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文明型國家》讀書筆記

作者:Brigade  於 2019-2-28 00: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轉文|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7評論

《文明型國家》作者是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張維為,張維為頭銜很多,履歷也很豐富,是中國「五毛」界的代表性人物。

張維為主要致力於對中國的發展問題的研究,與許多唱衰派認為中國的體制制約了中國發展的觀點不同,張維為認為中國的制度非常貼合中國的實際,更具有糾錯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中國發展的保證。最經典的是曾與提出「歷史終結論」的弗朗西斯·福山的辯論(優酷搜索張維為對話福山),這也是張維為對於自己最得意的地方,當阿拉伯之春剛開始的時候,福山曾預言阿拉伯世界將因為西方民主制度的引入而迎來春天,這在當時幾乎是普遍的共識,而張維為確認為阿拉伯之春很快就會變成阿拉伯之冬,如今的阿拉伯世界是什麼情況也是不言自明。

提到張維為的著作,更多人會想到的是他那經典的中國三部曲(《中國震撼》、《中國觸動》、《中國超越》)可以說是對中國發展的成就以及其在制度上的原因做了一定的剖析。但是相較於《文明型國家》,我認為中國三部曲更多的是將中國發展成就的表象概述,讓讀者開始意識到中國的發展切切實實取得了許多了不起的成就,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個人的民生層面。而《文明型國家》則開始從制度文化等多方面開始由具象到抽象進行分析,這也反映了張維為對於中國發展研究的不斷深入,而全書雖然相較於以前研究更進一步,但是還不足以支撐中國發展模式總結的概括,即我個人認為研究還沒有深入到一定層次,但是這也情有可原,畢竟雖然我們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大多文獻資料的研究都停留在表象,缺乏像法國啟蒙運動以來西方那樣對於西方制度的理論性研究。比如我們今天對於西方多黨制,分權制衡等制度,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些理論已經開始越來越脫離實際,但是我們許多時候還是喜歡從邏輯上認可它,就是因為他們的理論非常的體系化,而中國就是缺少這種體系化,使得我們對於許多問題如監管問題、領導人選拔的科學性上始終存在質疑,我認為,其主要原因也許就是我們缺少相關的理論,從而難以形成向西方理論那樣固定的邏輯有關。而張維為就是在不斷地向這方向努力。

「文明型國家」這個概念我第一次接觸是在馬丁·雅克的《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中提及,《文明型國家》中也有提及,張維為也對馬丁·雅克關於「文明型國家」這個概念的不足進行了點撥,但是張維為是不是因為看到「文明型國家」這個概念從而開闢了用「文明型國家」這個概念來探索中國模式,我們不得而知。

在書中,張維為認為中國是一個文明型國家(civilizational state),即文明國家(civilization-state)與民族國家的融合體。

而民族國家這個概念最早發源於歐洲,是指一些具有共同特性的人民組成的國家,包括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如果這麼解釋,日本不算一個國家,因為日本的領空權掌握在美國手中)、自我文化認同等基本要素。其具有高度的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是西方政治概念中國家的含義。

而就這一點,西方的學者認為近代的中國還不是民族國家,屬於文明國家形態,這也就解釋為什麼中華民族這個概念是近代中國才提出來,這也是許多台獨認為中華民族從不存在的原因。文明國家形態最大的缺陷是不具備自我革新的能力,只有通過外力才能發展(不知道這是不是西方為侵略中國找的託詞,反正他們是這麼解釋的,類似解釋我個人認為同樣適用於印度

但是中國的現代化運動將中國由文明國家轉變為民族國家(即中華民族概念誕生),但是中國卻從三個層面進行了重塑,即土地革命重塑了中國的下層結構,改革開放重塑了中國的中層結構,新中國的誕生重塑了中國的上層結構,最終使中國轉變為文明型國家的形態。

對於中國這個文明型國家,書中認為其主要特徵可以概括為四超、四特

四超分別是:

1.超大型的人口規模。這種超大型的人口規模不同於印度單純的人口眾多,而是表現為具有高度的人口整合性,且文化同質性高。從而產生了中國獨特的發展模式,即學習+創新+受過教育的巨大人口產生的規模效應+影響中國和世界,這一點可以通過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來證明。這也使得中國的發展無論是體量還是與他國的聯繫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為止,中國是世界上近130個國家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

2.超廣闊的疆域國土,這使得中國具有其獨特的地緣優勢與戰略縱深優勢,最明顯的就是在軍事上以退為進的戰術與大後方的概念。

3.超悠久的歷史傳統,悠久的歷史傳統並非單純的歷史悠久,而是在歷史上許多制度與文化對今天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a.土地私有化摧毀了土地壟斷的土地制度

b.科層化的官僚制度取代貴族政治

c.科舉制使平民進入國家管理部門

d.析產繼承製使社會等級難以固化

這四個方面雖然不能徹底解決其對應的四個問題,但是通過與西方世界的橫向對比,無論是過去還是當下,都對中國產生了很大的積極影響。

4.超深厚的文化積澱,中國的文化主要是以儒為主,佛道為輔

四特分別是

1.獨特的語言

2.獨特的社會,即以家庭為中心的社會價值觀,這與西方個人中心不同

3.獨特的經濟,獨特的經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即將計劃於市場相結合;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相結合;市場經濟學與民本經濟學相結合。這也是中國經濟制度區別於西方經濟制度的主要方面。最明顯體現在中國很難從自身爆發向西方那樣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經濟危機更多是由於對外開放導致的外部危機,但是由於現在許多唱衰派認為中國中國經濟只是泡沫還沒有爆炸,但是泡沫很大,所以我認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究竟有沒有比西方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還需要時間去檢驗

b.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

c.即發揮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高效,又發揮社會主義宏觀整合的長處。這一點可以通過國研智庫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李曉鵬的理論得出

4.獨特的政治,中國的政治制度無疑是爭議的焦點,許多人認為中國的政治制度限制了中國的發展,但是張維為認為,中國的政治制度是與中國傳統政治和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a.中國執政黨本質上是中國歷史上統一的儒家執政集團的延續,而不是代表不同利益群體群體進行互相競爭的西方政黨,而我認為這最明顯的體現就是中國的共產黨群體囊括了中國各個階層的人,不同於西方和傳統觀念中共產黨是單純工人政黨,在中國,無論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甚至是所謂的「資本家」都可以加入共產黨,這一點使得共產黨在執政過程中能夠兼顧各方的利益,從而不至於導致西方那樣的反對政治

b.人心向背的治國理念與選賢任能的政治傳統,李世默曾經總結過,世界上最大的民調機構就是中國政府。雖然我個人並不清楚中國政府的民調的調查流程,但是從結果上看,我不得不認可李世默的觀點,這也導致中國不同於西方的民調政治和選票政治,中國一直強調「人民的選擇」,但是又不被民調綁架,比如領導人的選拔,這也使得中國的領導人往往具有很高的執政能力,不像西方那樣選舉出低能領導人。我認為最明顯的對比就是當下台灣的政壇,民調治國以及政府政府對於幾乎所有台灣的社會問題都束手無策,而藍綠對壘導致社會撕裂越來越嚴重,絲毫沒有高曉松所說的政治文明化的跡象。

c.政治制度內容具有包容性,這一點可以通過許多政策的實施看出,中國的政策可以同時兼顧各個階層的利益,從而不會產生像台灣「一例一休」這樣的政策難題

d.全國統一協調的政治文化,反面例子可以參考美國特朗普政府與各個州政府

通過以上四點,中國的政治制度幾乎避免了西方民主制度存在的民粹主義,短視主義,法條主義的問題。

而在制度上,張維為專門在書中拿出一章來分析了中國的制度,主要分析了四方面制度:

1.政黨制度:中國是一個國家型的政黨和整體利益黨,他的主要作用是領導和協調。而根據美國皮尤中心(PEW Center)和亞洲動態(Asia Barometers)等做的民調,發現中國中央政府在民眾中的威望極高,支持率最低都在75%以上,遠遠高於西方政府在西方社會的支持率,但是這裡特製中央政府,因為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T)的觀點,中國地方性政府的民眾支持率很低,具體數據,尚未收集到。

2.民主制度:中國是協商民主,包括決策領域包括決策領域內的"新型民主集中制",主要體現在政治,經濟,社會三個層面協商民主,從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多黨競選缺少長期規劃的問題,使得政策具有很好的延續性

3.組織制度:中國是"選賢任能;

4.經濟制度:中國是"混合經濟"

總的來說,關於制度的討論,與四超四特的討論內容很多重複,其主要是結構上的梳理。

張維為通過對中國四超四特的總結,總結出中國發展的模式主要可以概括為八大特點,而中國政治理念上有十大理念

八大特點分別是:

1.實踐理性:擅長使用名實論,實事求是,善歸納非演繹,這也是許多政策具有很大可行性的原因,區別於西方國家政策許多可行性很低,如奧巴馬醫療改革

2.強勢政府:中國政府能夠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這也避免了「軟政府」的問題。軟政府是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繆爾達爾(Gunnar Myrdal)所說的「軟政府」問題。「軟政府」的執行能力極弱,政府被各種既得利益綁架,政客們沒完沒了地扯皮

3.穩定優先,體現在中國政府強調社會穩定,這也是許多西方批評中國的原因,但是這也使得中國社會穩定性以及安全性上要遠遠超過西方國家

4.民生為大,這符合馬斯洛需求理論,如當下許多非洲國家,中東國家因為過度效仿西方,把所謂民主,人權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使得政府很難解決人民實際需求,導致社會問題非常多,甚至動蕩

5.漸進改革,中國無論各個方面改革強調漸進改革,與穩定優先相呼應,也是協調各方的體現,避免了如俄羅斯休克療法導致的社會問題。所以我認為許多人說西方政治制度雖然效率慢,但是不會犯錯,如果將社會問題的解決速度看做效率的話,那麼中國更適合這句話。

6.混合經濟:史正富認為,中國中央領袖,部門科層,地方政府三元主體良性互動是中國經濟成功關鍵所在,即中央與地方經濟的協調,但是這也容易形成尋租和地方保護主義。

7.對外開放

8.三力平衡:政治,社會,資本三方面之間的平衡,避免了西方的資本統治國家的局面。眾所周知,美國政治力量在資本力量下缺少獨立性與中立性,資本力量通過媒體控制等方式滲透社會力量。但是由於中國政府干預過多,導致了市場發育不足,某些領域的政治改革相對滯后,使一些行業產生壟斷和尋租腐敗;社會總體上產生了貧富差距問題、生態問題、教育問題、醫療問題等,所以中國這些問題的解決特別需要強調中國實際

如果說八大特點是對中國制度的具象方面的概括,那麼十大理念則是從理論上對中國進行總結,我認為,當下中國對於制度話語權的爭奪,尤其要注重抽象理論的表述與宣傳,我正在前面有提到過,但是張維為總結的十大理論依然只是初探,對於中國的理論總結,還是沒有形成西方那樣的嚴密邏輯,但是作為一個開始,就像啟蒙運動一樣,在萬古長如夜裡做一個曙光,為理論的研究提供一個方向。

這十大理論分別是

1.實事求是

2.民本主義,中國的民本主義不同於西方,西方只重視公民政治權,忽視了民生權和發展權。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西方所謂民主國家,尤其是美國,會產生各種嚴重的社會問題。如貧富差距,社會對立等

3.整體思維:西方哲學強調個體,中國強調整體,如我們提到許多問題如環境問題,我們往往看到許多觀點是不僅僅關注環境層面,還關注發展層面等各個方面,這也使得政策上具有協調性,如污染問題,不只是治理,還將就預防,引導。

4.政府是善,西方國家普遍持政府是必要的惡的觀點,所以在制度建設上講究限制甚至阻撓政府,雖然一定程度上防止政府專斷,但是在當下許多社會問題往往使得政府左右支拙,中國強勢政府可集中力量,但容易專斷

5.民心向背,中國政權合法性源於民心,這與西方講求選票不同,我認為這是從制度層面上追求民心,避免了西方被選票選上的政府班子過於在乎選票而產生的空頭支票問題,透支政府公信力。

6.選賢任能:中國的政治人物講求選拔+選舉,一方面為了體現民意(基層選舉),另一方面防止民粹政治,保證能者執政

7.兼收並蓄:學習西方優勢點

8.推陳出新

9.和而不同

10.良政善治:以人為本,勵精圖治。張維為認為,當前世界上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將民主和專制看做政治優劣的評判標準,如果民主是好制度,非洲,拉美的民主制度卻產生了許多問題,甚至政府失效,如海地。張維為認為,應該以良政與劣政的對立取代民主與專制的對立

王紹光認為,中西方政治文化的一個重要差別是西方主要關心「政體」,而中國主要關心"政道"。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認為:代議制民主是一種為做出政治決定而實行的政治安排,在這種安排中,某些人通過爭取人民選票取得做出決定的權力,非古典意義上人民的統治。民主只是一套制度性的程序,一種選擇政治領導人的方法,選擇領導人是民主唯一的目的。

因此,中西方之爭主要涉及「實質民主」和「程序民主」的差別。中國的特點是拒絕贏者通吃,從而避免了弗朗西斯•福山所總結的西方社會陷入了反對政治的牢籠。而且,以美國為例,如果以程序民主為評判標準,美國民眾投票率不到50%,而進行計算可以得出:2016年10月美國國會在其公眾中的支持率實際只有18%,這不符合民主的實質。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根據西方話語範式,「民主與專制」的預設是「民主是好的,專制是壞的」,而「什麼是民主」只能由西方來界定。問題是世界上採用西方民主制度而搞得一團糟的國家比比皆是

根據《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的描述,歷史就這樣被改成了一個關於美德傳承以及品德高尚者(例如西方)如何戰勝落後族群(也就是東方)的傳說。這產生的「歐洲中心主義」和「西方文明優越論」為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種族主義提供了理論基礎,為「歷史終結論」提供了理論依據。但是實際上,西方並不是文明中心,從歷史上看,古希臘文明很大程度上源於東方的古埃及;歐洲16世紀文藝復興的主要動力之一來自東方;歐洲17—18世紀啟蒙運動的起點某種意義上就是中國,在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早就有過這樣一段文字:在整個漫長的18世紀,對於法國啟蒙思想家們而言,「沒有一個人在他們著作的某一部分中,不對中國倍加讚揚。只要讀他們的書,就一定會看到對中國的讚美……他們心目中的中國政府好比是後來全體法國人民心目中的英國和美國。在中國,專制君主不持偏見,一年一度舉行親耕禮,以獎掖有用之術;一切官職均經科舉考試獲得;只把哲學作為宗教,把文人奉為貴族。看到這樣的國家,他們嘆為觀止,心往神馳」。而且,就算是西方現代經濟學和政治治理的一些核心概念和制度安排,如「自由放任」和「文官制度」等也均來源於中國。

而且西方文明如今也開始受到質疑,有一種觀點是古希臘文明本身是歐洲文藝復興后被虛構出來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存在過古希臘國家體系以及「古希臘哲學」,有的只是被包裝成「古希臘哲學」的中東哲學、亞洲哲學,虛構古希臘史的目的先是為了創建一種「反抗天主教學術的傳統」,後來是為了「替近代新興的資本主義市場文明找到一種源遠流長的根」具體可以參考《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亞非之根》。甚至是當今被西方描繪成落後野蠻的阿拉伯文明,也對西方文明的傳承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根據《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描述:正是阿拉伯國家保存了古希臘的典籍,才使歐洲最終得以走出長達千年的「黑暗時期」,使它銜接上了已經消失匿跡的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而且這還是建立在古希臘文明與古羅馬文明的確存在的歷史上。

所以,即使是弗朗西斯•福山,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對世界政治制度的貢獻,他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中記述:如果統一的、中立的中央政府是現代(理性化,統一的官僚制度)國家標誌,那麼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國家

那麼中國如今的制度究竟是不是專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中華帝國的專制制度》中對專製做了兩種含義的詮釋,一種是根據國法行使主權的「合法專制」;另一種是所欲為的「不合法」的「獨裁專制」

因此,李約瑟認為,如果古代中國真像有些人宣傳的那樣是一個絕對專制、毫無自由的社會,我們就無法解釋幾千年來怎麼會產生那麼多的創造與發明,也無法解釋為什麼在那樣漫長的歲月里中國總是處於比歐洲領先的地位

張維為認為,中國古代之所以能長時間領先歐洲,主要原因有四點

1.統治者重視民生的天明論

2.政治傳統中的民本思想

3.以選賢任能為主的制度安排

4.中國古代社會人自由度高於歐洲

那麼為什麼中國到了近代又落後於西方呢?張維為的總結是:

1.西方通過戰爭擴張帶來財富的積累與技術進步

2.西方通過投資戰爭催生的現代金融,具體可以參考羅柴爾德斯家族的發家史

3.西方國家對貨幣主權,國家統一的財政制度與貨幣信用的建立

4.中國妄尊自大的心理,不思進取的心態,閉關鎖國的政策

所以,張維為認為中國無論是文化還是制度上,並不落後於西方,中國不應該以仰視的角度看待西方,而是平視,互相尊重,互相平等。正如他所描述的,中國作為「文明型國家」不需要別人認可也可以獨立存在和發展,它的政治和經濟模式在很多方面曾經與別人不一樣,現在也與眾不同,今後還是自成體系的。這就像漢語擴大自己的影響,不需要英語的認可;《孫子兵法》不需要克勞塞維茨來認可;孔子不需要柏拉圖來認可;中國的宏觀調控,不需要美聯儲來認可

我認為,這放在當下,正是王道與霸道之辯即王道核心是仁政,霸道核心是強權政治,這個觀點並不是我提出,而是許多華人學者如台灣,新加坡等研究國際政治的華人學者對當下中國政治的概括

而張維為也提倡要講求愛國主義,事實上,許多西方國家特別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尤其是美國。但是在中國,有一些人認為愛國主義是流氓的庇護所。張維為還認為,中國的愛國主義不同於西方的愛國主義,中國以家庭為中心的文化衍生出的思維和生活方式,把個人追求和社會目標統一的信念價值觀催生民族認同感和國家凝聚力,區別於西方以狹隘民族主義為基礎的愛國主義

總體來說,《文明型國家》是值得一讀的一本書,這本書很大程度上讓有助於我們樹立我們的四個自信,即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而且《文明型國家》也用了整體思維來理解中國,不是將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割裂開來理解,這也就是所謂的符合中國實際,不同於西方的所謂西方民主制度全球適用的觀點。這也從側面暗示中國未來崛起后,不會像西方國家那樣干涉他國內政。



作者:fededer
鏈接:https://www.j ianshu.com/p/b54dd2c11d80
來源:簡書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Brigade 2019-2-28 00:45
《文明型國家》作者是張維為,是中國「五毛」界的代表性人物。
所以是劣質品的代名詞。就是削足適履。看看中國是什麼樣子,就把「文明」切割一番,套在中國足下,就說這是偉大足履。
回復 Brigade 2019-2-28 00:54
本文發表在2017年底,正是厲害了我的國不可一世的時候。因此儘管作者說張維為是中國「五毛」界的代表性人物,還是附和了張維為的觀點。
回復 徐福男兒 2019-2-28 00:58
曲學阿世的文人,是人類中最最下流卑鄙的一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回復 Brigade 2019-2-28 01:04
當時西方對中國了解有限,這些小國對東方大國有神秘感,再加上並非久遠的蒙古人橫掃歐洲的記憶,所以他們誇大了中國的封建制度的優越性。一次鴉片戰爭之後,他們就像蒼蠅一樣飛來蠶食這塊肥肉。所以,張這樣吹噓,就是無視歷史的本來面目。
法國那時不自由?當然沒有現在自由,但是孟德斯鳩伏爾泰托克維爾寫了那麼多革命書籍也沒事,可見就算專制,法國的也比中國大清的好一些。
「把文人奉為貴族」,明清文字獄,文人都是奴才,皇帝不高興,全家丟了命。焚書坑儒兩千多年反右和文革是個頂峰。
「自由放任」(Laissez-faire)跟中國沒有關係。
Laissez-faire, The origin of the term is uncertain, but folklore suggests that it is derived from the answer Jean-Baptiste Colbert, controller general of finance under King Louis XIV of France, received when he asked industrialists what the government could do to help business: 「Leave us alone.」 The doctrine of laissez-faire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economists known as Physiocrats, who flourished in France from about 1756 to 1778. The policy of laissez-faire received strong support in classical economics as it developed in Great Britai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st and philosopher Adam Smith.

"在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早就有過這樣一段文字:在整個漫長的18世紀,對於法國啟蒙思想家們而言,「沒有一個人在他們著作的某一部分中,不對中國倍加讚揚。只要讀他們的書,就一定會看到對中國的讚美……他們心目中的中國政府好比是後來全體法國人民心目中的英國和美國。在中國,專制君主不持偏見,一年一度舉行親耕禮,以獎掖有用之術;一切官職均經科舉考試獲得;只把哲學作為宗教,把文人奉為貴族。看到這樣的國家,他們嘆為觀止,心往神馳」。而且,就算是西方現代經濟學和政治治理的一些核心概念和制度安排,如「自由放任」和「文官制度」等也均來源於中國。"
回復 Brigade 2019-2-28 01:13
否定古希臘文明是沒有意義的,那麼多古建築遺跡,雕塑品擺在那裡。
「古希臘哲學」也是存在的,亞里斯多德柏拉圖作品都是思想經典。「反抗天主教學術」並非像張這樣非得篡改歷史才行。


有一種觀點是古希臘文明本身是歐洲文藝復興后被虛構出來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存在過古希臘國家體系以及「古希臘哲學」,有的只是被包裝成「古希臘哲學」的中東哲學、亞洲哲學,虛構古希臘史的目的先是為了創建一種「反抗天主教學術的傳統」,後來是為了「替近代新興的資本主義市場文明找到一種源遠流長的根」具體可以參考《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亞非之根》。
回復 Brigade 2019-2-28 01:26
《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亞非之根》。按維基介紹,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猶太人,想證明古希臘文明源自東方,尤其是埃及。可是大多數人本來就是這樣認為的,所謂東方就是兩河流域文明,即當今伊朗伊拉克敘利亞一帶。
當今西方並沒有把古代阿拉伯文明描繪成落後野蠻的。相反,有很多人很嚮往,如法國前總統密特朗,死前還要到埃及朝拜一下。

「《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亞非之根》。甚至是當今被西方描繪成落後野蠻的阿拉伯文明」
回復 Brigade 2019-2-28 01:30
徐福男兒: 曲學阿世的文人,是人類中最最下流卑鄙的一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張簡直就是文化毒品製造者。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21: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