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高手跨越太平洋 低陸平原育武林

作者:曉臨  於 2013-1-14 11:2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人物輕描|通用分類:原創文學|已有4評論

關鍵詞:溫哥華, 武術, 蕭濱生

高手跨越太平洋 低陸平原育武林

——中華武術教練蕭濱生紀略

在武俠小說里,武林高手常出現於荒山野嶺,可是似乎從未踏上這片一百多年前還是森林密布的土地。事實上,在現已發展為少年搶珠寶也會動手槍之大都會的溫哥華,誰也找不出能一掌擊倒一根電線桿的大俠或大魔頭;但是,這不表示此地沒有武學大師,也不等於說,此地不存在既能領會各派武功之精髓,又能擺脫陳舊觀念之束縛,而力求促進中華武術之發展,使這種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現代武林高手。

溫哥華就住著一位這樣的人物。他內外兼修,但太陽穴並不高高鼓起,不像武俠小說中的內功高手,身形也不是鐵塔一般,不像一介赳赳武夫。不過,那是外行的看法,武術界人士一聽此人的姓名,就會另有反應:「蕭濱生!當然知道!他得過全國槍術冠軍!」

他多次得過全國槍術和全國拳術冠軍。那都是中國的全國運動會名次。

松花江畔 投師學藝

七六年榮獲槍術冠軍時,在哈爾濱出生的濱生已習武八載。他並非武術世家子弟,但五歲就投師學藝了。從業餘到專業,他得過許多名師傳授,但最令他難忘的,是在東北松花江畔練武的時光,是啟蒙老師張植彬對他的培訓。

蕭濱生從小喜歡讀書,在全市小學統一考試中考過第一名,但爸爸另有所慮,怕沒有兄弟的兒子被人欺負,就讓他進業餘體育學校拜張植彬為師。

雛鷹展翅,已顯威風。蕭濱生習武沒多久,就把兩個想以大欺小的頑童打跑了。他不敢讓老師知道打架的事,但那位曾隨周恩來出國訪問的名師還是看到這小徒弟基本功紮實,領悟力強,於是把他選入專業隊,精心培育此可造之材。

進了體育專業學校,蕭濱生每天花六至八小時練習各種武功,包括張繼修老師的太極拳和於立光老師的長穗劍。

勤學苦練之下,他武功日益精純。有一次被七八名青年搶帽子並遭圍攻,他三拳兩腳就把三人打得倒地不起,再打了幾分鐘就把其他人也打得狼狽而逃。但蕭濱生說,那次只是防身自衛,後來再也不打架了。「有時候人家想欺負我,我也不跟他們動手──覺得跟人家動手就好象太不公平了,因為自己身上有功夫,人家打不過你。」毛澤東「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軍事思想,看來他是不學的。

不過,其他文化知識他不會不學。體校也有文化課,每天兩小時,但老師不強迫學生學習,全靠自動自覺。蕭濱生自動自覺。他不希望自己只會武功,不懂文化;他不希望自己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同學去玩,他讀書;同學午睡,他讀書。後來考大學,他各科都得高分──只有英語考得鴨蛋,因為以前沒學過。

英語零分 偏選加國

英語,在他考入大學前,跟他無緣;但是,正是這種讓他得零分的外語把他吸引到加拿大來了。他八四年畢業於北京體育學院,獲中國大陸首次頒發的武術教育學學士學位。離開那培養專業武術人才的最高學府後,他在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任國家級武術教練,並任國家一級評判,還兼任《中華武術》雜誌編輯。八七年,中國首次舉辦《全國武術學術論文研討會》,彙集了全國各地著名專業武術教練、教授和科研工作者所撰寫的科研論文,蕭濱生就是研討會評委之一。

他參與過很多全國賽事和國際比賽,接觸過來自四面八方的人。他眼光越出中國,越出亞洲,盼望著中華武術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

四方有沃土,耕耘靠名家。日本和加拿大的武術運動潛質都有待於武學大師去挖掘,但蕭濱生獲得分別來自這兩個國家的邀請時,他選擇加拿大為墾植桃李之地。原因是,他想多接觸英語。

華僑之聲 邀來大師

八七年夏天,蕭濱生接受華僑之聲台長劉恆信的邀請,來溫哥華任華僑之聲教育中心武術教練。教育中心後來因場地問題而決定暫讓武術班停課,白給他們的新教練薪酬。蕭濱生光拿錢不幹活就是不舒服,他氣沖沖地跑去找劉恆信。他沒動武,但也吵得夠厲害:「你請我來當教練,不讓我教學生怎麼行!」

過了一段時期,他回到教育中心的新場地教學生,樓下信託公司的人上去拜訪了:「你們幹什麼?咕咚咕咚的不讓人家安寧!」

不跳躍還叫武術?唉,這場地!

後來,在信託公司里再也聽不到樓上龍騰虎躍,蕭濱生已離開教育中心,自立門戶,創辦中華武術健身會去了。

無館教學 逼上公園

中華武術健身會初時沒有會址,蕭濱生要在低陸平原四處計鐘點租場地教學生。在中國他只教武藝,其他事務自有旁人處理;在加拿大他還請不起經理或秘書,一切事情都要自理。他初次涉足商業社會,又不會同奸詐之徒打交道,所以空有一身武功,卻常常吃虧,有時連場地也會失去。

剛來加拿大時,劉恆信請他在公園的慶會上表演武術,他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心裡覺得那簡直是街頭賣武。但人總是要適應環境的。中華武術健身會一些訓練班失去練功場地時,蕭濱生在租不到新場地的情況下也會利用免費的場地──公園。

帶學生在公園裡練功,風和日麗時滿寫意的,遇上寒風冷雨就不妙了。對付惡劣天氣,這位武林高手使出最後一招:停課。停課非絕招,徒弟忍不住教了在別人看來很簡單,在師父看來卻很險的一招:找個地方長久地租下來當會址。

考慮,考慮,再考慮,蕭濱生終於下定決心,在溫哥華西南海傍道一座建築物上掛起了中華武術健身會的牌子。

不會宣傳 只擅授徒

在大學深造時,蕭濱生學過二十幾門理論課,還學過內、外家各類拳術、器械、氣功及武術教學,就是沒去碰廣告學。他一位學生說:「師父,你要推銷一下自己,讓外行人也認識你。你看莫扎特,不懂音樂的人也聽過他的名字。」

要師父學徒弟的也不容易,蕭濱生到現在還沒學會隨身帶著名片。

由於他很少在公共場合露面,有些學太極拳的學生第一次來上課就四處張望,對他視若無睹:師父沒來吧?他們以為師父是白髮蒼髯的老先生。

十七歲時,蕭濱生已教過來自日本和東南亞地區的國家武術隊學生。他現在剛滿二十八歲,共收過上千個徒弟,在低陸平原也有弟子過百。他根據學生的個別情況加以指導,小徒弟自然打穩了基礎,年過九旬的「大」學生也能上台表演而不辱師門。有的老人剛跟他學氣功時還離不開輪椅或拐杖,沒過多久,他再也看不到他們的輪椅和拐杖了。

推廣武術 矢志不渝

對自己的教學成績,蕭濱生並不滿意,因為他本來想用很短的時間就在加拿大培訓出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武術人才。他終於發現,本地人隨他習武,多數只想強身健體,並非立志苦練,勇攀高峰。

他有點失望,但不肯放棄理想。不管學生家長是否希望子女將來當律師或醫生,只要小孩跟他學本領,他就嚴格要求。現在有了固定的訓練場地,他希望將來能辦一所武術學院,不但繼續舉辦用以健身的太極班和氣功班,而且加強競技性之武術班的訓練,培養一批可以參加競技的優秀人才。

重視武藝但更重視武德的現代武術訓練,使蕭濱生能摒棄宗派思想和門戶之見。他主張各拳種和流派互相切磋,取長補短,使歷史悠久的中華武術有所創新,有所發展。因此,他還有一個心愿,希望能跟世界各地的武術工作者交流經驗,共同研究,一道把中華武術發揚光大。

1991年發表於《星島日報》加西版

___後記___

前兩天寫《茶餘閑筆描吾師》,寫到多年前採訪蕭濱生,眼前就浮現當時的情景。採訪前已從幾位同事口中聽到她們師父的一些故事,所以第一次交談就把那位武學名家當成熟人,但沒想到後來會拜他為師學太極拳。寫師父的新文章在雜石園中貼出之後,就去找當年發表於《星島日報》加西版的舊作,可是找不到剪報,只找到影印的底稿。記得那篇人物特寫刊登於同事編的版面上,也記得那版面是《新天地》,但查不出發表日期,只推算出當時是十六年前。

現在把手寫稿打成電子文本,貼到網上,並在電腦里「另存新檔」,相信以後可以查出重新發表的日期了。

曉臨

20071113

 武術名家蕭濱生在溫哥華:一劍在手,穩如遠山。

 

 武術名家蕭濱生在溫哥華:飛身撲擊,強敵遠遁。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徐福男兒 2013-1-14 14:16
端的好身手!
回復 曉臨 2013-1-14 14:54
徐福男兒: 端的好身手!
   多好的身手也鬥不過槍手。可是,我覺得武術依然是中國文化中寶貴的藝術,可以鍛煉人的筋骨,磨鍊人的意志,啟發人的想像,激發人的美感。
回復 秋收冬藏 2013-1-14 22:01
蕭濱生,這名字就有傳奇里的凜然俠氣,照片中也確是高人風儀。
回復 曉臨 2013-1-15 09:56
秋收冬藏: 蕭濱生,這名字就有傳奇里的凜然俠氣,照片中也確是高人風儀。
   看來,你會測字看相。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4: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