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掃謊打非:敦促潘建偉院士走出迷途 /王國文教授

作者:笑臉書生  於 2016-8-19 13:5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2評論

筆者與量子打交道久長(一甲子),對量子真相探究的昔今情況比較了解,包括哲學、數學、理論和實驗方面。自己漫長從容的探索也有所收穫,結果可以說,還是擁護愛因斯坦、玻爾、德布羅意、薛定諤、海森伯、狄拉克、玻恩、蓋爾曼、溫伯格等不承認有鬼魅隔空作用。

    說隔空作用存在,愛因斯坦錯了,細查並無確實的實驗根據。

   如今,眼看量子物理被曲解,科學精神被罔顧,良知被泯滅,納稅人的辛苦錢被糟蹋,有些想法越來越覺得不得不說。

  從物理理論和實驗兩方面考察,有足夠理由認為:所謂的非定域關聯(非定域性,隔空鬼魅作用)——「當測量一個粒子時,另一個與之關聯的粒子會瞬時改變狀態,無論它們相距多麼遙遠。」——純屬謊言,因而所謂「量子隱形傳態可用於大容量、原則上不可破譯(萬無一失)的保密通信,也是量子計算的基礎。」是無稽之談。簡而言之,量子隔空傳輸是巫術,多光子量子隔空傳輸是魔術加巫術。相信這個斷言絕對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無後顧之憂,無需說等著瞧。因此,對潘建偉學術工作的評價概括為:依據的理論(teleportation理論)——荒謬絕倫,實驗的路線——胡作非為,所謂的結論——肆意編造,所做的驗證——虛偽假冒,所稱的應用——畫餅充饑。

    那麼為什麼《Nature》青睞這類論文呢?這可能與其辦刊的方針有關,諾獎得主Randy Schekman認為Nature等期刊一味追求發表抓眼球的「時髦」科學成果 ,這種專橫必須打破,使其不再阻礙科學的發展。他的評擊過於偏激,但也不無一點道理。

     信息安全的確對國家安全極為重要,但量子加密通信不會被破譯、被干擾的說法,實屬假大空話,因為那是以不靠譜的「未知量子態不可克隆定理」為依據,該定理的建立是出於對量子態疊加原理的錯誤理解,且荒謬地涉及主觀知覺(未知/已知)。既然已知量子態可以克隆,未知量子態必然可以克隆,不能克隆就不會有激光器和克隆羊,事實清楚,任何狡辯都是徒勞。那個「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工程」是以這個荒謬定理為立論依據。還有,用半透半反鏡和符合計數測量(所謂后選擇)不可能使多光子發生糾纏,有關的成果全部虛假。因此,潘建偉的一系列有關論文,也都屬於理論依據錯誤、實驗路線錯誤和結論錯誤,還有偽證。特別是在《現代物理評論》上發表的綜述文章「多光子糾纏和干涉度量學」,內容全盤錯誤。

    潘建偉在量子力學基礎和量子信息的研究中犯了原則性、方向性和路線性錯誤,原因在於他對量子干涉和量子糾纏本質的錯誤認識以及對不確定性原理和疊加原理的錯誤理解。他沒有著力於揭開諸多的量子謎團,而是仿照澤林格編造出一個又一個的虛假實驗,似乎成就斐然。他打著量子力學基礎檢驗的旗號,做的卻是糟蹋量子力學的事兒;同時打著應用的旗號,經費拿到不少,實事一無所成。

    當前有一種傾向值得注意:中國科學看物理,物理看量子,量子看信息,信息看潘建偉:兩大研究中心——「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協同創新中心」和「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以及兩大工程——「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戰略性科技先導專項工程」和「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工程」都交給潘建偉主持,與此相應,《中國科學:信息科學》最近請潘建偉為特約編輯出了兩期量子信息專刊,突出宣傳量子隔空傳輸和多光子糾纏操縱。要問這一連串舉措結果會是如何?違反自然法則倒行逆施不會有好結果,只能是勞命傷財,禍國殃民。

    工程項目要以充分的基礎研究為依據,其實施要以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為前湊,上述兩大項目有長官意志、急功近利、倉促上馬之嫌。在量子信息的研究和應用中特別要分辨是非真假,切忌浪費浮誇。據說,美國量子通信計劃已經亂作一團(floundered),「先端情報研究計劃活動(IARPA)」表示,將不再向各種量子通信項目提供資金。這至少反映學術上有爭議,也許還在懷疑依據量子隔空傳輸的通信是個騙局。其實何止是一個騙局,最早的「量子隔空傳輸實驗」說不定將來會被評為史上最丑的物理實驗,與最美的「單電子雙稜鏡干涉實驗」交相襯映,載入史冊,除非作者們撤回那篇論文。

    潘建偉若明若暗表示他是這項破天荒「成果」的最大貢獻者,說:「幾個月後,我和實驗室的同事就完成了一個重要的實驗,即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光子的量子隱形傳態。」恐怕到頭來落個最大的倒霉蛋,如果執迷不悟的話。看來,現在要敦促潘建偉院士幡然醒悟,走出迷途。

【目錄】
1. 量子隱形傳輸是巫術
2. 智者拒絕科學與巫術聯姻
3. 量子巫毒(q-voodoo)——史上最丑的物理實驗
4. 揭露量子隔空傳輸真相
5. 慣用的虛假驗證(偽證)
6. 鬼魅研究務必大刀闊斧砍掉
7. 望青年學子以反偽科學為己任
8. 敦促潘建偉院士走出迷途

1. 量子隱形傳輸是巫術

量子隱形傳輸或稱量子隱形傳態,依託鬼魅隔空作用,簡言之,是巫術,是騙局。說得客氣一點,是故弄玄虛,即決意要把神奇弄給人們看。它與隔山打牛的實質並無二致。英文quantum teleportation應該譯為量子隔空(tele)傳輸(-portation),用「隱形」、「傳態」、「依據非經典關聯」、「非超光速傳輸」字眼都掩飾不了它的十足巫術性。隔空傳輸這個詞是美國作家查爾斯·福特在他1931年出版的書《瞧!》中杜撰來形容異常事物的奇怪失蹤和再現,準備被指責為成套謊言、奇談、戲弄和迷信,對此他表示「一定程度的同意,一定程度的不同意」。虔誠相信隔空傳輸的人畢竟不多,我們的智商不可能倒退一萬年,孔子早已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子不語怪力亂神。」從物理上看,光子、原子怎麼可能神出鬼沒吶,量子隔空傳輸絕無可能性。有些人基本不懂量子力學,卻會一環扣一環地用它唬人,編造一個又一個量子隔空傳輸實驗,像煞有介事。

    這種傳輸,據稱是1997年奧地利澤林格的團隊首先實現的,其中還有國人潘建偉的份。不過,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金布爾認為澤林格他們的隔空傳輸是假的,說:「1998年,我的團隊演示了光束的隔空傳輸。我要說,那是第一個真正的演示。」還有,義大利博斯奇團隊稱他們最早實驗實現量子隔空傳輸。三個團隊彼此不服打嘴架,爭搶成果的優先權。其實倒不如說,他們搞的都是假的。

     有人說,量子隔空傳輸是國際權威人士認可的,怎麼能隨便說是騙局呢。如此天壤之別的貶褒告示,這玩藝兒頗有玄機,它具有極大的神秘性、獵奇性、娛樂性,並號稱有夢寐以求的應用前景,這正是媒體(包括頂級報刊)抓眼球所需要的,因此熱鬧非凡,真假難辯。量子隔空傳輸的演示者用同樣的套路已經搞了17年了,實事一無所成,質疑聲越來越大,除走火入魔還在做美夢的以外,他們也許已有點兒覺得騎虎難下,說不定還被托爾斯泰所言中:「有些人把個人的結論,津津樂道向同僚講解,趾高氣揚對他人教導,金絲花線綉自個兒生世錦袍,哪怕有最簡單最明顯的真理要迫使他們承認那些結論為偽,我知道多數人,包括能夠輕易對付最最複雜問題的,皆難得接受那個真理。」照例,科學探討即使百分之百的錯也要包容和寬容,包括1964年發表的貝爾不等式理論和1993年發表的量子隔空傳輸理論,但1997年演示的量子隔空傳輸「連錯誤都不是」。對量子隔空傳輸這種一棍子打死的批評,他們可能不敢出來辯論,怕越辯越黑,欲蓋彌彰,還是繼續讓你批你的,我干我的,能在頂級期刊上發表,還怕什麼。

    在當前形勢下,你反對量子隔空傳輸的稿件投《自然》或《物理評論快報》試試,准遭「槍斃」,企圖否定量子隔空傳輸項目的資助申請也肯定沒戲。有人說:「發表潘的PRL,NATURE PHYSICS 的編委全瞎眼了,反倒不如北大物理學院的一個小小的王XX?」這個視頂級雜誌為真理化身的意見,很有代表性,也許給出了「錢學森之問」的一個很好答案。潘建偉已成為《物理評論快報》量子信息區編輯之一,可想而知當前要反量子隔空傳輸巫術的阻力有多大。當然你也可以反過來說,反量子隔空傳輸,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畢竟真相只有一個,看掌握在誰手裡。

2. 智者拒絕科學與巫術聯姻

   科學家大多不相信哲學能指導科學的發展,不過也得承認,哲學的批判精神可以吸取,哲學也有可能提供某種傾向性認識,如愛因斯坦的定域實在論。愛因斯坦發現量子力學意味著有心靈感應那樣的(telepathically)作用或鬼魅隔空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但他絕對不相信自然界會有那樣的事,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不完備,即不把這種神秘性歸於自然界,而歸於理論本身的缺陷。這應該看作是一種至高的科學精神。

   1946年愛因斯坦在「自述」中寫道:「要麼假定對S1的測量會(心靈感應般地)改變S2的實在狀況;要麼根本否認空間上相互分離的事物能有獨立的實在狀況。在我看來,二者都是完全不能接受的。」1947年他在給玻恩的信中說「我當然承認,統計處理相當有效,你是首位清楚認識到必需對現有形式體系做這樣的處理。但我不能認真地相信這個理論,因為它不能與這個想法協調:物理學應該表示時間和空間中的實在,不會有鬼魅隔空作用。」因此說愛因斯坦發現了自然界有非定域性和鬼魅隔空作用,不是糊塗,就是別有用心。

    另一位量子力學奠基人玻爾認為,對一對粒子中的一個粒子做某個物理量測量后能預言另一個粒子的物理量,而換一個物理量測量時要改變實驗條件,這時對另一個粒子的實在情況與預言已經改變,所以不可避免存在實驗條件改變所引起的影響。他反駁愛因斯坦是為了捍衛他的互補原理和量子力學描述的完備性觀點,並不承認有隔空作用。在他的反駁文章中的腳註中講到:一對粒子的兩對共軛變數各自滿足通常的對易規律。這就是說,它們各自滿足海森伯不確定關係式,並不存在非定域性。郭光燦院士說:「真實世界是遵從愛因斯坦的局域實在論,還是玻爾的非局域性理論。」玻爾何時有過非局域性理論。還有,雖然玻姆認為他提出的量子勢有非定域作用,但並不認為能用來傳遞信息。

    玻姆和海利在1993年出版的書《不可分割的宇宙:量子理論的本體論詮釋》中寫道:「無法通過量子非定域性對遙遠地方發生的什麼施加瞬時控制,也無法傳輸信號到達那樣的地方。」諾獎得主蓋爾曼在1994年出版的書《夸克與美洲豹》中說:「在新聞媒體和各種書籍中傳播著的主要歪曲在於暗指甚至明言,測量一個光子的偏振(圓偏振的或平面偏振的)會莫名其妙地影響另一個光子。實際上,這種測量並不會產生任何從一個光子傳到另一個光子的物理影響。

     」愚昧才信巫術,智者不會相信隔空傳輸,拒絕科學與巫術聯姻,不與神漢巫婆為伍。捍衛隔空傳輸者有一個說法,現在看來做不到的事情,將來也許可能實現。真的,這類事情太多了,古時候誰敢想上月球,誰相信一顆炸彈能毀掉一個大城市,甚至更大區域。但是,什麼是可能的,什麼不可能,正是科學家要研究的事,不能妄想,例如不能妄想造出能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永動機,不能妄想量子隔空傳輸巫術能帶來一場新的技術革命。我們渴望科幻成為現實,但比科幻還奇怪的事得小心是騙局。

3. 量子巫毒(q-voodoo)——史上最丑的物理實驗

  史上最美的物理實驗2003年評出,首列的是單電子的干涉實驗。那麼史上最丑的物理實驗是哪些?沒有被評過,也許因為太無聊。顯然,隔空傳輸要麼可能,要麼不可能,不存在可能性大小問題,所以隔空傳輸如果真的實現則是破天荒,理應獲諾獎。

    但以我之見,史上最丑的物理實驗非澤林格研究組的首次「量子隔空傳輸實驗」莫屬,除非根本不把它當作物理實驗。不是別人故意要把它渲染成巫術或污衊成巫術,它本來就是巫術味十足。

    愛因斯坦把隔空作用比作傳心術,薛定諤稱隔空影響是巫術,量子力學的其他奠基人或創立者普朗克、玻爾、德布羅意、海森伯、玻恩、狄拉克、約旦都沒有說過或暗示過有隔空作用和隔空傳輸的可能性,連隔空傳輸理論的第一作者貝內特都把它比作voodoo(巫毒教通靈術)。某在線通訊員稱潘建偉是研究「筋斗雲」的院士,「孫悟空一個筋斗便翻出十萬八千里,寄託了人類遠程傳輸自身的夢想。」最要命的還是,沒有真實可信的量子隔空傳輸實現的事實。

     諾獎得主溫伯格在多年教學的基礎上,出版了一本新書《量子力學講義》(2013年第一版),書中飄揚愛因斯坦的定域實在論旗幟,有望改變學生受非定域性謊言和隔空傳輸騙局影響的局面。他敢這麼做,肯定是因為無量子隔空傳輸的真實事實,也不相信可能會有這樣的事實。他寫道:「量子力學中糾纏的存在自然產生一個問題,在糾纏體系的一個部分上的測量是否可用於將消息發送到另一部分上,而不受有限光速設定的限制。不,不能被利用。」他對非定域性好像嗤之以鼻。澤林格因領頭那個「破天荒」壯舉,2011年被湯森路透集團預測可能獲諾貝爾獎,不幸未果。

    對這個壯舉,國內宣傳為:「潘建偉和同事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了量子態隱形傳輸,這個實驗被公認為量子信息實驗領域的開山之作,《科學》雜誌將其列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進展。1999年,該工作同倫琴發現X射線、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等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雜誌選為「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潘建偉聲稱:「為了儘快掌握實驗方面的知識和要領,我幾乎整天都泡在實驗室里,在科大訓練出的較紮實的理論功底對於我迅速理解和掌握實驗技術是至關重要的。幾個月後,我和實驗室的同事就完成了一個重要的實驗,即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光子的量子隱形傳態。」對這個巫術性實驗,我們中國人大可不必去搶頭功。潘獲得量子隔空傳輸幫派的「國際量子通信獎」,被大肆宣傳,即便獲諾獎,也改變不了其巫術本性,只會臭名更加昭著。

    有一陣子,潘建偉被認為是我國離諾貝爾科學獎最近的人,可笑的是,我國此獎的零突破看好量子隔空傳輸。楊振寧先生的話間接說明這沒戲,他對薛其坤團隊實現的反常量子霍爾效應稱讚說:「這是第一次從中國實驗室里做出來的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物理學家梅曉春說得好:「『量子態隱形傳輸』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內在問題埋藏得很深,以至於多年來欺騙了許多人,需要予以徹底揭穿。」「量子態隱形傳輸:不需要接觸相互作用,可以跨越任意距離,在瞬間完成的傳輸過程,違背物理學的最基本原則。

     然而正是這種被認為與傳心術類似的東西,經過十來年的鼓吹和新聞炒作,居然登上科學大堂,正在變成主流顯學。」「對潘建偉院士等要用「量子隱形態傳輸」做全球通訊網路,美國田納西州大學物理系教授王令雋先生曾無不諷刺地說:「河神要取媳婦,就先請河神現身讓人看看!」

    我想問問,這些年來「量子態隱形傳輸」究竟傳輸過什麼?比如「您好」這樣簡單的兩個字,能夠量子「隱形傳輸」嗎?如果不能,怎麼敢說這個東西已經可以產業化了?

    」青年學者吳勝平看出問題之嚴重:「給潘院士算個命,十年後,必還是玩那幾個玻璃片,看你如何對一年幾個億的投資有個交待。」「到時候就怕追究法律責任,判個詐騙。

     」歐洲量子信息第二大團隊領軍人吉辛稱潘建偉在青海湖的隔空傳輸是一樁隱性詐騙(one potential cheat),這是最密切同行的切實評議。

    觸目驚心的是,量子隔空傳輸謊言已佔居國際頂級期刊、網路媒體、科普書籍,甚至進入教科書和百科全書,乃至進犯哲學和宗教,這使得年輕一代在謊言中成長,大小官員被忽悠,反對者的話語權受壓制,打假者反被打壓。因此,他們有持無恐,還在精心編造一個又一個的圓謊實驗及做反科學的詭辯,氣勢高昂。

    這個隔空傳輸巫術是完全基於謊言:「當測量一個粒子時,另一個與之關聯的粒子會瞬時改變狀態,無論它們相距多麼遙遠。」一旦這個謊言被徹底揭穿,量子隔空傳輸的真相徹底畢露,那個破天荒的「量子隔空傳輸實驗」也許會冠以最丑物理實驗釘在恥辱柱上,潘建偉搞的那個「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戰略性科技先導專項工程」也必將成為天大笑話。

4. 揭露量子隔空傳輸真相

     言歸正傳,量子隔空傳輸理論是貝內特、布拉薩德、克雷波、約薩、佩雷斯和沃特斯6人所建立,以計算機科學方面的專家為主,理論中的數學完美無瑕,無懈可擊,已寫入一些教科書。這種傳輸是指隔空傳物,即使得某物在一處消失,使其立即在另一處出現,神出鬼沒,比土行孫還厲害。這理論指傳輸的不僅僅是量子態,澤林格特彆強調,傳輸的是「原物(original )」。他說:「也許一千年後真的能夠遠距離傳送一隻咖啡杯。」他認為,一個人無非是一堆碳原子、氫原子等加信息,如果把信息提取出來,隔空傳輸到遠方的一堆同樣的原子上,這個人就可以被複制出來。

     潘建偉說:「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大膽一些,不可以想象:由各種各樣分子組成的人,也可以在瞬間,帶著他所有的記憶,帶著他的品質,帶著他的痛苦和歡樂,甚至包括感冒,傳輸到遙遠的地方?」按照他們的期望,《福布斯》雜誌上有一段頗為認真的預言:「想象走到街區盡頭的隔空傳物站,拆毀身體,接著就在上班處出現。汽車不會有了,汽車修理工不需要了,加油站服務員不需要了,基於隔空傳物器的全新經濟可能發展起來。」

   這個隔空傳輸理論是根據所謂的一對糾纏粒子的非定域關聯,即認為一方能對無論相距多麼遙遠的另一方進行即時隔空操縱。貝內特他們在文章中稱利用非經典關聯,不說非定域關聯,好像比較公允,顯得其不那麼巫術性。原來薛定諤方程本身不接受確定的完備初始條件,例如不能同時接受粒子坐標和動量的確定值,所以這方程也就不能預言確定結果,結果必具有概率性。但從邏輯上看,這並不意味著粒子不可能同時具有坐標和動量的確定值,倒可能意味著理論本身雖沒有錯,但不完善。概率性意味著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遙遠雙方的概率性關聯與非定域關聯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比方說,有一對孿生兄妹,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但預先不確定兄在北京還是在上海,一旦看到兄在北京,則在上海的肯定是妹,這是由共同歷史決定的,並不是非定域關聯。也就說,假如對兄做變性手術,妹不會即時變成男孩子。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問題,無關於微觀事件還是宏觀事件。想通過量子隔空傳輸巫術表演來證明非定域關聯是痴心妄想。把非定域性真當回事,還拿來應用,甚至搞巨大工程,是極其愚蠢之舉。

   按貝內特等人的理論,量子傳輸是這樣進行的,比如說,如果在八達嶺的查爾斯(C)要傳輸一個光子(編號1)給懷來的鮑勃(B),按該理論,只要利用一對糾纏光子,其中一個光子(編號2)發往在八達嶺本地的愛麗絲(A)接收站,另一個光子(編號3)發送到懷來的鮑勃接收站,愛麗絲只要進行一種特定的操作,在使光子1消失的同時,獲得四個信息(11, 00, 10, 01)之一,例如碰巧獲得信息00,則這光子已理想地出現在鮑勃面前,不過鮑勃還未發覺,更不知道是否正好是被發送的光子,尚需等待愛麗絲的電話通知和核實。如果不是00,則需要按電話告訴的信息(11, 10或01),把接收到的光子按特定方法改造成那個原樣光子。因此,這種傳輸是瞬時的、不論距離遠近,並且無可阻攔,只是兩比特的經典信息傳輸受光速的限制。

    這裡不便寫出一堆數學公式,讓筆者杜撰一個故事把隔空傳輸理論形象化。北京要派孫悟空立刻去深圳任那裡的動物園園長,巧遇特大颱風和洪水,一切交通中斷。幸好兩地都有隔空傳物專家以及有雙胞胎猴子可以幫助解決問題,這對猴子,一隻在北京,另一隻在深圳,都持有同胞的全息像,好比是互相糾纏的。現在北京的隔空傳物專家按程序首先要做的是,把老孫-猴子聯合體按特定方式拆分,用數學語言,即把描述老孫的態矢量與這對猴子的糾纏態張量的「張量乘積」投影到描述四隻八卦爐的各個態張量上。四隻爐子是四對雙胞胎猴子的化身,代表老孫與猴子的四種不同基本糾纏方式,專干對老孫進行脫胎換骨的勾當。貝內特等人的理論表明,在00號爐上的投影正好是同胞的全息像,而在11號上的變了,右側各器官都扭轉了180度,在01號上左右反了,而在10號上的,不僅左右反了,右側各器官還都扭轉了180度。這時深圳的猴子當園長要等老孫在北京被銷毀,因為拷貝是「被禁止的」。按理論,它進哪一隻爐子是隨機的,幾率各佔四分之一。這回老孫如果隨機闖進的是00號爐,專家篤信它包含的全部信息剛好原樣轉移到深圳那隻猴子身上。一當用手機告知是00號,深圳猴子就被「核實」是地道的孫悟空了。如果不是00號,也很簡單,只要按告知的爐號,用相應的「線性變換」做一下手術修復就行。聽起來像煞有介事,然而悟空竊喜,專家們混淆虛實,顛倒遠近,把俺老孫的信息就地替換深圳猴子全息像中的信息,當作信息在量子通道上隔空傳送了。這個聽起來像痴人在說夢,沒錯。
   上面提到,拷貝是「被禁止的」,即隔空傳輸要遵守「未知量子態不可克隆定理」,這裡的「未知」即「任意」,稱一對正交極化態是可以克隆的,任意態是不可克隆的。好像說,馬是不可克隆的,白馬是可以克隆的,回到了白馬非馬的老問題。我們知道,製備和測量過程不遵守量子態疊加原理,克隆是一種製備過程,從疊加原理不該推導出量子態不可克隆定理。自發輻射的影響則是另外的問題,它隨光波長的四次方減小。正像非定域關聯概念與量子糾纏掛鉤導致主流相信非定域性,這個不可克隆與疊加原理掛鉤導致幾乎沒有人懷疑這個定理,已經寫入教科書。這個定理根本就是錯誤的,因為作為普適規律的定理不會管你「未知」還是「已知」,「任意」還是「特殊」。顯然,不可克隆就不會有激光器和克隆羊,事實清楚,任何詭辯都是徒勞。這個定理的另一大禍害是已成為量子加密絕對安全的噱頭。退一步說,不管這定理的對錯,反正這定理的創建人之一祖瑞克後來也已經說了的:「完善的克隆是不可能的,但是,如近年的研究證明,我們每時每刻能夠做近似克隆,或者,有些時候能夠做完善的克隆。」也就是說,至少無嚴格意義。潘建偉喜歡用隔空傳輸一個保險箱鑰匙做比喻,既然不必太顧慮這個定理,現在可以這樣傳輸:先去請師傅拷貝五六個或更多鑰匙,把它們一個一個傳過去,鮑勃可以一個一個去試,總有一個能打開那個保險箱,而無需告知那個經典信息(00, 11, 01 或 11)。或者預先同對方約定,幾個中最後一個即是,即發送者發到獲得00信息為止。這兩種傳輸方式都不受光速的限制,不過鮑勃望穿秋水,杳無音信。當然這些都是揶揄,無需去認真琢磨。

隔空傳輸理論中的數學公式並不複雜,但其物理推論很玄妙。不過認真研究還是比較容易有結論的,可以發現它作為物理理論錯在虛實混淆、遠近顛倒。先說虛實,我們知道,如果光脈衝弱到平均每個脈衝只含一個光子,那麼,有的脈衝可能包含兩個或多個光子,有的脈衝是空的(虛的)。同樣,含一個光子的脈衝經過一個半透半反鏡時,就分成兩個脈衝,其中必有一個是空的(虛的)。因空的脈衝有干涉效應,空不等於無,所以我們只能稱它是准空的。量子態疊加原理並沒有告訴我們,也無任何實驗事實表明,一個攜帶能量的粒子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決不可能會有如潘建偉所比喻的事:「通俗說,就是理論上通過量子技術,一個人可以同時出現在合肥和北京。」物理學家怎麼可以如此胡言亂語。比較正確地說,疊加原理與測量結果的關係告訴我們,比如,當發現他在合肥,那他一定不在北京(看似廢話),不過不可否認,他好像還有部分無足輕重的東西(假定它是初級波包的不含峰片)留在那裡,否則就不會有疊加原理和干涉現象,如果他是一個原子大小的微觀小人的話。我們可以想象,一對糾纏光子在產生的過程中,它們的准空態的交換引起糾纏。在氦原子中有類似的情況,其中一對糾纏電子的准空態交換引起的附加交換能可以很精確計算和精確測定的,二者一致。從隔空傳輸理論的數學公式可以看出,在愛麗絲的一邊,光子1的實態取代了與光子2融合著的原屬於光子3的准空態,貝內特等以為在鮑勃邊,光子3被光子1取代了,即認為它已被隔空傳到了對方。這裡既犯了空實混淆,又犯了遠近顛倒。這種錯誤來源於對量子糾纏真相的無知。量子糾纏公式的含義好比:東鄉的書記張三兼任西鄉的鄉長,西鄉的書記李四兼任東鄉的鄉長。真的,東鄉書記一感冒,西鄉的鄉長就咳嗽,即使兩鄉相距一億光年。七百年前管道升寫的情態糾纏,也可以拿來隱喻量子糾纏:《我儂詞》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以上的分析說明量子體系的糾纏波函數與本體論和定域性相容,決不能把糾纏性質看作與非定域性等價。可見,潘建偉同許多糊塗人士一樣,對量子干涉的認識錯在:輕重不分、路徑混淆,對量子糾纏的認識錯在:虛實混淆、遠近顛倒,反映對量子態疊加原理和海森伯不確定性原理的錯誤理解。與一般物理學家不同的是,潘建偉像他的博導澤林格一樣,肆無忌憚地錯誤使用量子力學原理,編造一個又一個的虛假成果,還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潘建偉研究組的論文「五光子糾纏和終端開放的量子態隱形傳輸」,曾被歐洲物理學會和美國物理聯合會選入國際物理2004年度重大事件(top physics stories in 2004 ),其中涉及多光子糾纏態的製備。用半透半反鏡和符合計數器在隔空傳輸中做貝爾態測量和製備多光子糾纏態都是依據波函數坍縮假設,這個假設是1929年海森伯提出的,爾後1960年他明確表示:「導致態坍縮的記錄作用不是物理過程,寧可說是數學過程。隨著我們的知識的突然改變,我們知識的數學表示當然也經歷突然的改變。」顯然,非物理過程決不可能導致物理過程多光子糾纏的實現。由於波函數坍縮假設臭名昭著,用莫名其妙的「后選擇」(一種事後做手腳的策略)引起光子糾纏的說法似乎更好進行忽悠。同理,潘建偉等在1998年用同樣方法實現的糾纏交換也是虛假的。總之,所謂的三光子、四光子、五光子、六光子和八光子糾纏態都是假的,潘建偉等在《現代物理評論》發表的綜述多光子糾纏的文章內容全盤錯誤,切勿被該文誤導。可見那個五光子的隔空傳輸具有雙重虛假。另外,據稱2008年他的組「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儲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具有存儲和讀出功能的糾纏交換,完美地實現了長程量子通信中亟需的「量子中繼器」,那也不可能是真的。最近,潘建偉團隊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的文章「通過時間分辨測量和主動前饋糾纏不同顏色的光子」又是錯誤之作,因為採用的手段也是子虛烏有的糾纏交換。

5. 慣用的虛假驗證(偽證)

電話線路通不通,打個電話試試就行,無需別的驗證,而所有量子隔空傳輸實驗,因為結果不是自明的,都還需要驗證。既然量子隔空傳輸是假,所做的驗證必定是偽證,偽證最能哄過論文審稿人和主編。對律師立有偽證罪,在科學研究中這類有意無意的習慣性偽證該當何罪。一般實驗結果本身就是提供證據,很少需要做其它驗證,而量子隔空傳輸若無驗證,就缺少說服力。這種傳輸常用貝爾型不等式(CHSH不等式)的違反來做驗證。現在我們來看貝爾不等式是種什麼貨色。

貝爾不等式的建立有三個假設:1.量子力學是正確的,2.愛因斯坦的實在論或(和)定域性成立,3.觀察量是潛變數(如坐標、動量、自旋角動量等)的統計平均。第3條因想當然而常被省略,這條是關鍵,不等式的推導主要按這一條的思路完成。量子力學公認是正確的,沒有問題,而又默認「觀察量是潛變數的統計平均」,因此,貝爾型不等式的實驗檢驗違反,就被認為無疑證明了實在論和定域性至少有一個不成立。這個結論的合理性似乎無可懷疑,近半個世紀以來在物理學界和哲學界獲得廣泛的認同。然而我們很清楚,微觀粒子的行為與經典質點的行為大不相同,「觀察量是潛變數的統計平均」這個假設未擺脫經典質點行為的意味,這至少說明這個假設是值得懷疑的,因而貝爾不等式的合理性值得懷疑。常聽說阿斯佩克特等的實驗證明了非定域性,這個說法也有問題。現在,我們在這裡列出一部分量子物理專家對貝爾不等式的批評:
(1)洛察克(G. Lochak,德布羅意基金會前主席 ):「依我之見,貝爾不等式的實驗違反無關於所謂的「非定域性」或「非分離性」。這違反只不過表明量子幾率不是經典幾率!」
(2)德拜銳(W. De Baere)等:「首先,必須認為量子數學體系本身是完全定域的,意即在一個地方的測量結果統計不依賴於遠處另外的同時作用。並且,在所有現時有趣的量子場論中,對類空間隔(x-y的平方),觀察量的對易子 [A(x),B(y)]等於零,這保證定域性。」
(3)佩雷斯(A. Peres)等:「貝爾定理並不意味著量子力學本身存在任何非定域性。特別是,相對論量子場論明顯是定域的。簡單而顯然的事實是,信息必須被量子化或不量子化的物質攜帶。因此量子測量不允許任何信息傳送快於實驗中發射的粒子格林函數中出現的特徵速度。」
(4)阿德尼爾(G. Adenier):「雖然證明貝爾不等式違反的實驗愈來愈準確和無漏洞,必須強調,不管如何地準確和接近理想,它們能證明的不外乎量子力學的有效性,而不是那定理的有效性。」
(5)貝尼(G. Bene):「然而,我們堅持認為這樣的結論[分離體系能夠互相影響]在物理上不能被接受。定域性原理(或愛因斯坦分離性)在所有物理學分支中,甚至在量子物理中,包括最深奧的量子場論,我們已經用得很好。頗難相信它只在測量情形中失效。畢竟,測量只是兩個物理體系間的作用,其一是原子組成的宏觀測量器件,對它的結構和作用我們從量子力學有相當好的了解。無留給神秘非定域影響的餘地。」
(6)阿卡笛(L. Accardi)等:「我們證明定域條件與貝爾不等式不相關。我們檢查認為貝爾不等式的實際起源是經典(柯爾莫戈洛夫)幾率理論可應用於量子力學的假設。」
(7)散托斯(E. Santos):「實際上至今被實驗上違反的所有不等式都不是單獨從實在論和定域性條件推導出的真正貝爾不等式,而是要求輔助假設推導出的不等式。頗為顯然,這種不等式的違反不能駁倒整個定域潛變數理論家族,而只是有限的家族,即滿足輔助條件的那一些。」「依我之見,錯誤信仰[定域潛變數理論已在實驗上被駁倒]影響的擴大是二十世紀物理史上最大的忽悠(delusions)之一。」
(8)格里菲思(R. B. Griffiths):「非定域的影響源於邏輯錯誤,當後者被糾正,那些非定域性鬼東西消失。」
(9)蓋爾曼(M. Gell-Mann, 諾獎得主):「在新聞媒體和各種書籍中傳播著的主要歪曲在於暗指甚至明言,測量一個光子的偏振(圓偏振的或平面偏振的)會莫名其妙地影響另一個光子。實際上,這種測量並不會產生任何從一個光子傳到另一個光子的物理影響。」
(10)溫伯格(S. Weinberg, 諾獎得主):「量子力學中糾纏的存在自然產生一個問題,在糾纏體系的一個部分上的測量是否可用於將消息發送到另一部分上,而不受有限光速設置的限制。不,不能被利用。」
批評貝爾不等式者遠不止這些。澤林格和潘建偉等好像對這些批評不聞不問。

非定域性觀點已成時尚,量子物理專家都在談論非定域性,多數稱貝爾不等式理論和阿斯佩克特等的實驗已證明量子非定域性的存在。殊不知這是以訛傳訛。實情是這樣的,阿斯佩克特等把貝爾型不等式(CHSH不等式)用在光子上,對一種特定的實驗安排,由不等式預言的結果為小於等於2。另一方面,對同樣的安排,量子力學預言結果為嚴格等於2乘根號2(=2.828)。他們的實驗結果為2.697(誤差0.015),與量子力學的預言相符,而比CHSH不等式的預言結果大得多。他們於是做出結論:愛因斯坦的定域實在論思想是錯誤的,非定域性(鬼魅隔空作用)確實存在。至此,我們可以有一個簡單的想法,既然實驗結果符合量子力學,而又有充分理由相信量子力學本身是正確的,那麼從這實驗結果,可以直接了當斷定貝爾的理論是錯誤的。一個物理不等式扯上哲學的定域實在論是節外生枝。值得注意的是,阿斯佩克特在2007年《自然》上發表的文章「量子力學:是定域的,還是非定域的」中承認,否定定域性不是他們的實驗的邏輯結論,不過他還是「傾向」認為量子力學是非定域的,宣告愛因斯坦的定域實在論思想的喪鐘已敲響。好一個「傾向」!理不直,氣還壯。阿斯佩克特號召借非定域性這種神秘力量掀起「第二次量子革命」,不幸,至今實事一無所成。貝爾的理論被捧成教條和否定愛因斯坦的定域實在論思想實為科學史上最愚蠢之舉。

早前,例如澤林格潘建偉等在2002年《物理評論快報》上「量子隱形傳輸和糾纏交換的實驗非定域性證明」論文摘要中說:「量子隱形傳輸驚人地彰顯量子世界的奇異特徵。我們給出了如此高質量隔空傳輸一個糾纏光子其量子本性的實驗證明,即保持著與原夥伴光子的非定域量子關聯。此過程也稱糾纏交換。其非定域性由觀察到貝爾不等式有4.5個標準偏差確認。」他們慣用這種偽證手段,例如潘建偉團隊發表的「百公里自由空間通道上的量子隱形傳輸與糾纏分發」論文的預印本中,未報道這種驗證,而在2012年《自然》上的論文中補充說:「CHSH不等式的違反經無定域性漏洞觀察。」貝爾不等式的違反檢驗成為他們搞量子巫術的擋箭牌,多光子糾纏魔術也用它做偽證,這種偽證已成為這個大騙局苟延殘喘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6. 鬼魅研究務必大刀闊斧砍掉

如上說來,所謂「量子隱形傳態可用於大容量、原則上不可破譯(萬無一失)的保密通信,也是量子計算的基礎。」是無稽之談。也就是說,潘建偉基於量子隔空傳輸的量子通信是巫術,他所說的量子密鑰絕對安全是噱頭,他所做的量子計算是像孩子過家家。由於至今量子力學尚無公認的詮釋,以基礎檢驗和成果轉化為名的投機很容易得逞,在超級傻子比較多的地方最好行騙。2003年國防部空軍部花25000美元請理論物理學家戴維斯(Eric W. Davis)對隔空傳物(含量子隔空傳輸)做了全面調研。報告認為量子隔空傳輸無實際意義,而意念移物真的可以操縱。 此報告引起很大風波。批評者把它當作瘋子科學(crackpot science)予以抨擊,認為浪費聯邦政府的錢。據稱,雖然該國政府有時也有理由資助另類研究,但對空軍隔空傳輸的研究充滿戒心。2009年《自然》雜誌發消息稱「鬼魅研究削減(Spooky research cuts)——美國情報機構大刀闊斧砍掉量子計算工作經費」,那是指2007年美國「先端情報研究計劃活動」停止和收回對光量子信息研究的資助。為此12位研究人員還寫信向白宮辦公室科學與技術政策主任提出申訴。一位簽名者說:「如果對世界一流科研團隊的撥款如此突然改變以致博士后必須離開,研究生被解僱,或所計劃的實驗被取消,則他們會迅速惡化。」削減的真實理由不明,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花了大錢,實事一項無成,也許在懷疑「鬼魅研究」是一個大騙局。這項削減引起世界量子信息領域人士的驚慌,也給澤林格和潘建偉的量子隔空傳輸事業敲起喪鐘。2007年以後,「鬼魅研究」在奧地利和瑞士還在開展,在我國因有潘建偉而變本加厲。多年來實事一項無成的情況未變進一步證明那是一個騙局。「鬼魅研究」因犯原理性錯誤,衰落和告終是指日可待的。以量子隔空傳輸為基礎的量子信息科技實事一項無成反過來說明,作為其基礎的所謂非定域關聯(非定域性)——「當測量一個粒子時,另一個與之關聯的粒子會瞬時改變狀態,無論它們相距多麼遙遠。」——純屬謊言。

在潘建偉等的隔空傳輸實驗中,除諸多實驗環節有疑點外,都少不了叫做符合計數器的儀器,像表演巫術或魔術的道具,沒有它們就無法取得想要的虛假實驗資料,原來,一對糾纏光子有共同的歷史可以被利用,會在符合計數器上有所表現,配合一些其它手段就能提供某些想要的資料。如果試試隔空傳送「您好」這樣的一條信息,必定穿幫,否則保管獲諾獎。總之,國內鬼魅研究可以休矣,以免有人說我們這裡是笑話的王國、騙子的天堂。與此相關,對最終可能要花幾十個億的兩個大工程——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戰略性科技先導專項工程和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工程——的立論依據,建議重新審議,向納稅人有個交代。政績工程有的成就卓著,有的也的確無惠民意義。這兩項好像也屬於政績工程,可能是勞命傷財、禍國殃民之舉,至少有違某幾位首長的惠民初衷。

對潘建偉團隊的八達嶺-懷來和青海湖上的光子隔空傳輸定位為彌天大謊、驚天騙局並不冤枉,因為他們吹噓這些實驗為全球化量子網路的建立奠定了技術基礎 ,如果不吹得天大,則還不太夠資格享受「彌天、驚天」的稱號。八達嶺-懷來實驗比紂王烽火戲諸侯還荒唐,至少那烽火還是真的,而那個光子的隔空傳輸是假的。正想聽聽當年評十大進展的院士說說,你們是如何判斷真有光子從八達嶺隔空傳送到懷來的。同樣,只有超級傻瓜才相信真有光子在青海湖上隔空傳輸。大躍進時糧食畝產萬斤稱是放衛星,現在可要真放一個在宇宙空間演示隔空傳輸巫術和全球量子通信的衛星了,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誰說吹牛不用交稅,這回納稅人可要為之付出至少近十個億。這種巫術性工程連豆腐渣都算不上。如果還一意孤行下去,看這顆烏龍衛星將來如何收場。請把策劃它的專家名單公布出來,看他們對量子物理的了解有多少,以便請教或問責。

網民曾怒斥潘建偉團隊的八達嶺-懷來的和青海湖上的光子隔空傳輸實驗:「真夠不可思議的了」,「夢想中的夢想,而且是白日做夢。」,「原理還沒清楚就開始吹快要實際應用了」,「這也敢拿出來,你真以為人都傻了嗎?」,「把科幻電影的劇情發到學術刊物上了?」,「假的,不可能。」,「偽科學」,「忽悠,接著忽悠。」,「國產零零七」,「騙子漫天飛,這年頭兒。」,「劉謙的魔術」,「張宏寶第二」,「這項成果可以獲得諾貝爾吹牛獎」,「中國又開始出新的氣功大師了」,「科學家都快等價於巫師了」,「我寧可相信河南有虎,這個決不信」,「見鬼了吧」,「愚人節嗎?」,「什麼是扯蛋?這就是扯蛋!」,「想圈錢?」,「國家應該立案嚴查,絕不能讓這些騙子得逞。」,「一派胡言」,「沒出成果別亂吹」,「畝產萬斤,畫大餅,炒作。」,「看來小潘是孫悟空再世了」,「跟在教堂聽的感覺差不多」,「讓我覺得他就是喜歡吹牛的大忽悠」。他們像一群嚷嚷皇帝沒有穿新衣服的孩子,反映華夏子民的正義感和智慧。

我們國內對量子隔空傳輸項目資助的大大傾斜和特別宣傳,是缺少根據的。對於量子力學的基礎,2013年1月《自然》上有標題為「專家們對量子理論意味著什麼仍然意見分裂」的文章,稱在澤林格組織的1911年7月會議上,33位關鍵思想家(物理學家、哲學家、數學家)對量子理論基礎不很嚴肅的投票結果表明,對該領域一些最深刻的問題有幾個差不多勢均力敵的完全不同答案。這就不奇怪據說:「塞林格研究組一直在與歐洲航天局商討建立量子衛星計劃,但這些努力因拖延而漸漸告吹。塞林格說:它的運行機制慢到無法做出任何決策。」有評論稱「歐空局的猶豫使中國國家航天局乘勢得以擴大領先優勢。潘在這方面起了決定性的推進作用,「量子衛星」計劃於2016年發射。這使得潘在量子空間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他的研究團隊將著手開展大量的科學實驗。」其實,在我國科學家群體內的意見分歧情況與國外情況不會有多大差別,但毋庸諱言,我國科技行政人員的影響力特別大,這也許就是量子隔空傳輸巫術在我國特別吃得開和對潘建偉個人的褒貶如此天淵地別的原因吧。有的報刊也因此而不敢登載批評量子隔空傳輸的文章,據說怕「惹麻煩」。

7. 望青年學子以反偽科學為己任

科技欺騙分三種情況,有意的,無意的,有意無意的。有意的如漢芯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無意的出於愚蠢,如瑪雅立法預測世界末日「將在2012年12月21日下午3時14分35秒準時到來」,又如打雞血治百病,這類欺騙還包括人云亦云,其禍害未必比有意的小。介於中間的「有意無意」很狡猾,更難對付。看起來像是出於愚蠢的欺騙,經質疑、提醒、勸告、警告還不收斂,那就可能別有用心,如量子力學被長期持續歪曲利用,已涉嫌故意詐騙。現在生命科學和量子科技是發生欺詐的重災區,因為生命太奇妙,量子太怪異,比較有機可乘。根據量子物理做量子加密和量子計算的探討和研究很正當,無可非議,但是根據隔空傳輸巫術的量子加密和量子計算是欺騙。此外,所謂的多光子糾纏操縱是欺騙,基於荒謬的「未知量子態不可克隆定理」的絕對安全加密也是欺騙。這些至少是屬於愚蠢性欺騙。科學追求真相和真理,不信神像和偶像,在物理學界務必「掃謊打非」,特別要揭露打擊那些欺世盜名者和胡花納稅人巨額錢財者,儘管眼前的阻力非常大。這種牽動中央的大事有待科技、教育兩部,發改、基金兩委和科學、工程兩院高層的關注和做出反應。

川大 羅教明教授寫了一篇博文:彌天大謊(騙局)為什麼可以盛行?寫道:「對一些明顯違背常識的學術觀點,目前還非常盛行,感到十分困惑,於是想從社會心理學方面找找原因。1、採用欺騙的手法,讓大眾信以為真,包括某些領導和專家;2、將一些人,包括相關領導、專家和媒體,變成利益共同體中的成員,榮辱與共;3、當騙局被揭穿,死不認賬,採用各種手段分散和轉移公眾的注意力;4、此時,利益相關的領導和專家決不會承認自己的無知。如果承認了,自己的仕途或學術生涯會立即斷送,因此即使明知是錯誤的,也會出來為其辯解和圓場,繼續用新錯誤來掩蓋原有的錯誤。5、事態會變得複雜而混亂,始作俑者因此而獲得機會繼續生存。」羅教授繼續說:「我希望科學史學家,科學社會學家應用「彌天大謊」原理分析分析,相對論和量子論,是不是符合以上特徵。」這裡得補充一句,死到臨頭時,利益關聯者要向騙子發出強烈信息:我們會動用一切手段保護你們,千萬不要退縮和認錯,使勁挺住。生死與共,騙子當然心領神會,否則笑話無王國,騙子失天堂。

另外,2009年12月,學者馮用軍在科學網發布了一篇博文「潘建偉如當選院士是中國的悲哀」,其引言寫道:(1)70后潘建偉如當選為院士,不管是中科院的,亦或是工程院的,那隻能是對「吹牛科學工作者」、「科學媒體工作者」、「科學騙子」、「學術市儈」的變相鼓勵和承認,將是壓垮「兩院」信譽的「最後一根稻草」,那時的兩院必將變得更加「一文不值」,而且必將是中國科學界的「大笑話」、大悲哀,世界必將對中國科學「刮目相看」、「另眼相待」——基於潘建偉事件的材料分析。(2)發潘建偉事件的材料,一方面是驚醒中國科大、清華大學、中國的科學界、中國的科學媒體界要反思,要潛心去思考,重大基礎科學理論創新和關鍵科學技術突破不是靠吹出來的,而是靠頂天立地做出來的,靠心在中國(可以身在海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但關鍵是要誠信、要愛國、要有拔尖創新能力)的愛國科學家做出來的。另一方面,是警告一些「假洋鬼子」,中國人是不好騙的,中國的科學經費也不是好騙的,「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裡得補充一句,楊振寧認為,我國的院士70%是靠關係評上的,他說過:「在美國,要想成功競選,是70%靠研究成績,30%靠關係和做人的態度。但在中國是倒過來的。」在我國,有些不怎麼樣的,帶上院士帽子就儼然成為了不得的人物。

高齡的何祚庥院士對國科大學子說:「[反對偽科學]這個事情不應該總是我們來干,而是該你們來干,而且這類現象永遠會存在。」現在我們看到,量子力學原理被歪曲到與巫術聯姻,「掃謊打非」應該誰來干?打著科學旗號的騙局可能遠比社會上出現的偽科學危害大,愚蠢和欺詐可能造成多少個億票子泡湯。這並非聳人聽聞之言,而是殘酷的現實。青年學子們,你們渴望追求真理,能敏感地辨別真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對於量子力學,拉比在玻爾誕辰百周年紀念大會上講:「我覺得,我們還未得要領,下一代人,他們一旦找到那個要領,就會拍拍腦袋說,他們過去怎麼會想不到的呢?」

8. 敦促潘建偉院士走出迷途

對潘建偉的好評如潮,這裡如果不提,有欠公允。1. 1997年,潘建偉和同事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了量子態隱形傳輸,這個實驗被公認為量子信息實驗領域的開山之作,《科學》雜誌將其列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進展。1999年,該工作同倫琴發現X射線、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等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雜誌選為「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2.[某首長說]潘建偉的工作非常了不起,要盡一切力量予以支持,需要什麼條件都應該提供。3.[某首長說]潘建偉與一批成就卓著的科技大師比肩。4.研究組系統地發展了一套國際領先的多光子相干操縱和糾纏態製備的實驗技術。5.研究組在多光子糾纏的製備和操縱方面一直保持國際領先地位。6.研究組發展了世界領先的多光子糾纏操控技術,成功運行了求解一個2×2線性方程組的量子線路,首次從原理上證明了這一演演算法、可行性。7.他與同事被國際權威物理學綜述雜誌《現代物理評論》邀請撰寫的多光子糾纏操縱綜述論文,是中國大陸科學家在該刊發表的第一篇實驗綜述論文。8.研究組在實用化量子通信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在合肥建成世界上首個光量子電話網,這標誌著絕對安全的量子通信由實驗室走進了日常生活。9.國際量子信息實驗研究領域的先驅和開拓者之一。10.潘建偉和他在德國的團隊2008年全部回到中國科大,以「領跑者」身份進行中國量子科學研究新的「衝刺」。11.為出色的青年研究人才之一,是耀眼的科技明星。12.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30餘篇。13.成果多次入選歐洲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重大進展」(5次)、美國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重大事件」(4次)、兩院院士評選的「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7次)。14.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15.中國最年輕的「長江學者」。16.中國目前最年輕的院士。17.頂級科學家:潘建偉。18.求是傑出科學家獎獲得者。19.國際量子通信獎獲得者。20.奧地利科學院施密德獎獲得者。21.歐洲物理學會菲涅爾獎獲得者。22.獲歐盟的瑪麗·居里獎。23.獲洪堡基金會索非亞獎獲。24.獲德意志研究聯合會尼托獎。25.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獲得者。26.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中國人。27.潘建偉有望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到時將成為中國第一個獲諾貝爾獎者。26.中國理工科生的天王級偶像。27.獲得2012年度十大科技創新人物(團隊)。30.成功解決量子黑客隱患成果入選美國物理學會2013年度國際物理學重大進展。31.[央視]潘建偉:70後院士的量子通信夢——在他的帶領下目前我國量子信息技術已躋身世界一流水平。32.[人民日報]潘建偉:量子世界逐夢人(關注·尋找最美科學家)——回國組建實驗室,將我國量子研究帶向世界前列。瞄準量子通信,推進計算機方面應用,將量子技術發展到極致。需要指出的是,用半透半反鏡和符合計數測量不可能使多光子發生糾纏,有關成果全部虛假。因此,像量子隔空傳輸論文一樣,多光子糾纏相關的論文也都屬於理論依據錯誤、實驗路線錯誤和結論錯誤,還有偽證。特別是,潘建偉等在《現代物理評論》上發表的綜述文章「多光子糾纏和干涉度量學」,內容全盤錯誤。上述好評不時出現在各種媒上,這裡也不得不說,遺憾的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科學是有理可循的,量子隔空傳輸是巫術,多光子糾纏是魔術,要敦促潘建偉院士走出迷途、改弦易轍。潘說:「目前我們的研究領域已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在量子信息技術領域,經過10年的努力和國際合作,我們已經走到了國際前列。」「在光量子糾纏操縱和量子通信方面,我們最終都走到了領跑的位置。」在世人面前,如此誇張,我都替這位同行感到臉紅。誠懇希望媒體記者朋友們,不要幫著瞎吹:「我國已成為全球量子通信領域的領先國家。」「我國在量子通信研究方向上繼續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有人敢吹,就有人敢捧,於是他們會敢於吹得更厲害,然後去申請更多的錢,招更多人馬,編造出更多更能忽悠的故事。對此,內行人沒有很大把握的不敢說,有把握的也可能因某種原因而不說,比如,近日有參會的政協委員對記者說:「學術領域的學霸作風阻礙了中國的科研發展和創新。許多學術腐敗問題也出自這裡。但誰都不願意講,為了不得罪人,為了申報院士。」結果質疑隔空傳輸倒好像是出於嫉妒、酸葡萄或唐吉柯德之心。假如潘建偉的研究方向沒有錯,可能會有幾分成績,大吹大捧,只是作風問題,如果研究方向錯了,實事一無所成,還吹得天花亂墜,捧得無以復加,就難免有詐,最後就不好下場了。

還有兩件大事必須一提。繼2013年「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協同創新中心」在中科大成立,今年,「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又在中科大成立,它們都被期望起重大成果發源地與傑出人才聚集地的作用,兩個中心的主任都賦予科學院的寶貝疙瘩潘建偉。在一個單位、一個人名下做幾乎同樣的事情立兩個中心是非同尋常的,屬海內外奇聞。既然如此,希望這兩個中心的集體能發揚科學精神、堅持三嚴(嚴肅的態度、嚴密的實驗、嚴格的推理)要求,干點實事,對得起「量子」,對得起「信息」,對得起「創新」,對得起國家的支持和納稅人的血汗錢,起碼不要再搞巫術性的隔空傳輸和假冒的多光子糾纏,不要再搞基於隔空傳輸的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潘建偉對量子干涉和量子糾纏有太多的錯誤認識,對疊加原理和不確定原理有太多的錯誤理解,如果一意孤行,所管轄的機構必將繼續犯一個又一個的錯誤,例如「中心」最近發表的論文「通過時間分辨測量和主動前饋糾纏不同顏色的光子」和「關於宏觀量子疊加的級聯GHZ態的實驗實驗」又是錯誤之作,這樣下去,勢必如同以往實事一項無成,不免走向窮途末路。

(王國文,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4年6月1日)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1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2 個評論)

回復 笑臉書生 2016-8-19 14:15
為節省博文展開,對王教授引經據典太多,一律刪去,對不起!
回復 笑臉書生 2016-8-19 14:18
發潘建偉事件的材料,一方面是驚醒中國科大、清華大學、中國的科學界、中國的科學媒體界要反思,要潛心去思考,重大基礎科學理論創新和關鍵科學技術突破不是靠吹出來的,而是靠頂天立地做出來的,靠心在中國(可以身在海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但關鍵是要誠信、要愛國、要有拔尖創新能力)的愛國科學家做出來的。另一方面,是警告一些「假洋鬼子」,中國人是不好騙的,中國的科學經費也不是好騙的,「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裡得補充一句,楊振寧認為,我國的院士70%是靠關係評上的,他說過:「在美國,要想成功競選,是70%靠研究成績,30%靠關係和做人的態度。但在中國是倒過來的。」在我國,有些不怎麼樣的,帶上院士帽子就儼然成為了不得的人物。
回復 笑臉書生 2016-8-19 14:32
中國史無前例的發射的前無古人,后無隨者的量子衛星,將來可能又變成包子時代的一大丑聞!
回復 舌尖上的世界 2016-8-19 21:53
Sounds like a 'cultural revolution style' critique. To be frank, I hate it.
回復 法道濟 2016-8-19 23:26
不懂,看了文章更湖妒,能否簡介一下什麼是量子衛星的理念?
回復 笑臉書生 2016-8-20 00:18
法道濟: 不懂,看了文章更湖妒,能否簡介一下什麼是量子衛星的理念?
湖妒點好,別太精明
回復 十路 2016-8-20 01:05
對不起,這篇文章寫得有些亂,政治用語過多,對自旋1/2的粒子間的 entanglement 與 inherent 的光子間的 entanglement 概念有點混淆了。
回復 ChineseInvest88 2016-8-20 08:50
剛才為量子衛星雞凍,緊張了,看了這篇才明白了。
原來是科學研究轉世活佛的項目!、
回復 舌尖上的世界 2016-8-20 10:17
多說兩句。這篇文章的作者八十多歲,所受教育完全是共產黨鬥爭哲學中完成的。但是能把自己洗腦得如此透徹,自身的素質應當起了重要作用。一件事非常清楚:他長得肯定不是學物理的腦子。能在北大教物理,想必有些其它的本事吧。

'量子衛星'這件事大概可以這樣看:它本來也根本不是用來大變活人,只是試驗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的。QKD歐美都已經做過小規模實驗,離應用還遠。中國可以以'舉國之力'砸錢上項目,歐美,尤其是美國不會幹,只能一步一步走。中國人玩大躍進大家也高興。好比是水的深淺誰也不知道,有人豁出去一個一個猛子紮下去,別人就可以等著看他是不是能浮上來。

是不是應該豁出去大幹快上,可以爭論。上綱上線,就和物理學無關,純粹是共產黨鬥爭哲學。搞了六十年物理,卻精於鬥爭哲學,是可悲可恥的。
回復 笑臉書生 2016-8-20 10:33
舌尖上的世界: 多說兩句。這篇文章的作者八十多歲,所受教育完全是共產黨鬥爭哲學中完成的。但是能把自己洗腦得如此透徹,自身的素質應當起了重要作用。一件事非常清楚:他長得
你我均非專家,不必議論過多!也不必扣誰的帽子,反正事實總會弄清楚.也許一時,也許時間久一些,反正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本人素來對自已不懂的事,觀之而不言!
回復 light12 2016-8-20 13:10
這種專業的事。你自己不懂。涉及物理推導公式理解。這篇文章毫無意義
回復 白露為霜 2016-8-21 00:31
量子糾纏長距離是否存在是可以爭論的。這樣的問題是通過科學試驗的方法來證明真偽,而不是靠扣帽子和大批判。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8 22: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