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想起奶奶:思念、摯愛、傳承

作者:我是虔謙  於 2015-8-23 02: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在人間|通用分類:原創文學|已有17評論

奶奶離開我二十幾年了,可她的音容舉止、一嘆三息,仍然活生生地留在我的心裡。人生代代間最遺憾的一件事,就是前代人的優良品格,前代人對後代人無私的奉獻和摯愛,後代人常要等自己也到了一定的年份后才能真正理解體會; 而最愛自己的親人已逝,自己只能在綿綿的回憶及幽思里和親人神交,互通思情愛意。

根據父親的記載,奶奶是惠安塗寨鎮張坑村人,是明代理學大家、大學士張岳的嫡親裔后。奶奶五歲失恃,外曾祖父續弦后,她便跟兩個哥哥相依為命,小小年紀就承擔生活重負。感情的無依和人生的磨難,造就了奶奶的堅韌。有一次家庭遭難,奶奶靠著勇敢和機智,挽救了全家。之後,我們曾家離開世代居住勞作的惠安,漂流到晉江安海鎮。

奶奶辛勞一生,勤儉克己一生,缺失母愛卻慈愛一生,擔驚受怕、虔心祈福一生……
現在體會起來,奶奶也是很寂寞的。我小時候,奶奶時而會向我傾吐心聲。提到五歲沒媽時,她黯然神傷,每次都是這樣。母愛,對一個人生命的影響,是多麼的深遠!也許是因為這樣,奶奶對我格外疼愛。我出生后一個月,媽媽因工作所迫不得不遠走安徽。家裡請來一個奶媽,可是奶媽乳兒眾多,輪到我就沒剩下多少奶了。有一次,奶奶不放心跑到奶媽家,見我躺在一旁哭,沒人照看,頭上滿是瘡包。奶奶不忍,一把將我抱回了家。那時我大概三、四個月。從此,奶奶開始一點一點煮米糊喂我。我是奶奶用米糊餵養大的。直到今天,我還記得那米糊的味道,記得爐子上的米糊冒泡的聲音和樣子。缺奶使我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每每捏著奶奶豐胰的脖子,嘴裡作著吮奶的姿勢,經常就這麼入睡。奶奶常會疼惜地說:明路太缺奶了。
我上面還有一個姐姐,一個哥哥。我們三兄妹全都是奶奶帶大的。用奶奶的話說,她背當床把我們拉扯大。這個形容真的很形象,為了我們三兄妹,奶奶是多麼的辛苦!那時候物質貧乏,吃飯是一件滿大的事情。奶奶說:只要孫兒一哭,她吃進嘴裡的東西也會吐出來讓我們吃。

祖孫連心,情意互動。我稍省人事了以後,聽奶奶又提五歲沒媽的時候,我會摟著她的脖子,在她臉上親,說:奶奶,你有我啊!「明路懂得心疼奶奶!」奶奶說著,笑了。想到我幼稚之年能讓奶奶笑,我自己也笑了。

奶奶的幸福,和所有女人的幸福一樣:和男人有關。她一直不清楚爺爺為什麼喜歡她,但每次提到當初鄰村的爺爺喜歡上她時,她臉上就會露出既飽滿又含蓄的幸福表情。奶奶的幸福還不止於此,她還每每會拿爺爺和當時許多有三妻六妾的男人相比,頗為自豪地說:你爺爺就只守著我一個。

說到奶奶一生的擔驚受怕,話就長了。奶奶生了六個孩子,由於各種條件的欠缺,只有兩女一男活了下來。那種喪子之痛只有做母親的自己默默忍著。成了獨子的父親,幼時頑皮,稍大了后參加地下黨活動,建國后經歷了多次政治運動的衝擊。奶奶就這樣時時擔驚受怕。我記得是在文革的時候,有一次,好像有謠言傳來對我父母不利。奶奶因此昏厥,不省人事。父母聞訊趕回家來,在奶奶床前涕泣呼喚,奶奶這才清醒了過來。也許是那一次的後遺症,後來奶奶夜裡常夢魘囈語,我要費好大的勁才能把她推醒。

家道不易,奶奶很早就信神拜佛。幾乎每天,我都會聽到她在觀音菩薩像前為丈夫和兒孫祈福,她的祈語如泣如訴。每年一次,她要步行近二十里路,到安海名山靈源山上去敬拜佛祖。

奶奶八十多歲以後重病過三次,最後那次一卧不起。父親問她想吃點什麼,勤儉克己一輩子的奶奶不假思索就說想吃「紅膏蟳」(蟹黃很豐富的閩南海灣螃蟹)和咸帶魚。那時我人已在國外,父親為治奶奶的病已經耗盡錢財(包括我寄回的錢)。一問市面上「紅膏蟳」和咸帶魚的價格,父親退縮了。真假參半地說:紅膏蟳太熱,而咸帶魚買不到。這是父親回憶錄的原文:

「母親對我說的真話假話概不計較,只淡淡地說了一句話:平暉啊,我只是說說,你不要當真。
母親的話已過去二十幾年,至今言猶在耳。我的母親,今天兒子要對你說,兒子很慚愧,很沒用,很對不起!
母親一生,那個勤儉,那個節約,我這當兒子的說出來,一定有人覺得不可思議。母親年屆九十三,沒有吃上十個雞蛋,沒有吃到一條魚,沒有吃到一隻雞、一隻鴨……
每年,母親都會自己腌制一壇醬瓜,一壇豆豉。這就是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主菜食。一生辛苦勞累,嘗盡心酸苦辣,僅用醬瓜、豆豉過日子的母親,竟然壽終百年!這真是個奇迹!是千千萬萬中國勞動婦女的奇迹!」

幫父親整理回憶錄至此,我喉嚨哽堵:從來沒聽奶奶提過任何要求,萬里之外,無法滿足奶奶這最後的一點點慾望 …… 永遠的情何以堪啊,此時此刻,我好心疼奶奶,只有虔誠地為祖母向神祈禱,願慈愛萬能的神安慰保守我奶奶的在天之靈……

整理父親的回憶錄,我彷彿重回生命的本初。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真切地意識到,我不僅深愛祖母,我也從祖母身上看到了自己。一個流落他鄉的惠安女,奶奶的勤儉和刻苦耐勞,她的十足韌性,奶奶之作為一家的靈命守護……如此種種,甚至她的愛擔心操勞,似乎都傳遞給了我。難怪有一次奶奶見我因家事眉頭緊皺,就說:明路像我。
而今,在經歷了種種家庭波折以後,在自己的孩子也已離家奔赴前程以後,從孫女的角度,更從女人的角度,我才真正懂得和理解奶奶的許多期盼、不舍和苦痛,懂得奶奶對家的付出和守護。我當更堅強,更克己,也更知足、虔敬、不忘本。(發表於美洲文匯周刊第5472015年8月8日)

 

奶奶和父親在一起,這時奶奶應該是三十歲不到吧。

 

我在奶奶的臂彎里,左右是姐姐和哥哥。


高興
8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9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7 個評論)

回復 jc0473 2015-8-23 09:26
由衷難過~~
回復 秋收冬藏 2015-8-23 11:35
典型的傳統中國女子。
回復 【小蟲攝影】 2015-8-23 12:14
勤儉克己一生,中國女人的美德,現在中國社會很難有這樣的人,好文
回復 我是虔謙 2015-8-23 12:37
jc0473: 由衷難過~~
感謝你閱讀同感!
回復 我是虔謙 2015-8-23 12:38
秋收冬藏: 典型的傳統中國女子。
謝謝深情評論!
回復 我是虔謙 2015-8-23 12:38
【小蟲攝影】: 勤儉克己一生,中國女人的美德,現在中國社會很難有這樣的人,好文
謝謝你的閱讀和點評!
回復 T26118 2015-8-23 18:53
讀過你很多文章,包括你正在連載的中篇」棄嬰「,果然是北大人,字字珠璣。這一篇太感人了。每個人都被這種親情與愛包裹,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筆力把它表達出來。謝謝你。
回復 jc0473 2015-8-23 21:41
我是虔謙: 感謝你閱讀同感!
是福建惠安女嗎
回復 蘭黛 2015-8-23 22:48
很難過,也很感動!
回復 我是虔謙 2015-8-24 04:41
jc0473: 是福建惠安女嗎
謝謝問起,我是惠安女之後。我很以為自豪。
回復 我是虔謙 2015-8-24 04:41
蘭黛: 很難過,也很感動!
抱抱蘭黛!
回復 我是虔謙 2015-8-24 04:42
T26118: 讀過你很多文章,包括你正在連載的中篇」棄嬰「,果然是北大人,字字珠璣。這一篇太感人了。每個人都被這種親情與愛包裹,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筆力把它表達出來
我寫的時候,常常也感到吃力,原因很多。這時候一是要放鬆自己,心理上調節一下,另一個更重要,就是要咬牙堅持寫下去。謝謝你的鼓勵!握手!
回復 jc0473 2015-8-24 05:38
我是虔謙: 謝謝問起,我是惠安女之後。我很以為自豪。
致敬!很敬佩~~~
回復 尼羅河水天上來 2015-8-24 10:04
你奶奶是一個偉大的女性,她的偉大中有隱忍,有智慧,有慈悲。

你的文章讓我想起舒婷的《惠安女子》:
野火在遠方/遠方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當洞簫和琵琶在晚照中喚醒普遍的憂傷,
你把頭巾的一角輕輕咬在嘴裡。
這樣優美地站在海天之間,
讓人們忽略了你的裸足踩過的鹼灘和礁石。

從你的文章中看得出你有過人的記憶力。冒昧問一句,你奶奶得的是什麼病。多次發病不應該是惡性腫瘤,但是一般良性疾患又怎麼會要這麼多錢去治。這只是我的一份牽念,不一定要回答。
回復 xqw63 2015-8-24 12:01
中國的傳統女人,真的是一輩子只知道吃苦
回復 我是虔謙 2015-8-24 14:02
xqw63: 中國的傳統女人,真的是一輩子只知道吃苦
  

謝謝你的評論!
回復 我是虔謙 2015-8-24 14:04
尼羅河水天上來: 你奶奶是一個偉大的女性,她的偉大中有隱忍,有智慧,有慈悲。

你的文章讓我想起舒婷的《惠安女子》:
野火在遠方/遠方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當洞簫和琵琶在晚
她得的不是腫瘤一類。她先是意外創傷,後來是老年人的病。謝謝你引詩分享!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5: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