良好的
  毋庸置疑,塑造好形象的前提,是故事講述者心中要對國家形象有清晰準確的認識。當代中國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形象?中國形象究竟包括哪些基本內涵?哪些標誌能夠代表當代中國?對於這些問題傳播者必須瞭然於胸,才能在國際交流中應對自如。當前對外傳播中一些迷惘、短視、盲目甚至自相矛盾的行為,很多時候是因為對上述問題認識不清,理論上處於模糊狀態。習近平同志關於四個「大國形象」的闡述,就是對這些問題有針對性的回應。
  習近平同志指出,當代中國形象應該是「文明大國形象」「東方大國形象」「負責任大國形象」和「社會主義大國形象」。這四種形象的綜合體,就是中國故事必須塑造的中國形象。四個「大國形象」的表述,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出發高度概括了我國國家形象應該包括的基本內涵,言簡意賅,內涵豐富。「文明大國」著重強調我國歷史底蘊深厚、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東方大國」強調我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團結、山河秀美;「負責任大國」強調我國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人類作出貢獻;「社會主義大國」強調我國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充滿希望、充滿活力。這四個「大國形象」的闡述在邏輯上相輔相成、互為支撐,在表達上言簡意賅,內涵豐富,有助於對外傳播工作者在實踐中廓清認識,找准方向。
  習近平同志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就是要用中國理論解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更加鮮明地展示中國思想,更加響亮地提出中國主張。[3]這是我國在不斷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民族自信不斷增強的新形勢下加強對外宣傳的新策略。
  對外話語是一個國家面向世界的自我陳述。正如中國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張維為教授所言,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話語,是無法真正崛起的。[4]如果沒有自己的話語,即使是做對的事情,也會被看作是做錯的。如果沒有自己的話語,就會在國際風浪面前缺乏定力和擔當,就難以捍衛我國的核心利益;如果沒有自己的話語,就無法回應國際國內的各種挑戰,容易被外來話語忽悠而功虧一簣,前功盡棄。
  對外宣傳工作的一個現實是,我們在國際上現在還處於有理說不清、說了傳不開的尷尬境地。這背後原因很多,其中關鍵的一點,是我們的對外傳播話語體系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很多時候,我們還在套用西方理論解釋中國現實,還在用西方的概念描述中國的實踐,還在用西方的「履」來套中國的「腳」。實踐已經一再表明,很多西方理論無法解釋中國的實踐,西方學者唱衰中國的判斷一再被證明是失敗的。因此,我們必須要發展自己的理論,構建自己的話語,讓富有中國特色的表達成為國際社會熟知的議題。比如,我們提出的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理念、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們倡導的正確的義利觀、命運共同體、新型大國關係、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理念,就要加大傳播力度,使其成為世界表達中國故事的源頭、讀懂中國的標識。2015年新華社播發的「神曲」《十三五》,就風靡海外社交平台,讓許多外國受眾記住了這個富有中國特色的表達。
  習近平同志指出,講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作為在國際交流中講故事的高手,他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就是要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講好中國夢的故事,講好中國人的故事,講好中國優秀文化的故事,講好中國和平發展的故事。講故事就是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講事實才能說服人,講形象才能打動人,講情感才能感染人,講道理才能影響人。[5]
  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傳播中國,找准了中西方在傳受方式上的重要差異。中國人長於歸納概括,善於理論提煉,我們在傳播中往往也喜歡談宏觀理論、談抽象概念。但一般而言,外國受眾對具體真實的個案、生動有趣的故事、戲劇性衝突性的情節更感興趣。用講故事的方式開展對外宣傳,是一種更加國際化的表述方式,同西方媒體的表達更加接近。
  對於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習近平同志也在講話中指出,要組織各種精彩、精鍊的故事載體,把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寓於其中,使人想聽愛聽,聽有所思,聽有所得。講好中國故事,還要創新對外話語表達方式,研究國外不同受眾的習慣和特點,採用融通中外的概念、範疇、表述,把我們想講的和國外受眾想聽的結合起來,把「陳情」和「說理」結合起來,把「自己講」和「別人講」結合起來,使故事更為國際社會和海外受眾所認同。[6]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必須以中國夢為引領深化對外宣傳。2014年11月,習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對外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要爭取世界各國對中國夢的理解和支持,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我們追求的是中國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國人民共同的福祉。
  講好中國故事,就是要講清楚13億多中國人如何在中國夢感召下辛勤勞動和追求夢想,講清楚中國人怎麼想、怎麼做,中國將要走向何處、未來前景怎麼樣。一是要講「來龍去脈」,就是圍繞中國夢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之夢這個本質,講清楚中國夢體現了歷史、現實、未來的緊密聯繫,是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質樸夢想和美好願景,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民族風格、文化底蘊。二是要講「基本依靠」,就是圍繞中國夢是人民的夢這一根本屬性,講清楚中國夢體現了國家夢、民族夢、個人夢的有機統一,要依靠人民來實現,不斷為人民造福。三是要講「現實問題」,就是圍繞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個實際,講清楚中國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實現中國夢需要付出艱苦努力。四是要講「共同福祉」,就是圍繞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這個方針,講清楚中國夢是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夢,與各國夢息息相通,實現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7]
  習近平同志特彆強調中華文化在對外宣傳中的作用。他指出,中國故事的魅力植根於獨特的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的獨特性,是中國故事走向世界的名片。這些論述為對外宣傳工作找到了一種新手段,其啟示意義在於,我們在對外宣傳中要用好優秀中華文化,解釋好中國文明,讓國際受眾態度軟化、觀點變化、立場轉化,實現以文化人。
  在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連續用了四個「講清楚」來強調展示文化獨特性對做好宣傳工作的重要性。他說:「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這四個「講清楚」,從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係出發,為講述中國故事找到了牢固的根基。
  展示文化的獨特魅力,必須要讓傳統文化活起來。習近平同志2013年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作者單位: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傳播戰略研究中心)
  [1] 張維為.中國超越[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05.
  [2]蔡名照.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J],求是,2015(12).
  [3]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同志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131.
  [4]張維為.中國超越.世界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5]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同志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6]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同志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7]蔡名照.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人民日報.2013:10.10.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orange_a1 2016-4-25 11:21
一步步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回復 baoma111 2016-4-25 11:24
習總 好樣的 堅持以習總為領導 相信我們國家會實現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
回復 luneng 2016-4-25 11:30
習大大是實實在在為國為民的領導人,是中國的新希望。
回復 tianqihao 2016-4-25 11:33
堅決支持習總
回復 banana_11 2016-4-25 11:42
台灣選舉結果主要由其內部因素決定,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持台海和平穩定仍是台灣主流民意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09: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