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楓樹下的風】古人生活和體質跟我們有多大不同?(轉載:歷史背景下的中醫經典)

作者:楓樹下  於 2016-10-21 02: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已有12評論

關鍵詞:經典, 歷史, 網路

原創:魯陽散人


題圖來自網路   王赫 故宮古書畫複製師【藍胖子穿越系列】

                         

沒有哪一部中醫經典是天上掉下來的。

經典無論怎麼發展變化,都是為人類服務的,而人的生存狀態,隨著歷史的發展在不斷變化。所以,每一部經典,都跟成書時代的歷史、文化,以及大眾體質、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雖然中醫通常以個體化治療的面目示人,但是,每個地域的人在每個時代,往往都會有一些群體性的體質特徵,這是中醫經典產生的重要基礎。

所以,正如時勢造英雄一樣,時勢也造就了中醫經典。

當我們以中醫的視野沿著時間坐標上溯歷史時,就會發現很多經典與歷史之間微妙的關係。然後再以此反思今天,就能悟到很多養生保健以及療傷治病的道理。

比如,中醫也有門派之別。雖然不象其它領域裡門派之爭那麼刀光劍影,但是同樣會給人帶來困惑:傷寒和溫病,誰對誰錯?溫陽與滋陰,孰是孰非?

於是,後世妄議前輩名醫之論,以為傷寒不懂清透,溫病不知厚重,管中窺豹,誠可嘆也。

歷史會告訴我們,中醫其實不存在門派,只有以人為本。

我們從一首婦孺皆知的詩開始聊起吧。

小時候讀曹操的《短歌行》,最後一句說: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詩雖豪邁,我心裡卻有一個很大的疑雲,周公吐哺這個事為什麼這麼厲害,竟能做到讓天下歸心?

後來查閱周公吐哺的典故才知道,這個故事說的是當年周公一聽說外面有賢人求見,飯都來不及咽,把食物吐回飯碗里就跑出去相見;哪怕洗頭,都來不及擦乾,直接握著濕淋淋的頭髮跑出去。正因為如此,周公贏得天下歸心,大家都踏踏實實跟著周公建設祖國。

簡單介紹一下周公,這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爸爸就是那位獄中演周易的周文王,他哥哥就是那位討伐商紂王、創建八百年周朝的周武王。而且,周公還是孔子的偶像,孔子崇拜周公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幾天沒有夢到周公,就哀嘆自己衰老了。

話說當年武王伐紂,雖然紂王暴虐,但是推翻商王朝可不是人人都擁戴,首陽山不就餓死了寧死不食周粟的兄弟倆?所以,周王朝建立之後,迫切需要收攏人心。武王英年早逝,留下年幼的成王,周公輔政,最終通過「周公吐哺」等善待賢人的舉動使得「天下歸心」。

可是,說老實話,小時候讀這個典故,總覺得有點不對勁。各位看官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

這不是周公的行為藝術吧?不就是一口飯嗎?您一邊嚼一邊出去不行嗎?周公的辦公室就算趕不上紫禁城,怎麼著也得是個幾進院吧?走到門口見到來人嘴裡那口飯也咽下去了,事兒也沒耽誤,這多好啊。

後來慢慢讀書多了才發現,原來這句話的背後,隱藏這那個時代飲食方面的真實寫照。

對於古代糧食的粗糙程度,我們今天的人知之甚少。今天我們的主食,別說細糧,就算是粗糧,下咽也是毫無困難。所以今天的人甚至打個豆漿,都不願意喝沉澱的渣子,嫌拉嗓子。但是,各位知道古代老人一個普遍的致死原因之一是什麼嗎?

答案竟然是吞咽,按現在話說,就是噎死。

《後漢書·禮儀志中》說:玉杖……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這句話的意思是,鳩鳥永遠不會噎著,所以送老人拐杖,要刻上鳩鳥,代表著美好的祝願。

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古人的生活是多麼艱辛。

其實古人也有生活得不錯的時代,比如漢代著名的文景之治時期,經過修生養息發展生產,老百姓生活開始變得富足。史書記載,當時糧食多到糧倉不夠用,只能任其腐爛;政府無需開支的錢躺在庫房裡,連穿錢的繩子都爛掉了;老百姓聚會時,都騎公馬,如果您騎一匹母馬去參加,就不光是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問題了,很可能會被鄙視甚至被拒絕入內。

但這依然無法改變食物粗糙的現實,因為這是時代的局限。中國古人的主食是粗糙的粟和黍,小麥和稻米直到隋唐時期才因大規模種植而進入尋常百姓家。

《論語》里記述,孔子說:食不言。對於今天的人來說,吃飯不說話不聊天太難了,但在古代,這可能不是餐桌禮儀,而是一個非常嚴肅的進餐要求,因為可能嚴重影響吞咽和消化。

然後我們回想孔子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會別有一番滋味吧!

想想自己曾懷疑周公行為藝術,真是很羞愧,古人誠不我欺啊。

再看水果,水果對古人是絕對的奢侈品。有了做太山都尉的爸爸,才可能有孔融讓梨的經典故事。我們讀《三國》時,都知道諸葛亮舌戰群儒時曾經挖苦東吳謀士陸績為「懷橘陸郎」,說的是陸績曾做一方豪強袁術的賓客,席間偷了幾個橘子想帶給生病的母親,不料臨別作揖時,橘子竟從袖筒里掉出來的糗事。可見那個時候,普通人想吃水果是多麼難得。

至於肉食,因為生產力低下,豬牛羊是不可以隨便吃的。《禮記》中有這樣的記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您要是普通百姓,就算有錢也不行,除非去打獵;您要是王侯將相,吃肉也得看日子,隨便吃弄不好就要吃官司。

食物粗糙是一方面,製作方法也是一個因素。秦漢前後飲食還以燉和蒸為主,缺少葷腥,缺少油水,這些原因造成的結果,就是熱量攝入嚴重不足。

東拉西扯這麼半天,說到這裡,終於要說到中醫了,各位等急了吧!

熱量攝入不足容易得什麼病?一定是傷寒。

所以,在那個年代,傷寒是人類健康的最主要殺手。

強調一下,不是說糧食粗糙油水少就一定得傷寒,但是,這種飲食方式,得傷寒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傷寒成為當時的一個群體性病理特徵。

而且,傷寒說的是起因,熟知醫理的人都知道,寒熱是會轉化的,寒症失治會轉化為熱症,所以,《傷寒論》里也有不少類似白虎湯之類的涼劑。

而引起傷寒這個起因的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氣候等因素,而是當時從飲食中攝入的熱量不足。

所以,為什麼古人好酒,我想也有補充熱量的原因在裡面吧。

因此,東漢時期誕生的中醫巨著《傷寒論》,也是時代的產物。我們看看《傷寒論》序言,張仲景先生的家族死於傷寒的竟有七成之多,這也印證了傷寒在那個年代的巨大殺傷力。

所以我想,在中國這塊出產中醫的土地上,即便沒有張仲景,大概也會有其他的醫生來寫一部類似的經典,因為時代需要這樣的經典,因為中國人的智慧能夠產生這樣的經典。

非中醫專業的人可能對這部書不大了解,這裡簡單地介紹一下。我們知道的中醫四大名著中,《黃帝內經》則構建了中醫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神農本草經》是中藥方面的權威經典;《傷寒論》則是中醫方劑學方面的一部史詩般的巨著,在東漢之後的兩千年裡,一直深遠地影響著中醫的發展,直至今天。這三部書全部成書於漢代或更早,只有最後一部《溫病條辨》,成書於清代,我們後面會涉及。

當然,四大經典也有另一個版本,就是以《難經》取代《溫病條辨》,兩種說法各有理由,這與本文關係不大,不多解釋了。

《傷寒論》是如此偉大,從此以後的相當長的歷史中,學中醫幾乎就是學傷寒。一直到明清溫病理論形成期間,很多醫生還管治病叫治傷寒呢。比如一個醫生說自己從業十年的話,往往會說:吾治傷寒十年矣!

《傷寒論》也奠定了張仲景「醫聖」的地位,今天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校園裡,還矗立著張仲景先生的雕像。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流逝,在中醫長河中,儘管在本草、方劑、針灸等各個領域不斷有優秀的大夫傳承、發展,甚至唐代出現孫思邈這樣偉大的人物,但是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突破《傷寒論》的覆蓋領域。

原因很簡單,跟張仲景的年代相比,人民生活狀態的變化程度不足以使經典突破《傷寒論》的束縛。這個束縛,不是說在醫學高度上超越,而是在生活廣度上的突破。

公元960年正月初三,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不僅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也成為中醫經典走向的重要轉折點。

(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1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9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2 個評論)

回復 徐福男兒 2016-10-21 02:09
楓樹兄亦通醫理,佩服。
回復 楓樹下 2016-10-21 02:18
徐福男兒: 楓樹兄亦通醫理,佩服。
我這是轉載,作者是我親人。
回復 fanlaifuqu 2016-10-21 03:31
《傷寒雜病論》系張原著,後人將其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
回復 秋收冬藏 2016-10-21 04:16
還有含飴弄孫,哪個孫子受得了啊
回復 楓樹下 2016-10-21 05:06
秋收冬藏: 還有含飴弄孫,哪個孫子受得了啊
現在是孫子吃剩下的給爺爺。
回復 慨爾慷 2016-10-21 06:44
想平天下的人一定要有求賢若渴的態度。
回復 慨爾慷 2016-10-21 06:46
不敢說懂中醫,但很贊同調和二字。
回復 楓樹下 2016-10-21 07:49
慨爾慷: 不敢說懂中醫,但很贊同調和二字。
調和就是中醫要乾的事兒。
回復 秋夢闌珊 2016-10-21 13:46
養生之道,很高深而實用的學問!
回復 whyuask 2016-10-21 15:32
謝謝。等著看續集
回復 whyuask 2016-10-21 15:39
到如今,中醫在臨床治病上跟不上變化的時代了,但普通人如果能理解中醫養生的思想脈絡和系統化思維,輔以一些常識和良好習慣,對養生是遠勝於出問題再頭痛醫頭。
剛到加拿大看老外冬天穿短褲跑步、雨天蹬自行車鍛煉,覺得很佩服;後來聽說此等人晚年關節炎纏身,才覺得養生原則其實不分中外。

但這個浮躁的年代,你一說中醫總有人來批判,也是殊可憫矣
回復 楓樹下 2016-10-21 20:17
whyuask: 到如今,中醫在臨床治病上跟不上變化的時代了,但普通人如果能理解中醫養生的思想脈絡和系統化思維,輔以一些常識和良好習慣,對養生是遠勝於出問題再頭痛醫頭。
有些東西需要與時俱進,有些東西卻是今不如昔。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8: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