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侃侃《三國》

作者:千年等一回  於 2014-2-9 00:1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已有55評論



一壺燒酒,幾碟小菜,八仙桌擺開,多年兄弟幾個,聊起這《三國》。頃刻寬頻赤膊,面目猙獰,就為爭個《三國》里誰是英雄。回想小時候音機里評書大師單田芳厚重的嗓音一字一句的問話:三國演義里,到底誰是英雄?腦海里是當年曹操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萬丈豪情,細細琢磨,還真是的,這《三國》里到底誰算是大英雄呢?

成王敗寇,如果以成敗論英雄,那麼司馬懿應該是英雄。三國歸晉,司馬懿韜光養晦,看準機會,把曹氏家族辛辛苦苦創下的天下頃刻間瓦解。但要說一句,別看《三國演義》里司馬懿老是輸給諸葛亮,其實歷史上諸葛亮很少領兵打仗,像草船借箭,華容道,借東風,空城計等等都是黑天照鏡子,沒影兒的事。那些都是羅貫中的藝術創作,實際上也不完全是羅貫中編的,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民間已經有很多類似的傳說。

歷史上的司馬懿卻真的是一線的主帥。曹操慧眼識英雄,生前就知道司馬懿非久居人下之人,多次告誡兒子曹丕要他堤防司馬懿,但為用人,還是沒有除掉這個曹家基業的掘墓人。司馬懿也十分清楚曹家對他不放心,因此小心翼翼,卧薪嘗膽。曹操死後,司馬懿戰必親征,為的是掌握軍權。最後三馬同槽,曹氏基業果然被司馬家族奪走。這時的曹氏家族,沒一個人能和司馬懿抗衡。司馬懿算是英雄。

不過論成敗,劉備,劉玄德建立蜀漢政權,而且不屈不撓,在逆境中拼搏,大器晚成,手下五虎上將,忠心耿耿。桃園三結義留下仁義的美名,就連曹操都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當然算英雄,不過本人無論如何都喜歡不起來劉備。甚至都不如喜歡司馬懿那樣。《三國演義》褒劉抑曹的思想非常明顯,這是帝王主流統治思想在做怪。

如果還原歷史上的劉備,劉備在陳壽的《三國志》里其實是個梟雄。這是東吳大將陸遜的話。周瑜也說過:「劉備梟雄之姿。」。 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曾經對劉備說過,天時,地利,人和三條路,留給使君的只有人和一條路可走,其實就是裝。劉備取荊州,再取西川其實都是先做足了仁慈的樣子,就連罵曹操是漢賊,也是感覺是政治秀,曹丕廢除漢獻帝還沒過幾個月,劉備就在巴蜀稱帝。連兄弟關羽的仇也要等一等。要說漢賊,劉備比曹操甚焉。最重要的是大丈夫應該光明磊落,劉備的仁義總讓人覺得假。民間有句諺語: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魯迅就說過《三國演義》: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劉備是英雄不假,但只是不夠可愛。

讀三國很多人都喜歡諸葛亮,諸葛亮是中國儒家思想的代表,他身上傾注了歷代士大夫被帝王賞識,施展政治才華的希望。劉備是君,諸葛亮是臣,劉備要三顧茅廬,放下架子來請臣子。這讓中國酸文人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不過諸葛亮的確是一個高瞻遠矚的政治家。年紀輕輕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事,三分天下已經瞭然於心。劉備後來的重大戰略決策基本都寫在了諸葛亮的出師表上。如果把諸葛亮和劉備比較,我覺得有點像漢初的蕭何對劉邦。提到諸葛亮,人們就會用鞠躬盡瘁來形容。想起白帝城託孤,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說:如果阿鬥成器,君可輔佐之,如不成器,君可取而代之。諸葛亮聽之,汗流通體,手足失措,涕拜於地,叩頭流血。讀到這裡不得不讓人感慨,佩服劉備確實是梟雄,他對諸葛亮的了解比任何人都清楚。

當然東吳也是人才濟濟。孫權,周瑜,魯肅在我看都可以算是英雄吧。尤其是周瑜都督,其實歷史上的周瑜是少年得志人,而且人也長得帥,他精於音律,至今還流傳著「曲有誤,周郎顧」的民諺。《三國志》對他的評價是「長壯有姿貌「, 「性度恢廓」。 羽扇綸巾其實是說周瑜而非諸葛亮。

周瑜之死有很多爭論,赤壁之戰時周瑜34歲,36歲病死於巴丘。《三國演義》里說諸葛亮三氣周瑜,其實他是病死於巴丘,英年早逝,留下小喬孤單一人。明人曾有詩曰:「凄凄兩冢依城廓,一為周郎一小喬。」。

至於武將如呂布,關羽,張飛,趙雲等,諸侯如袁紹,袁術,劉表,張綉,張魯等,他們雖然有很多過人之處,,有些也很可愛,但可能還不能算是英雄。

本人以為三國時代的第一位大英雄,應該是曹操, 曹孟德。我知道這話會引起民憤。比如他殺呂伯奢一家,徐州屠城,奪別人之妻等等。不過我覺得曹操身上體現出一種精神風貌,率性,樂觀,大氣,勇敢和智慧,這種綜合氣質是無人能比。我尤其厭惡歷史上和後來的藝術上用漢賊來歪曲真實的曹操形象。我覺得評價歷史人物,應該有一個基本歷史觀。這個歷史觀是拋開人物個人性格特點,單純地從這個人物對歷史的作用來看。 我所說的歷史作用,一個是從帝王的統治的利益角度,一個是從人民大眾的利益角度。 毫無疑問,我們應該從人民大眾的利益角度來看這個人物所起的作用。這是一個基本的歷史觀。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戰亂不絕,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曹操在他的《蒿里行》寫道里: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董卓入京后,漢室天下已經名存實亡,李傕、郭汜之亂,挾持了漢獻帝,那時的皇帝和朝廷中的官員生死都已經沒有任何保障。得一粥填飽肚子都已經感激不盡了。曹操得到漢獻帝后,起碼漢獻帝及其一家有了一個安穩的居所。說許田射獵獻帝掩淚而啼讓我總是覺得有點酸,似乎他就該做皇帝,李郭之亂的屈辱都忘記了。

問題還在於曹操統一北方后,採取了打擊豪強、抑制兼并、廣興屯田等一系列較為進步的政策,實行「唯才是舉」等開明的政治措施,百姓開始了安居樂業的正常生活,為全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是評價曹操功業的基本點。曹操對中國文學的貢獻也是巨大的,他和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開創了魏晉張揚個性,大氣豪放的文風,和竹林七賢等人把魏晉時代的文人精神面貌提到了一個歷史的高度。三國里描寫曹操的英雄氣概例子很多,這裡不多舉了。這裡附上他晚年寫的一篇佳作,《讓縣自明本志令》。也許你會認為這是曹操在演戲,是的,但我覺得他戲演得好。

《讓縣自明本志令》
我被舉為孝廉時,年紀很輕,自以為不是那種隱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無能之輩,所以想當一個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來建立自己的名譽,讓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濟南任國相時,開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選拔、推薦官吏,這就觸犯了那些朝廷的權貴。因而被豪強權貴所恨,我恐怕給家族招來災禍,所以託病還鄉了。

  辭官之後,年紀還輕,回頭看看與我同年被薦舉的人當中,有的年紀已五十多歲了,還沒有被人稱作年老。自己內心盤算,從現在起,往後再過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歲中那些剛被舉為孝廉的人相等罷了。所以返回家鄉,整年不出,在譙縣東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棟精緻的書房,打算在秋夏讀書,冬春打獵,只希望得到一點瘠薄的土地,想老於荒野、不被人知,斷絕和賓客交往的念頭。但是這個願望沒有能實現。 

  後來我被徵召做了都尉,又調任典軍校尉,心裡就又想為國家討賊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當個征西將軍,死後在墓碑上題字說:「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這就是我當時的志向。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亂,各地紛紛起兵討伐。這時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馬,然而我卻常常裁減,不願擴充;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兵多了意氣驕盛,要與強敵抗爭,就可能重新引起禍端。所以汴水之戰時,我部下只有幾千人,後到揚州再去招募,也仍不過三千人,這是因為我本來的志向就很有限。

  後來我擔任兗州刺吏,擊敗了黃巾農民軍,收編了三十多萬人。再有袁術在九江盜用皇帝稱號,部下都向他稱臣,改稱城門為建號門。衣冠服飾都按照皇帝的制度,兩個老婆預先搶著當皇后。計劃已定,有人勸說袁術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開宣布。袁術回答說:「曹公尚在,還不能這樣做。」此後我出兵討伐,擒拿了他的四員大將,抓獲了大量部屬,致使袁術勢窮力盡,瓦解崩潰,最後得病而死。待到袁紹佔據黃河以北,兵勢強盛,我估計自己的力量,實在不能和他匹敵;但想到我這是為國獻身,為正義而犧牲,這樣也足以留名後世。幸而打敗了袁紹,還斬了他的兩個兒子。還有劉表自以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進忽退,觀察形勢,佔據荊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自己當上了宰相,作為一個臣子已經顯貴到極點,已經超過我原來的願望了。 

  今天我說這些,好象很自大,實是想消除人們的非議,所以才無所隱諱罷了。假使國家沒有我,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稱帝,多少人稱霸呢!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勢力強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會私下議論,說我有奪取帝位的野心,這種胡亂猜測,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寧。齊桓公、晉文公所以名聲被傳頌至今日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兵勢強大,仍能夠尊重周朝天子啊。《論語》說:「周文王雖已取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仍能尊奉殷王朝,他的道德可說是最崇高的了。」因為他能以強大的諸侯來侍奉弱小的天子啊。從前燕國的樂毅投奔趙國,趙王想與他圖謀攻打燕國。樂毅跪伏在地上哭泣,回答說:「我侍奉燕昭王,就象侍奉大王您,我如果獲罪,被放逐到別國,直到死了為止,也不會忍心謀害趙國的普通百姓,何況是燕國的後代呢?」秦二世胡亥要殺蒙恬的時候,蒙恬說:「從我的祖父、父親到我,長期受到秦國的信用,已經三代了。現在我領兵三十多萬,按勢力足夠可以背叛朝庭,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義,不敢辱沒先輩的教誨,而忘記先王的恩德。」我每次閱讀有關這兩個人的書,沒有不感動得悲傷流淚的。從我的祖父、父親直到我,都是擔任皇帝的親信和重臣,可以說是被信任的,到了曹丕兄弟,已經超過三代了。

  我不僅是對諸位來訴說這些,還常常將這些告訴妻妾,讓他們都深知我的心意。我告訴他們說:「待到我死去之後,你們都應當改嫁,希望要傳述我的心愿,使人們都知道。」我這些話都是出自肺腑的至要之言。我所以這樣勤勤懇懇地敘說這些心腹話,是看到周公有《金縢》之書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跡,恐怕別人不相信的緣故。但要我就此放棄所統率的軍隊,把軍權交還朝庭,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這實在是不行的啊。為什麼呢?實在是怕放棄了兵權會遭到別人的謀害。這既是為子孫打算,也是考慮到自己垮台,國家將有顛覆的危險。因此不能貪圖虛名而使自己遭受實際的禍害。這是不能幹的啊。先前,朝庭恩封我的三個兒子為侯,我堅決推辭不接受,現在我改變主意打算接受它。這不是想再以此為榮,而是想以他們作為外援,從確保朝廷和自己的絕對安全著想。

  每當我讀到介子推逃避晉文公的封爵,申包胥逃避楚昭王的賞賜,沒有不是放下書本而感嘆,以此用來反省自己的。我仰仗著國家的威望,代表天子出征,以弱勝強,以小勝大。想要辦到的事,做起來無不如意,心裡有所考慮的事,實行時無不成功。就這樣掃平了天下,沒有辜負君主的使命。這可說是上天在扶助漢家皇室,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啊。然而我的封地佔有四個縣,享受三萬戶的賦稅,我有什麼功德配得上它呢!現在天下還未安定,我不能讓位。至於封地,可以辭退一些。現在我把陽夏、柘、苦三縣的二萬戶賦稅交還給朝庭,只享受武平縣的一萬戶。姑且以此來平息誹謗和議論,稍稍減少別人對我的指責吧!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4

支持
1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7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5 個評論)

回復 蒔花閑人 2014-2-9 00:24
好文!人生,政治,都是一個個很好的舞台,可顯英雄本色。
回復 tsueict 2014-2-9 00:38
Pertinent!
His《讓縣自明本志令》, in vernacular Chinese?
回復 總裁判 2014-2-9 00:43
一壺濁酒喜相逢,說不完的三國。
回復 徐福男兒 2014-2-9 00:54
村裡侃三國,千年兄是英雄!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4-2-9 01:46
蒔花閑人: 好文!人生,政治,都是一個個很好的舞台,可顯英雄本色。
謝謝蒔花閑人,人生是個大舞台。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4-2-9 01:47
tsueict: Pertinent!
His《讓縣自明本志令》, in vernacular Chinese?
原文是文言文,這個是翻譯過的。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4-2-9 01:48
總裁判: 一壺濁酒喜相逢,說不完的三國。
聊三國最有意思。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4-2-9 01:51
徐福男兒: 村裡侃三國,千年兄是英雄!
徐福兄過獎了,不過哪天寫寫這貝殼演義倒是有趣。
回復 xqw63 2014-2-9 02:15
千年兄古文功底了得
回復 總裁判 2014-2-9 02:17
千年等一回: 聊三國最有意思。
一上來就是講到帝崩之前,海水倒灌,洛陽地震,雌雞化雄。
1976毛家幫粉碎,我們聊三國,就講75年中國現代史上的特大洪水,76年的唐山地震,江青參政弄權。聊三國好開心啊。
回復 秋天的記憶 2014-2-9 02:49
謝謝好介紹!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一文中讓我們看到了曹操不為人知的那一面。
回復 秋收冬藏 2014-2-9 02:55
千年的妙文,為曹操正名。「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以古豪傑下酒,面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際,忽嘆生不逢時也~」ZT。那是男子漢羽扇綸巾躍馬橫刀建功立業的時代,也是老弱婦孺最倒霉悲催任人宰割的時代。
我啃不動史,只能看演義。看你貼的圖就知道劉玄德不是好東西,仨人打呂布一個,沒品。其實呂布笨得很有趣,「縛太急,乞緩之」,哈哈;還有阿斗,可愛得不得了,是三國里我最喜歡的人,儘管他與英雄不沾邊。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4-2-9 03:02
xqw63: 千年兄古文功底了得
我學古文的時候考試老是不及格。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4-2-9 03:03
總裁判: 一上來就是講到帝崩之前,海水倒灌,洛陽地震,雌雞化雄。
1976毛家幫粉碎,我們聊三國,就講75年中國現代史上的特大洪水,76年的唐山地震,江青參政弄權。聊三
想聽聽總裁判聊聊這帝崩之前。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4-2-9 03:04
秋天的記憶: 謝謝好介紹!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一文中讓我們看到了曹操不為人知的那一面。
這倒是曹操留下的為數不多的作品。讀起來很有意思。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4-2-9 03:14
秋收冬藏: 千年的妙文,為曹操正名。「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以古豪傑下酒,面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際,忽嘆生不逢時也~」ZT。那是男子漢羽扇綸巾躍馬橫刀建功立業的
有人說扶不起的阿斗是趙雲那一摔給摔腦殘了,也有人說阿斗其實是大智慧。呂布其實是很愚蠢,匹夫有勇無謀,認一個父親殺一個父親,多虧劉備提醒曹操,否則曹操就動心要留下呂布了,不過呂布戲貂蟬倒是好看,不過一想這浪漫背後王允的陰謀,貂蟬的多情也像罌粟花一樣可怖了。不考慮人的苦難,男人倒是嚮往那個轟轟烈烈的時代。
回復 奔騰之海 2014-2-9 03:44
更深一些了解「三國」我想還是應該看看《三國志》。
回復 懶懶貓 2014-2-9 06:24
奇怪,上學時候痛恨背歷史,更怕考試,現在倒喜歡看這類文章了。
回復 fanlaifuqu 2014-2-9 07:10
老了,不讀三國!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14-2-9 07:16
奔騰之海: 更深一些了解「三國」我想還是應該看看《三國志》。
同感
123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06: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