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網路文學與"繁花"之隨想

作者:visualharbour  於 2015-11-13 08: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化|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評論

關鍵詞:網路, 文學

     盜墓網路小說"鬼吹燈",由藝術片導演陸川,拍成人與鬼千年密史的"九層妖塔",票房達到了六億。草根網路大腕們登上了文學藝術的舞台,收入也進入了千萬元級。對比純文學巿場的低迷,"收穫"、"十月"等文學雜誌十多萬的印數,網路文學的欣欣向榮,令人沉思。熱播電視劇"琅琊榜"也出自於八〇后的網路寫手,金宇澄的網路連載的長篇小說"繁花",得了"茅盾文學獎",這是不是網路改變了文學藝術走向的開始?網路無限的空間,給了草根大眾表達的可能,熱門的寫手們擁有巨大的"粉絲群",精英們的話語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許多寫手的作品受到網民的熱捧,再出版紙質書,是成名的捷徑。網路文學的作者和讀者,是年青的與電腦同時成長的一代,閱讀口味同他們的父母輩完全不同,"九層妖塔"的高票房,展示了網民們的審美口味與力量!

     我平時上網以新聞為主,偶爾也讀讀網路文學,但是看不進去,這是二代人文學欣賞的代溝嗎?網路以前的文學藝術裁判權,掌控在"精英"手中,要進入出版社、雜誌社、電台、電視台、畫廊和美術館,版面資源有限,層層的審批必不可少。西方純文學藝術之源,來自文藝復興的遺產...... 這個"純藝術"又同"雅文化"連在一起,與"俗"形成對比。再細看,"雅文化"來源於西方貴族和宗教上層的審美口味。印象派之前的西方繪畫有二個傳統功能,宗教題材和貴族家庭肖像。古典音樂直接來自貴族們的聚會和教堂的聖歌,直到被流行音樂衝擊到了邊緣地帶的今天,還保有一個"雅"的名份。許多逼著孩子彈琴的父母,並不懂古典音樂,但是內心深處對鋼琴,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祟敬!大眾接受精英文化品味,是古典教育的重要部分,當然西方工業革命以來,有了極大的變化。而劃時代的變革,來自於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大眾的趣味,真正登上了文化的舞台。從此,文化的判定標準有了徹底的改變,用流行語講:文學藝術走向了粗俗化。​

    同網路年青的寫手不同,金宇澄是個純文學作家,八、九十年代登上文壇,近二十年專心當文學編輯,是上海文學的副主編。據說,"繁花"是他網路的嘗試,在"弄堂網"用上海方言,以連載形式寫百姓生活,也許沒有大的企圖心,隨意地在網民們的要求下,連串的小故事、無數個小人物,街巿景象、還有飯桌上的菜單引出的述說...... 沒有高潮,沒有內在的節奏線,平鋪直述,就象書名"繁花",無名小花們組成的草原。無心插柳,歪打正著...... 在網民的支持下,才弄出這麼個"散點透視般",如"清明上河圖"一樣的市井風俗長卷。"繁花"的寫作、網站連載之初,金宇澄不可能想到這麼個遊戲之舉,會讓他得到"茅盾文學獎"。網路上讀"繁花",跳著章節看也可以,因為上下文沒有多少聯繫,人物描寫也沒有層次,當然也得不到我習慣了的閱讀快感。對比普遍的網路水平,"繁花"是網路意義上的純文學,又帶有一定的網路閱讀的特徵。

      在此,我想表達的是:信息時代的特徵,就是新觀念層出不窮,對文學藝術的發展,保持一份寬容與淡定。我們原來認為的"雅與俗",並不適用於今天。新時代,在精英與大眾共同努力下,會有新的標準出現!​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5-11-13 20:49
有道理!
回復 ryu 2015-11-14 04:28
haha.時代的口味。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5: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