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海外華媒的愛黨清高,贊一個

作者:ryu  於 2014-7-12 14: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肅然起敬|通用分類:社團信息|已有8評論

本月5日閉幕的東京國際書展上,中國展團20餘家出版機構攜200冊圖書參展,「中國圖書走俏東京書展」--《人民網・節會頻道》在7月10日的報導中這樣寫道。「人民日報」記者張賀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獲悉:在日前閉幕的東京書展上,中國取得近年來出版界參加該展最佳成績。中日版權貿易近年頻繁,中國參展團組織國內20餘家出版社近兩年出版的新書,內容涉及文學、教育、建築、傳統文化等領域,共約200冊,其中百餘冊反映社會主義價值核心觀的優秀出版物在書展期間展出,多方面宏觀反映了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為促進中日出版界的交流交往,書展期間還舉辦了以「開拓中日圖書交流的渠道為主題的交流活動。
在日本的海外華媒也極力做了報道: 7月10日中日出版界百餘代表還在東京都文京區政府大樓舉行第三屆中日出版界友好交流會。主題為:開拓中日圖書交流渠道——「中國圖書進入日本、日本圖書進入中國」的新探索。「教育類圖書尤顯突出,世界圖書出版社北京公司出版的《趣味漢語拼音課本(漢日對照)》、《輕鬆學漢語—漢語課堂教學使用技巧72法》,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體驗漢語100句(日語版)》系列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漢語2008》系列等圖書。而機械工業出版社的《畫棟雕梁》、《中國的世界遺產》等圖書則將中國優秀的人文歷史展現於世界舞台」。
只是,上述圖書就說是將中國優秀的人文歷史展現於世界舞台,似有品位清貧之嫌。
但是,要知道中國的國家新聞出版企業本來就是隷屬於多重領導,除了最明確的上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之外,還必須受制於文化部,仰望中宣部的指導,出版或者新聞報導、廣播的選題必要提前報審、備案,所以,要推出一部好作品並非容易。而且,同行之間,多數的新聞出版企業僅屬於處級行政級別,可是,有的就屬局級編製,更有高居總局、甚至部級的令眾企仰望的優越地位。如此的相爭也就是非正常的激烈。在這些企業內部還存在有等級森厳的「主渠道」、「次渠道」等之分。既使如此,新聞出版廣電企業還是很有自信、自豪感的,歷來被自己人阿Q式地美譽為上層建築,文字匠、無冕之王,等。
積年之努力能推出「將中國優秀的人文歷史展現於世界舞台」實屬不易,不鼓掌就是說不過去的了。

而本文想致敬意的並非上面舉例的中國國內的「天之驕子」,而是掙扎在海外,仰日本「鬼子」鼻息的恩恵得到了辦報、辦刊「榮幸」的在日本的諸海外華媒。這些只有他、她們自己知道自己心裡辛苦、窮酸的海外華媒們,吃著自己的辛苦飯,基本上大都仰望那些個買卵賣逼的華人小商的廣告銅錢,卻是戰鬥在「鬼子」的新臓里,與二千里之外的母國心心相映,自覺主動去爭取駐日本中國大使館的點撥,紛紛在七月號的報刊上與我黨同聲共討77年之前的日本的世代不可忘卻的罪惡行徑。而在一個月前的今年6月,海外華媒們又協同作戰,自覺地忘記25年前在首都北京廣場上發生的那次不得10多億中國人人心的「窩囊」活動,不容易地在版面上保持了「衛生」。

更可貴的、更令絕對大多數的在日華人們尊重的就是,海外華媒們齊唰唰地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主動理解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精神,不信神、不信鬼、不怕邪,敢於無視那個特意選擇6月那日的前二天來駐日本的中國大使館假自首不成功后,無可奈何之下,孤獨無援地只能網啰部分蒙古、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旅日居民,瓶瓶缶缶才約了 50 人的那個維族的吾什麼開希,冷清地在很多中國人生活的JR 池袋站向中國政府訴說「尋求政治改革」。可憐的慷慨激昂,沒有海外華媒報道的無功演說,幸災樂禍者不知有多樂。

儘管,聽東京赤坂好多中國部、委辦駐東京辦公處的先生們說過,海外華媒們如果敢回中國注冊辦報刊的國內版,十有十個是不會被批准的。但是,這些絲毫打擊不了這些海外華媒的愛黨的積極性,和自詡海外華媒精英的自豪感。在中國人集中的地方,海外華媒的報刊看起來象雜亂無章地、垃圾一樣地扔在地上任華人「無料」挑撿。但是,「在日華人社會最權威的報道、最快捷的服務信息,都在海外中文華媒、微信的公眾平台里」,海外華媒的清高不是自己封的,「人民日報」肯定了他、她們,中國大使館信任、使用了他、她們。

海外中文華媒的「存在和發展源於不斷調整對高速發展中國的客觀凝視和獨特表現,源於對在日華僑華人社會題材的鍥而不捨和表現上的全新視角,源於編輯方針和排版製作過程中蘊含的辦報人的國際思維和文化視野,還有對高密度時代信息的及時捕獲和真實觀照,以及經營者的成功商業模式」,海外中文華媒的自信不是吹的。

加油!海外華媒。盛讚一個!

 

海外華媒吃著自己的辛苦飯,仰望著那些個買卵賣逼的華人小商的廣告銅錢,卻戰鬥在「鬼子」的新臓里,與二千里之外的我黨心心相映,紛紛自覺在七月號的報刊上與我黨同聲共討77年之前的日本的世代不可忘卻的罪惡行徑。

 

更可貴的、更令絕對大多數的在日華人們尊重的就是,海外華媒們齊唰唰地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主動理解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精神,不信神、不信鬼、不怕邪,敢於無視那個特意選擇6月那日的前二天來駐日本的中國大使館假自首不成功后,無可奈何之下,孤獨無援地只能網啰部分蒙古、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旅日居民,瓶瓶缶缶才約了 50 人的那個維族的吾什麼開希,冷清地在很多中國人生活的JR 池袋站向中國政府訴說「尋求政治改革」。可憐的慷慨激昂,沒有海外華媒報道的無功演說,幸災樂禍者不知有多樂。

 

而在一個月前的今年6月,海外華媒們又協同作戰,自覺地忘記25年前在首都北京廣場上發生的那次不得10多億中國人人心的「窩囊」活動,不容易地在版面上保持了「衛生」。

 

 

 


高興
1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7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總裁判 2014-7-12 19:08
多倫多華媒100多家,都是親共的,都在爭取經費,領事館的領導,但領事館對它們真正信任的,可以說,連一家都沒有。
回復 穿鞋的蜻蜓 2014-7-12 22:10
問題是,在海外媒體是自由的,不看政府臉色,在海外的中國(華人)要看誰的臉色,為什麼要看那誰的臉色?
回復 牡丹石頭 2014-7-13 02:42
穿鞋的蜻蜓: 問題是,在海外媒體是自由的,不看政府臉色,在海外的中國(華人)要看誰的臉色,為什麼要看那誰的臉色?
從根子裡帶出來的奴性, 改也難。
回復 徐福男兒 2014-7-13 08:12
像《僑報》這樣的所謂「海外華文媒體「,其實都是國務院僑辦出資資助的,換個門面而已,其政治傾向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回復 ryu 2014-7-13 09:05
徐福男兒: 像《僑報》這樣的所謂「海外華文媒體「,其實都是國務院僑辦出資資助的,換個門面而已,其政治傾向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不過,《僑報》記者沒有《NY Times》記者那麼下作奈。
回復 ryu 2014-7-13 09:06
牡丹石頭: 從根子裡帶出來的奴性, 改也難。
到要改時也會改得個爽快呀。
回復 ryu 2014-7-13 09:07
穿鞋的蜻蜓: 問題是,在海外媒體是自由的,不看政府臉色,在海外的中國(華人)要看誰的臉色,為什麼要看那誰的臉色?
問人不要問七寸么。。。
回復 ryu 2014-7-13 09:08
總裁判: 多倫多華媒100多家,都是親共的,都在爭取經費,領事館的領導,但領事館對它們真正信任的,可以說,連一家都沒有。
連正眼都沒有看它們一眼。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30 11:0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