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文繁簡字用例漫談

作者:lixixing  於 2009-7-18 09:4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隨筆札記|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25評論

關鍵詞:

 

中文繁簡字用例漫談

 

李西興

 

    前幾天,瑪克威出版社把即將印行的紐西蘭華文沙龍文集《給你一片雲》里,收載我的一篇文章的校樣寄來。我改動了兩個字,並因此想起中文繁簡字體的轉換問題。

我那篇文章《好逑湯和好色之徒》,談的是影視節目里中文讀音和中外翻譯的音譯問題。文中提到《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以及《史記會注考證》里的一段注文。我的原文是用簡體字寫的,校樣大概是用的是簡轉繁自動系統,把「范雎」改為「範雎」;把「詩云子曰」的「雲」改為雲彩的「雲」。

按:作為姓氏的「范」和模範的「範」,在簡體字系統是一個字,但是在繁體字系統是兩個不同的字。「范」從草字頭,和從竹字頭的笵(範的本字),在古文里,有時通用。范、笵、範,這三個字,在古代的原始意思是不同的。范的本義是草名、笵的本義是鑄造器物的模子、範的本義是一種出行時的祭祀。范和範也都可以用作模子,規範,法則等意思。但作為姓時,只能用「范」。

    至於「詩云子曰」的「雲」和雲彩的「雲」之不同,熟悉繁體字的人都知道。鑒於校稿時間緊迫,我只能附加一個註:「雲」和「范」在「古書里就是這麼寫的,不能用簡轉繁系統自動轉換」,以提醒出版商和編輯校對人員。

    我初來紐西蘭時,見有人在華人報刊上批評簡體字,說過這樣的話(大意):「運」無車怎行。意思是說,「運」簡化為「運」,沒有「車」了,怎麼運行呢?這種議論,本身就缺乏中國文字常識。按:中國文字是運用六書的原則創造、發展和整理而形成的。「六書」就是:一、象形;二、指事;三、會意;四、形聲;五、轉注;六、假借。前四種是造字的方法,后兩種是用字的方法。漢字的字數隨著社會發展而逐步增加,因此其中形聲字最多。「()」字也是形聲字。「辶」,通常被稱為「走之底」,就是「辵」(讀如綽號的綽),是「疾行」之形,「軍」或「雲」都是音。把「軍」簡化為「雲」,就是把原來的形聲字較繁複的聲旁改換簡單的聲旁(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上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里的八種簡化漢字的方法之一)。這也是符合中國文字的發展規律的。

    有些簡體字,本來是古字。例如「眾」字。三個人疊一塊,是「眾」字最原始的寫法。甲骨文里就是如此寫法。即《周語》所謂的:「人三為眾。」非常好認好解釋。繁體「衆」字,它的下部,也是三個變形的「人」。上部原是橫著的「目」。郭沫若解釋為監督奴隸大眾勞動的監工。現在已經演化成像個器皿的皿上加一撇。去掉這個明顯寫錯的上半部,剩下原本的三人,正是還原古意,維持傳統。

    還有「從」,簡體是兩個「人」,取「兩人相從」之意,也是見於甲骨文的古老寫法。繁體的「從」對照小篆,是傳寫的錯字。它的雙人旁和右下角應該合在一塊,成為一個表示行走的偏旁。這大概是在小篆的時候添上去的。楷書把它割成兩半,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根據我長期的文字工作經驗,還有兩個字在繁簡轉換時容易發生錯誤。一個是「后()」,另一個是「里()」。「后」和「後」在古文里意義完全不同。「后」是個名詞,指古代的君主或君王的正妻。《尚書·舜典》:「覲四岳群牧,班瑞於群后。」「群后」指眾位諸侯國(注意:上古有些小諸侯國,大致相當於一個大的部落或部落聯盟)君主。另外,史書中的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等等,更是不勝枚舉。在這些方面,「后」是不能寫成「後」的。在這裡我要順便說一句,「后」在甲骨文和金文里,往往和「司」的意思相通。因為「后」和「司」,字形相同而方向相反,一個意為君主;一個意為管理。如著名的商代「司母戊鼎」,其腹部所鑄的司母戊三字,有學者認為,也可釋為後母戊,應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親所鑄的重器1976年殷墟「婦好墓」發掘,出土有許多鑄有「司母辛」銘文的青銅器物,也可以釋為「後母辛」。而「後」的本意,保留在現代的隨後,落後,後面,後來,以及後裔等雙音詞里,是副詞或形容詞。

「里」和「裏」在古文里,是意義完全不同的兩個字。「里」意思有二:一是人的居住地,「鄉里」之「里」;二是長度單位,所謂「百里」「千里」之「里」。而「裏」的原始含義是衣被的裡層,如《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裏。」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嬌兒惡卧踏裏裂。」「裏」有時候還被寫成「裡」。這個意思後來被引申為裡面,內部。

簡體字系統「里」和「裏」為一個字,卻不容易使用錯。因為現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所以被裡,屋裡,家裡,裡面,裡邊和鄉里,千里,百里,其語意區別是很明顯的。

下面再談兩組例子。一是「發(髪發)」:頭髪的髪(讀第四聲),和發展的發(讀第一聲),在簡體字里,是同一個字,「發」。現代漢語里,頭髮的發幾乎不單獨使用,通常為雙音詞:如理髮、洗髮膏、髮膚(頭髮和肌膚)、髮型、毛髮、長發、短髮,等等都讀第四聲的「發」,是絕不會和發射、發展、發達、發祥、發布、發放、發掘、以及徵發、出發、啟發、闡發等,第一聲的「發」弄混淆的。

二是「適()」;在現代漢語里,最常用的是「適合」這個雙音詞。但是在古文里,適()的用法是很多,如《詩經·魏風·碩鼠》「適彼樂土」,作到某處去講;女子出嫁,謂之曰「適人」。還可做「恰好」講:如《孔雀東南飛》:「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並且,簡體字「適」和繁體字「適」在古文里本是兩個不同的字。簡體字「適」作為人名,讀如「括」。春秋時有個南宮適(見《論語·憲問》,明代小說《封神演義》里西岐大將「南宮適」與之名音均同),唐朝有個皇帝叫李適(唐德宗,780-804年在位),以及宋代編《隸釋》的金石學家洪适(1117-1184年)。這些作為人名的「適」都讀kuò()。當然,也有以「適」為名的,如唐著名邊塞詩人高適(700—765年)南宋永嘉學派的集大成葉適(1150-1223)另外在古書里,「適」還亦可讀di(第二聲),與「嫡長」之「嫡」和「匹敵」之「敵」相通;還可讀為zhe(第二聲,謫),意同貶謫。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九卷「李謫仙醉草嚇蠻書」,就是把唐朝著名詩人李白,讚譽為天上謫降人間的仙人。

 

                                  ---2009716日於奧克蘭
 
 
5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5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09-7-18 10:02
禮字也不是簡體,是象形字。一個人跪在天地君父母之前。
回復 lixixing 2009-7-18 10:13
fanlaifuqu: 禮字也不是簡體,是象形字。一個人跪在天地君父母之前。
謝謝關注及補充文字範例。
回復 hr8888hr 2009-7-18 10:21
簡體字的好處之一就是有的一個字頂兩個或幾個繁體字
回復 mzou 2009-7-18 10:38
漢字簡化由來已久,也許是一種發展,就像英語一樣,colour 簡成 color。
我看繁體比較慢、感覺累。但紐西蘭的很多華人報紙選用繁體,我想是為了台灣香港、亞洲其他地區的華人方便吧。
回復 hr8888hr 2009-7-18 10:49
lixixing: 謝謝關注及補充文字範例。
我覺得簡體字不是現代人的發明,看看王羲之草書,我倒認為大多數簡體字是從他那兒脫胎的
回復 lixixing 2009-7-18 11:34
hr8888hr: 我覺得簡體字不是現代人的發明,看看王羲之草書,我倒認為大多數簡體字是從他那兒脫胎的
大致上來說,簡體字一半來自「俗體字」,一半來自「草書」。熟悉草書字體的朋友,能找出許多「簡體字」的來源。
回復 lixixing 2009-7-18 11:42
hr8888hr: 簡體字的好處之一就是有的一個字頂兩個或幾個繁體字
現在還有許多人,包括著名專家,對此有看法。其實,這是自古以來的中國文人常使用的文字「假借」法。在以雙音和多音字詞為主的今天,要在實踐中看,假借字能否引起語言文字交流上的誤解。我文中所舉的例子,實際上也在說明這個問題。如「里」和「裏」;還有「發(髪發)」等。網友也可以提出許多類似的釋例。
回復 hr8888hr 2009-7-18 11:51
lixixing: 現在還有許多人,包括著名專家,對此有看法。其實,這是自古以來的中國文人常使用的文字「假借」法。在以雙音和多音字詞為主的今天,要在實踐中看,假借字能否引
日常應用當中,我未發覺有混淆意思的多義字,除非一些閑人為營造氣氛用多義字有意搞一些對子去增加觀賞性的.
回復 lixixing 2009-7-18 11:52
mzou: 漢字簡化由來已久,也許是一種發展,就像英語一樣,colour 簡成 color。
我看繁體比較慢、感覺累。但紐西蘭的很多華人報紙選用繁體,我想是為了台灣香港、亞洲其
海外老一輩華人,自小學繁體字。另外,異國華人報紙,最初多為港台人創辦,他們也是學用繁體字的。現在中國大陸出國人士多了,情況已經有所改變。如一位67年出生在大陸的移居美國的華人,是生物化學博士。但是他維護簡體字的許多論述,比國內許多飽學的國學大師們還要犀利。真是後生可畏啊!
回復 lixixing 2009-7-18 12:08
mzou: 漢字簡化由來已久,也許是一種發展,就像英語一樣,colour 簡成 color。
我看繁體比較慢、感覺累。但紐西蘭的很多華人報紙選用繁體,我想是為了台灣香港、亞洲其
美國人,即使一個單詞省略一個字母,colour 簡化為 color 人們立即趨之若鶩,馬上採用。在中國,把原29筆劃的「鬰」簡化為只有8筆的「郁」,把原31筆劃的「籲」簡化為只有6筆的「吁」,卻招來許多說是「破壞中國文字傳統」的責難。某些守舊的中國文人,思維真得很奇怪!
回復 hr8888hr 2009-7-18 12:14
lixixing: 海外老一輩華人,自小學繁體字。另外,異國華人報紙,最初多為港台人創辦,他們也是學用繁體字的。現在中國大陸出國人士多了,情況已經有所改變。如一位67年出生
大陸學英語比不上香港, 可大陸學中文,看看我們這一代,包括我的父輩(85有餘了),既能嫻熟地應用簡體字,又能順利地閱讀過去或港台的繁體書本, 反觀港台的人, 不但看不懂很多字, 就是名詞,如軟體他們叫軟體等,他們再推敲都猜不懂大陸很多的名詞. 光憑就這一點, 說明大陸的簡體字中文教育, 遠優於港台的繁體字教育. 
回復 彩舟雲淡 2009-7-18 12:31
前幾天看電視也在討論這個話題,簡體是發展趨勢啊
回復 mzou 2009-7-18 14:11
lixixing: 海外老一輩華人,自小學繁體字。另外,異國華人報紙,最初多為港台人創辦,他們也是學用繁體字的。現在中國大陸出國人士多了,情況已經有所改變。如一位67年出生
對,是這樣。
回復 mzou 2009-7-18 14:14
lixixing: 美國人,即使一個單詞省略一個字母,colour 簡化為 color 人們立即趨之若鶩,馬上採用。在中國,把原29筆劃的「鬰」簡化為只有8筆的「郁」,把原31筆劃的「籲」
那些繁體字可作為文字發展的研究用,日常寫字那麼複雜不凡便太多。看看現在 的手機文字,才會讓老學究們跌破眼鏡。
回復 hr8888hr 2009-7-18 17:06
mzou: 那些繁體字可作為文字發展的研究用,日常寫字那麼複雜不凡便太多。看看現在 的手機文字,才會讓老學究們跌破眼鏡。
因為那浪費了那些老學究多年的心血
回復 lixixing 2009-7-18 17:21
hr8888hr: 大陸學英語比不上香港, 可大陸學中文,看看我們這一代,包括我的父輩(85有餘了),既能嫻熟地應用簡體字,又能順利地閱讀過去或港台的繁體書本, 反觀港台
大陸學英語比不上香港,是以前的事。因為英語是香港的法定官方語言,而大陸官方對外語學習不像香港那麼重視。現在大陸許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青年人學習英語的進度,絕不比香港的年輕人差。
回復 hr8888hr 2009-7-18 17:35
lixixing: 大陸學英語比不上香港,是以前的事。因為英語是香港的法定官方語言,而大陸官方對外語學習不像香港那麼重視。現在大陸許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青年人學習英
我認為不是大陸官方對外語學習不像香港那麼重視,你看我這代人學英語都花了那麼長時間,費了好那麼多精力,考過什麼級的,可到美國后一聽別人說話就發怵,別人問叫什麼名字都不會聽. 我認為這是大陸師資和教育方法問題.
大陸學的英語不實用,花梢子多,學語言首先講究的是語感,換言之是對語言發音的敏感程度,即是聽到一個音就明白其意思的能力.大陸學英語靠眼的多,實際需要上只有耳朵靈光了,眼才有可能發揮作用. 所以說大陸一個本科生還真不如香港一個初中生, 這從美國的就業情況就可以窺視一,二. 
回復 lixixing 2009-7-18 17:54
hr8888hr: 我認為不是大陸官方對外語學習不像香港那麼重視,你看我這代人學英語都花了那麼長時間,費了好那麼多精力,考過什麼級的,可到美國后一聽別人說話就發怵,別人問
從學習外語的實踐來說,你的話也不無道理。
回復 buweizhai 2009-7-18 20:08
學習了。

運的繁體字的解釋倘若作為嚴肅的論據很是滑稽的。就像有人說健體字愛里沒有了心。這是懂一半者的論點。
回復 xiaowenx 2009-7-19 02:11
謝謝。很實用。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2: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