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學寫詩詞 - 為 Pengl兄捧場

作者:徐福男兒  於 2011-9-13 22:3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詩詞書畫|已有41評論

前幾天,Pengl兄發了一篇佳作《詩詞入門》,引來眾詩友的熱烈關注。以彭兄的初衷,是希望通過介紹詩詞常識,吸引更多的朋友來吟詠詩詞,雅聚盡興。不過很多朋友讀了彭兄的大作,以為作詩詞太難,頗有望而卻步之意,豈非辜負了彭兄一番辛勤、一片美意?因此我在這裡分享一點自己學習寫詩詞的心得,為彭兄捧場,如果能夠打消諸位詩友的畏難之心,勇於吟哦,水到渠成,把古韻詩社點綴得花團錦簇也似,是所願也。

彭兄的大作是系統地介紹詩詞的常識,敝文則是一鱗半爪地分享寫詩心得,希望能相輔相成,為眾詩友添一份助力。我於詩詞一道只是初學,尚稱不上「入門」,大概可以說才跨進去一隻腳。惟其如此,對各位初學的朋友或許更有借鑒之處。

學做近體詩,或者說格律詩,大致是四個要素:字數的一律(七言則每句七字,五言則每句五字);句數的規定(絕詩則每首四句,律詩則每首八句);押韻的要求(按平水韻的韻部);以及平仄的協調。前兩條盡人皆知,也有不少人誤以為只要符合前兩條便可以稱為格律詩。第三條的困難之處是容易發生誤解。作詩需講究押韻,即便白話詩也是如此,但是格律詩的韻腳是按平水韻的發音,與我們今天的普通話已有差別,這個差別就是誤解的來源。第四條平仄協調對現代人的困惑也源於古今發音和聲調的不同,只是平仄的協調要講究到每一個字,比起每首詩只有兩三個字(最多五個字)要求押韻,自然就顯得更麻煩一點。

其實這些誤解和困惑完全不難消除,以我個人學習的體會,首先解決工具書問題。目前坊間最方便易得的詩詞工具書是《詩韻合璧》,下面是網購的鏈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107183  這是一本備查的工具書,按平水韻的韻部分類,你如果不知道一個字屬什麼韻部,或者不知道這個字是平聲還是仄聲,一查便得。缺點是沒有引得,查起來頗費時間。不過慢慢用熟了,查找所需時間會越來越短。再熟練起來,記憶中都有,就不需要查了。

關於押韻,最容易搞錯的是今天讀起來押韻的兩個字,在近體詩的規則中卻不在同一個韻部,不能通押。比如「童(Tong )」和「孔(Kong)」,「龍(long)」和「洞(Dong)」,這兩組字在寫現代詩的時候完全可以押韻,因為它們的韻母都是 ong。但是在寫近體詩時,是不認為押韻的。因為「童「字屬上平聲「東」部,「孔」字屬上聲「董」部,不在同一個韻部,也不在同一個聲類,不能用來押韻。「龍」字屬上平聲「冬」部,「洞」字屬去聲「送」部,韻部、聲類均異,也不能押韻。還有更困惑的例子,兩個字均屬平聲,讀起來聲音也相同,卻依然不能押韻,比如「同」和「農」,前者在上平聲「東」部,後者屬上平聲「冬」部,分部不同,近體詩要求嚴格,不能通押,若寫古體就不妨事了。

另一種情況是今天普通話讀起來不押韻的兩個字,在近體詩反而是可以押韻的。比如唐代詩人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於弄潮兒。」第二句「期(Qi)」字和末句「兒(Er)」字押韻。這兩個字用普通話念起來是不覺得押韻的,可是它們在平水韻同屬上平聲「支」部,所以是押韻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中古音的「兒」字不發「Er」的音,而是發接近於「 Ni」的音,如此念起來與「期」字就在同一個韻上了。今天江南吳語地區方言「兒子」依然讀如「Ni  Zi」,便是中古音的殘留。再比如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詩中「斜」、「家」、「花」押韻。用普通話念,「家」、「花」二字押韻可以理解,但是「斜(Xie)」字似乎不押韻。實際上中古音「斜」讀如「Xia」,就像普通話的「霞」差不多,豈不就在韻上了?今天的吳語方言「斜」正讀如「霞」,可為佐證。這樣說來,朋友們又要望而生畏了,怎麼搞得清楚?其實大可不必害怕,《詩韻合璧》上哪幾個字屬於哪一部,列得清清楚楚,不嫌麻煩,多查幾遍,很快就熟稔了。

再說平仄的協調。詩詞講究平仄,最基本的原因就是聲音要抑揚頓挫才好聽。古詩實際上也有平仄,只是沒有近體詩那麼嚴格。詩詞也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對聲韻的要求是逐漸形成的。後來科舉制度要考作詩,總得有個規矩,平水韻於是應運而生,格律於是定型。廢科舉之後,一切自由,格律自然也成了古董,難怪今天人們覺得生疏了。

中古音分平、上、去、入四聲,上、去、入三聲為仄聲。今天普通話的第一聲、第二聲在中古多屬平聲,第三聲多屬上聲,第四聲多屬去聲,但是普通話沒有入聲。中古音的入聲以p, t, k 三個塞音為韻尾,普通話中這三個韻尾均已經脫落,歸入平、上、去三聲中了。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的,英語叫Mandarin,實際上就是滿人入主中原后在北京講漢語的口音,這是北方語系的口音。北宋滅於金人,宋王朝南逃,建都臨安(今天浙江杭州),講中古音的人群隨之南移,在今天的粵語、閩語、吳語中,都輕而易舉地能夠發現入聲字的讀音。因此,北方的朋友作近體詩的時候,調平仄的困難會比南方人來得大,不曉得哪個字該念入聲,怎樣念法。比如,普通話「屋」念第一聲,平水韻屬入聲。竹、服、逐、伏、菊都念第二聲,平水韻也屬入聲。木、目、陸、鹿都念第四聲,平水韻也都屬入聲。

調平仄是初學者最頭痛的一關,好不容易得一佳句,意境雋永,自己也十分得意,不料細查平仄,完全不調,一個字一個字地改,改到平仄協調了,當初美妙的意境蕩然無存,豈不沮喪?這是今天的初學者必定會碰到的難題。有什麼辦法?我個人認為沒有什麼捷徑,耐心地查,不要嫌麻煩,查到四聲熟了,自己想句子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把平仄調進去了。還有一個就是多讀古人的詩,「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並非虛語。

這裡我想借用一位詩友的作品,對平仄和押韻作一個案例分析,以便大家有感性的認識。雪的煙花最近發表兩首《中秋》詩,其中一首是這樣的:「月圓十五掛西窗,光灑枝頭披瑩霜。如煙思緒風吹過,水酒聊斟醉他鄉。」這是一首美妙的藏頭詩,含「月光如水」四字。煙花女史不但廚藝出眾,作詩天分也極高,每有佳句巧思,如這首詩的第三句「如煙思緒風吹過」,輕盈飄逸,使人想見女史風姿如月中仙子。如果能夠略調平仄和韻腳,便是絕妙好詩了。承女史惠允,讓我用這首詩做例子,先謝過她的美意。這首七絕的平仄應該是這樣的:

月圓十五掛西窗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光灑枝頭披瑩霜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如煙思緒風吹過                    仄仄平平平仄仄

水酒聊斟醉他鄉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先討論押韻。韻腳處下的是「窗」、「霜」、「鄉」三字,普通話念起來毫無問題,但是以平水韻論,霜、鄉同屬下平聲「陽」部,沒有問題;「窗」字屬上平聲「江」部,以七絕的規則,不可以通押。那麼改一個什麼字呢?我覺得改為「牆」比較好。「牆」也屬「陽」部,而且「西窗」、「西牆」意境相近,月掛西牆也講得通。其次討論平仄。第一句「月圓十五掛西窗」除了韻腳之外,平仄沒有問題。第二句「光灑枝頭披瑩霜」,「披」字應仄而平,雖然有「一三五不論」之說,但是緊跟的「瑩」字平、去兩讀,「瑩霜」意境很好,應該保留,那麼第五字似乎還是選仄聲為好。我建議用「綴」字,月光灑在樹枝上,斑斑駁駁的,好像點綴著晶瑩的霜花,意思也通得過。第三句「如煙思緒風吹過」是平平平仄平平仄,同格律的仄仄平平平仄仄不合,如改為「思緒如煙風颭過」,或者「思緒如煙風送去」,既合平仄,原意也保留下來了。我覺得還是「風送去」比較好一點,詩人在這裡表達的是她思鄉的心緒,晚風將思鄉之情吹送去故鄉,符合當時的心情吧?末句「水酒聊斟醉他鄉」是仄仄平平仄平平,格律應該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所以換個次序,改為「聊斟水酒醉他鄉」就行了。調整后的《中秋》是「月圓十五掛西牆,光灑枝頭綴瑩霜。思緒如煙風送去,聊斟水酒醉他鄉。」眾位詩友請看,調平仄並非很難,是嗎?

            古韻詩社中,才華橫溢者正多,如果大家都能按著近體詩的格律吟哦,焉知今後不出幾個子建、易安、李青蓮、杜工部呢?

            寫得太長了,趕緊打住。錯誤不當之處,尚祈詩社中各位高手郢正。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4

支持
1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1 個評論)

回復 風天 2011-9-13 23:10
徐福高閣,看人學寫詩詞,仄正平直。
回復 雪的煙花 2011-9-14 00:26
一起學習。
本來寫寫玩玩的,拿來一曬就露餡了
回復 徐福男兒 2011-9-14 02:36
風天: 徐福高閣,看人學寫詩詞,仄正平直。
風天兄是內行,初學文章怕不入法眼。
回復 徐福男兒 2011-9-14 02:38
雪的煙花: 一起學習。
本來寫寫玩玩的,拿來一曬就露餡了
你的詩意境優美,只要調順了平仄,是非常好的詩。
回復 pengl 2011-9-14 03:08
不錯不錯,這心得範例寫得平實直觀易懂。頂!

LZ所言極是:「Mandarin,實際上就是滿人入主中原后在北京講漢語的口音,這是北方語系的口音。北宋滅於金人,宋王朝南逃,建都臨安(今天浙江杭州),講中古音的人群隨之南移,在今天的粵語、閩語、吳語中,都輕而易舉地能夠發現仄聲字的讀音。因此,北方的朋友作近體詩的時候,調平仄的困難會比南方人來得大。」咱講閩語和粵語,對此深有體會。

鑒於不少漢字讀音的變化,中華詩詞學會於2005年5月頒布的旨在「以普通話作基礎,實行聲韻改革」的《中華韻譜(十四韻)》(拙文注12) :
http://my.backchina.com/chineseforum/200609/message-406878-page-1.html

《中華韻譜(十四韻)》就將「窗,霜,鄉」一同歸入「十唐的陰平」里。如果很不習慣《平水韻》或一時查不到的朋友,不妨用不那麼嚴格的《中華韻譜》(類似於《新華字典》)。
回復 徐福男兒 2011-9-14 04:01
pengl: 不錯不錯,這心得範例寫得平實直觀易懂。頂!

LZ所言極是:「Mandarin,實際上就是滿人入主中原后在北京講漢語的口音,這是北方語系的口音。北宋滅於金 ...
多謝彭兄垂賞。詩韻其實也不難,多查幾遍就記住了。
回復 pengl 2011-9-14 04:11
徐福男兒: 多謝彭兄垂賞。詩韻其實也不難,多查幾遍就記住了。
先以普通話為標準,如要精益求精再查平水韻,幾個有出入的字再推敲推敲。
回復 雪的煙花 2011-9-14 07:47
徐福男兒: 你的詩意境優美,只要調順了平仄,是非常好的詩。
謝謝鼓勵。 繼續好好學習
回復 風天 2011-9-14 08:18
徐福男兒: 風天兄是內行,初學文章怕不入法眼。
風天門外漢,獻花拍手湊熱鬧。
回復 早安太陽 2011-9-14 08:23
   正!!
回復 woodchen88 2011-9-14 11:52
男兒格律詩功底深厚,佩服!   

不過對這平仄的講究俺要說幾句胡話。俺總覺得這平仄對詩的陰陽頓挫固然有利,但對現代人來說太繁瑣,不利於大多數人的學詩作詞。 而且平仄原為古人吟詩之用,現在還有幾人如此呢? 用平仄的本本來束縛律詩,有利有弊。古時利多弊少,今日顯然利少弊多,讓很多人對律詩望而卻步,實在得不嘗失。

所以俺說:有平仄,但不唯平仄。 當佳句巧思和平仄相撞時,平仄應讓路。 比如俺以為煙花的原詩有很多佳句,像 西窗,如煙思緒,以及整體要比按平仄律后的要好。 不知各位看官感覺如何?


所以俺呼籲: 善用平仄寫詩的,在大師的路上高歌猛進,大家鼓掌鮮花!   不善用平仄的,也不退卻,大膽地把奇思佳句亮出來,把咱詩壇搞得紅紅火火,煙花四放,  豈不美哉?

哈哈, 木頭胡言,見笑了。。   
回復 小小.. 2011-9-14 12:29
    
回復 徐福男兒 2011-9-14 13:10
早安太陽:    正!!
多謝鼓勵。
回復 徐福男兒 2011-9-14 13:15
woodchen88: 男兒格律詩功底深厚,佩服!    

不過對這平仄的講究俺要說幾句胡話。俺總覺得這平仄對詩的陰陽頓挫固然有利,但對現代人來說太繁瑣,不利於大多數人的 ...
木兄所見甚是,各盡所能,各擅所長,才見得百花齊放。
回復 徐福男兒 2011-9-14 13:16
小小..:      
多謝小小鼓勵。
回復 kzhoulife 2011-9-14 13:19
普及詩詞知識,壯大古韻詩社!鼎,贊!
回復 yuki-1217 2011-9-14 15:13
鮮花!
還是難~~~
回復 徐福男兒 2011-9-14 21:39
kzhoulife: 普及詩詞知識,壯大古韻詩社!鼎,贊!
謝劍兄垂賞。
回復 徐福男兒 2011-9-14 21:41
yuki-1217: 鮮花!
還是難~~~
謝謝花兒。其實多做幾次就會覺得不難。
回復 雪的煙花 2011-9-14 23:23
徐福男兒: 你的詩意境優美,只要調順了平仄,是非常好的詩。
再來說說我的想法:我認為,言之有物和意境優美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礎上再推敲平仄。如果兩者皆美那是最好不過,如果功力不夠,就先保最基本的吧。徐福男兒的格律學習非常好,也很有必要,可以讓我們慢慢了解和提高,然後達到意境格律的高度美麗。

非常感謝你對詩詞的普及學習和對煙花的鼓勵!
123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11: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