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多倫多生活工作面面觀(5)

作者:kylelong  於 2008-12-16 05: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國外生活|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5評論

關鍵詞:

5,子女教育

在加拿大,托兒費隨兒童年齡和托兒單位收費標準不同而不同。一般是每月一歲以下小孩1000加元左右,一歲至兩歲小孩800900加元,兩至四歲小孩700800加元,四歲以上650加元左右。有時也能找到一些收費較低的托兒機構。一些教會或慈善機構提供收費低廉甚至免費的托兒服務。對於入境6個月之內的新移民來講,申請政府免費托兒補貼常較困難。入境時間稍長者,如果夫婦雙方讀書或工作但低收入,可申請免費子女日托。但在多倫多市中心區,因申請人較多,即使符合要求,也不一定能獲得。

    待取得居住證明后(租約或購屋合約),即可帶子女到附近學校註冊。需要攜帶的材料包括子女的英文成績單(至少近兩年的)或畢業證書、疫苗注射證明、及原著地學校老師的推薦函(如有的話)。一些學校可能會在註冊時要求作英文、數學的測試,故也請按年級事先做好準備。小學生有可能安排巴士接送。加拿大中、小學均是免費義務教育。

加拿大聯邦政府還為18歲以下孩子每月提供300多元的牛奶金,保證孩子的身體。預防接種也是免費和強制的。孩子越多,牛奶金也越高,這是加拿大鼓勵生育的一個國策。很多華人來加拿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多生孩子。若問一對年輕新移民,待他們安居樂業后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大概十有八九的答案是:「再要一個孩子」。加拿大人對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不理解,是中國政府宣傳的失敗。本人認為: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總有一天還是要廢除的,這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問題。

西方社會倡導的所謂人權真是「無孔不入」。中國人教育子女的那種「人權」,或叫做教育權,不被西方社會認可。但不懂事的孩子享受的人權待遇卻很高。他們有不聽從父母的權力,有不願意學習的權力,不做功課的權力。在中國「望子成龍」,給孩子加釘加鉚光榮。在這裡,對不起,如果孩子聽話算你幸運。如果孩子不願意或向他們的老師報怨,那麻煩可能就會來了。很多移民家庭過來時,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的逆反時期。本來,移民后環境的完全改變,使得父母和子女在最初的適應期就感到不容易。一些父母心理有落差,經濟有壓力,情緒會變得不穩定,而孩子們也覺得離開了熟悉的朋友和校園,學制和功課有不同要求,心理上也需要調適。同時,新家園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觀念與傳統中國文化有較大不同,接受新文化更迅速的子女開始變得不那麼好管教了。

在各種國際比賽中,加拿大的中國學生往往可以拿到前幾名,因為中國學生的基礎知識紮實,會考試。這應該感謝中國的教育體制,雖然看到中國的孩子們背負著沉重的學習負擔而心感痛心,但他們學到了東西,知識紮實,在加拿大甚至可以作為家教老師指導加拿大的學生學習;而在加拿大高中畢業的中國學生以及加拿大本地的學生,就沒有這個能力,每天4節課,然後就是放鴨子。因此,我建議孩子應該接受較高強度的基礎教育(小學到高中)。

加拿大的高中生,也是可以打工的,而且還有社工工作,這是加拿大高中教育的優點。在加拿大出生的中國孩子從小在加拿大接受英文教育,今後可以很快融入主流社會,但是他們又缺少了漢語教育,大多數家長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為「香蕉人」(皮膚是黃色的,裡面是白色的),所以堅持強迫孩子學習漢語。談何容易?要知道,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文字,大多數華人孩子到高中時,漢語能夠達到中國小學水平就不錯了。很多加拿大長大的華人,只會說英語(或者加上粵語),不會漢語,這就是漢語的難度造成的交流障礙和傳統文化遺失。在加拿大,學校每學期不會發給學生新書,都是用圖書館的課本,每年幾乎一樣,很長時間才會更新,節約紙張和書本費(當然,印刷質量十分上乘,價格也十分昂貴),與中國完全不同。加拿大的學校一般有3個假期,冬假(聖誕節至元旦以後),春假(3月份),暑假(68月份)。加拿大的學生學習壓力不大,旅遊(大多數到美國歐洲)或打工時間很多,視野廣,獨立強,由此可以看出。

加強教育與社會經濟的聯繫是加拿大基礎教育的一大特點。在加拿大,學校沒有圍牆、沒有校門、沒有校牌,學校與周圍的一切(馬路、街區、商店等)是那麼渾然一體。有時如果沒有陪同的介紹,真不知已經來到學校。加拿大學校的課程設置是極為廣泛的。中小學教育課程一般分為學術性課程和實用性課程(也稱實驗課程)。以安大略省為例,共開設的120門課程,其中80%是實用性課程,這些課程作為獨立的課程在各校普遍開設,範圍幾乎覆蓋各行各業,又與地方社會經濟特點密切相關。比如職業技術培訓類課程有機械製造、金融理財、商業營銷、糕點製作等,還開設使學生理解政府的課――事業發展課,鄉土課――土著歷史課等。按照他們的話說,只要社會需要都可開設,因此課程常改常新。通過實用課程教育,使學生直接獲得生產、生活經驗和技能,獲得對社會歷史的認識和理解,培養社會責任感。

加拿大的高中畢業生有3種選擇:上大學(做學術研究)、上學院(做技術工人)、職業培訓(直接工作)。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發展,而不是家長的控制。加拿大的學生上大學不用考慮學費問題,獎學金基本可以付學費(一般第一年獎學金5000元(國際學生為16左右,研究生6000左右),學費差不多就是這個數,書本費大概800左右,如果節約一點,200也可以搞定――買舊書),如果不夠,還可以申請貸款(加拿大政府是鼓勵支持學生學習的,一般找到工作后才可以還貸,而且只用還75%-85%),是學生的一種掙錢手段。而中國的大學教育,是學生自己必須交錢。不過,中國大學的學生住宿要比加拿大相對便宜,只是條件略差。北大清華在世界大學的排名好像是50左右,而加拿大至少有3所大學排名在50之前。這個排名不是投資多少的排名,而是一個綜合的因素(國家每年投資給北大清華的資金簡直是天文數字)。但是,現實是北大清華的學生,每年有那麼高的比例到西方國家留學或者工作;而且,自費留學生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加。這雖然與中國的開放政策和人民幣升值有一定關係,但更多的因素是中國教育體制的弊端,以及教育經費的投入與產出不協調造成的。這不是愛不愛國的問題,而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教育是一個社會福利和民族前途問題,而不是一個商業問題,這就是指導思想上的根本差距!

加拿大的高等學校基本上都是公立的,與美國不同。現在中國上大學與國外上大學,在費用方面差別越來越小,但是在中國畢業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是一個普遍想象,這與學生在校學到的知識和實踐能力有很大關係。在加拿大,大學的專業設置比較合理,是根據社會要求制定的。很多學生在學習期間就開始實習,積累工作經驗。而在中國,學生們忙於英語考級、計算機考級、駕照考試等等。另一方面,中國的大學教育是商業行為,每年因為畢業、考試、交友等等原因而自殺的比例一年比一年高,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大學教育的失敗。

尊重個性,重視人的潛能發揮是加拿大基礎教育的又一大特點。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多民族、多文化的背景,使學生的個性差異十分明顯。考察中我們發現,每一個介紹者都說自己學校是最好的,都說自己的學生是最好的。確實,在加拿大,培養學生相信自己、建立自信心是其教育的重要原則。因此,在教學中,加拿大的教師經常鼓勵學生 ,想方設法挖掘學生的長處,對學生予以讚賞、表揚。尊重個性的一個要求是教育個別化,教育個性化。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是客觀的,我們說的「因材施教」實際上就是因學生的差異而教。加拿大的許多學校為滿足社會和學生的需要,開設各種各樣的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發展方向。考試方式因人而異;學生也有成績單,但教師往往根據不同學生,分別寫明學生的強項、弱項以及下步計劃。他們認為沒有學生的個性,就不可能有學校的特色。強調個性發展高於一切。教育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提供不同的學習途徑,幫助學生髮展個人的價值觀、知識和能力。素質教育提倡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造性來源於多樣性,來源於個性。所以知識經濟以及社會其他方面對教育的影響,實際上是呼喚個性化教育。加拿大教育尊重個性,讓人的個性潛能得以發揮,實際上是在促進人的發展,這與全面發展教育中強調的「人的全面發展」是不矛盾的,因為人的全面發展實質上就是個性的全面發展。

加拿大的學生能夠接受較好的西方式教育,一種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發揮潛能的鍛煉,一種開放的、自由的教育模式。中國現在的教育體制達不到這個要求,是一種權威教育模式,限制了學生的思想,所以很多家長千方百計讓子女接受西方教育。在加拿大,孩子在學校期間就可以打工,積累工作經驗,掙學費,鍛煉了獨立生活能力,這也是在中國的大學里學不到的。這種教育模式的缺點,就是學生不太尊敬老師,可以反駁老師,有自己的意見,甚至不去上課、退學。當然,很多小留學生就因為一個人留學,認為是自由社會,沒有監護人,因而出現很多麻煩,比如吸毒、走私、販賣假貨等等,很多走上犯罪道路。而中國的學生犯罪形式又不同,比如偷竊、搶劫、殺人等等,還有考試作弊(因為要升學)。中國的教育模式也有優點,就是學生比較尊敬老師,受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比較多。中國傳統教育的通病就是過分強調單一的人才模式,一味地講整齊劃一,忽視學生的個性。心理學家通過一系列的追蹤研究表明,創造者都具有獨特的個性特徵。事實上,一個人的個性得以自由發展的寬鬆氛圍,乃是開發人的創造力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尊重學生個性是培養其創新能力的重要前提。一些留學生頗有感慨地說,外國教師喜歡學生提問題,希望學生提問題,還鼓勵學生提問題,其實提問題是一種方式,但提不提得出問題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在民主寬鬆的教學氛圍中得以提高。

7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mzou 2008-12-16 06:00
英聯邦國家,有很多相似之處。
回復 trunkzhao 2008-12-16 06:13
我也說兩句:
第一,加拿大的幼兒園並不全是如此高的費用,比如說在魁省,公立幼兒園和一些受政府資助的幼兒園就實行七塊錢一天,其差異部分由政府補貼,也就是全體納稅人養活孩子們;
第二,牛奶金正式名稱是Canada Child Tax Benefit,是一種福利,並不只限於買牛奶。牛奶金的金額不是固定的,是取決於收入狀況和居住地區的。所以有的人的牛奶金只能拿一百多,有的可能只能拿幾十。各省對孩子也有補貼,金額都不一定。但是如果沒有收入,或者收入很少,那麼,對某些喜歡多生孩子的民族來說,多生個孩子就相當於打份工了。所以某些民族光靠生孩子就能維持基本的生活,普遍被人瞧不起。
回復 kylelong 2008-12-16 09:22
trunkzhao: 我也說兩句: 第一,加拿大的幼兒園並不全是如此高的費用,比如說在魁省,公立幼兒園和一些受政府資助的幼兒園就實行七塊錢一天,其差異部分由政府補貼,也
謝謝。
回復 遙祝 2008-12-16 12:33
養一個小孩費用那麼貴,所以有很多美國人是不喜歡多養小孩的
回復 kylelong 2008-12-18 09:45
遙祝: 養一個小孩費用那麼貴,所以有很多美國人是不喜歡多養小孩的
但在加拿大,小孩多,政府補貼也多,是加拿大促進人口增長的重要措施。一般來講,西方人不喜歡多生小孩,亞洲人則喜歡。我見過一個印度裔的婦女,一個人帶12個孩子。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3: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