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轉:揭秘「致病」維生素(作者: 陳一)

作者:西部老馬  於 2014-11-8 23:5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已有2評論

關鍵詞:維生素

       夏天是歐美國家的旅遊旺季,一批批旅行團中,遊客們除了流連五光十色的珠寶與皮具,最熱衷採購的就是各國原產的保健品,包括維生素含片、膳食纖維片等。可問題是,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這些營養補充劑?如果不需要,過量攝入又會怎樣?最新一期的《大西洋月刊》追溯了維生素以及其他營養素在過去50年中的各種爭議,如探案般步步推導出「維生素狂熱」的原因。針對似是而非的說法,它最終給出一個明確的回答:維生素可以預防疾病沒有科學依據;大量長期攝入維生素,會致病甚至致命。

1. 「不僅要吃維生素,還要多吃」?!
  「是誰告訴我們日常飲食難以滿足營養所需,必須吃多種維生素予以補充?至今,沒有一個官方機構這樣的推薦。」
  2011年10月10日,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那些長期服用多種維生素的女性的死亡率要比那些不吃的高。兩天後,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那些長期服用維生素E的男性,前列腺癌發生率有增高趨勢。兩條新聞瞬間將維生素(又名維他命)置於鎂光燈下。
  其實,這些發現並不新。7個早前研究已顯示,過量攝入維生素會提高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縮短壽命。要命的是,就在2012年,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服用某種維生素藥丸。他們中很少有人知道,對維生素的著迷可以追溯到一個人。此人成就顯著,曾獲得兩個諾貝爾獎;但又備受爭議,被稱為「世上最大的庸醫」。他叫萊納斯·鮑林。他的傳奇故事好像一部好萊塢的劇本。
  1931年,萊納斯·鮑林在《美國化學學會雜誌》上發表了「化學鍵的本質」,這被後世認為是化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此文發表前,化學家已知兩種連接形式:離子鍵與共價鍵。鮑林則提出電子共享是介於離子鍵和共價鍵之間,從此,量子物理學與化學被撮合在了一起。他的理論顛覆了學界,聞所未聞,事實上,當雜誌編輯收到他的手稿時都覺得犯難——找不到可以評論文章的人。當愛因斯坦被問及對鮑林的工作的評價時,也只好聳聳肩,說:「這對我來說太複雜了。」
  因為這篇文章,鮑林獲得美國化學協會的朗米爾獎,成為美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獲得加州理工學院的全職教授席位,摘得諾貝爾化學獎。那年,他只有30歲。
  1949年,鮑林在《科學》雜誌上發文「鐮狀細胞血症,一種分子疾病」。彼時,科學家已知血紅蛋白在鐮狀細胞血症患者的血管中會結晶,進而導致關節疼痛、血栓、死亡。但他們不知道為什麼。鮑林是第一個指出鐮狀血紅蛋白表現出些許不同的電荷——正是這種不同讓它們在接觸氧氣後有特別表現。該發現催生了分子生物學。
  1951年,鮑林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發文「蛋白質的結構」。科學家已知蛋白質由氨基酸組成,鮑林則提出蛋白質還有第二層結構,由它們如何層疊決定。他將一種結構命名為「螺旋」,這後來被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用來解釋DNA的結構。
  他的成就不止於科學界。在20世紀50年代,他持續反戰,並為此收穫諾貝爾和平獎。在此期間,他獲得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巴黎大學的榮譽學位;並在1961年,作為封面人物登上《時代》周刊,以「在世最偉大科學家」的形象受人膜拜。
  轉折點出現在1966年3月,鮑林那時65歲,在紐約的一次訪談中他說,為科學家們的新發現感到高興,希望能多活25年,以便持續體驗這份快樂。就在他回到加州時,收到生物化學家艾文·斯通來信,他對鮑林說,如果你每天攝入3000毫克的維生素C,將不止多活25年。
  鮑林真這麼幹了。「我感覺更健康了,從前每年都會得幾次重感冒,現在再也沒有了。」鮑林感覺越來越好,並在幾年後將維生素C攝入量提高到原先的2倍、3倍……每天服用1.8萬毫克。
  從此以後,鮑林多了一個標籤:維生素C。
  1970年,鮑林發文「維生素C和感冒」,強烈建議公眾每天服用3000毫克維生素C(約是每日推薦服用量的50倍)。鮑林相信,照此下去,感冒將成為歷史。他的書很快成為暢銷書,1971年出版,1973年再版,三年後又出版了修訂本《維生素C,感冒與流感》,宣稱將從此消滅禽流感。受此影響,維生素C的銷量不斷飆升,藥房里供不應求。1970年代中期,5000萬美國人根據鮑林的建議服藥。維生素生產商稱此為「鮑林效應」。

 2. 官方從未推薦維生素C,但並不影響民間對它的追逐
  但,科學家並沒有這麼狂熱。1942年12月14日,是鮑林發表流感宣言的30年前,明尼蘇達大學的唐納德·庫恩、哈羅德·迪爾、阿貝·貝克在《美國醫學學會雜誌》上發文「作為流感預防的維生素」。作者稱:「在這項對照試驗中,980個感冒患者治癒了,但沒有任何因素證明維生素C對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髮展有任何顯著作用。」
  這並非孤案。就在鮑林發表消滅感冒宣言后,馬里蘭大學的研究人員讓11名志願者每天服用3000毫克的維生素C,另10人作為對照組每天服用糖片(安慰劑)。然後,實驗對象被感染感冒病毒。結果所有實驗對象都表現出相似的感冒癥狀,感冒持續時間也類似。在多倫多大學,科研人員給3500名志願者發了維生素C含片或安慰劑。這次,維生素C依然沒有預防感冒——即便在那些每天服用2000毫克的實驗對象身上。2002年,荷蘭的科研人員給600多名志願者分發多種維生素含片或安慰劑。同樣地,沒有差別。
  此後,至少有15項研究表明維生素C無法處理普通感冒。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美國兒科學會、美國醫學會、美國飲食學會、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都沒有將維生素C作為預防感冒藥品或食品做推薦。
  儘管研究前赴後繼地指出鮑林是錯誤的,但他拒絕承認,堅持宣傳維生素C的奇效。有時,當他在出席媒體活動時表現出明顯的感冒癥狀,他仍辯稱這是過敏。
  不僅如此,鮑林還說,維生素除了能預防感冒,還能治療癌症。
  1971年,鮑林收到艾文·卡梅隆的來信,後者是英國格拉斯哥郊外一家小診所的外科醫生。卡梅隆稱,癌症患者每天吃10克的維生素C后,進食狀態比那些不吃的患者要好。鮑林獲悉后很高興,他決定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發表卡梅隆的發現。作為美國科學院院士,鮑林在該雜誌上發文有特權——過去半個世紀,只有3篇院士提交的論文被拒。這次,鮑林的論文成了第4篇。這一消息也進一步損害了他作為科學家的聲譽。後來,這篇論文發表在《腫瘤學》上。不過,當科研同行核對該文的數據時發現了破綻:卡梅隆給予維生素C的腫瘤患者在治療初期就比對照組更健康!從此以後,科學家再不將鮑林的維生素宣言當回事。
  鮑林沒有從此消停。1971年,他宣稱維生素C可將癌症死亡率下降10%。1977年,他進一步指出:「我預測75%的癌症死亡率可以被維生素C阻止,而通過其他營養補充,死亡率會降得更低。」鮑林甚至預測,藉助維生素,美國人的預期壽命將達到100-110歲,隨著時間推移,最長可活到150歲。
  癌症患者由此獲得希望,他們渴望成為鮑林口中的奇迹,催促醫生開大劑量的維生素C。「我們對此很糾結,但家長們會質問說,『醫生,你得過諾貝爾獎么?』」費城兒童醫院兒童腫瘤研究中心主任約翰·馬里斯回憶,對這種大劑量維生素C的狂熱延續了七八年。
  受到這意想不到的攻擊,腫瘤科研人員決定檢驗一下鮑林的理論。梅奧中心的查爾斯·馬托爾回顧了150名癌症患者:一半每天服用10克維生素C,另一半不吃。結果兩組在癥狀和死亡率上沒有不同。馬托爾總結稱,無法看到大劑量維生素C有任何治療上的優越性。
  鮑林感覺受到冒犯。他給收錄此文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寫信稱,馬托爾在一個關鍵要素上犯錯:「馬托爾的病人都接受過化療,而維生素C只有在沒接受化療的患者中發揮作用」。感覺被羞辱的馬托爾旋即開始了第二個實驗,結果與此前一致,「不論患者是否接受過化療,大劑量維C療法對病情改善沒什麼效果。」他說。
  對大多數醫生來說,事情將就此終結。但鮑林不。他認為馬托爾的研究就是一起人身攻擊,甚至準備起訴馬托爾,后被律師勸罷。
  此後一系列研究表明,維生素C無法治療癌症。

 3. 吃抗氧化營養劑,變得更不健康
  鮑林還沒完。後來,他宣揚當維生素C和大劑量維生素A、維生素E,以及硒、β胡蘿蔔素一起服用,不僅可以預防感冒、治療癌症,還可以對付許多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心理疾病、肺炎、肝炎、小兒麻痹症等。1970年代,當艾滋病進入美國后,他說維生素也能治。
  1992年4月6日,《時代》周刊的封面上滿是五顏六色的藥丸,一行配字稱:「維生素的新威力:新研究表明它們可以抗擊癌症、心臟病以及衰老。」這篇文章由安娜斯塔西亞·托菲斯撰寫。「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懷疑對維生素的傳統認識是有局限性的,」托菲斯寫道,「維生素——通常以超過推薦劑量服用——或許可以預防一系列疾病,包括出生缺陷、心臟病以及癌症,甚至延緩衰老。」
  國家營養與食品協會(維生素生產商的遊說集團)無法相信自己的好運氣,他們大量訂購這期雜誌,併發到每個國會議員手中。後來談及此事時,托菲斯直言:「15年來我在《時代》寫了許多健康封面稿,但從未見過對維生素這期的反應,它在報攤上被一掃而空,這無疑是近年來最暢銷的一期。」
  儘管沒有獲得研究的支持,但鮑林相信,維生素和其他營養補充劑有一個可以治癒所有疾病的品質,這個品質是番茄醬、石榴汁以及任何為了促進銷售的食品在標榜「自然」、「有機」同時不忘提到的另一個詞——「抗氧化」。
  食物被人體轉化為能量的過程需要氧氣,又稱氧化過程。而氧化的結果之一就是產生自由基,後者被認為會破壞DNA,進而與衰老、癌症、心血管疾病相關。為了中和自由基,身體會產生抗氧化物質。在水果和蔬菜中也可以發現抗氧化物質,比如硒、β胡蘿蔔素、維生素A、C、E等。研究發現,多吃蔬果,癌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更低,活得更長。於是一個邏輯出現:蔬果富含抗氧化物質,人們大量進食,變得更健康;那麼,吃抗氧化營養劑,也應該會更健康。
  但事實是,這會讓人更不健康。
  1994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和芬蘭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研究了2.9萬名芬蘭男性(均為長期煙民),這群人有更高的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對象被分成兩組,一組服用維生素E、β胡蘿蔔素,對照組則不吃。結果攝入維生素和補充劑的人比不吃的人更易死於肺癌或心臟疾病。
  1996年,西雅圖弗萊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跟蹤了1.8萬名長期暴露於粉塵環境的人,他們有更高的肺癌發生率。研究對象同樣被分成兩組,一組服用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一組不吃。結果,當研究者發現服用組比不吃組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分別高28%和17%時,他們緊急終止了這項研究。
  2004年,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者回顧研究了14個獨立案例,其中包括17萬人長期服用維生素A、C、E以及β胡菠蘿素,以便觀察抗氧化物質是否會預防腸癌。同樣地,抗氧化物質也沒有發揮神力。作者總結:「我們無法找到抗氧化補充劑可以預防胃腸道腫瘤;相反,它們似乎還提高了死亡率。」當這些研究者評估了7個最佳研究樣本后發現,服用營養素組比不服用組的死亡率要高6%。
  2005年後每年都有類似研究結果問世,皆出自權威機構。2011年,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心血管主席史蒂夫·尼森直言,向民眾兜售多種維生素的銷售說辭至今沒有科學依據。同年10月,《華爾街日報》刊文,題目為:維生素的末日是否已到來?

 4. 大量服用抗氧化劑,打破體內自由基平衡
  不過,這些研究報告都沒有影響維生素的銷售量。2010年,維生素產業總收入達到280億元,比上年提高了4.4%。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被告知,自由基會傷害細胞,吃那些富含自由基中和物質的人會更健康,那麼,為什麼研究會說抗氧化營養素會對我們有害呢?最可能的解釋是,自由基沒有像宣傳的那樣邪惡。
  儘管已經明確自由基會損害DNA,並打破細胞膜,但這並非總是壞事。人們需要自由基來殺死細菌,消除新生腫瘤細胞。但是當人們服用了大量抗氧化劑后,自由基生產和凋亡的平衡被打破,導致一種非自然現象,這樣一來,免疫系統殺死有害侵略者的能力會被削弱。研究者稱此為「抗氧化矛盾體」。

  不管原因是什麼,數據是明確的:大劑量維生素和其他營養素補充品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因此,沒有任何一個為公眾健康負責的國家或國際組織推薦它們。
  1980年5月,在俄勒岡州立大學的一次採訪中,鮑林被問道,長期服用維生素C有沒有什麼副作用,比如,劑量有什麼講究么?」鮑林的回答斬釘截鐵,「沒有。」
  7個月後,他的妻子死於胃癌。1994年,鮑林死於前列腺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Monalisa 2014-11-9 07:55
真是這樣嗎?一直在吃。
回復 西部老馬 2014-11-9 09:03
Monalisa: 真是這樣嗎?一直在吃。
本人看到后也有點不信,貼在這裡,希望有網友能提出反證。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0: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