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隨聲附和

作者:暗夜行路  於 2012-10-23 08:3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4評論

隨聲附和

當我們說到日本人時,他們給我們的最深的體態印象是,必恭必敬地站的筆直,在說著「是」,這彷彿是日本人在和人交往中的典型姿態。其實我們把他們這時發出的「はい」翻譯成「是」,是不準確的,也許翻譯成語氣詞的「哎」更好,這個詞只是日本人為表示禮貌的隨身附和,告訴你他對你的話題感興趣,意思是「我在聽你說話」,絕對不是對你所說的表示認可。下面是作者的分析。

「在英語中有體態(body expression)這個詞,關於這方面學問的研究似乎正在進行,但還處在非常幼稚的階段,比方,說常叉著手的人具有攻擊性的性格

做什麼動作,表現什麼姿態,這[無聲的語言]是學術界還沒有開拓的原野,它是比語言更能表現出深藏在人身體內部的東西,是[]和社會相連的明確徵兆。

從姿態可以窺視一個人的心理深處,越是無意識越是不能忽視的標誌。同時姿態也是一種文化,是對社會各種集團起著承上啟下的文化。個人是作為個人擁有獨自的姿態,在這姿態的基地里有集團共有的,進而有社會共通的姿態。人類通過交換語言得以感情交流,獲得文化;在無意識中模仿他人的動作、姿態,成為社會人,文化的一分子。

——按照這樣的思考,疑問出現了:我們日本的文化是通過我們日本人怎樣的姿態來表現的呢?更正確地說,通過彼此姿態的模仿,我們建造了怎樣的文化呢?

首先,先讓我舉幾個我想到的姿態,探索一下它們的意思。然而,我不想在一開始列出已經定義了的體系,或是為了話題的趣味性,跳躍著立刻把結論推出來。象「大概日本人是……」這種把段落的命題做出來的方法與我的性格不符,我認為這無益於今後的進一步研究。比起說這樣的動作是什麼,那樣的姿態有什麼意義,舉幾個動作和姿態的例子提出問題不是更好嗎。

在學問、知識上恐怕找不出[真的]解答,有的只是對問題的質詢。

說到日本人的姿態,我先想到了「隨聲附和」{日語里漢字是相槌,槌字不是木字旁是金字旁。譯者按},讓我們首先查一下這個有趣的詞。在《廣辭苑》里「相槌,是在打鐵時此起彼落的配合],咚鏹咚鏹令人愉快的打鐵聲已遠離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正月里在杵臼里鑿糯米的光景也漸漸地生疏了。

然而,充分體現兩人合作勞動的詞——隨聲附和,卻傳了下來。隨著拍子不停地翻動著臼里的糯米面人工作比起拿著棒杵搗米人的工作,不是要難一些也有趣一些嗎?在共同的工作中站在被動的、從屬立場的,似乎是更難更有愉快性的工作。

瑞士的卡詩卡路女士在她的《日本觀察筆記》中,對日本人曖昧的回答方式進行了批評。『從日本人那裡你不可能得到確切的[Yes]或者[No]。(中略)『是呀——,就是嘛——』這些回答,會讓你皺眉頭,無論如何它不會使你得到一點要領,仍然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日本人就是這樣難於讓人理解的人。』

這不是什麼新鮮、獨特的論點,然而,只這一點,反映出我們日本人的動作,及至我們的文化具有不為它國人所理解的特異性。平常,我們沒有注意到自己在聽別人的講話時,不停地點著頭,有的人在心裡附和著,有的人誇張地扭動著身體附和著,這種沒有意識的行為很難自我意識到。

電台和電視台的節目製作人,對初次出演的人進行的一種[教育],就是減少隨聲附和,在畫面和播音中,這種哼哈的隨聲附和動作和聲音,即刺眼又刺耳。用客觀的觀察來看,所謂的隨聲附和是對不懂的異論表現出的一致態度。

外國的商人來做生意,為某事拚命地宣傳自己的論點,我們的商人為對方的熱情所打動,不由自主地隨聲附和,在對方認為這種姿態是準確無誤的[Yes],於是,取出合同書要簽定合同,日本人看到要簽約,如何也不能同意地直搖頭,這使外國人感到震驚,對日本人的評價是沒有誠意,可以臉不改色地說謊。

這是種很難辦的誤解,我們是把論理和感情的世界區分對待的。簽約是要表明[Yes][No]的論理世界,會話中的隨聲附和是基於感情的社會性的表現,我們是生活於一個將這兩者巧妙地相結合,表現出來的,不是完全真實的人間世界。

在歐洲,融於對方的感情中,表現出的行為叫做[合拍]。說歐洲,其實是不完全相同的,美國和瑞士人很少有這樣的[合拍],而維也納和巴黎人卻有不遜色日本人的[合拍]。這是怎麼回事呢?美國和瑞士是各種民族和語言相交融的國家;維也納和巴黎是在同一文化的前提下,也就是有默契,在默契的了解中注重了對方的感情是可能的。在美國,想要各種人種間有一致的意見是不可能的,在複雜多樣的各種民族交錯的現代世界,不得不把 [Yes][No]作為前提。

然而,在數十年、數百年後,人類創造了共通的前提出現在地球上時,這種微妙的[合拍]肯定具有它的價值,甚至說不定日本人的[隨聲附和]會被看作為一種愉快的、共同合作的原形。」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徐福男兒 2012-10-23 10:18
中國人不隨聲附和,但是說話有「微言大義」,有時候甚至「盡在不言中」,是不是更難交流一些?   
回復 小皮狗 2012-10-23 11:31
作者介紹了與日本人的交流時,他們的表達方式和美國人是不一樣的。看來要做到知己知彼,是需要耐心和用心去研究的。
回復 暗夜行路 2012-11-16 18:04
徐福男兒: 中國人不隨聲附和,但是說話有「微言大義」,有時候甚至「盡在不言中」,是不是更難交流一些?    
日本人是「盡在意會中」。一件事,語言的表面也許是同意,但你要看他說話的語態,實際是拒絕。
回復 暗夜行路 2012-11-16 18:05
小皮狗: 作者介紹了與日本人的交流時,他們的表達方式和美國人是不一樣的。看來要做到知己知彼,是需要耐心和用心去研究的。 ...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暗夜行路最受歡迎的博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4: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