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作文課

作者:sanmiwu  於 2018-11-26 05: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luantanqin|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3評論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不知道我爸爸是不是真的相信這句話,從小他就是這麼跟我說的。

有一句他肯定相信的話是,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爸爸是我家鄉小學的校長兼數學老師,我的學習成績自然不能太差,否則會是很沒面子的一件事情,也對不起他在我身上付出的辛苦。

數學我沒問題,乘法口訣,算算術我練的夠多,考試時除了應用題解完忘了作答,出錯的機會並不多。

語文不一樣,名詞解釋,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還有漢語拼音——儘管據說普通話其中一個來源是河南方言,但還是有些不一樣,發音可以很接近,聲調就完全是另外一碼事。

河南話有一聲和四聲,二聲不知道有沒有,三聲肯定是沒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英語比普通話更為接近河南方言。

不管怎麼說,語文考試辭彙注音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聲調我基本注不對。

更為讓我頭疼的是作文課。

寫作文沒有標準答案,沒有深淺,沒有對錯,全憑語文老師的喜好了,說你好你就好,說你不好就不好,不像一加一等於二,別說老師,連鄉長他都不敢說你錯了。

小學時作文課每周都有,一上就是小半天——三節課。

第一節比較好混,主要是老師講解,語文老師通常會在前一個禮拜的作文中挑幾篇他認為好的文章,在班上讀一下。

我的作文也常有被拿出來做為範本點評的。

那是很榮幸的一件事情,得意嘛卻又說不上,誰讓我熟讀唐詩呢?我比班裡的孩子讀書多。

家鄉的小學有早操,15分鐘,早操完了是早自習,大概從七點到八點吧。

早自習讀書是主要的,而且是朗讀,大聲地讀,閉上眼睛搖頭晃腦地讀,一個教室三十幾個孩子,讀書聲能傳到幾十米以外——當然交頭接耳和隔壁鄰居說閑話聊大天也是有的,儘管都是男生女生間隔開來了坐。

放學回到家,吃早飯,離上午課有一個小時。

我和哥哥回到家,早飯是早已準備好了的,還有一個東西也是準備好了的——就是唐詩一首。

沒有小黑板,爸爸把詩寫在家裡的門板上,雙扇門,左右各一首,一首是新的,一首是昨天留下的。

先是爸爸的講解,然後是讀,然後是背。

媽媽催促著吃飯,爸爸催促著背書,我心裡那個煩,心急火燎的,只想早早回學校,馬上就要遲到了。

在我離開家鄉外出求學的前兩年,爸爸教我和哥哥讀了很多書——不只是唐詩宋詞,還有別的很多書,像是《三國演義》,《水滸傳》這樣我喜歡看的,還有不那麼喜歡的,比如唐人的長篇小說《金陵春夢》,那個跟著媽媽從河南逃荒到浙江,後來又混到委員長位子的鄭三發子的故事我牢記了很多年——我是直到後來去浙江奉化參觀了蔣氏故居,看到老蔣出生的房子才真正明白鄭三發子這個屌絲逆襲的故事完全是子虛烏有,瞎編亂造的東西——我想爸爸也是被騙了吧。

讀的書儘管不少,卻一直沒有發現寫作文的秘密。

小學作文課的第二,三節課對我來說一直都很難熬——一篇兩百字的作文都寫不出來,更別說吟詩了。

《小學生作文選》我有,寫的非常好,不像我的同齡人,一度懷疑這些文章是大人幫忙寫的,問老師,老師說大人幫忙修改也有可能,寫肯定是自己寫的。

城裡的孩子見多識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農村的孩子比不了,我的生活千篇一律,除了上課就是和泥巴,打陀螺,彈玻璃球,我真的是覺得無話可說。

敘事文通常都是三段論:

先論國家大事,「在英明領袖華主席的領導下粉碎了禍國殃民的四人幫」成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開場白。

然後就是敘事,自然是好事,發生的或是不曾發生過的好事。

再後來就是表決心了。

說明文也有套路的,像是「豬的全身都是寶」,「紅薯的全身都是寶」這類的話都曾經出現在我的作文里。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我曾經為寫好一篇作文絞盡腦汁,苦思冥想,為不能擁有那些高大上的辭彙深感自卑,也曾抱怨生活的平淡,經歷的睏乏,沒有可塑之材。

那年回家探親,看到小時候用過的舊傢具,看到外婆保存的我的玩具,看到爸爸收藏的我小時候的數學,語文作業,看到我的日記本,往事一幕幕地浮上心頭,我的眼淚就要下來了。

那些最讓我感動的竟然都是生活中其貌不揚的一個個活生生的面孔——那些生活在底層,為了生活,為了家人辛勤工作的親人們。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平淡無味的往事才是我最想把它們變成文字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8-11-26 05:38
書香門第!
回復 地稅局 2018-11-26 09:24
  
回復 sanmiwu 2018-11-26 12:26
fanlaifuqu: 書香門第!
算是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0: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