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同學書簡之救救孩子

作者:越吃越蒙山人  於 2014-1-19 23:1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同學書簡|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4評論

一直想說動16歲的女兒別老只聽Lady Gaga那種流行一時的歌曲,也應接觸一下古典音樂,因為那樣會對她以後心緒的純凈和思維的深遠帶來幫助。可每次談論這事時, 她都會向我一憋嘴,哼一聲跑走。昨天女兒終於跑來問我那首法國作曲家譜寫的管弦樂輪奏的名曲叫什麼,我知道她是在問拉葳爾(Ravel)的那首著名的Bolero 前段時間有朋友來訪, 在這首曲子為背景音樂的氛圍下,我們聊了不少有關卡拉揚指揮過的著名曲目, 當時小女也坐在一旁靜聽。看來潛移默化還是有效果的。拉葳爾的這首Bolero ,我第一次接觸好像是來自卡拉揚的一盤CD,當時雖覺得挺新穎卻也沒太在意。後來在人大會堂邊上的國家大劇院聽到陳佐煌演繹的這首曲目,現場效果很好, 印象很深。去年讀Michael Connelly 的新作《The fifth witness》時,看到裡面主人公在咖啡館聊天時也提到這首曲目,就又專門找來卡拉揚的經典作品CD反覆聽了幾遍,很滿足。拉葳爾雖身在古典作曲家之列,但寫這首Bolero已是20世紀接近30年代的事了,我覺得這個作品明顯在擺脫以前古典音樂既有的正統套路,形式上追求創新表現,因此容易被年輕人接受。


其實除了音樂修養,我更希望女兒能養成喜歡讀書的習慣。 我不知道這在現今的中國是屬於落伍呢還是另類,肯定不能算為奢侈,因為按時尚達人們的標準,從頭到腳裹在愛馬仕里才是那種級別。好像現今在國內年青點的群體中,應該沒有多少人會真正意識讀書其實是一種美德或素養。而在世界其他文明國度,儘管網路技術同樣的發達普及,對讀書痴迷的人還是隨處可見。好在本人雖是理工出身,但多少年來翻看雜書的習性未改,到了加國就更是如鳥入林了。剛才提到的美國流行作家Michael Connelly就是我喜歡的作家之一,他的懸念小說大都構思巧妙,結局往往出人意料,令人拍案叫絕。John Grisham也在我喜歡的作家名單之列(學小明的表達方式), 他的20多部作品我差不多都看過,本本精彩。 他寫的東西時不時地讓人感到有一種輕幽默,有好幾部作品被翻拍成電影,但效果都不如原作。《達芬奇密碼》的作者Dan Brown當然也是我所敬佩的作家,除了剛出版的《Inferno》,他的其他五部長篇我都讀過。Brown是那種知識很淵博想象力極為豐富的人,他在宗教和科學方面的知識沉積和觸類旁通使其作品真的不同凡響。我最喜歡他的《Angels and Demons》,後來看了Tom Hanks 演的同名電影,卻沒能感受到文字中充斥的那種貫穿時空的智慧,感覺比起原作差的不是一點半點。還有一名作家叫Nelson Demille,他的書我看的不多,但覺得他的文筆好玩,語氣非常幽默。有點象是王朔的耍貧嘴式的調侃,當然二者的氣質和學問肯定不是在一個層次上的。


九十年代初,第一次途經美國面對太平洋的門戶舊金山國際機場時,看到出口大廳牆上有一巨大的繁體中文條幅,上書:博聞廣見能益智。二十多年過後,到了理應知天命的年紀,回首總結這些年的修鍊心得,還是覺得條幅的說法的確是人生哲言。讀書能讓人拓寬視野,明辨是非,不斷提升個人的文明素養。現在,雖然不敢說就一定能洞察以後人生的走向,但對自己能不為違背基本文明理念的假象所惑有足夠的自信了。這對我這種凡夫俗子已實屬不易了。國內那麼多高官精英其實也未必能有多少人真正達到不惑的境界,要不我天朝神州大地怎麼會王林李一之類的大師總是層出不窮,而且前往膜拜大師的隊伍總是呼親喚友人頭攢動呢。那天在微信上聊天時,隱居華盛頓的子同和玩世不恭的洪生都對時下國人整體文明素質的低下流露出焦慮與無奈,子同甚至用還在吃人血饅頭來比喻其中的蒙昧與愚鈍。開始時我覺得這話似乎有些偏激,但看到網上網下憤青們扭曲的愛憎意識流露和狹隘的民族主義的暴戾喧囂,讓人詫異無知者無畏的同時,也認為詩人不無道理了。但更讓人擔心的是,當局者處於種種原因不願或不能對這種挾民族尊嚴之情去綁架大眾意識的現象施予正當的引導或疏解,這就可能導致中國被孤立於世界文明之外,越來越多的外人對中國、 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產生無名的反感和抵觸,而由此招致的影響甚至災難則會最終降至整個民族的頭上。十九世紀鴉片戰爭以前的大清帝國,若論GDP應是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國家,可是科技的空白,文化的落後使得幾艘炮艦就攻破了一個上億人口國家的大門。 幾十年後,號稱刀槍不入的義和團,迷信巫術神功,以為人畜的排泄物甚至女人的經血等所謂污穢之物能化西人洋槍火炮之威利於無形,連當時至高無上的老佛爺慈禧太后對此也深信不疑,最終使得北京的萬園之園毀於非命,直到現在,當我想用畫筆表述我對圓明園的嘆息之情時,我都弄不清要對著那些遺迹吐露出的應是哀怨憤蠻,還是憑弔后的警醒。面對現今充斥朝野的未經文明開化的種種偏執,80年前先賢激憤的呼聲常在我耳邊弱弱地響起:救救孩子!


2013,8月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越湖 2014-1-19 23:39
「……看來潛移默化還是有效果的「
肯定有。有些時候不一定馬上奏效,但仔細觀察,還是會發現其影響的。
謝謝分享。
回復 fanlaifuqu 2014-1-19 23:44
是大聲疾呼的時候了!
回復 白露為霜 2014-1-19 23:46
『我最喜歡他的《Angels and Demons》,』

電影的確比原作差很多。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7 16: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