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在歐洲開車的那些事 (1)

作者:揚雨  於 2016-1-19 11: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歐洲旅遊|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4評論

關鍵詞:歐洲旅遊, 開車, 土爾其, 伊茲米爾, 依佛所

 

提示: 你會不會把租來的車鑰匙交給不相干的陌生人? 義大利人的回馬槍。 法國人也沒閑著。

 

近幾年,去歐洲旅遊多次。 有數次租車的經歷。 這裡說幾件印象深刻的。 給記憶做個備份。也給旅遊做個紀錄。

先說說要不要辦國際駕照。 很多場合聽人說過,美國的駕照到了歐洲可以通用。 但每次去前還是老老實實地辦個國際駕照以備不時之需。幾次下來,租車公司還真是沒要過國際駕照。 看著幾本花銀子買來的,從沒派上用場的國際駕照,多少還有些失落感。 下決心下次不辦了。 到時不知 只怕萬一的念頭是不是又會冒出來。

1)土耳其伊茲米爾。 

第一次歐洲租車是在土耳其。我們一行同學和朋友十人乘游輪做地中海12天周邊游。 在地中海這樣競爭激烈的航線上,游輪公司賣船票一般不賺錢。真正掙錢的是安排岸上游(Excursion)。一天的岸上游,收費少則五十,多則一二百,更高的也不是沒有。 這樣一路游下來,花銷可以比買船票的費用還高。 這和當年HP賣印表機不賺錢。靠賣墨盒悶聲掙大錢是一個道理。 所以,游輪的常客,大多自行安排岸上游。我們人多,乘游輪保證了吃住行。岸上游的部分原想盡量自己安排。 誰知一發不可收拾,結果自己安排了全部上岸的行程。沿途停靠八站,兩站租車,兩站包車,其餘四站利用當地的公共交通。

我們的第三站是土耳其的伊茲米爾(Izmir)。事先在當地一家租車公司定好了十人座的麵包車。計劃去依佛所(Ephesus),聖母瑪利亞的最後住所,及有絲綢之路終點之稱的大巴扎。行前GARMIN的GPS裝上了最新的歐洲地圖。自覺做好了準備。信心滿滿。

 

取車。 這天早上船停伊茲米爾(Izmir)港。 下得船來。 只見出港通道的兩邊站了不少手持人名牌的當地人。這都是在接已租車或包車自助游的遊客。我們十人瞪大了眼睛找我的名字。走了幾個來回也沒看到。過了一會,別人走得差不多了。 心裡不免嘀咕:萬一預定的車不來怎麼辦? 好在邊上不停有計程車司機招攬生意, 再不來,我們也只能找他們了。半小時后,在我們快要放棄的時候, 只見一個身著西裝的中年人,夾著個公文包匆匆從港口外走來。 邊走邊從包里取出一張紙。紙還沒完全打開已經被我們的人看清了。 就是他。接下來的程序還都順利。簽字,驗車。 沒過十分鐘。 我們就準備開車上路了。大家精神頭也來了。誰也沒想到我們的磨難才剛剛開了個頭。

導航。租的車是輛麵包車。為了節省時間,咱二話不說就開上了路。邊開邊讓同行摸出GPS。把要去的地址輸進去。誰知幾個人試了都搞不定。趕緊在路邊停下車。抓過GPS一看。果然衛星信號不好。GPS失靈。無奈,馬上啟動方案B。找出列印的地圖看路。要去的方向來之前已經看明白了。出了港口向左大約幾公里就能上高速公路。看了一下地圖,交給副座。咱一向對自己的方向感有信心。很少轉向。這次也憑感覺向高速的方向開去。

伊茲米爾依山而建。 道路狹窄彎曲,單行道多。可以看出城市是在沒有總體規劃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這時正是上班時間。車很多。開始上坡了。畢竟十幾年沒開過手動車了。這車比小轎車大很多。上坡起步費勁。停停走走的交通越來越難開。隨即又發現了新的情況。 車的二檔不時地掉檔。二檔不靈,起步要從一檔直接換三檔。車是可以開。但換檔時開起來難度加大。 高油門的聲音很響。 我們已是箭在弦上,不願為換車耽誤時間。於是繼續硬著頭皮往前開。 接下來副座報告說路牌不容易看到。能看到的幾個也都是土爾其文,和地圖上的英文街名對不上號。方案B看來也不靈了。咱不遠萬里來到土國,看來今天是真有麻煩了。同行的都是熟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出主意。最後一致同意啟動方案C:鼻子底下一張嘴-問路。於是我們走幾步就停在路邊。看到個店鋪就進去問。無奈,碰到的本地人一句英語不懂。而咱是一句土語不會。 雞同鴨講,問了多次不得要領。 這時咱靈機一動。抓了張列印的地圖,衝進了下一個店鋪。攤開地圖,指著依佛所的位置開始問老闆。當地人誰都知道依佛所。 不管聽得懂聽不懂我說的話,反正他懂了我的意思。老闆拉我出門,指了指我們來的方向。又比劃了一個飛機的動作。順著他的指點,我們掉頭,開車往下坡方向走。不久又經過了我們下船的港口。原來,剛才經過幾個單行道,轉盤路,愣是把方向搞反了。再前行幾公里, 果然看到高速的指示牌。車很快上了正道。 高速上有英文,土文雙語路牌。也有遠方主要城市和景點的明確標示。沿高速路,南行約100公里,順利到達依佛所。高速公路的路況很好。出城后,車極少。這和早年國內剛建好高速公路時的情況相似。

依佛所Ephesus 古城建於公元前一千年的古希臘。 其後古羅馬人繼續經營。遺址規模宏大。古劇場,圖書館,寬闊的街道,公元前埃及艷後到訪這裡的故事,無不在向人們講述著古帝國鼎盛時期的輝煌。 挖掘整理仍是現在進行時。下圖左上部的棚子里就是挖掘現場。

來這裡的,大多是同船的遊客。他們是大團。我們是小團。

筆直寬闊的街道 這樣的,有好幾條。

圖書館 是復原的。

古劇場 依山而建。

古廁所 - 有當時最先進的流水清潔系統。

 

出了依佛所,因上山的道路崎嶇,車況又不好,我們放棄了去附近瑪利亞故居的計劃。

倒車。 在依佛所附近的一家商店門口。 我們小停。再開車時,車的倒檔怎麼也掛不上。這是今天第一次需要倒車。手動車的倒檔一般都在左邊。有單獨的檔位或下壓后掛檔。這輛車也標明了倒檔在左邊。 可為什麼掛不上呢? 沒轍,車上的閑人統統下車。我們人多力量大。掛上空檔,往後推。說來也巧,停車的地方不平,輪子正好停在一個小坑裡。試了幾次沒推出來。本來我們一幫老外,開個車講中文就挺扎眼。見我們開始推車,看熱鬧的人更多了。裡外站立了好幾層。 嗨。誰成想會跑到土耳其來丟人現眼。當時我們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解決燃眉之急要緊。 我們正商量著下一步該怎麼辦,要不要用雪地里陷車的搖滾法推車時,邊上一個看熱鬧的小夥子看出了名堂。他走上一步,示意讓我們停下。我打開車門,他邊說邊指著掛檔的手柄,做了一個向上提的動作。我試了一下。手柄下部還真有一個機關,提上來后,倒檔就掛上了! 他顯然是個司機。雖然我們雞同鴨講互相聽不懂一句,但連比劃帶動作加表情,整個溝通好像也沒有什麼障礙。眾人自是謝天謝地謝小夥子。有人拿出一條中國帶來的絲巾送給了他表示感謝。

大巴扎。下一個目的地是當地的大巴扎。從依佛所到巴扎的路,來前在地圖上標的明明白白。但開到了高速路城裡的出口,怎麼也看不懂該從哪個口出去。最後還是憑感覺出來。下高速后,硬著頭皮又找人問路。可以看出,被問的當地人是真想幫忙。很多馬上放下手上的事來幫我們。 但大多幫不上忙。有了早上的經驗,每次問路,我們都帶著地圖,連說帶比劃。效果倍增。幾經周折,市中心的大巴扎居然被我們找到了。這裡幾個街區都是各式商鋪。有上千年的歷史。號稱是絲綢之路的終點。許多西方人在這裡掃貨。買和賣波斯地毯的很多。售後可以直接託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商店的形式和國內大城市裡大型個體戶市場相似。但比不上義烏小商品市場的規模和氣派。轉了一小圈。大家興趣平平。我們就開車去海邊的沙灘消逸。遠遠地看著我們游輪,盡情地享受地中海的陽光。這一天的開車歷險記很快就被甩在腦後了。讓人沒想到的是,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頭呢。

還車。我們的船下午5點離開伊茲米爾。說好還車的時間是下午4點到4點半。 在船碼頭交接。4點,我們準時到達港口。租車公司的人還沒來。耐心地等到4點半。人還是沒蹤影。 心裡不免著急。 萬一船開了人還不來怎麼辦? 撥通了租車公司的電話。說人還在路上,馬上就到。又是15分鐘過去了。還是沒見到人。再有15分鐘就要開船了。情急之下,跑到旁邊的一個計程車的調度站。問有沒有辦法能幫忙。裡面的小頭頭熱心地要了電話號碼。開始幫著打電話。先找了租車公司,再打通了來接車的人。這位老兄人還在路上。說是下班高峰。堵車。還是那句「一會就到」!調度邊對著電話說,邊用半生的英文向我傳達意思。 最後我抓過電話說,現在必須上船。車我顧不上了。你不來是你的事。我可以把鑰匙鎖在車裡。對方讓我把電話交給調度,和他嘀咕了好一陣。調度放下電話。告訴我去把車鎖上。鑰匙交給停車場看大門的人。我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圍著車裡裡外外拍了十幾張照片。鎖上車。把鑰匙給了看門人。撒腿就向船跑去。上去沒多久,船就開了。

每次乘游輪進港出港都是很好的視覺享受。可以從游輪頂上十幾層樓的高度,以極佳的視野,看著城市在你的眼前緩緩地展開。漸近漸遠。 那天站在甲板上,看著落日里慢慢遠去的伊茲米爾,卻無意欣賞眼前的美景。腦子裡想得是這一天租車的經歷:在一個陌生的國度里,語言不通,開一個大手動車,GPS失靈,地圖派不上用場,迷路,沒了二檔,不會倒車。現在,車鑰匙交給了一個不相干的陌生人。萬一車子丟了,如果說車有損壞,要是。。。該怎麼辦?

幾個月過去后,再沒有從租車公司聽到任何消息。心裡的石頭才算最終落地。今天,回憶起這段租車的經歷還有點后怕。也慶幸我們能全身而退。仍有懸念的是當時GPS是不是真的失靈了,還是當地衛星信號不好,也或是情急之下操作失當。答案只有下次去土耳其時驗證了。也許值得一提的是,後來我們在奧地利曾遇到一對從澳洲來,在土耳其自駕三周的夫婦。他們也有GPS在土耳其出狀況的故事。

和許多不發達國家一樣,土爾其民風樸實。百姓熱心助人。與此並存的是法製法規不健全。做事很不規範。人與人之間辦事還沿襲著握手成交,一言為定的做法。我們遭遇到的一些事在發達國家是難以想象的。

當地消費水平不高。一天的租車費加保險還不到60大歐。比參加游輪團一個人的團費還低。

這不。就是這輛車。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徐福男兒 2016-1-19 13:30
土耳其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穆斯林,但是他們國家把基督教的歷史遺跡保存得非常周全。土耳其人也以此自豪。真的不錯。
回復 揚雨 2016-1-20 08:11
徐福男兒: 土耳其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穆斯林,但是他們國家把基督教的歷史遺跡保存得非常周全。土耳其人也以此自豪。真的不錯。
現在的確保護得很好了。 這裡的文物,早期也多被掠走。能搬走的差不多都搬了。如人物雕像。原址基本沒有了。大英博物館等都有收藏。一部分在本國收藏展示。 也是為了保護。
回復 月光明 2016-1-27 21:47
不錯的經歷,有點小曲折!
回復 揚雨 2016-2-12 08:39
月光明: 不錯的經歷,有點小曲折!
謝謝到訪。 讀了不少您的遊記。 滿有意思的。
那次的經歷難忘。 當時也是滿著急的。。。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5: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