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還是要注重內容性

作者:雅安雄起  於 2017-2-18 23: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曾經有人問我,新聞到底是時效性重要還是內容性重要?我想了想,回答:內容重要。

  

  記得大學上新聞課的時候,老師強調過,新聞新聞,要是「新」的才是新聞,這講究的就是時效性。誠然,在講究效率的當今社會,什麼都要求快速,新聞稿恨不得搶在新聞的前面。特別是智能手機普及的今天,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都可當發稿人。一條新聞從發生到傳播,也就是一兩秒的事。如果單從傳播速度而言,當今新聞的傳播速度之快,較之以往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所以傳統媒介被一步步逼到了死角。畢竟,一個手機就夠了,誰還會像以前買一份報紙或雜誌隨身帶著呢?更何況用手機看文字大部分還是免費的。

  

  快速,帶來的是更多碎片化閱讀。網上有人說,超過300字的文章就不看了。這是如今絕大多數人的閱讀習慣嗎?我們真的已經不看一篇長文了嗎?新媒體、自媒體,甚至主流媒體,會因為遷就這樣的閱讀習慣而放棄長文,僅僅只傳播一些單一表面的東西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不同於常規新聞,對於一些突發新聞事件,除了第一時間告知公眾外,還有事件脈絡及後續報道。有的為了還原事實,找出真相,記者對一個事件的新聞調查,短的持續幾個月,長的跟蹤數年,這樣的新聞,絕不是僅僅三百字里就能全部體現出來的。

  

  不可否認,網路社會發達的今天,給了發布信息的人有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讓一些事件變得公開透明,也不乏有許多有新聞理想的自媒體,公正客觀地報道事件。同樣也難以避免,有的消息發布者為了博得眼球,提高轉發量與閱讀量,而出現一些偏頗甚至是不尊重事實的現象。

  

  事件的發生,新聞的產生,到無限轉載傳播,讀者知道的是否就是事實真相?有的消息發布者,也許沒有了解整個事件的經過,僅僅只看到事件的表象,或是事件的某一過程,甚至從某一新聞事件中截取一段,就發布了一條信息,公眾面對這樣的新聞消息又如何甄別真偽?

  

  有的消息發布者為了吸引眼球,出現了許多標題黨,反映的事實有時不夠客觀公正。他們有的擁有大量的粉絲,一條信息的誕生,不僅僅是傳播量大,還有關乎輿論導向。公眾也許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並不會主動去理性分析和判斷事件是不是符合事實,是不是符合邏輯。一個消息發布者不應該在博得眼球和點擊量后,便不了了之。如果轉發了不實的新聞,左右了輿論導向,甚至對新聞當事人造成了巨大的言論傷害,這樣的後果又該誰來承擔?

  

  同樣,作為媒體人,在一味講究快速的同時,有沒有真正地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呢?新聞講究的是快,快的前提是真實地反映事件的真相和本質。如果能快速真實地把突發事件報道出來是好,如果沒有了解事情的真相,一味求快,甚至是為了吸引眼球而成為標題黨,那麼我們離新聞的本質還有多遠?這樣的新聞價值在哪?眼球經濟的新聞不能成為騙取流量、提高轉發量的載體。

  

  看或者不看,是讀者的權利,做一篇客觀公正有溫度有質量的新聞是新聞人的責任所在。能不能客觀報道事實,並不是由哪一種媒體來決定的。做事的是人,具有新聞理想的人,自然會尊重事實,客觀報道。所以,不論是自媒體還是主流媒體,當想到發布的信息會影響公眾對事件的思考和理解,會對新聞當事人造成巨大影響時,請記得,新聞的真實和客觀才是最重要的。公眾只想知道真相,無論這個結果要等待多久。

  

  以上言論也許有些偏頗了,只是在看到各種形形色色新聞的時候,想到如果做新聞的人能保持新聞的客觀和真實,看新聞的人能保持獨立思維和清醒判斷,也許這樣,新聞才會回歸到它原有的意義與本質。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01: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