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楓樹下的風】明清這些事兒和人,讓中醫走向分化細化(轉載)

作者:楓樹下  於 2016-10-25 07: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已有4評論

關鍵詞:中國歷史, 中國人, 八大菜系, 經濟學家, 資本主義

原創:魯陽散人

上一篇我們提到金元四大家,本篇我們進入明清。

《老子》曰:不道早已。曾經橫掃歐亞、不可一世的元朝,成了這句話的絕妙註解。元朝統治只經歷了不到百年,便在風起雲湧的起義浪潮中崩塌滅亡,中國歷史進入明代。

經濟學家認為,明朝出現資本主義萌芽,這很能說明明朝的經濟特點。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也在兩宋和金元時代的基礎上,不斷變化、深化。

在飲食方面,有兩件最有代表性的事情。

其一是隨著航海時代的來臨,外來食材開始大規模進入中國,我們今天經常吃的很多食物,並非自古就來自本土,很多都是在明朝進入中國的。

比如大蒜、紅薯、玉米、辣椒、南瓜、西紅柿等。其中辣椒的傳入,對中國人的飲食改變簡直是革命性的。

當食材有了更多選擇之後,中國人對食物的想象力和創造性被不可遏止地激發出來。食品製作方法從兩宋時期經過數百年發展,變得空前豐富,比如燒、蒸、煮、煎、烤、鹵、攤、炸、爆、炒、炙等。這些方法又根據不同地域的氣候和人文特點,形成各種風格迥異的菜系。今天我們所說的八大菜系,很多是在明朝得以完備的。

明代白話小說盛行,我們從這些文學名著中,幾乎隨處可見方法各異、風格不同的美食描述。

其二,就是白酒

自元朝從西域引進了蒸餾技術之後,與中國傳統的釀酒技術碰撞出了絢爛的火花,高純度的白酒在中國各地遍地開花。隨著明代社會趨於穩定,白酒進入千家萬戶。

關於白酒,無論是從藥性上,還是從酒文化對中國人的意義上,這裡都無需贅言,每個中國人,無論飲酒與否,對白酒都太熟悉了。今天,雖然我們可以享用全世界範圍內的任何種類的美酒,但中國人對白酒愛恨交織的感情,是任何其它酒類都無法比擬的。

俗話說煙酒不分家,這裡順便提一句,煙草也是在明朝傳入中國的。

這些飲食革命,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大眾的體質。

反映在醫學上,不同學派和科目較宋代和金元時期進一步分化、細化。

明代出現了一大批非常有見地、有水平的名醫,比如李中梓、薛立齋、張景岳、傅青主、繆希雍等,而且分科也更加細化。明代中醫經典出現更多兒科和婦科著作,比如薛鎧的《保嬰撮要》和傅青主的《傅青主女科》等。

中醫經典的分化、細化,是明朝時期大眾生活方式演變的必然體現。

經過漫長的積累,明朝末年,對今天影響深遠的溫病學派,終於開始露出萌芽。

我們把目光轉向蘇州。

在漢代以前,中國的經濟重心尚在黃河流域時,吳越經濟就已經非常發達,文景之治時期著名的七國之亂,首領吳王劉濞仰仗的不就是強大的經濟實力?到了南宋,吳越地區的經濟之發達,已經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

這其中,蘇州地區是重中之重。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是如此美麗富饒,有多少文墨騷客在此留下過經典詩句啊。比如唐朝詩人張繼在蘇州躲避安史之亂時,寫下「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千古佳句。詩句所展現的意境,歷經千年之後,讀來仍能感覺身臨其境。

蘇州不僅經濟發達、文化氣息極為濃郁,更難得的是,這裡誕生了好幾位對中醫發展至關重要的人物,我們後面會陸續提到。

崇禎末年,在一場持續六年、席捲大江南北的大旱中,蘇州也未能倖免。

崇禎大旱指發生在1637~1643年間的一場特大旱災。其持續時間之長、受旱範圍之大,為近五百年所未見。期間瘟疫流行、蝗蟲災害猖獗。

在大明王朝搖搖欲墜的時候,天災猶如火上澆油,又給崇禎皇帝一個沉重打擊。

這場瘟疫,把中醫溫病學派的創始人推上了中醫歷史的舞台,他就是當時已經年近六旬的吳又可。

吳又可在中醫界是個爭議人物,首先,他因為《瘟疫論》一書,建立了溫病的思路,尤其是提出瘟疫的病理特點、傳播方式與傷寒迥異,從而把瘟疫徹底從傷寒體系中獨立出來,這堪稱一個劃時代的標誌。

吳又可之後,隨著醫生對醫學體系研究的不斷深入,最終使得溫病形成一個嶄新的體系,形成溫病、傷寒雙峰並峙的局面,對中醫的發展影響至為深遠。

但是,因為吳又可僅從原理上把瘟疫從傷寒中獨立出來,但是解決方案並沒有擺脫《傷寒論》的影響,所以很多治療方法和方劑,又被後世所詬病,這一方面說明當時人們對瘟疫和溫病的理解還在一個比較低的層次;另一方面也說明,多數醫生仍然無法擺脫《傷寒論》的束縛。

隨著李自成攻佔北京,清軍入關,中國正式進入最後一個帝制時代。在順治年間統一全國后,隨著局面的穩定,清朝迎來了康乾盛世。

關於清代特點,這裡最值得說一說的,就是人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到了清代,人民生活條件與宋代之前相比,已經有了天壤之別,客觀條件促使中國在康乾盛世期間迎來了人口大爆發,在乾隆時期,人口已經達到三億。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以清代的生產力狀況、交通狀況、地域發展不均衡狀況,三億人口是怎樣一個數量級。

經歷明清交替時期慘烈戰火蹂躪的江浙地區,經濟迅速回暖,在康乾盛世期間,又成為中國最為富庶的地區,引得乾隆六下江南,流連忘返。

氣候濕熱、經濟發達、生活富足、人口稠密的江浙地區,溫病是高發疾病,所以江浙地區,註定成為溫病思想的搖籃。康乾時期,在吳又可的故鄉蘇州,中醫溫病領域又出現了兩位重量級人物——葉天士和薛雪。加上其後的吳鞠通和王孟英,合稱清代著名的「溫病四大家」。

 「溫病四大家」中,葉天士和薛雪年齡相差不多,又同是蘇州人。葉天士著有《溫熱論》、《臨證指南醫案》,薛雪著有《濕熱論》,都是溫病學習的必讀經典。

和他們做鄰居,蘇州人民真幸福啊!

坊間流傳著兩個人之間曾相互詆毀、又一笑泯恩仇的故事,說薛雪的書房名叫「掃葉庄」,葉天士的書房叫「踏雪齋」。後來因為薛雪治好了葉天士母親的病,兩人冰釋前嫌。

當然這些都是民間故事,多半是好事者的杜撰,我們不多談。這裡更想跟大家分享另一位清代大才子袁枚的故事,對我們研究醫史很有價值。

小時候語文課上我們都讀過「書非借不能讀也」, 出自《黃生借書說》,作者就是袁枚,清代的大文學家。

袁枚是薛雪的鐵哥們,薛雪為人孤傲,袁枚曾不無得意地說「公卿延之不肯往;而予有疾,則不招自至」。意思是有身份的人請他,他都不愛去;而我一生病,他就不請自來。足見兩人相交至厚。

袁枚不僅是做學問厲害,還是個響噹噹的生活家。大家有機會讀一讀他寫的《隨園食單》,就會感嘆,為什麼人家生活質量這麼高!

《隨園食單》不僅僅是一部飲食著作,或者說處處透出中醫思想的飲食著作,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呈現了清代飲食的全貌,我們得以通過這本書了解到那個年代的飲食達到了怎樣的高度。

如同藉助《東京夢華錄》研究宋代生活一樣,《隨園食單》也向我們全方位立體呈現了清代的飲食生活。

談到文人,在清初還有一位大文人李漁,寫過一部《閑情偶寄》,其中有一篇《飲饌部》,也特別有代表性。比如「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說明在封建社會後期,已經有不少人吃膩了大魚大肉,開始力主飲食清淡了。

今天我們的飲食,也許在各種條件上遠遠超過那個年代,但是要講對味道的體會,跟袁枚、李漁等相比簡直粗鄙不堪。

我們把話題拉回到中醫,葉天士對於溫病的貢獻,相比吳又可,又大大邁進了一步。把吳又可所說的溫病自口鼻傳入的方式做了進一步發展,在《溫熱論》中,強調根據溫病病變的特點,分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為溫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後世高度評論《溫熱論》「補仲景書之殘缺」,溫病理論自此初步形成。

上篇文章我們提到,來自江蘇淮安的一個書生,把中醫經典推向下一個巔峰,他就是「溫病四大家」中的又一個名醫吳鞠通。

1793年春夏之交,時在北京的吳鞠通,經歷了一場極為慘烈的瘟疫。我們前面提到清朝人口,以都城北京的人口密度,我們可以想象瘟疫所至的可怕場面。

這次溫病性質的瘟疫,令醫生們束手無策。以張景岳、吳又可的方法治療,皆不取效。

經過十七年的艱苦學習,之前「未敢輕治一人」的吳鞠通第一次走上臨床:倖存活數十人。

這次瘟疫中,此前毫無臨床經驗的吳鞠通,沒有做紙上談兵的趙括,他不僅留下了驚心動魄的成功醫案,也在臨床中對溫病特點有了更加切身的認識。他把吳又可與葉天士的理論進一步發展,將瘟疫併入整個溫病系統內,把溫病真正系統化,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1798年,吳鞠通的《溫病條辨》問世,這是溫病經典的巔峰之作。

從此,溫病與傷寒,開始正式以並列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攜手為大眾健康服務。

《溫病條辨》在葉天士的溫病傳播衛、氣、營、血四階段的基礎上,提出了溫病三焦辯治綱領,在理論體繫上達到比較完善的程度。

如果大家熟悉中藥製藥的話,一定知道,製藥方面的巔峰之作是安宮牛黃丸。這張方子,就出自《溫病條辨》。關於安宮牛黃丸的種種神奇故事,這裡不贅述了,大家可以網上自行搜索。

「溫病四大家」中最晚出生的杭州人王孟英,經歷了江浙地區霍亂流行的洗禮,著《霍亂論》;集溫病諸家之大成,著《溫熱經緯》,躋身「溫病四大家」之列。

「溫病四大家」,全部是江浙人,個中緣由,非常值得深思

好了,從江湖地位上說,溫病終於自成體系,可以和傷寒平起平坐了。吳鞠通、王孟英等溫病泰斗,不說藐視,至少可以平視張仲景了吧?

我們來看看溫病大家是怎麼看待張仲景和《傷寒論》的,從中我們也能看到,我們的名醫是何等胸襟。

《溫病條辨》中,仲景二字及引用《傷寒論》的方劑和論點隨處可見,並一再讚歎,足見吳鞠通崇拜張仲景到何種程度。

《溫病條辨》在撰寫形式上,也在效仿《傷寒論》的形式。不僅如此,作為溫病經典,《溫病條辨》的第一張方子,居然用了《傷寒論》的第一張方子:桂枝湯,這在後世引發很大爭議和猜測。

我個人認為,這是吳鞠通對張仲景獨特的致敬方式。

王孟英也說到「以軒岐仲景之文為經,葉薛諸家之辯為緯,纂為《溫熱經緯》五卷」。

回到本系列第一篇的論點,其實中醫沒有門派,只有以人為本。對此,吳鞠通的這句話,就是最好的註解:「假令長沙(張仲景曾為長沙太守,後人尊稱張仲景為張長沙)復起,必不以傷寒法治溫也」。

所以良醫所念,只有治癒病人,沒有門派紛爭

唐代詩人曹松寫過「一將功成萬骨枯」,我想,每一部中醫經典誕生背後,也牽繫成千上萬的生命。所不同的是,戰將通過殺伐而功成名就,彰顯史冊;中醫經典卻因良醫憐憫生靈,救民於苦難而著述於世,造福萬代。

祖先們留下的中醫經典,庇護著今天的我們,無比幸福。但是,面對這些經典,又有多少人能參透內中玄妙呢?

醫道最忌迂腐,我們推出《歷史背景下的中醫經典》系列文章,意在還原經典所處的歷史背景,希望能給我們今天的學習帶來幫助。

這一系列至此完結,行文之末,遙想中醫史上那些璀璨群星,或許重新走近他們留下的經典,才是對他們最好的紀念吧!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徐福男兒 2016-10-25 09:55
這位魯陽散人所治乃大學問。
回復 法道濟 2016-10-25 09:56
怎麼不提李時珍?他是湖北學派,不是溫病學家?
回復 楓樹下 2016-10-25 20:48
徐福男兒: 這位魯陽散人所治乃大學問。
算不上大學問,就是解決人頭疼腦熱的問題。
回復 楓樹下 2016-10-25 20:51
法道濟: 怎麼不提李時珍?他是湖北學派,不是溫病學家?
李時珍名在本草,雖有一本關於脈象的書,但醫術水平尚不能位列前茅。李的時期溫病仍未成氣候。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5: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