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京城往事(十五)糧店和煤氣站

作者:石竹苑  於 2011-5-22 10:4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京城往事|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16評論


京城往事(十五)糧店和煤氣站

 

那時候,每家一個糧本,糧票是按人頭核定的。定量好像是成年男性每月三十六斤,重體力勞動者還要多幾斤。每月定量之內還分粗糧和細糧,有面票,米票,和用於買雜糧的糧票,北方以麵食為主,所以最多的是面票。糧食的價格多年不變,只是偶爾調整一下,各單位都會開會傳達文件,通知大家並作出解釋以安民心。關於定量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單位的書記和一個總抱怨不夠吃的職工打賭,買來兩大籠包子,大概有五六斤,書記說,只要你能把包子全吃下去,定量給你加倍。結果是兩籠包子連渣兒都不剩,全進了這個職工的肚皮,書記卻沒辦法實現承諾,最後被撤職調走了事。

 

記得麵粉的價格大概是每斤一毛六七的樣子,每人月定量是二十斤。大米分好米和次米,好米油性大,綿潤,每斤兩毛錢上下,每人月定量只有五斤,次米口感差,乾澀,每斤一毛五六。其他雜糧主要是玉米面,小米,綠豆,紅小豆,黑豆之類的。玉米面好像是每斤一毛二三左右。進糧店的第一個感覺是干嗆,空氣中似乎飄浮著麵粉之類的東西。地面上常常會有裝卸糧食時漏灑下來的米面等。早先是由售貨員用一個大號的鐵皮製的象長簸箕的器具從糧櫃里舀上來,放在台秤上稱重,後來改進用機器,在半空吊著個大漏斗,稱好的糧食從漏斗下方流出來,自己拿口袋接著。買糧都是自帶口袋,大宗的如麵粉和大米是由機器來控制,小類別的如玉米面和豆類還是由售貨員用台秤稱好再倒入買家的糧口袋。最不幸的是有的人家一時大意,自帶的口袋有破洞,灑落在地上,大米還好辦,掃起來,回家多洗幾遍還照樣吃。麵粉就麻煩了,肯定要損失一部分。

 

玉米面用來熬粥,蒸窩頭,為了好吃,在窩頭裡加紅糖,或是紅豆,把窩頭切成片兒,放在爐台上烤,不過蒸窩頭還需要有點技術,水分的多少很重要,水少了,玉米面是散的,和不起來,水多了,窩頭不成形,趴下變成了玉米餅子。還有一種吃法是和麵粉混合,做成麵條,這種麵條乾爽有咬勁兒,要好吃又不覺得粗糙拉嗓子,掌握麵粉和玉米面的比例是關鍵。另外,兩樣面混合,麵條不能切的太細,要粗厚一點,否則容易斷,煮的時候也不能太久。在農村裡用柴灶大鍋貼玉米餅子,要旺火燒,烤出來的餅子香脆還有點甜,好吃。

 

每條衚衕都會有一家糧店,七十年代起,糧店開始自製切面,不是干挂面,是新鮮的帶水分的生切面,它方便了很多的人家,也節省了時間,過去自己動手和面,揉面,然後還要放一會兒,讓面和水充分結合,麵糰變得滋潤,之後擀平攤薄,疊整齊用刀切。沒有一個小時是做不完的。有了切面,這些功夫就都省了,人也從辛勞中解放出來,雖然口感一般,而且因為麵粉里放了鹼,麵湯不好喝,但省時省力。因此對切面,石竹苑還是心存感激的。那時候的一斤切面二毛三還是二毛六,記不清了。

 

 

再說煤氣灶,它取代了煤爐,成為舉炊的主力以後,夏天不再用煤爐子,少了爐灰少了儲存煤,裡外乾淨了許多。不用再發愁爐子火滅了,要重新生火還得等著煤火燃燒起來才能做飯。有了煤氣灶,手一擰,點著火就可以了。最早的煤氣灶是沒有自動點火裝置的,要用火柴或是打火機來點燃。一手吃火種,一手擰開煤氣灶的開關,要看到藍色的火焰噴出來才成。當時很好奇火焰為什麼是藍色的,而煤爐的火苗卻是黃色。

 

煤氣罐有多少公斤重記不清了,感覺空罐有三四公斤,裝滿的罐子好像有二三十公斤吧,也許更重一些。供應也是憑票有限制的。把空罐運到煤氣站,換回一個充滿氣的重罐,一次大概六七塊錢。有的煤氣站是和煤場合在一處,也有單獨設置的。一般都是放在一個高台上,猜想是為了方便運送煤氣罐的卡車裝卸,高台和卡車車廂的高度持平。但是個人搬動就很不便了,鋼製的罐子很重,搬運是個力氣活,平房還罷了,樓房簡直是對人的體能考驗。很不幸,有一位非常有才華的中年知識分子就是因為搬煤氣罐上樓,導致一隻眼的視網膜脫落,失明了。

 

從自家到煤氣站再回到自家,運送煤氣管也是考驗人的智慧和技能。用自行車帶罐子,最簡單的事放在後架上,用繩子捆住。還有一種是用鉤子把煤氣罐掛在車的側面,騎車的時候要側斜著車以保持平衡,這需要點技巧。還有的人家是用自製的專用拉杆車,五花八門。

 

煤氣站是嚴禁明火的,當時也不覺得有什麼可怕的,後來看到發生爆炸和火災的新聞圖片才真正明白它的危險和破壞力。記得曾見過有人故意把煤氣罐的閥門打開,以放掉殘留的尾氣,那氣味真的很難聞。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7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7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6 個評論)

回復 寧靜千年 2011-5-22 11:44
記得那時是深挖洞廣積糧,老百姓吃的米面都是在糧庫了放了好多年的陳舊的糧食。
後來俺是去插隊才發現農村的玉米面、小米真香!
回復 meistersinger 2011-5-23 00:49
又回到當年啦。先跟大人去糧站。後來自己去了。
回復 石竹苑 2011-5-23 22:34
寧靜千年: 記得那時是深挖洞廣積糧,老百姓吃的米面都是在糧庫了放了好多年的陳舊的糧食。
後來俺是去插隊才發現農村的玉米面、小米真香!
是啊,當年新收的糧食才好吃,放了七八年的,差不多都成了陳化糧。
回復 石竹苑 2011-5-23 22:35
meistersinger: 又回到當年啦。先跟大人去糧站。後來自己去了。
別忘了帶糧票
回復 kylelong 2011-5-24 20:53
   回憶過去,記憶猶新。
回復 石竹苑 2011-5-25 02:05
kylelong:    回憶過去,記憶猶新。
敘敘舊,結新友。
回復 kylelong 2011-5-25 07:11
石竹苑: 敘敘舊,結新友。
  
回復 九畹 2011-6-7 02:06
稀飯你平鋪直敘的回憶,那時的糧店彷彿又歷歷在目
回復 石竹苑 2011-6-7 12:11
九畹: 稀飯你平鋪直敘的回憶,那時的糧店彷彿又歷歷在目
謝謝!就是大白話,實話實說。
回復 九畹 2011-6-7 12:43
石竹苑: 謝謝!就是大白話,實話實說。
   小崔?
回復 石竹苑 2011-6-8 00:50
九畹:    小崔?
他跟俺學的
回復 九畹 2011-6-8 04:50
石竹苑: 他跟俺學的
你牛~不愧於北京侃爺   
回復 rongrongrong 2011-6-18 03:29
    
回復 石竹苑 2011-6-18 04:02
九畹: 你牛~不愧於北京侃爺    
小聲點,別讓他聽見啊
回復 石竹苑 2011-6-18 04:02
rongrongrong:      
  
回復 九畹 2011-6-18 04:04
石竹苑: 小聲點,別讓他聽見啊
北京爺們兒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21: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