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好父母也可以是禍害?

作者:waveyq  於 2013-9-9 03:3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心理健康|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4評論

最近上了微信,得到轉貼的內容挺多。注意到兩個轉帖,引起我一點兒思考,忍不住與大家一起討論。



第一篇標題還是挺抓人的,為了不歪曲作者的意思,也不複述,請大家花幾分鐘讀一下原文。



《好父母也可以是禍害》

人人都知道,壞父母是禍害,他們的漠視、暴力或者強烈的控制欲會給孩子帶來深深傷害,嚴重影響他們的人生。但最新研究卻發現,注重給孩子營造幸福童年的「完美父母」也會使孩子成年後的生活陷入迷茫和陰鬱。為什麼?一位身為心理治療師的母親剖析了箇中原因。

如果說我大學里確實學到了什麼,那就是詩人菲利普·拉金言之有理:「他們害了你,你爸和你媽。雖然不是故意的,但他們的確害了你。」當時,我生下兒子不久,便重返學校修讀臨床心理學。腦中想著孩子,手頭卻還要準備論文,在這種情況下,我很容易留意到那些論述父母如何害了孩子的研究。當然,每個人都知道,麻辣老媽和慈愛的、家庭教師式的媽媽會培養出完全不同的孩子。但我們多數人落在這兩個極端之間,而在這個區間,很多事情一不小心就會做錯。

作為一名媽媽,我很想做對。但是什麼才是「對」呢?帶著這個問題,我走進書店,立馬眼花繚亂:布雷壽頓、斯波克、希爾斯,幼兒中心派、家長中心派、合作派……我到底該追隨哪種理論?

好消息是,至少在英國著名兒科醫生、兒童精神學家唐納德·威尼康特看來,要養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你不必非得是完美媽咪。用他的話說,只須當一個「過得去的媽媽」就好了。不過,過去所有研究———從約翰·鮑比的依附理論到哈里·哈爾洛的猴子實驗———都表明:如果不能正確理解你的孩子,錯過了他們的敏感期,或者給予他們的愛太少,幾十年後,他們就很可能會走進心理治療診所,坐在沙發上,靠著一盒紙巾,聲淚俱下地回憶著媽媽對他做了什麼,爸爸又沒做到什麼———每周50分鐘,有時長達數年。而作為心理治療醫生,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重新當一回病人的父母,提供一種「矯正性的情感經驗」,讓他們不知不覺地將早期的被傷害感覺轉移到我們身上,然後給出不同的回應———與他們童年時相比,更加調和、更具同情心的回應。

至少理論上是這樣。然後我開始接待病人。

特殊的病人

我頭幾個病人幾乎是教科書上的範本。當他們訴說不幸童年時,我毫不費力地就能將他們當時的委屈與後來成長的不順聯繫起來。但是很快,我遇到了一個例外,這個姑娘20多歲,聰慧美貌,姑且稱她為麗齊。麗齊有要好的朋友、親密的家庭,以及———極度空虛的感覺。她告訴我,之所來諮詢,是因為她「總是不高興」。她說她有一對「棒極了」的父母,出色的兄弟姐妹,愛她的朋友,極佳的教育,很酷的工作,健康的身體,漂亮的房子。她的家族史上沒有抑鬱病人。但她老是失眠,猶疑不定,怕犯錯誤,無法堅持自己的選擇,老認為自己不像父母一直評價的那樣「驚人」,覺得「心中總有一個空洞」,為什麼?

我被難住了。這個案例里沒有漠不關心的父親、求全責備的母親和其他放任自流、愛貶低人、亂七八糟的照料者,問題出在哪裡?

當我試圖弄明白時,更令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類似的病人越來越多。他們都是二三十歲,自述很憂鬱、很焦慮,很難選擇或專註於某個職業,有種空虛感或缺乏目標感———但他們的父母無可指摘。

恰恰相反,這些病人都說到他們是多麼「崇拜」父母,說父母是自己在這世上「最好的朋友」,一直支持自己,甚至出錢讓他們來接受心理治療,這讓他們既愧疚又困惑。畢竟,他們最大的抱怨就是無可抱怨!

起初我很懷疑這些人的陳述。童年一般都不完美,而且,如果他們的童年很完美,為何會如此迷茫?這跟我學過的知識是違背的。

但相處一段時間后,我開始相信他們並無粉飾或曲解。他們真的擁有極棒的父母:給他們「發現自己的自由」,鼓勵他們做任何想做的事,接送他們上學放學,陪他們做作業,當他們在學校受欺凌或孤立時出手相助,在他們為數學發愁時及時請家教,看到他們對吉他表現出一絲興趣就掏錢讓他們上音樂課,在他們喪失興趣時又寬容地允許他們退出,當他們違規時跟他們談心,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懲罰。一句話,這些父母很「和諧」,盡量引導孩子順利通過童年的種種考驗和磨難。作為一個力不從心的媽媽,我常會坐下來聽這些父母講課,暗自奇怪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直到有一天,另一個問題浮現在我腦海:他們是否做得太多?

過度保護剝奪幸福感

在美國,育兒一直是個爭議話題,種種理論多如繁星,爭奇鬥豔。不過,所有育兒法的根本目的是一樣的:將孩子培養為有生產能力的、幸福的成年人。我的父母希望我幸福,我祖父母也希望我父母幸福。不過,近年來似乎出現了一些變化,人們對幸福的看法和定義不同了。

如今,光是幸福還不夠,你得更幸福。對幸福的追求已經從「追求一般意義上的滿足」變異為「你必須任何時候、各個方面都幸福」。「我是幸福,」格雷琴·魯賓在暢銷書《幸福工程》中寫道:「但我還應該更幸福。」

那她到底應該幸福到什麼程度?魯賓也不確定。聽上去她和我一些病人的情況完全一樣:有很棒的父母,愛著「高大、黝黑、英俊」(而且富有)的丈夫,生了兩個健康可愛的孩子,有一大幫朋友,在上東區買了豪宅,擁有耶魯大學法學學位和成功的事業……儘管如此,魯賓仍不滿意,「似乎缺了點什麼」。為了消解「憂鬱、不安、低落和游移不定的內疚」,她開始了一段「幸福旅程」:列行動清單,每周一買3本新雜誌,不斷收拾衣櫥。在付出整整一年努力之後,她寫道:「從某種意義上說,我的幸福反而減少了。」接著她揭示了所謂「成人的奧秘」:「幸福並不總讓你感到幸福。」

現代社會學研究支持了她的說法。「幸福如果作為生活的副產品,是很棒的一個東西,」斯沃斯莫爾學院社會學教授巴里·施瓦茲說,「但把幸福作為目標來追求,只會導致災難。」現代很多父母正是不懈地追求著這個目標,我和同事由此開始懷疑:會不會是父母在孩子小時過於保護他們,避免讓他們不幸福,才剝奪了他們成年後的幸福感呢?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精神病醫生保羅·波恩說,答案可能是肯定的。在臨床實踐中,波恩發現很多父母會盡一切可能避免孩子體驗到哪怕一丁點的不適、焦慮或者失望。當孩子長大,面對正常的挫折,就以為事情嚴重出錯了。他說:當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在公園裡被石頭絆到,剛剛倒地,一些父母就會飛撲過來,扶起孩子,開始安慰,此時孩子還沒來得及哭呢。這事實上剝奪了孩子的安全感。如果你不讓孩子體驗那剎那間的混亂,給他(她)一點時間,讓他(她)明白髮生了什麼(「噢,我跌倒了」),讓他(她)先跟那種挫折感搏鬥,他(她)就不知道受挫是什麼感覺,以後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時心中也沒有底。這些孩子上大學時,會因為最小的麻煩發簡訊給父母求救。波恩說,多數情況下,孩子會自己應付得很好,但很多父母永遠不知道這一點,因為他們在孩子不需要保護時過早伸出了援手。



不能說作者寫的沒有道理,作者對於幸福異化有很多思考,但所說的那樣的父母真是可以稱得上「好父母」嗎?「真是無可指責」嗎?那些孩子的「抱怨是無可報怨」嗎?標題把好父母冠以「禍害」的名頭,讓我思考這結論是否經得起推理。

差不多也就是那幾天兩天,我收到另一個轉帖:《偉大的教育33條,受益代代人!》,其中一條是:「在孩子3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無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積極的、權威型父母。在孩子13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個消極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嚴后松,無效的教育是先松后嚴。」這裡面並沒有一味說要做「老好人」父母,而是行為上甚至可能是消極的父母,比如:無為,放任,權威,消極等。但憑我的經驗這樣的父母的確能有更積極的養育結果。

思考的野馬還不能停止,因為我不想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步。這樣我不得不提及ERIKSON的心理發育階段理論。大致如下:

http://blog.51.ca/u-48172/files/2013/09/life-stage.png
臨床中我一般簡要解釋給客人聽:0-2歲是信任感建立的關鍵階段;2-4歲是自主感建立的關鍵階段;4-5歲是主動權建立的關鍵階段;5-12歲是勤奮成就感建立的關鍵階段;13-19歲是身份定位的關鍵階段;20-24歲是親密關係建立的關鍵階段;25-64歲是養育下一代的關鍵階段;65-生命結束是自我完善的關鍵階段。

在人生的前五個階段,一般情況下是在父母的養育下成長的。父母怎麼做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比如在嬰兒期孩子哭不抱,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2-4歲時強制大小便訓練,孩子可能會有困惑;4-5歲時抵制孩子的主動性,孩子可能會有愧疚;5-12歲沒有鼓勵上進,孩子會自卑;13-19歲父母不允許孩子進行身份探索,那麼結果孩子可能有身份定位的困惑等等。

理想地說父母的養育要基本滿足各階段的生理心理社會發育,這樣的孩子就能夠健康成長。這些階段是不是象那個女孩父母就能勝任的?如果僅僅是「好」,那麼可能得到滿足的是生命的第一階段,在以後的階段會不會有困惑,愧疚,自卑甚至身份不清的挑戰呢?從描述上看,那女孩在自主感,主動權及身份定位方面並沒有明顯看出有充分的發展。「保護型」父母所難以完成的,比如在2歲以內,孩子摔倒了,當父母要把孩子扶起來;但2歲以後,在孩子需要建立自主和主動的時候,父母還要去扶孩子,這樣只能壓抑孩子的成長。其實這時候在無關安全的情況下,孩子自己爬起來,不會令孩子不幸福,反而會體驗自己需要什麼,需要做什麼,做父母的可以幫助援手,但不是不經詢問許可地幫助,只是幫助而不是包辦代替。

在後一條轉貼中,建議孩子不同年齡段父母要有不同的作法,這是很具體的指導,可以看出超越的第一條文字的疑惑,但沒有明示背後的道理。如果引用ERIKSON的心理發育階段理論,可以有深度和廣度去洞察這些現象,從這個角度上看理論還是很有意義的。回頭再看,以不幸福而大發「好父母也可以是禍害」感慨,確有誤導之嫌,文中所述也不利於讀者找到清晰的方向。



最近在輔導的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從13歲起被診斷為抑鬱症,其發病的過程還可以向前追溯,與父母教養方式有很大關係,大體屬於拔苗助長的作法,欲速而不達,至今沒有辦法完成學業,現在只能呆在家中。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成年人的身體內,心理的發展仍處於幼年的階段。從多次接觸來看,沒有看到充分成就感的發展,沒有身份定位的探索,更不敢去發展親密關係。我們的工作是幫助他心理去成長。被遲滯多年的心智要想發展,要有太多事要做,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看到那些案例的痛苦,真希望更多的為人父母,了解孩子成長階段的特點,有地放矢地執行父母的角色,這是父母的成功,也是子女成功的基礎。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白露為霜 2013-9-9 03:54
」他們都是二三十歲,自述很憂鬱、很焦慮,很難選擇或專註於某個職業,有種空虛感或缺乏目標感———但他們的父母無可指摘。「

有的人就是這樣。不關父母做什麼都會憂鬱。
回復 粒子在 2013-9-9 05:29
真希望更多的為人父母,了解孩子成長階段的特點,有地放矢地執行父母的角色,這是父母的成功,也是子女成功的基礎。
回復 小雨點0514 2013-9-9 08:38
謝謝好文!!
回復 YRose 2013-9-10 04:29
謝謝好文!!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4: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