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今天的佛教盂蘭盆節是什麼意思?

作者:鬍子太長了  於 2022-8-13 03: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轉載|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評論

轉自(大菩文化)


盂蘭盆,是梵語Ullambana的音譯,意思為「救倒懸之苦」,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懸,痛苦之至,急需大解救。這一天,也稱為「僧自恣日」「佛歡喜日」, 亦是大眾孝親報恩的日子。

 

「盂蘭」二字是梵語,譯曰倒懸,也就是被倒掛著的意思,用以形容三惡道眾生(地獄、餓鬼、畜生)的苦厄之狀。「盆」是盛載食物的容器,泛指一切盤、碗、桶等清凈容器。

 

盂蘭(倒懸)是所救,盆是能救,能所合在一起叫盂蘭盆,就是救倒懸盆的意思。也就是說,用這盆器盛著各種珍貴百味美食,恭敬奉獻佛僧,承仗三寶福田之力,以解眾生倒懸之苦。

 

盂蘭盆節的起源

 

盂蘭盆會供桌



《佛說盂蘭盆經》記載:目犍連尊者證得六種神通后,想報答父母的養育深恩,遂他用天眼觀察世界,卻看見母親因造惡業而墮落餓鬼道中,百千歲中得不到一口飲食,口吐火焰,倍受煎熬。

 

尊者見此情景,悲痛萬分,不忍母親再受饑渴之苦,急忙就用自己之缽盛滿白飯,運用神通送到餓鬼道中給母親充饑。其母見了白飯,迫不及待地伸出雙手接過盛滿白飯的缽。剛要開口吃時,突然由她口中噴出火焰,整缽的白飯都變成焦炭,無法食用。

 

目犍連尊者雖然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但他用盡辦法,始終無法救度罪根深結的母親,於是趕緊祈求世尊設法救拔。佛陀對目犍連尊者說:「娑婆眾生一生積惡造業,罪根深重,若無大福德因緣之力可依仗,確實是無法救離她脫出苦報的。你應當於七月十五日,虔誠廣設種種供物飲食,恭敬奉獻佛僧,承仗三寶威德福力,拔濟母親脫離餓鬼道中饑渴之苦。」

 

目犍連尊者於是依佛陀所教的方法,於七月十五日那天預備種種飲食,盛於盆器之中,虔誠恭敬地奉佛獻僧。以此功德,仰仗十方大德僧的慈願力加庇,終於救度出餓鬼道中的母親。當時佛陀也由於這個因緣,講了一部《盂蘭盆經》。從此,每年七月十五日,就成為盂蘭盆節了。

 

為何盂蘭盆節是每年七月十五

 

一盞蓮燈,寄託哀思,願過世祖先脫離惡道


佛世時的印度,每逢夏日雨季來臨,地面上就有很多昆蟲,外出托缽會踩死很多昆蟲。因此佛陀就制定了結夏安居的制度:農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這段時間,所有僧侶皆不外出,只在山林間打坐經行,專心修持。

 

農曆七月十五,是大眾結夏安居九十日護持戒法、精進修行的圓滿之日。三個月的精進用功,到七月十五日解夏這一天,大家集於一堂,在自我反思的同時,任由同住大眾檢舉自己行為的過失,若有犯戒則要在大眾中發露懺悔而得戒體清凈,這便是僧自恣日。

 

十方諸佛見到僧眾通過安居精進,發露懺悔,更有人通過三個月的專心修持圓滿證得聖果,成為眾生福田,大暢佛的本懷,因而心生歡喜,故這一天又被稱為佛歡喜日。

 

因此,農曆七月十五是非常殊勝的日子,施主於此時供養佛陀和通過供養自恣戒體清凈、甚至已證聖果的眾僧,以此功德迴向累世父母,不僅現世父母消災延壽,七世父母也能脫離惡道。

 

在盂蘭盆節做什麼?


 施設百味五果供養十方諸佛


早在佛陀時代,印度就有興辦盂蘭盆會的活動。《大盆凈土經》記載,當年印度的頻婆娑羅王、須達長者和茉莉夫人等,為求滅除七世父母的罪業,都曾經依照《盂蘭盆經》造五百金盆供養佛和僧眾。

 

而在中國,《佛說盂蘭盆經》於西晉時由竺法護法師譯出后,因強調藉由供養十方自恣僧以報答雙親養育之恩,乃至度脫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崇尚的孝道精神十分契合,遂被歷代提倡而盛行不衰。

 

南北朝時期,梁武帝有感於「目連救母」的故事而設壇供僧。《佛祖統紀》記載,大同四年(538),梁武帝在同泰寺設盂蘭盆會供養眾僧。這應該是記載中首次由官方舉辦的盂蘭盆會。

 

隋唐之時社會安定繁榮,盂蘭盆會也成為了一場上至帝王下至販夫走卒全民參與的盛大節日。唐代,每逢七月十五日,皇室會向寺院敬獻盂蘭盆供,並由官府斥巨資操辦盂蘭盆會。

 

宋代以後,除了在各寺院供佛齋僧,節日期間人們還會祭祀祖先、超度宗親亡靈,並且上演以目連救母內容為主的各種雜劇。

 

現在,每逢盂蘭盆節,漢傳佛教寺院多用香、花、燈、水果、素食等供佛與僧,同時也通過水陸、普佛、焰口、誦經、禮懺、放生等方式,舉辦冥陽兩利的盂蘭盆會。

 

盂蘭盆節的當代意義

 

誦經祈福


盂蘭盆節起源於《盂蘭盆經》中所載佛弟子目犍連報恩救母的典故,佛教徒依教奉行,於是便有了盂蘭盆節。因為它的背後所散發出的是佛教濃厚的孝親報恩思想。農曆七月被稱為「孝親報恩月」,七月十五這天又被稱為佛教的「報恩節」,是大眾孝親報恩、為父母祈福修善的最佳時期。

 

例如《佛說善生經》中講:居士子!如東方者,如是子觀父母,子當以五事奉敬供養父母。云何為五?一者增益財物;二者備辦眾事;三者所欲則奉;四者自恣不違;五者所有私物盡以奉上。

 

又如《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中說: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佛教以孝為本,為佛弟子,孝親報恩也最吉祥的事情之一。世之盡孝,無外乎強調養其身體,晨昏省定,敬聽順承。而佛門之孝則不止於此,不僅要對父母盡世間法的孝順,還要通過供養三寶和如法修行以期救拔父母。


如蓮池大師所著《緇門崇行錄》云:生養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導其正信,死薦其靈神,大孝之大孝也,目犍連以之。

 

因此,佛法不僅強調孝親報恩,而且佛法中的孝是超出一般世間孝道的究竟圓滿之孝,《盂蘭盆經》和盂蘭盆節正是這究竟圓滿大孝的體現。



附:                  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即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佛告目連:『十方眾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卧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凈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為爾否?』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惡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常奉持是法。』

 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22-8-14 23:30
民間故事(目蓮救母)就是改編於此歷史典故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09: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