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我該如何應對四面楚歌的生活

作者:諮詢師  於 2011-7-14 01: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2評論

我該如何應對四面楚歌的生活

【困擾疑惑】

咨客,女,年近四十,本科學歷,公司職員。與丈夫分居,有個剛上小學的兒子,因經濟原因不得不帶著兒子與母親生活在一起,但不能接受母親對待自己和兒子極端的管教方式,擔心目前的家庭環境不利於兒子的身心健康,前來求助。

 

【案例總結】

年近四十的咨客,在朋友們眼中是個開朗熱情、樂觀堅強的女士,只有她自己心裡清楚目前的生活正處於四面楚歌的狀態。幾年前獨自帶著孩子離開老家來到上海生活,經朋友介紹認識現在法律上的丈夫,但現在兩人已經分居一年多,婚姻早已名存實亡。近四十歲的「單身母親」靠自己的能力在上海撫養兒子,需要加倍努力的工作,但常因加班時無人照顧剛上小學的兒子,只能選擇與母親、妹妹一家生活在一起。但母親的性格極其強勢,對家庭的管理方式太過極端,一直要求身邊的人對她無條件的服從。這樣的環境讓咨客的兒子變得有些悲觀、抑鬱,咨客擔心再繼續這樣的生活,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但以目前的條件,又不知該如何能將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為此感到非常困惑,前來諮詢。

 

【諮詢思路】

一.評估:

1.        家庭環境:諮詢師評估后發現年近四十的咨客,獨自帶著剛上小學的兒子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環境中。整個家庭由咨客的母親管理,老人用管教咨客的方式來管教咨客的兒子,導致年幼的孩子變得膽小、悲觀、抑鬱,並且老人改變的可能性很低。

2.        婚姻狀況:評估咨客目前的婚姻狀況,是否有條件和資源迅速尋找合適的另一半,幫其共同分擔經濟和情感的壓力。評估后發現咨客屬於分居狀態,還沒有辦理離婚手續,目前的狀態很難尋找合適的另一半。

3.        經濟狀況:評估咨客是否有經濟能力和孩子搬出來租房住,是否有人共同分擔孩子的撫養費。評估后發現咨客獨自撫養孩子,儘管一直加倍努力的工作,仍存在經濟方面的生存壓力。

二.干預:

    咨客要為自己設定嚴格的時間表,有計劃性的迅速解決如下問題,才能改變現狀:

1.        關於婚姻:如果目前的婚姻可以挽救,要儘快想辦法解決問題,恢復正常的婚姻生活;如果不能挽救,儘快辦理離婚手續,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的擇偶狀態。在近一兩年內尋找能同時接受咨客和她兒子的另一半,組建屬於自己的家庭,既能緩解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壓力,還能調整孩子目前不快樂的狀態。

2.        關於家庭環境:儘管咨客的母親發生改變的可能性很低,但咨客依然可以試圖與母親深入溝通,在咨客有能力搬出去之前,希望母親能在管理家庭的過程中建立邊界,對待子女和隔代親的管教要分層,給予咨客教育自己兒子充分的自由和尊重。等條件允許時,咨客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帶兒子搬出去獨立生活,最晚也要在孩子初中畢業之前。

3.        關於工作:想辦法提高業務能力和工作效率,盡量減少加班的時間和頻率,多做讓自己減壓的事情。同時要清楚目前的老闆支持咨客尋找男友是有時間限度的,不能因此長期耽誤工作。

 

【案例啟示】

一.盡量避免三代同堂教育孩子,因客觀原因不可避免時,也要設立邊界。隔代親教育孩子和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難免會有差異,父母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願教育子女,三代同堂不但會導致父母和老人之間產生矛盾,也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因客觀原因必須要生活在一起時,也要分層管理,設立邊界,老人要尊重子女對下一代的教育方式,幫助子女樹立在下一代孩子心目中的權威。

二.凡事只有做得不同,結果才會不同。很多人遇到困難時,常常不停的抱怨,覺得前途渺茫,看不到希望,不願自己想辦法或充分利用專業資源去解決問題,甚至知道如何解決問題也不願去做。其實,為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有計劃性的逐一去做能改變困境的事情,這個過程就已經讓自己看到了希望,可以提醒自己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做得與之前不同,結果就會不同。

 

【諮詢過程】

主持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困惑,有困惑的地方就有《龍王解惑》,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亞電視的心理諮詢節目《龍王解惑》,我是主持人毛毛,這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著名心理醫生張道龍,接下來我們接聽今天的熱線電話,看看是什麼樣的問題在等待張醫生的解答。

1.        張醫生:你好!我是張醫生,請講講你的困擾吧。

2.        咨客:現在最困擾我的事情是我和母親之間的關係問題。幾年前我帶著孩子離開老家和父母一起來到上海生活,爸爸去世后,我和我兒子與母親、妹妹生活在一起。我母親今年六十幾歲,是個脾氣暴躁,控制欲很強的人,她一直要求身邊的人對她無條件的服從,從她的長輩到我的孩子,無一例外。現在她對我兒子的影響非常大。我兒子還不到十歲,悲觀、膽小。每天早上醒來就嘆氣,擔心又是倒霉的一天,我和孩子說今天會不一樣,他就會哭。不願意和別人打招呼,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得還比較好,但脾氣特別急躁。

3.        張醫生:現在家裡有你和兒子,還有你媽媽和妹妹,還有妹夫等其他人嗎?

4.        咨客:還有我妹夫和妹妹的孩子,但妹夫因工作關係很少回來。

5.        張醫生:你們是住在妹妹的家嗎?

6.        咨客:這個比較複雜,當時我們全家的積蓄都用來買這個房子,因為妹妹的工作在上海,辦理購房手續比較方便,所以房子就寫她的名字,我們就算是住在妹妹的家。我母親也經常指著我兒子說『你寄人籬下,還這麼不聽話、不懂事』之類的話。

7.        張醫生:聽上去這個家是由你母親來管理,對嗎?

8.        咨客:對的,一直就是她做主。

9.        張醫生:如果是妹妹和妹夫自己買的房子,媽媽住過來就會收斂一些。但現在的情況是你們一家人共同買的房子,她在家裡的表現就會不一樣。

10.    咨客:對,從我妹妹結婚買房到撫養孩子,妹夫的家裡很難在經濟方面給予幫助,全是我媽媽和妹妹在花錢。

11.    張醫生:你妹妹的孩子比你的孩子大還是小?

12.    咨客:比我兒子小。

13.    張醫生:你前夫還承擔你兒子的撫養費嗎?

14.    咨客:不承擔。

15.    張醫生:是你選擇不讓他承擔還是他沒有能力承擔?

16.    咨客:當初他不同意我帶孩子出來,是我自己堅持過來的。

17.    張醫生:也就是你離開后不想和他有任何接觸。

18.    咨客:對。

19.    張醫生:你現在是否有能力獨立出來租房子住?

20.    咨客:也不是完全沒有,但我一個人帶孩子,上班又比較遠,沒有人幫我管孩子。儘管有課後和假期託管班,但還是有沒人負責的時間段。

21.    張醫生:現在你和你的母親生活在一起,是你和你母親的關係有問題還是你兒子和你母親的關係有問題?

22.    咨客:我母親是個性格非常強硬的人,小時候我會極力的反抗她,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雖然不能完全理解她,但她的負面情緒對我不會造成很大影響,我都能忍受。而我兒子年齡比較小,還在成長期,我擔心我母親每天的這些負性情緒對我兒子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

23.    張醫生:關於你母親在教育孩子時,會給孩子帶來不利影響,你能和我說一件生活中你最不能接受的事情嗎?

24.    咨客:比如我父親生前非常疼愛我兒子,也很呵護他,父親剛去世不久時,我兒子有時不愛吃飯,不聽話,我母親就指著孩子喊『你剛把你姥爺氣死,現在又要氣死我』,她總是把我父親去世的責任全部推到我兒子身上。最嚴重的是現在她總打孩子。

25.    張醫生:看來你母親對你兒子的教育還像是在對待你和你妹妹,而不是隔代教育的方式。

26.    咨客:但我和妹妹不一樣,我一歲的時候就被送到外婆家了,妹妹是被我母親一直帶大的,現在患有輕度抑鬱症,一直在服用抗抑鬱的藥物。

27.    張醫生:你妹妹能接受你母親教育孩子和管理家庭的方式嗎?

28.    咨客:不能接受,但是因為從小就和我母親在一起,她比較順從、軟弱,很多事情會採用迂迴的辦法,慢慢的也適應了,這也是我倆最大的區別。

29.    張醫生:也就是說你因為後來回到父母身邊,對母親的很多做法看不慣,尤其不能接受她管教你兒子的行為。但你母親已經是六七十歲的年齡,改變她幾乎是不可能的,很多人遇見你這種情況時,會考慮如何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最短的時間內搬走,從生活上獨立出來,可以減少你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畢竟你會有自己教育兒子的方法,在不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時,三代同堂攪在一起生活,就會給孩子帶來不利影響。還好你兒子比較小,只要你能在近一兩年內搬出去,偶爾在你加班或者出差的時候由你母親照顧照顧他,這些不利影響就不是持續的,還可以改變。如果孩子已經18歲了,就很難改變。現在你是一個人生活,搬出去以後如果能再組建一個家庭,有個人幫助你一起照顧孩子,孩子還可以調整過來,但最晚要在他初中畢業之前搬出去。還有一點就是從長遠來看,你母親教育你兒子和教育你是同樣的方式,漸漸的孩子會感覺和你不是母子關係,而像是兄弟姐妹的關係。

30.    咨客:我母親現在的確經常在孩子面前指責、批評我,說我不管孩子,只知道顧自己的事情,但我又不能馬上離開家,所以很矛盾,不知該怎樣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小。

31.    張醫生:如果你母親願意接受你的建議效果會好一些,比如你和她商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評你,有損你在兒子面前的尊嚴;盡量按照你的意願來教育兒子。所以,能儘快搬出去最好,如果暫時不能搬出去,就和你母親商量對這個家的管理要分層,可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管教你,但你的兒子應該由你獨立管教,除非你不在孩子身邊時由她代管。

32.    咨客:我明白。但是我現在覺得特別累,剛開始我也沒想要在這住這麼久,結果現在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33.    張醫生:我能理解你感覺到累是因為要「兩線作戰」。在工作方面,你屬於外來人口,有生存壓力,需要格外努力;家庭方面不但要教育孩子,還要照顧母親,同時你還單身,就是這種四面楚歌的狀態讓你感覺到很累。

34.    咨客:對的。很多朋友認為我很堅強,其實我心裡知道,我是逼不得已,沒有辦法。

35.    張醫生:是的。但是你現在還不到四十歲,還有很多時間,需要想辦法主動去解決問題。首先,如果環境給你這麼大的壓力,你就要想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搬出去,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有了計劃就相當於有了希望,讓自己知道困難是暫時的。第二,你還年輕,不可能一個人帶著孩子獨立生活一輩子,要儘快尋找能同時接受你和你兒子的另一半,組建屬於你們自己的家庭,生活就會好轉。對方不但經濟上能幫助你,還能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給你支持。第三,可憐天下父母心,母親不是不想幫你,只是方式方法不得當,但改變她幾乎是不可能的。

36.    咨客:的確是這樣,我知道我母親非常辛苦。

37.    張醫生:對。在不可能改變她的情況下,再這樣繼續熬下去對孩子是極其不利的。

38.    咨客:您剛才說的四面楚歌真的就是我的生活狀況。其實來上海后,我也是想著儘快找個人結婚,並且經朋友認識了現在法律上的丈夫,剛認識時他還在上一段婚姻之中,他一直說是為了我離開了妻子和孩子。我們結婚後不久,我父親就開始生病,我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照顧父親上,沒有凸顯出我們之間的問題。父親去世后不久,我倆的婚姻問題就逐漸凸顯出來,我們現在還沒有辦理離婚手續,但是已經一年多沒有見面了。

39.    張醫生:也就是說他現在不能給你任何幫助。你們之間都是重組家庭,慎重的分析考慮后,如果還能繼續生活,就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好好生活;婚姻不能繼續的話,總是這樣拖著不辦理手續對你也沒有任何好處。你現在正處於中年向上爬坡的階段,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肯定非常艱難,所以急需改變現狀,把目前對你不利的因素盡量全部去掉,逐一改變你四面楚歌的狀態。首先,如果婚姻不能挽救,先將自己從法律的婚姻關係中解脫出來。你還年輕,有工作,還有很多朋友,可以通過朋友的幫助或者專業的婚介機構,儘快尋找能同時接受你和你兒子的另一半,重新組建家庭,緩解經濟和感情的壓力。其次,你母親那邊可以如實地溝通你的想法,告訴她目前的狀態讓你壓力非常大,在你有能力搬出去之前,希望她能給你充分的自由和獨立的空間行使你作為母親的權利,改善孩子現在不快樂的狀態。如果她能有所改變最好,最糟也就是沒有變化,應該不會變得更壞,等你的經濟狀況好轉時儘快搬出來,離開那個高壓的環境。這樣你的四面楚歌就少了兩面。第三,工作方面,你比較努力上進,想辦法提高業務能力和工作效率,盡量減少加班的頻率,多做能夠讓你減壓的事情。因為加班的時候你會著急回家照顧孩子,就會感覺特別累。這些事情你都排在時間表裡去做,每解決一個問題你就會感覺壓力小很多,同時其他問題很可能也隨之迎刃而解。這些事同時壓在你的頭上,你還能擁有一份工作,我覺得的確非常不容易,真的是很堅強。

40.    咨客:我明白了。我現在的老闆原來是我的朋友,對我的情況也非常了解,他也經常鼓勵我儘快找個男朋友,還承諾只要我去相親,他都准假。但我現在覺得即便結束了這段有名無實的婚姻,面對感情我仍然有很多問題,否則也不會兩段婚姻都失敗。

41.    張醫生:首先,老闆對你的同情和支持一定是有限度的,如果你長期都不能解決問題,又耽誤工作,他一定會感到厭煩。所以,你必須要有時間表,儘快解決問題。第二,先解決法律上的婚姻關係,讓自己處於擇偶的最佳狀態。再分析是什麼問題,這件事很可能是因為你選人有問題。關於如何能選對人我們可以下次再討論,現在你需要先解決剛才我們討論的那幾點,當你可以談戀愛的時候,有幾個備選不知該如何選擇時,我們再做有針對性的討論。

42.    咨客:好的,我明白了。

43.    張醫生:希望今天的分析能對你有所幫助,解決你婚姻的問題,和你母親深談之後,涉及到篩選男友的問題時,我們可以再次討論。解決前兩個問題后,你也會感覺輕鬆很多。

44.    咨客:好的,謝謝您!

45.    張醫生:不客氣,再見!

 

心理醫生:張道龍

撰稿、編輯:姚立華

 


高興

感動
1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RidgeWalker 2011-7-14 01:47
「要求身邊的人對她無條件的服從」。。。整個一個女皇啊
莫說心理疾病不是病
回復 YRose 2011-7-14 05:32
Everything happens for good.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5:5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