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蔣中正評價殺妻名將張帥哥將軍

作者:jeffersonforest  於 2018-1-6 15:2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0評論

仁和墟與孟良崮兩次戰役之講評及其教訓

第一、孟良崮戰役和去年仁和墟戰役犯著同一的錯誤,就是高級指揮官戰略部署的失當。高級指揮部要第二十五師師長掩護七十四師進攻坦埠,先一天下的命令,第二天就要開始行動,這樣蔥促忙迫,不使行動部隊有絲毫研究準備的餘裕時間,簡直是形同兒戲!國防部原定計劃以主力攻沂水而以一部攻坦埠作為助攻,這個計畫是很正確的。但後來前方指揮部改成先攻坦埠,這已經犯了錯誤,而以七十四師一個師由垛莊出發進攻,尤其註定了後來失敗的命運。七十四師是重裝部隊,運動困難,決不能離開公路進攻。此次攻擊出發點如果在蒙陰,沿公路向坦埠推進,則後來縱使遭遇匪軍的包圍,亦不致全軍覆沒。這都是我們高級指揮部參謀人員的疏忽。這樣不負責任,不研究地形,不分析敵情,而且不知道自己部隊的性能,只是在地圖上畫一根線,教攻擊部隊照著前進,這豈不是以前方將士的生命作毫無代價的犧牲嗎?
 第二、當時第二十五師和第七十四師一共只有七個團的兵力,應該彼此重疊,增厚兵力,但戰役指揮官處置錯誤,命令第二十五師一個團由南桃墟向北攻擊,拉開三十華里的正面,不僅陣地處處都有弱點,而且不能控制預備隊,以備應付緊急情況。更有一點,當時第七十四師是主攻,第二十五師的任務是掩護,但照其時的部署來看,第二十五師向北展開,亦擔任近乎主攻的任務,試問我們指揮官曾否估計自己的兵力足以勝任?這就是因為指揮官缺乏戰術的修養,犯了不能按照兵力布置陣地的錯誤。
 第三、戰役指揮官發現匪軍第六縱隊竄過太平邑有竄擾我軍側背的企圖,當時決心與第六十五師併

力殲滅之,這個決心是很正確的。但指揮官臨事又畏首畏尾,不敢當機立斷,而向上級去請示,以致造成後來的錯誤,這固然由於我們制度上有缺憾,但同時也是由於我們指揮官決心之不堅,魄力之不足!要知道臨陣作戰,進退成敗,決於俄頃,指揮官當機立斷不容猶豫,我們為了適應當前的局勢,殲滅當面的匪軍,必須集結兵力,機動使用即為此而放棄若干不重要的地區,亦在所不惜,等到匪軍殲滅之後,土地自然可以收復!這一點大家以後到沂蒙山區作戰,一定要切實記住。
 第四、第七十四師此次為準備進攻坦埠,特從垛莊到唐家峪子修築三十里公路,以便重武器通過,這真是莫大的錯誤。現在我們軍隊的一舉一動,往往為匪軍所偵知,何況我們修築這樣長的一條道路?他當然可以判斷我們會進攻坦埠。所以匪軍第六縱隊不顧一切,冒險竄出,目的即在南北夾擊第七十四師。我們受了這次教訓之後,對於封鎖消息,隱蔽企圖,保守秘密,一定要特別注意!
 第五、第七十四師此次還有一個錯誤,就是不偵察地形。孟良崮是石山,既沒有水源,而且敵人的砲火易增威力,怎麼可以選作陣地呢?但是第七十四師各級官長事先疏忽大意,對此不偵察,不研究,所以後來要犧牲在這個陣地上。以後我們在沂蒙山區作戰,軍師長一定要在第一線預備隊中,親自察看陣地來定部署。我過去北伐的時候,自己總是在第一線,攻城時一定在城邊,其用意不僅在鼓勵士氣,也為了親臨陣地,可以明瞭地形和敵情,以便迅下決心,把握機會。大家以後一定要照這樣作到。
 第六、此次孟良崮戰役,第二十五師及第七十四師的缺點已如上述。至於其他友軍方面,第七軍第六十五師均能達成任務,惟有第六十四師當匪軍第六縱隊竄過太平邑時不能迎頭痛擊,後來尾追三四天

竟不能趕上他的後衛部隊,這是我們軍人最大的恥辱!此次第六十四師師長未到,大家回去時可將此意告訴他,以後必須知恥圖強纔好。

基本就是說張帥哥是個草包而已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回復 病枕軛 2018-1-7 01:05
俺堅決反對您的觀點! 您這兒拿蔣的戰場總結想說明什麼?「基本就是說張帥哥是個草包而已」是您的最後結論?如果是,我堅決反對。蔣戰後匆匆作出的一點總結難免疏漏。有的可能是對的,有的可能是不準確他不知情的,而有的可能是錯的。

1 蔣此時還不知道郭汝瑰起草的作戰計劃本身就有很大(或者說致命)問題,也不知道郭是共黨的匪諜早將計劃全盤通報給了中共。
2進攻坦埠是計劃的核心部分,也是74師的主要任務。
3張下令修建公路屬無奈之舉,他是重裝機械化部隊,另外他也可能認為戰略意圖共方已經感知,大張旗鼓是好事,可以吸附對付主力來攻,而尋找對方主力決戰乃是此次戰役的重點。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張此一舉有些得不償失,是閑旗。
4當張在汶河一線受阻,他漸漸感覺到對面的共軍在不斷加強,有合圍他的可能,所以他當時向湯恩伯請情,要求撤退,也就是更改戰役計劃。湯恩伯、顧祝同都不得要領,僅僅命令張繼續進攻和後撤就讓張在汶河一線又遲滯了一整天,這是74師最後最主要的敗因,張是受命而為,何錯之有?
回復 病枕軛 2018-1-7 01:17
5當張得知垛庄遇襲后沒有下令全力後撤奪回垛庄,可以認為是此戰最大的敗筆。當時張的反應也可以理解:正面和側面襲擊他的共軍還不足以吃掉它;上孟良崮堅守是不得已,是車到橋前的選擇,張自然知道這是下策。
6張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作戰計劃中的紕漏,其間內耗引發的行動遲滯和猶豫,面臨絕地不得不選擇上山等等,這些因素是一個複雜的集合體,很難說是張一個人的責任。但是,張,絕對不是草包
回復 病枕軛 2018-1-7 01:21
6他殺妻只能說他人格有重大缺陷,跟他保家衛國戰場上捨身玩死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扯為一談?
回復 jeffersonforest 2018-1-7 02:23
蔣的點評還是到位的,錯的是張帥哥不知己不知彼。張賭的是全師官兵驍勇善戰,校長一定不會坐視,「中心開花」的戰術必將達成,屆時圍殲華野20萬大軍的首功依然非74師莫屬。所以儘管重型武器無法上山,儘管山上到處是岩石無法構築工事,儘管山上也無水三萬大軍饑渴難捱,機關槍打紅了都找不到水來降溫。張靈甫依然堅信很快就會過去,因為友軍最近的只有十幾公里,遠的也不過一百公里,這對機動性非常強的機械化部隊而言實在不算什麼。校長一直謀求的尋找華野主力決戰時機就在眼下,然而,張靈甫失算了,張忘記了常德他距離余程萬隻有20~30里地也解不了余程萬的圍,卻妄想一向不睦的李天霞蔚他解圍。即使上孟良崮,他也沒找對地方,沒找到主峰。評價孟良崮,戰略錯誤如郭鬼子的事難說到他,然而戰術上他犯的錯就太多了。張上孟良崮,幾乎就是馬謖失街亭的翻版,不同的事,共軍比曹軍處境危險多了。
回復 病枕軛 2018-1-7 09:01
jeffersonforest: 蔣的點評還是到位的,錯的是張帥哥不知己不知彼。張賭的是全師官兵驍勇善戰,校長一定不會坐視,「中心開花」的戰術必將達成,屆時圍殲華野20萬大軍的首功依然非
按照您文中蔣的意思,74師應該從垛庄取道大路先攻佔蒙陰,再走大路折返攻佔坦埠。這不是事後諸葛亮么?讓張走直線是作戰計劃定下來的,蔣事先並不詳細知情。郭汝瑰的計劃妙就妙在有問題,你又說不出問題在那兒!每天在漆黑無人的十字路口放下個石頭墩子,夜行經過的汽車撞上它的幾率就成了100%。張知道裡面的問題,才大肆修路,黃百韜曾經警告他這麼做會暴露戰略意圖,張說不怕。那意思就是想吸引對方主力前來決戰。這是最大構想。

上孟良崮的想法似乎也不無道理,1是張沒有估計到共軍會有那麼多人來打他,2是沒有想到左右側翼友軍會那麼容易讓共軍切斷。3沒有想到「中心開花」的合圍計劃會如此難以實現,畢竟友軍相距不過十公里,又都是重裝部隊,怎麼會?。。。呢?
回復 病枕軛 2018-1-7 09:05
還是那句話:不是國軍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我並不認為張是一位無能的將軍。也不認為粟是所謂天才,天才與蠢材有時候只差一頭髮絲的距離。當然國軍的失敗是全方位的,原因很多,孟良崮為例窺一斑而見全豹。
回復 jeffersonforest 2018-1-7 16:07
病枕軛: 按照您文中蔣的意思,74師應該從垛庄取道大路先攻佔蒙陰,再走大路折返攻佔坦埠。這不是事後諸葛亮么?讓張走直線是作戰計劃定下來的,蔣事先並不詳細知情。郭汝
前半部分告訴你了戰略責任不歸張負責,後半部戰役戰術責任就是張無能,「不知己不知彼」,一個「沒想到」足以喪命,何況你說了三個?何況他犯的錯不止三個,而且佐證張愚蠢的不僅僅是這一件事,從你吹張在抗戰時光膀子端機槍什麼的就說明這人就是個莽夫,根本不適合做74師長這位置,漣水戰役也說明這人有勇無謀,雖然他打贏了,對待友軍部下也苛刻到解放區燒殺也是說明這人根本就不懂攻心為上,。總而言之,此人不在孟良崮亡,也比在其他地方亡。項羽那句話「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蠻適合此人,不過中正不能做到「皆斬之!」,所以74師遲早亡。
回復 病枕軛 2018-1-8 06:55
jeffersonforest: 前半部分告訴你了戰略責任不歸張負責,後半部戰役戰術責任就是張無能,「不知己不知彼」,一個「沒想到」足以喪命,何況你說了三個?何況他犯的錯不止三個,而且
張當時的情況不可能做到知己知彼。粟裕有郭汝槐提供的情報。張靈甫有共軍提供的情報么?他怎麼會知道華野集中九個縱隊來打他?九個縱隊外帶其他部隊就是二十多萬人,20比3,項羽也不能逃出生天,對吧?張不僅僅是個「猛張飛」。抗戰時的戰例證明他不是一勇之夫。勝不足言勇,敗不足言惜。蔣軍軍事上的失敗不能成為共軍吹噓的資本。
回復 jeffersonforest 2018-1-8 09:23
病枕軛: 張當時的情況不可能做到知己知彼。粟裕有郭汝槐提供的情報。張靈甫有共軍提供的情報么?他怎麼會知道華野集中九個縱隊來打他?九個縱隊外帶其他部隊就是二十多萬
每次看到這麼辯護覺得更可笑。粟裕20萬軍隊都打74師,那國軍為啥都走不動呢?十公里的路走三天都走不動?
你應該說當時是45萬國軍包圍20萬共軍,結果讓共軍啃掉了最硬的骨頭,如同抗戰是常德會戰、衡陽會戰一樣,國軍一直重複這種故事。
上次說過,常德會戰張靈甫救不了余程萬,他就別幻想李天霞能在孟良崮救他。這叫不知己。
另一個反面例子是鐵原阻擊戰,你自己去對比吧
回復 病枕軛 2018-1-8 17:01
jeffersonforest: 每次看到這麼辯護覺得更可笑。粟裕20萬軍隊都打74師,那國軍為啥都走不動呢?十公里的路走三天都走不動?
你應該說當時是45萬國軍包圍20萬共軍,結果讓共軍啃掉
      我先笑了。另寫一篇回復你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23: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