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認知的盲區和我們的未來

作者:越吃越蒙山人  於 2016-10-30 22: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咸言淡語|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0評論

前幾天看網上不少華人因美國大選鬥志昂揚,就寫了篇小文分析心態。 果不其然,有人看了氣就不打一處來,留言呵斥。面對激動情緒,其實我也坦然,就像我在《讓人糊塗的認知偏差》里說的,每人可能都會有選擇性接受的心理障礙。在人類社會,要找到一個人人都認可的社會政治或社會文化方面的真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是因為,與社會文化政治相關的事件場景不可能被人為地創造條件再生複製,以便拿指導理論去做重複驗證。而且, 每個人的認知能力和觀察角度都不盡相同,由此得到的觀點不同實屬正常。

對於受過科學訓練的人來說,分析事物要保持理性是最起碼的修養。諾貝爾獎獲得者日本的物理學家湯川秀樹曾經說:科學對事物的思維方法處於以下兩個極端之間的某個地方,一種極端的思維方法是「一切未經證實的事物,全不相信」;另一種極端的思維方法是:「所有未經證實的不存在的事物和未經證實的不可能發生的事物,全不排除」。假如所有的科學家都曾固執地堅持上述兩個極端的任何一方,那麼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科學。「一切未經證實的事物全不相信」這種思維方法過於狹隘。「一切從實證上或邏輯上完全不能否定的事物全不排除」這種立場過於寬容。

在這兩條看不到的邊界之內,科學通過幾百年的探索,在邏輯推理和創新想象的幫助下,將人類文明帶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學的基礎是邏輯推導實證,結論是可被重複驗證,方向在不斷發展開拓。但在涉及社會政治文化經濟宗教這些非科學議題的時候,純科學的思維方式還是顯得過於簡單,不具備在複雜人文環境下的可操作性。另外,當討論科學邊界之外的那些文明困惑時,大家頭腦中對事物的評判標準子集不完全重合。比如,地球上是找不到證據證明上帝的存在的,但你也不能證明上帝不存在,與此同時也不能排除上帝的兄弟姐妹存在的可能。當你用這樣的邏輯和虔誠的教徒傾談時,得到的回復往往是:推理能得到的結論就不是信仰了。也就像是,對學習科學的人來說,兩點之間可連一條直線是一個公理,不用證明;與此相似,對基督徒來說,上帝存在是一個基本公理,無需任何證明,其他的一切推理都是以此為前提。

當然,信奉科學也不能保證事事正確,人類文明不會走偏。就像證明上帝是不是萬能的一樣,證明科學自身永遠正確最終也會走到自身相悖的境地。這時你會發現,我們人類的邏輯不是一個能完美自圓的閉環,它有像理髮師悖論那樣推理思維繞不過去的缺口。那麼,這會不會是在人類意識所能到達的維度內,自身邏輯思維能力的一個天生設計缺陷呢?也許就是由於這個缺陷,地球文明的智力就永遠不會跳出所能觸及的維度去探索從未知曉的未知。那麼,這個缺陷是誰故意留下來的呢?

十幾年前, 也有一個叫Donald的美國共和黨人非常知名, 不過他的姓不是川普而是叫拉姆斯菲爾德, 時任小布希政府的國防部長。有次這個Donald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了這樣一段名言:「這世界上有已知的已知,就是那些我們知道我們知道的事情;有已知的未知,就是說有東西是我們知道我們不知道的。此外,這世界上還有未知的未知, 就是那些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別看這段話說起來啰嗦繞口,但卻好像是點出了一個讓所有聰明人都垂頭喪氣的深層哲理:這世界其實是不可知的。也就是說,無論人類文明發展到何種程度,在我們意識到的範圍之外永遠有我們不知道的東西,甚至永遠有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unknown unknowns)的東西。 而且依照我們現有的邏輯分析原則,我們不能排除這樣一種可能性:所有我們知道的東西相對於那些『未知的未知』來說永遠是微不足道的。也就是說,未知是一個無窮大,而且可能不只是一個維度之內的無窮大。這是人類永遠無法克服的思維盲區。

那麼人工智慧呢?如果當 人工智慧突破了技術奇點后,它的認知能力是不是會發生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從而一舉突破人類智慧的思維維度限制,開發出一些新的未知回報地球文明?也許會是這樣吧,但關鍵是能不能達到人類初始設計者(如果有的話)的層次,去解開人類無法想象的宇宙終極之謎,我對此持懷疑態度。按我淺顯的理解, AI也是以有缺陷的人類邏輯為思維的最初級元素的,再怎麼折騰孫猴子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掌心。但是有一些這世界上頂尖的思想家可能不這麼認為。

PBS 曾經推出過一個電視系列節目叫《Closer to the Truth》,統共邀請了五十名不同學科世界級的大師坐下來探討:社會的發展趨勢,自然的深層規律,人類未來的命運。。。等等這些擾動人心的深奧話題。後來主持人將他們的主要思路對話內容整理成冊,出版了同名書籍。在展望人類下一個千年的走向時,引用了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學教授Dr Bart Kosko的觀點。Bart 認為,晶元是人類的歸宿(Chips are our destiny)。以後的發展是用移植或補充的方式再造(Reengineering)人類的大腦,一次一小片, 最終得以完全更新。在談到精神層面願望的實現時,Bart說:什麼是天堂?天堂就是一個你能按自己的意願創造出成果的地方,理想的天堂是你自己干成了所有的事情的地方。現在人們理解意義上的天堂是一些涉及到超自然體系的東西,對此,在目前階段是找不出科學的證據的。所以,我認為我們可以把天堂簡化成為一個我們正在實施的工程項目。對天堂的需求很偉大,見證了每個人發自內心的企盼。我們的計劃是把人的意識從大腦最終轉化成電腦晶元上位元組形式的信息,第一步是建立一個感官的世界,下一步是精神的平台。我們會把我們的個性特徵下載到晶元上,其複雜度和數據量超乎我們今天的想象。。。

我這時彷彿聽到了一聲尖叫,不知是發自恐懼還是發自興奮。沒有辦法,這沒準真是地球文明演變進化的宿命,當人類開始使用大腦去探索自然時,就已經走上了這條不歸之路。這就是所謂的Faustian Bargain, 一切的獲得和滿足在開始的時候都不知道以後要為此付出的代價。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回復 十路 2016-10-30 22:54
天堂就是當信仰被科學不斷證實重合的那些地方 讓未知的未知一步步變成已知的未知再變成已知的已知的過程就是心中的天堂。
回復 越吃越蒙山人 2016-10-31 01:38
十路: 天堂就是當信仰被科學不斷證實重合的那些地方 讓未知的未知一步步變成已知的未知再變成已知的已知的過程就是心中的天堂。
哈哈,不敢完全苟同。
回復 十路 2016-10-31 01:43
越吃越蒙山人: 哈哈,不敢完全苟同。
當愛因斯坦發現了E=mc^2時大概就是這個感覺吧:

「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

回復 舌尖上的世界 2016-10-31 02:00
呵呵,信徒自有她自己的認知。

推薦Yuval Harari的《人類簡史》 - 從動物到人,最後一節:變成神的這種動物。

羅素在評論洛克的自由主義思想時說:(因為)真理難明,一個明白道理的人是抱著幾分懷疑主張己見的。

今天的人都難得有這樣的襟懷了。
回復 越吃越蒙山人 2016-10-31 02:04
舌尖上的世界: 呵呵,信徒自有她自己的認知。

推薦Yuval Harari的《人類簡史》 - 從動物到人,最後一節:變成神的這種動物。

羅素在評論洛克的自由主義思想時說:(因為)真
謝謝,我去找找這本書。另外,您上次留言說的那篇文章,我沒找到,能不能發個鏈接?
回復 舌尖上的世界 2016-10-31 02:20
越吃越蒙山人: 謝謝,我去找找這本書。另外,您上次留言說的那篇文章,我沒找到,能不能發個鏈接?
http://big5.backchina.com/blog/358603/article-245552.html

這一個?也就是三言兩語。
回復 越吃越蒙山人 2016-10-31 02:23
十路: 當愛因斯坦發現了E=mc^2時大概就是這個感覺吧:

「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

可能像是以前鄧小平說過的,共產黨以前沒有完整地理解毛澤東思想,我們是不是也沒完整地理解愛因斯坦這裡所說的religion呢?
回復 十路 2016-10-31 02:24
越吃越蒙山人: 可能像是以前鄧小平說過的,共產黨以前沒有完整地理解毛澤東思想,我們是不是也沒完整地理解愛因斯坦這裡所說的religion呢?
廣義的理解成 believe and faith 就行了,beyond science, science fiction and philosophy。
回復 越吃越蒙山人 2016-10-31 02:28
十路: 廣義的理解成 believe and faith 就行了,beyond science, science fiction and philosophy。
嗯,這樣理解好些,我比較傾向beyond science 這樣的說法。
回復 十路 2016-10-31 02:30
越吃越蒙山人: 嗯,這樣理解好些,我比較傾向beyond science 這樣的說法。
You might want to get in and out that place a few times and then probably feel more about it even though it's still hard to define and conceptualize it.   

Scientists may easily become scientism.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8 19: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