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血戰塔拉瓦看美海軍陸戰隊的勇猛頑強

作者:gpan523  於 2012-12-9 10: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4評論

端起刺刀向前沖,拉炸藥包炸碉堡。不要以為只有ZG的軍隊才會這樣。這是1943年11月,美海軍陸戰第2師在塔拉瓦島血戰的一幕。


美海軍陸戰隊(Marine)與美國陸軍(Army)裝備基本相同(事實上,新裝備通常優先裝備陸軍。如第一次海灣戰爭時,美國陸軍使用M1A1坦克,阿帕奇直升機;而海軍陸戰隊還在使用老式的M60坦克和眼鏡蛇式直升機)。兩軍經常並肩作戰。但在人們心目中,提起Army,人們想到的可能是斜靠者吉普車,向美女吹口哨的花花公子。而一提起Marine,人們腦海里出現的往往是頭戴鋼盔,胸前掛手雷的鋼鐵戰士。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區別?讓我們從1943年南太平洋的吉爾伯特群島戰役說起。

1943年,美軍在瓜島爭奪戰勝利后,開始轉入戰略反攻。橫跨赤道,正處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海上交通線中間的吉爾伯特群島成為美軍反攻的第一站。

吉爾伯特群島的日軍大部分駐紮在塔拉瓦島,一小部分駐紮馬金島。

攻佔馬金島與塔拉瓦島的任務分別交給陸軍27師和海軍陸戰2師。馬金島上日軍不過600多人,其中戰鬥部隊只有300來人,沒有重武器,也沒有完備的工事。陸軍27師將出動6600多人前去攻佔,應該如同菜刀切豆腐一般輕而易舉。

而塔拉瓦島有日軍5000多人,其中4600人是日軍精銳海軍陸戰隊,配備有14輛坦克和40多門火炮,最大口徑達203毫米。此外,日軍還在島上修築了大量堅固工事,500多個碉堡。美海軍陸戰2師1萬8千多人前去進攻是一場啃骨頭的硬仗。

塔拉瓦島上放置88式75mm高平兩用炮的日軍碉堡

此外運氣也站在陸軍這邊。登陸馬金島一帆風順。11月20日上午,幾乎未遭到抵抗,美陸軍27師6千多人就登搶灘登陸成功。準備去收拾那區區數百日軍。

塔拉瓦登陸則如同惡夢一般。登陸水域暗礁參差不齊,潮汐忽高忽低。結果一部兩棲登陸車駛上海灘,而大多數登陸車和士兵則困在盤礁上成為日軍的活靶子。由於海灘上日軍與美軍相距不過百米,艦炮和飛機怕誤傷不敢開火。到中午時分,只有1500人上岸,而且建制被打亂,無線電台由於進水損壞,聯絡中斷。面對島5000多日軍,此時上岸的美軍處境並不比當年在金門島上的解放軍強。

陸戰隊員被壓制在灘頭
「謝爾曼」坦克剛投入戰鬥就被日軍擊傷失去了戰鬥力

然而在隨後的作戰中,陸軍與海軍陸戰隊的表現則是天壤之別。在馬金島上,陸軍27師前進緩慢,拖泥帶水。只在炮火掩護下逐步推進,一旦遭遇阻擊就停止不前。艦炮火力的精度不高,無法有效摧毀日軍的地下掩體,唯一的辦法就是使用坦克。但坦克手卻不願接受步兵指揮官的指揮,步兵165團的團長只好親自前去和坦克兵商量,卻被日軍的狙擊手打死,這是美軍在地面戰鬥中陣亡的最高軍銜的軍官,由於地面部隊失去了指揮,更是難以前進。夜晚,島上的美軍不斷遭受日軍的滲透襲擾,驚恐不安,徹夜不得安寧。雖具有絕對優勢,卻沒有一舉將日軍消滅,反而足足花了三天才將日軍防守薄弱的馬金島佔領。

而在塔拉瓦島上,千餘美海軍陸戰隊員在驚魂稍定后就開始向日軍火力點發動進攻。日軍沿岸地堡密集。互相支撐。美軍用手雷和炸藥包逐一清除。每攻下一處,都要付出高昂的代價。美軍4個營儘管都傷亡過半,其中2團2營營長戰死,但仍然打退了日軍的反攻,向內陸挺進1000米,一寸一寸地逼近了機場。他們的努力終於為後續部隊清理出一片登陸場。

被日軍火力壓制在灘頭上的陸戰隊員

陸戰隊員翻過工事繼續打擊日軍

圍攻比托島機場戰鬥中,陣亡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


到第2天中午,大批後續部隊登岸。美軍開始越打越順手。坦克直接衝到地堡門口。工兵們奮勇爭先,將炸藥、地雷、爆破筒一股腦兒塞入射擊孔。遇上低的地堡,推土機直接上去將其填埋。到第4天,美軍佔領全島,5000多日軍全部被殲滅。

陸戰隊在進攻一個小山坡

美軍捕獲的日軍俘虜

塔拉瓦之戰,美海軍陸戰2師陣亡980人,負傷2101人。儘管代價很大,但其優異表現一直被後人稱頌。

與完全依賴火力支援的美國陸軍不同。美海軍陸戰隊從創建之初,就強調作戰精神。敢於猛插猛打,敢於深入敵後。這些優良的基因在隨後的硫磺島、沖繩島,以及長津湖等等硬仗中都表現出來。也為他們贏得了今天的榮譽。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0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Cateye 2012-12-9 13:16
有字有圖,好文。令人最令我感動的還是轟炸東京,美國軍人的那種誓死如歸的精神。
回復 meistersinger 2012-12-9 14:01
美國有兩條船以Tarawa命名。一艘是航空母艦,1945年入伍,1960年退役。另一艘是海軍陸戰隊的兩棲攻擊艦,1976年入伍。多年前我有一個同事在那艦上當了幾年軍士長。
回復 wcat 2012-12-12 23:36
聲譽都是打出來的!
回復 泰峰 2013-2-11 15:46
You fight for the guy next to you, not your country, not your God, least of all some ideology.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1:5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