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耶路撒冷到底屬於誰?(七)

作者:沁霈  於 2018-7-8 12: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信仰|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以色列, 巴勒斯坦, 中東戰爭

有網友針對我這個題目寫了一個帖子,並通過對幾次中東戰爭的輕描淡寫,以及一張耶路撒冷過去4000年的歷史圖標,得出耶路撒冷屬於「國際城市」的結論。不知是資訊有誤而是故意剪切歷史,幾次中東戰爭的邏輯關係被抽離了很多的關鍵部分,感覺試圖給人一種假象,以為這些都是由以色列發動的侵略戰爭。

從上圖可以看出,其實這張圖標與我的介紹並不矛盾,甚至更直觀。儘管歷史上的耶路撒冷大多數時候是個「國際城市」,除了後來的英國託管期外,基本都是外邦的侵佔,一旦被滅亡后,從此就消失了。而以色列則完全不同,從公元前1000年大衛王定都於此至今,耶路撒冷始終都是猶太人的首都和精神家園。即使中間幾次亡國被驅散到世界各地,但無論身處何處,或時間多久,他們都想方設法回到耶路撒冷,並以主人身份認定。

本來打算儘快結束這個系列,但為了正本溯源,覺得還是簡單介紹一下中東戰爭這段歷史,免得被誤導,歪曲了真相。

第一次中東戰爭

如前所述,飽經磨難的猶太人,在亡國近2000年後,終於返回上帝的應許之地復國,應驗了眾先知的多次預言,也掀開了以色列歷史新的一頁。

阿拉伯國家拒絕接受聯合國181#分治方案后,並著手準備對以色列開戰。1948年5月15日凌晨,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國后不到24小時,埃及、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及外約旦等阿拉伯聯盟軍,從五路相繼進入巴勒斯坦,向以色列發起進攻。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由於發生在建國之時,以色列人稱之為「建國戰爭」。

圖中的綠色和紅色區域,分別代表反對以色列的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而中上方咽喉部位,處於被包圍的藍色小點就是以色列,所佔中東不到2%的面積。

當時的阿拉伯國聯盟總人口約有4000多萬,兵力4萬餘人,擁有先進的陸地空軍事裝備,計劃十天之內,將尚在襁褓中的以色列扼殺在搖籃里。反觀以色列,不僅人口只有65萬人,百廢待興,而且連一個正規國防軍都沒有。所有的3萬兵力,其實就是猶太定居點的民兵,相當於沒有統一指揮的游擊隊。面對突如其來的戰爭,毫無準備的以色列臨時政府緊急動員,很多新移民剛下飛機就上了戰場,有的甚至從未打過槍。重武器幾乎沒有,輕武器也是嚴重短缺(據說每10個人才有一桿槍),而且都是一戰或二戰時,甚至是80年前戰爭遺留下來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戰鬥中搶修或改裝后才可使用。


以色列

阿拉伯聯軍

坦克

1輛(無槍)

40輛

裝甲車輛(加農炮裝備)

2輛

200輛

裝甲車輛(沒有加農炮裝備)

120輛

200輛

火炮

5門

140門

AA和AT機槍

24門

220門

軍用航空飛行器

0

74架

偵察機

28架

57架

戰鬥艦艇

3艘

12艘

以上是雙方當時軍備狀況一覽表,從中可以看出實力非常懸殊。戰爭開始后,以色列因寡不敵眾而節節敗退,特別是約旦攻佔了東耶路撒冷后,西部防線岌岌可危。同時實力強大的埃及軍隊,更是在西奈半島大兵壓境。另外還有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南北方向的夾攻,可謂四面楚歌。在生死存亡之際,以色列向聯合國發出緊急呼籲。國際社會也紛紛譴責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發動的軍事攻擊。開戰第三天,在美國和蘇聯的提議下,聯合國安理會下令阿以雙方停火。這時的阿拉伯聯軍也需要休整,於是雙方同意停火四周。以色列利用這寶貴的停火期,迅速組建了正規軍。在世界猶太財團的資助下,兵力和軍備都得到很大加強。眾所周知的是,這場戰爭在歷經了15個月後,以色列不僅奇迹般地獲得勝利,並且在簽訂了一系列的停火協議后,領土還擴大了6200平方公里。

根據阿以停戰協定,正式核定將耶路撒冷分為東區和西區,東區包括舊城歸約旦,西區新城部分屬於以色列。至此,耶路撒冷的國際共管性質結束。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國家身份認同中最重要的核心組成部分。因此,以色列第二年就宣布耶路撒冷為首都,並將政府所有部門遷入耶路撒冷。

這場戰爭不僅造成了雙方大量的軍民傷亡,還導致了90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逃離家園,阿拉伯各國也驅逐了60多萬猶太人原住民。

第二次中東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的失敗后,阿拉伯世界倍感屈辱,阿以矛盾也不斷加深。

1952年7月23日,埃及在納賽爾帶領下,一批年輕軍官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由英國扶植的法魯克王朝,建立了共和體制,納吉布成為首任總統,但不久被納賽爾軟禁。1956年6月23日,納賽爾取代納吉布成為埃及第二任總統。納賽爾上台後,實行中央集權制,擴大總統的權力,成為一名獨裁者。在國策上,他推行企業國有化改革和土改,建造大型公共項目。

二戰後,阿拉伯世界存在兩種思想傾向, 一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另外一個就是泛阿拉伯主義。納賽爾就是一名積極的泛阿拉伯主義信奉者和領導者,其畢生夢想就是要成立大阿拉伯統一聯邦。這個聯邦接受世俗觀念,實行的是政教分離的國體,最大的計劃是消滅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

納賽爾的個人操守和領袖才能,在當時的阿拉伯國家首領中無人可比,擁有不少追隨者。出生於埃及的巴解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就是納賽爾的忠實追隨者之一。

                                                      納賽爾和阿拉法特

在納賽爾的影響下,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義情緒日漸高漲。埃及對以色列更是虎視眈眈,不斷在邊界挑起事端發生衝突,甚至禁止以色列船隻通行亞喀巴灣的蒂朗海峽和蘇伊士運河。

1956年7月26日,埃及突然宣布要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遭到英國和法國的竭力反對。經多方協調未果,英法提交聯合國裁決,但沒有被支持,遂計劃採取軍事反擊。為了加強兵力,英法邀請以色列聯合行動。而以色列早就對埃及的種種行為不滿,於是三方一拍即合。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率先向埃及發起進攻。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採取的是閃電戰術,很快便佔領了埃及蘇伊士運河以東的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兩天後,英國和法國的飛機開始作戰,一周內轟炸了埃及的塞得港和多處軍事基地,使埃及遭到重創。出於聯合國及世界輿論的壓力,特別是美國和蘇聯兩個大國的干預,聯軍不得不於11月7日撤軍。以色列也放棄了已佔領的西奈半島。

這場戰爭,三國聯軍雖然取得戰術性勝利,但英法在政治和軍事上卻是失敗者,尤其是失去了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唯有以色列是贏家,解除了埃及對蒂朗海峽的封鎖,從此在亞喀巴灣的航線暢通無阻。埃及收回了蘇伊士運河,也算是贏了戰略性勝利。這場戰爭也成為中東戰略局勢的一個分水嶺,美國和蘇聯兩個現代超級大國,取代了老牌殖民帝國英國和法國在中東地區的主動權地位,兩個大國間的角逐,使中東局勢的風雲變幻更為複雜。


(未完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2: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