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在美國的上海人為什麼相互有偏見

作者:bobzhou  於 2016-12-21 03: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2評論

關鍵詞:上海, 美國

寫本文的目的是,歷史已經過去,大家都是來自上海,就應該精誠團結,共同向前。

 在美國各地都可以見到自稱是上海人的上海人。

但是上海人相互之間又往往不承認對方是上海人。

譬如,二個人在社交活動,或者其他場合,通過交談,知道大家都是上海人,相互又簡單介紹自己來自上海。同鄉人應該很親切,但是有些上海人,一背過身去就會說,對方只是在上海住過,或者工作過,言下之意就是對方沒有資格自稱上海人。

有人講給我聽,在一敬老院,裡面有許多上海人,但是上海人又分為幾個小團體,相互幾乎不交往。其中最強勢的是所謂正宗老上海人,其他就是所謂外地上海人。

 對這現象,就有必要研究一下上海人了。

 先研究最早的上海人和被上海人認為的鄉下人。

其實,這些上海人並不是真正的上海人。

真正的上海人倒是居住在上海郊區的鄉下人。

上海作為一個現代化城市,1843年上海開埠是起點。上海以租界、華界為主體逐步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城市中的其實祖上基本上也來自外地的居民以城裡人上海人自稱,而原真正是世代居住上海縣城廣大地區及周邊農村的居民則被稱為鄉下人以示區別,這就是上海人與鄉下人之爭最初的起源。由於郊區人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和大多數中國其它地方的農民並沒有什麼兩樣,因而在這些上海人的眼中,他們不過就是些鄉下人

 太平天國時期及以後來自江南浙江的第一代移民。

這是上海人中,歷史最長,成就最大,子女去美國最多的人群。

近代第一批移民主要來自浙江省和江蘇南部的吳語區,其中一般又按照清代府屬細分為寧波人、紹興人、蘇州人等,他們構成了上海中心城區居民的主體,其中尤以寧波籍為最多。清末年間,由於社會的急劇動蕩,浙江和蘇南一帶大量社會中上層移民流入上海,同時一些中下層階級也隨之進入上海工作生活,希冀安穩。當時寧波人利用地緣和語言優勢,迅速勝過廣東籍買辦,成為上海最有影響的商。上海話中的阿拉即是來自於寧波話。 當時有寧波人掌金融,無錫人掌實業之說。

寧波籍的著名人士眾多,如嚴信厚、朱葆三、秦潤卿、邵逸夫、董浩雲、阿德哥虞洽卿、五金大王葉澄衷、鋼鐵大王余名鈺、企業大王劉鴻生、顏料大王周宗良。寧波商人執當時上海的航運業與錢莊之牛耳,長期控制上海總商會。寧波商人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華人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家五金店、南貨店、綢布店、火柴廠、染織廠、化學製品廠、印刷廠、燈泡製作廠、日用化工廠、機器染織企業、國藥店、鐘錶店,第一套中山裝,中國第一艘輪船,第一條公共汽車線,最早的民營儀錶專業廠,甚至最早的保險公司,房地產公司,證券交易所,最大的計程車公司,中國農業銀行。就連大世界遊藝場都是在寧波人的手裡誕生的。

而無錫實業商幫在上海灘也擁有顯赫的地位與勢力,尤其以中國首富榮氏家族(榮德生、榮宗敬等)為翹楚,還有上海灘煤鐵大王無錫人周舜卿(中國私營銀行創始人,雷雨周朴園原型)。上海其他的幾個實業大王也有一些無錫人,如電氣大王,呢絨大王,桐油大王,電池大王,洋鐵皮大王等。

由於那個時期上海的迅速發展,這一批人也接收了一些先進思想,開闊了眼界,很多都從事商業貿易的活動。作為祖輩的他們積累了一定的財富,這使得他們的下一代大多都接收過相對較好的教育並繼承了蘇浙一代人精明的傳統。到了上世紀初,這些第一批移民的後代產生了許多教師、帳房先生、醫生、律師、建築師、工頭、銀行公司職員、記者、城市小資產業主、商人等等。他們以及他們的後代主要居住在上海最早開始發展的黃浦、靜安、盧灣、徐匯這幾個區,也就是上海人常說的上只角地區。其中黃浦、靜安屬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於1863年合併而成;而徐匯、盧灣則屬上海法租界。

總體而言,來自吳語區移民經濟社會地位、經濟實力、生活條件遠高於江淮官話區移民(即蘇北人或稱江北人),傳統上優越感較強,而後者則經常感受到歧視。來自其他各省的移民數量相對較少,其中較為重要族系來自廣東省的移民,人數約有數萬。移民的數量遠遠超過世居於此的本地人,這些人客觀上造就了一個當時的新上海。

 第二批老移民,蘇北移民

第二批老移民來自江蘇北部的江淮官話區和中原官話區,被江南的蘇南、浙江人稱為江北人,傳統上大多聚居於蘇州河以北西北部的閘北、普陀;也有不少人住在城市東北部的楊浦、虹口,與來自浙江寧波等地的移民雜居。老城廂南市等區域也有部分蘇北移民遷入。這些地方大致上就是上海人傳統觀念中的下只角區域。在大上海,這個城市曾經有一個公開的秘密,也是這個城市的標記:全城歧視蘇北人。即使在當今,這種歧視依舊存在,根深蒂固。所以在上海,蘇北人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族群的分類概念,而是一個社會階層的分類概念了。

這一般以寧波人和紹興人的後裔地位為最高,蘇北的為最低,這種局面幾乎是要持續至上世紀的八十年代。隨著九十年代浦東開發,社會變化的加快,時代的進步發展以及移民城市內各群體之間的不斷交流與融合,彼此之間的社會關係正不斷趨向緩和,曾經有過的歧視與偏見逐漸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趨於消解,但是在中老一輩之間還是大量存有這種觀念。

 真正的,住在郊區的上海人。

過去上海城區和上海郊區相比,郊區人口變動相對較小。浦東、奉賢、青浦、松江、崇明、金山、嘉定、寶山、松江、閔行等,基本上都保留者固定的本地話,這些方言和上海市區話已有明顯的不同,從口音上可以分辨。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住在郊區的上海人的地位甚至還不如第二代蘇北移民,所以本地人這個詞其實是稍帶有輕視性質的。

但隨著現今郊區經濟水平的發展、各個新城的建設、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上海移民因拆遷而移居郊區、以及1990年後新老上海移民的矛盾加深后,這類現象正在逐步消失,原本兩極化的差異也在慢慢縮小。

 上海解放后,上海人口增加百萬,其中有大量的幹部和軍人落戶上海,也是上海人的一部分。

 改革開放新移民

自進行改革開放,特別是1990年代上海開發浦東以來,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新移民紛紛來到上海工作、生活。新移民和外來人員的部分區別在於籍貫地和老家是哪裡的。這批新時代的移民當中很大部分是沒受過基礎教育的低素質人群。不過有些老移民認為:只有真正受過上海海派文化熏陶,講上海話,擁有上海精神的才算是上海人。與此同時一些老移民也質疑新移民和外來人員中有一些低素質人群不僅破壞上海環境,而且行為舉止不文明,還擠占廉價勞動力市場,穿著也骯髒土氣不得體,破壞上海的城市形象。而一些新移民認為部分上海人以偏概全的看法是對他們的歧視,並且對老上海人逐漸形成反感情緒。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2 個評論)

回復 一劍飄塵 2016-12-21 03:54
中國文化的特色:歧視!沒有歧視,中國人找不到北,也不僅僅上海人如此
回復 foxxfam 2016-12-21 06:05
歧視在中國處處可見,地域語言年齡性別....
回復 fanlaifuqu 2016-12-21 08:52
小時候將阿拉要被父母講的,只能稱「伲」,才是正宗上海話!
回復 曉田 2016-12-21 09:24
fanlaifuqu: 小時候將阿拉要被父母講的,只能稱「伲」,才是正宗上海話!
或哉是哦伲
回復 曉田 2016-12-21 09:26
fanlaifuqu: 小時候將阿拉要被父母講的,只能稱「伲」,才是正宗上海話!
「伲」好像是崇明人的叫法
回復 tea2011 2016-12-21 09:56
上海童鞋都來了
回復 qxw66 2016-12-21 09:58
浙江是院士最多的 ,江蘇次之
回復 金雞好鬥 2016-12-21 10:51
父親家是清朝從蘇州來的,在靜安區,母親家是抗戰時期從蘇南來的,在南市區。我出生在上海,在上海生活過很多年,現在入籍美國,和現在生活在上海、自稱上海人的人比,究竟誰是正宗上海人?

現在走在上海馬路上像我這樣的正宗上海人沒有幾個了。
回復 農家苦 2016-12-21 11:21
ZHOU老這篇大作,足可以教育、改變上海以外的中國人。上海人自身的互鄙劣根,好象很難拔除。
回復 mzou 2016-12-21 12:15
點贊。
昨晚去看了場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軟儂細語很好聽,連閆妮的角色都是楊海銀話。
回復 chocho 2016-12-21 13:11
正宗上海人是被稱作「本地人」,並不被歧視的。尼老家是高橋,高橋松糕,三黃雞,還有杜月笙最出名。
回復 chocho 2016-12-21 13:24
農家苦: ZHOU老這篇大作,足可以教育、改變上海以外的中國人。上海人自身的互鄙劣根,好象很難拔除。
上海一直是很寬容的,否則也不會有近代的繁榮。上海人講實惠,實就是實在,惠就是互惠,懂得這個道理,就很容易相處了。
回復 葉毅 2016-12-21 16:24
江戸っこ乃青龍鎮,白鶴鎮的人。
回復 大洋仙生 2016-12-21 20:27
上海上只角是小市民的集中地搖籃。
回復 秦臻 2016-12-21 22:06
三峽之水江主席訪美。。。這也不是他乾的事啊 上海的所有好,都屬於那些製造美好的上海人,跟那些街頭巷尾的上海小市民何干?上海人的好,上海的好都毀在一幫無聊淺薄的上海小市民身上了。
回復 jojowlu 2016-12-22 00:37
曉田: 或哉是哦伲
那是浦東,土著上海人的話。小時候廣播里就這樣說。我們初中老師也這麼說話。
回復 文廟 2016-12-22 01:01
哎,老上海的語言,文化正在消失,遺憾!
回復 劉小雨 2016-12-22 02:26
qxw66: 浙江是院士最多的 ,江蘇次之
浙江出院士
回復 秋收冬藏 2016-12-22 03:27
天下洪爐世界大同了
回復 qxw66 2016-12-22 11:52
劉小雨: 浙江出院士
還有老闆,還有蔣匪幫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23: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