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談談網上匿名(清倉新日誌)

作者:rebel  於 2009-12-23 06: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不久前談到網上的讀者分讀文的和追星的兩類,意猶未盡,今天聊聊與此有關的一個想法,叫作「網上匿名」。網上匿名與「潛水」不同。「潛水」之樂在於不露聲色地觀察,觀察五光十色的人性,在網路這個幾乎是理想化的自由天地里,在某種程度上不思戒備地袒露和展現。。。

網路的自由性加強了網路文字的真實性(就其展現文字作者的性格而言),這使得「潛水」觀察變成一項有趣的活動。但是,除非你認識被觀察者,或者你是個學者在搞學術研究,單純的觀察是不夠深刻,也是不夠刺激的。如果你自己也想熱熱鬧鬧地參與其中,而又對真實的東西有興趣 (據說許多人看《蝸居》就是想看真實,我沒看過,不知該劇有多少真實),想在無人知曉,無人注意的情況下,想在沒有人被你打攪,又沒有被人認出你是誰的情況下,看看你認識的人會怎麼看待你和對待你,我有一個促刻(有人說,應寫成「促狎」,但上海人覺得這個讀音不對)的主意:用化名寫點東西看看 (貝殼村花樣多,是不是買個「匿名卡」就可以成了?)。

過去有鋼琴比賽拉一塊幕布的,後來取消了,說是鋼琴演奏也是表演藝術,看不到鋼琴家搖頭晃腦的表演,那怎麼行?這樣做,郎朗們怎麼混得出來?網上是純文字的交流,靠「遙感」,所以網上匿名,理論上行得通。當然,我知道,上網目的是純粹閱讀的人不多,用化名或變換「筆名」會破壞追星起鬨的樂趣。因為這個,網上匿名的普遍實行既不實際,也無必要。我的提議,只不過是倡導一種思想實驗,以期增加一種意識而已。

真正的作家是非常討厭「追星」的。為了求得他所要見,或希望見到的效果,魯迅頻繁地更換筆名,用了幾百個筆名(沒數過,一百多肯定有)。大家都知道魯迅剃頭的故事吧。魯迅第一次去這家店剃頭,穿著普通,剃頭匠勢利,剃得頭質量不高,魯迅給了一大把小費。第二次去,剃頭匠見了立馬點頭哈腰的,仔仔細細地為魯迅剃了頭。完了,魯迅慢慢地排出三文小錢。剃頭匠問,這次為什麼給得這麼少?魯迅回答:上次你亂剃,我亂給;這次你仔仔細細地剃,我仔仔細細地給。

錢鍾書對「追星族」的無情,也膾炙人口。這個故事可能以前也有人講過,不過我講我自己的版本。有個仰慕錢鍾書的文學青年固執地一定要見他,錢鍾書固執地不見。那人就天天坐在錢家門口,弄得揚絳都來求丈夫:就見他一面吧,人家也是崇拜你,不是要殺你(揚先生當然不知道後來有列農被崇拜者刺殺的事)。錢先生當然是不吃這一套的。不過,看在妻子的面子上,錢先生給那個文學青年寫了一封信,託人送出去。信中說:「如果你覺得雞蛋好吃,吃了就是了。幹嘛非要見那個生蛋的雞不可呢?」

          我思想中理想的網上活動是,讀你喜歡的博文,有興趣與作者交流一下,那就去試試看。用不著打探博文作者的「真相」與隱私,然後想入非非。說到底,是仙女,你也娶不著;是醜婦,你也沒義務娶。(我是男作者,所以只揶揄男讀者)。當然這是個自由社會,你想怎麼做,別人管不著。但是,你可能也知道,我這個人有喜歡東評西評的個性(當然評的不是任何個人,更不限於這個園子里的人)。我也想自由地表達一下個人的意見和忠告:這樣做不光無聊,也使網上活動的樂趣(包括你自己的樂趣)大打折扣。還是好好地學習,與網上的陌生人(不論男女老幼)健康地,有益地交流吧。

 

註:此文是舊帳。改頭換面了一下。潛在的讀者可能早就不存在了。思想也是舊的,只有「蝸居」是新的。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7 10: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