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人生哲理99條(第二輯)(88):個人愛好是健康生活的基礎

作者:kylelong  於 2018-12-29 18: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哲學哲理|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評論

聯合國一個機構將人的社交能力視為長壽與健康的第一要素。這個社交能力,與個人愛好密切相關,無論是與其他人群交往,還是與大自然交往。

 

愛好,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在若干種可能性中在心理上有傾向性的選擇,但是如果我們加上了行動經驗,愛好就更可能變成了具體的決策依據,而當有了常規的行動經驗或者說是技能,那麼愛好就可能與特長結合,成為我們穩定的選擇趨向,這就是我們健康生活的基礎

 

在我們個人的主觀世界中,愛好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認同標誌與依據當我愛好的時候我們更能清晰地界定什麼是「我」和「我的」,反之則比較困難。而當有了清晰的自我認同,選擇與決策的容易度就大大提高。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由於種種原因,比如忙於工作,學習,家務等,大部分個人與家人並不具有明確的愛好意識,也沒有自覺培養愛好的努力,也很少把愛好作為一種管理與維護的對象,儘管它在我們所有的主觀資源中排名第一。一些孩子幸運地生活在父母比較寬忍與懂得引導的家庭中,他們因此而培養與保全了一些愛好,也形成與發展了更多的愛好在另外一些家庭中,孩子不幸地淪為父母個人理想的工具、或者成為追隨社會勢力的載體,而到最後這孩子似乎也有鼻子有眼,唯獨沒有明確的自我愛好,從而在社會選擇面前糾結無力。而在這樣的無愛好的基礎上,投機取巧、隨眾跟流、六神無主就變成了一種普遍而且經常的現象。

 

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在我們除正常睡眠以外的清醒時間中,大致分佈是:職業佔領50%左右的時間,情感家庭與人際交往占15-20%左右,娛樂與玩耍占10-15%(年輕人的娛樂時間偏多),吃飯5-10%左右(中老年人的吃喝時間偏多),學習3-5%左右,我們生活的幸福度取決於我們多少時間生活在自己的愛好之中。事實上,在這些項目中,人們最可能有愛好的是吃喝,然後與娛樂與玩耍,再後面是情感與人際交往,但即使把所有這些加起來也只佔到我們清晰時間的不到一半,而最重要的職業領域中,人們按照自己愛好選擇的機率最低,而因為它占的時間最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職業的低幸福度決定了我們生活的低幸福度,而且很多人意識不到職業是需要幸福度的,他們用職業的成功度、收入量與輕鬆度等替代職業幸福度,其實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區別是,儘管後面這些因素也多少與愛好有關,但它們還不等同於職業愛好本身,沒有職業愛好與違背職業愛好,職業幸福度就低了。我認識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將自己的業餘愛好與職業合而為一,這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qxw66 2018-12-30 05:37
有道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5: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