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讀《西藏生死書》(下)

作者:liuguang  於 2012-4-28 08:1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讀後感|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評論

關鍵詞:西藏生死書

     索甲仁波切在書中提到了西方常見的「動的惰性」:惰性分兩種,東方的惰性和西方的惰性。東方的惰性比如印度人整天懶洋洋地曬太陽,無所事事,逃避任何工作或有用的活動,西方的惰性則是一輩子都忙得身不由己,沒有時間面對真正的問題。

   「我們的生活似乎在代替我們過日子,生活本身具有的奇異衝力,把我們帶得暈頭轉向;到最後,我們會感覺對生命一點選擇也沒有,絲毫無法作主。當然有時候我們會對這種情形感到難過,會從全身冒冷汗的噩夢醒過來,懷疑『我是怎麼過日子的?』」

     余德慧在《<西藏生死書>的冥想 》里說,「因為接受死亡太難,所以《西藏生死書》就成了提醒的暮鼓晨鐘,每天床前讀幾頁,可以作為『成住壞空』的警覺。可是,在警覺中,我們慢慢有了改變,首先我們很奇妙地看到自己做的事情,在隱隱約約之間有種脫離,在任何事情忙完之後,秋雲、夕陽、街頭的霓虹燈靜靜地在眼前流泄,即使在白天也有一種夜晚的心情。

      ……中年之後,人要開始有行腳的感覺,而不是緊緊守住已經擁有的事物。這並不是指事業或成就,而是精神意識。 

      ……中年行腳意味著離開,到遠方去。我們要開始在精神上出門,去看那些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事物:生老病死。『生』是喜悅,也是受苦的起點;老即將至,無名恐懼念念如是;病的纏身,卻是修練;死亡則是一片茫然的處所。」

      袁瓊瓊在《冥界通關手冊》中說:

 「《西藏生死書》是在一個前提下寫作的,就是輪迴觀。是在相信『人類有肉體之外的生命,死後依然存在,並且有知覺』的信念下,這本書才有意義。

   ……這本書可以視同《西藏度亡經》(即《中陰聞教得度》Tibetan Book of the Dead)的解說。《度亡經》公認難解,除了內中充滿宗教專有名詞外,也由於它在談論一個我們經驗以外的世界。在那個領域中,疆界不是以空間或時間做區分的。亡者進入的這個境界里,時間是短暫到一彈指,又同時恆長到無限;空間是廣袤到不可思議,又同時狹隘到不足方寸。寫作者雖已將所謂的『中陰』過程規劃成我們能了解的『七七』,但真正的死後世界要遠比這複雜得多。

   ……而《西藏生死書》把它通俗化,不但用現代人能了解的字句做解說,還輔以符合現代思想觀念的演繹。另也不乏一些『推廣』辭句,告訴大家研究這本所書,不但可以知道如何死,更可以啟發人如何生。常人愛說『死』是一了百了,本書告訴你:死不但沒法一了百了,死得不好,非但是喪失了解脫的『權益』,連下輩子也會過得不好。在『臨終關懷』逐漸受到重視的現在,《西藏生死書》提供的是心靈層面的安慰。它篤定的告訴你:『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由於死後尚有生命,這本書就有點像新生入學手冊。即將『入學』的人最好讀一讀。尚未『入學』的,也不妨提前開始學前教育。

      ……我們對死亡之國知道的比外太空還少。太空船出了大氣,還有些照片、隕石帶回來;但是沒有人,即使那些聲稱死後復生的人,也從未有任何證物留作紀念。所有可以證明它『是』的,也同樣可以反證它『非』。

      但是人類的謎題不止死亡一項,不能因為我們在現有的學理上無法確認,就否定它的存在。……如若我們可以因此學到安詳的死,或許會懂得如何從容的生。

(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liuxiaoyu 2012-4-29 03:13
如若我們可以因此學到安詳的死,或許會懂得如何從容的生。
這句值得反覆思量
回復 liuguang 2012-4-29 09:23
liuxiaoyu: 如若我們可以因此學到安詳的死,或許會懂得如何從容的生。
這句值得反覆思量
是的,該書的重點是生、死,也有很部分講臨終照顧和修行,以及知道死亡是怎麼回事之後,怎麼生活。有空的話值得一讀。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4: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