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如何面對死亡》--葛培理--(一)最後的仇敵

作者:Servant  於 2008-12-14 11: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如何面對死亡|通用分類:信仰見證|已有7評論

 「我們若要與這個名為死亡的敵人爭戰,我相信我們要對它有所認識,從而知道如何去面對死亡的經歷。為了自己,也為了處理眾摯愛親朋戚友皆無可避免的死亡,我們必須知道如何去面對這個敵人。」


  「盡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哥林多前書十五:26)

  在高速公路的左邊行車道上,放著一大堆扭曲了的鋼鐵和玻璃碎片,就像一件支離破碎的玩具。火焰、警車、救護車、還有閃爍的紅燈,組成一幅觸目驚心的可怕圖畫。一輛名貴的跑車,本是眾人嘖嘖稱羨的對象,現已被撞至破碎不堪,無法修理。一具身軀躺在前座,被夾在駕駛盤下,這遭難者,究竟是生是死尚屬疑問。這具血肉模糊的軀體,能否藉外科醫生靈巧熟練的雙手縫合起來?抑或要被裝進膠袋,運到停屍場,外面寫上「已死」?

  親屬面對此情此景的震驚和痛苦,每天屢見不鮮。我們所愛的人突然去世,會令我們傷心欲絕。但這樣的意外卻非常普遍,只有極不尋常的事件,才會用大字標題在報章刊登;而那些突受打擊而前途驟變的家庭,才發覺自己沒有未雨綢繆,可惜為時已晚。

  那位不知姓名的司機又怎樣呢?他有沒有想到這突變影響了他的未來計劃呢?他有否為他的事作妥善安排,並考慮過永恆歸宿的選擇呢?

  我們對死亡和悲劇的反應可以表明我們的為人如何。很多時候我們閱覽報章,知道又一位名人去世了;從電話或信件,知道一位朋友去世的噩耗。我們為親友的離世傷痛,為自己的損失哀哭。我們怎樣實事求是地去面對死亡,和處理因此而帶來的難題呢?

  我還記得一九八六年九月,在巴黎發生的一件事。當時,我們的日常生活似乎頗正常,並且正要開始佈道大會。突然間,這個美麗的都市就像遭敵人圍困一樣。在中午的繁忙時分,一顆炸彈在一間熙來攘往的百貨公司爆炸,很多婦孺被炸死或炸傷。這時我們才發覺我們是在恐怖分子到處活動的時候來到巴黎。《時代雜誌》譴責這種罪行,把這種新的恐怖活動稱為「近代的麻瘋病」。(注一)

  其後,我們發覺這種突如其來的暴力行動,並沒有嚴重地嚇倒我們。對此,我如今另有一番感受。然而,我們必須想到它可能帶來的惡果,和我們的佈道團會碰到的困難。人本能地不想面對厭惡的事實。我們希望集中思想「光明的一面」,忘記不愉快或痛苦的事情。我們使自己相信,那猝不及防的死亡,只發生在別人身上,而非我們身上,但這看法並不盡然。

死亡:最終的實況

  戰爭和瘟疫帶來死亡。從閱讀新聞報導,我們知道外地有飢荒,它提醒我們世上有許多不幸的人。從非洲和南美洲傳來的消息,告訴我們數百萬人受到飢荒的威脅,成千上萬的人死亡,廣大的田地遭殃,老百姓經年累月受痛苦,以及種種可用數目統計的慘劇。但統計數字或新聞媒介傳來的報告,可能會誤導我們。死亡其實是經年不斷的。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魯益師(C.S. Lewis)就指出戰爭並沒有增添死亡;每一代的死亡都是百分之百,它把我們每一個人都擄去。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幽默地說:「死亡的統計數字非常驚人,每一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死亡。」

  在一個基督徒會議中心舉行的家庭退修會中,傳出此消息:一對在退修會教導兒童的夫婦,走進他們四個月大的嬰孩卧室時,發現他面色蒼白、毫無生氣。這是一件搖籃中死亡的事故。當消息傳出后,悲哀的陰影瀰漫在眾人的心中,為何這事會發生在他們身上呢?她已四十多歲了,這是他們的第一個嬰孩。她在嬰孩出生前不久,仍任教於幼兒級。每天,她班中的學生都為這嬰孩禱告。當嬰孩小便雅憫出生時,他的雙親及教會的會友都非常興奮。為何神要把他接回天家呢?

  伴隨死亡的常是這類切膚之痛的問題:「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現在?為什麼是這樣?」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死亡?聖經說:「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希伯來書九:27) 它是所有經歷中最民主的一項。四百多年前,英國作家海伍德(John Heywood)寫下這樣的句子:「死亡使高貴與卑賤者一律平等。」我們會與死亡搏鬥,這搏鬥的意志是與生俱來的。我們可能暫時迴避死亡,常識告訴我們有這權利。我們會爭論、求情、討價還價,但死亡仍是人類的仇敵。嘴裡說「我不去想這事」,但這並不能挪去使它不存在。死亡最終仍闖進我們已安排妥當的生活中,而且徹底改變周圍的境況。

  我們想否認死亡。我們把去世者說成彷佛未死,以圖掩飾窘境。我們說「他已辭世」,「他已離世」,或「他已先我們而去」。我們不想承認死人的身體已長埋在地下,他的靈魂已離他而去。

  如果問及某人的父親是否仍然活著,中國人會問:「令尊是否健在?」答案則據實況說:「他仍健在。」或「他已去世。」可見甚至在世上最古老的文化中,也極少用「死亡」的字眼。

  今天我們聽到許多教導人怎樣生活的指引,告訴人怎樣保持青春、身材苗條、身體健康、儀態大方、樂觀向上、財源廣進和廣結朋友。這一切都是合理的事情,但它們全表明了我們要拚命緊抓現今的世界。事實上,生命是短暫的,「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各書四:14下) 詩人說:「我一生的年數,在你面前,如同無有。」(詩篇三十九:5) 如果我們要善用生命,就要面對人生會有盡頭的這一事實。我的岳父鍾仁溥醫生(Dr. L. Nelson Bell)多年前寫下這樣的句子:「只有那些準備好面對死亡的人,才是真正準備好生存的人。死亡是無可置疑的事,重要的是已否作好準備。

面對事實

  我們若要與這個名為死亡的敵人爭戰,我相信我們要對它有所認識,從而知道如何去面對死亡的經歷。為了自己,也為了處理眾摯愛親朋戚友皆無可避免的死亡,我們必須知道如何去面對這個敵人。

  你能否想像竟有軍事戰略家說:「如果敵人真的在前方,或許我應該稍後才探察他的虛實……?」這使我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的情況。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珍珠港被襲,是一件值得紀念的史實。日本最高統帥把這次突襲用「Z行動」作密碼。他們早在一年前,便已處心積慮,密謀用飛機來炸沉美國太平洋艦隊之心臟——珍珠港的戰艦和航空母艦了。

  一九四一年的夏天,我跟內子的家人一同來到首都華盛頓。岳父鍾醫生原欲與國務院的官員會談,提醒他們日本人隨時會襲擊,但官員們卻禮貌地拒絕了他的警告。對其他人的警告,也是充耳不聞。美國並沒有為珍珠港將會發生的事件作好準備,當局者盲目地拒絕面對將要受入侵的危險。

  忽略對於最終敵人的警告,我們怎能擔當得起?我們要用合乎聖經的教訓,實事求是的步驟,來擊破這沉默的大陰謀。多年前,有一出很流行的戲劇,名叫《死亡渡假去了!》其題材曾引起爭論,劇中不可能的情節,卻構成一出好戲。但儘管死亡不是神原來計劃的一部分,我們都不能逃避它。「死亡是永不會渡假的。」(我們稍後將會思考一個例外。)

  少年人最易否認死亡的實在。在他們的腦海中,這是遙遠不著邊際的事。正當年輕力壯,他們以為享有生命是理所當然的;或許人生際此階段,應該如此想。但在形勢大好、欣欣向榮、經濟蓬勃、前途無限時,我們全都把生命看作是順理成章的事。當我們豐衣足食、經濟豐裕時,死亡是我們最後才會想到的事情。試想像一個相當理智的人,在默想死亡的事實,他正對存在感到迷惘困擾,這個人開始問以下一類的問題:「我是誰?」「為什麼我在這裡?」「我要從這裡往哪裡去?」有時,在遭受挫折或親友突然撒手塵寰時,這類問題會油然而生。當歡愉的時光消失,曲終人散時,他或她要面對明天,這類問題也會呈現。只要是個會思想、有情感的人,總不能否認這個事實。

  某些跡象顯示一些人想對它有更深的了解。事實上,一些教育家說死亡已離開冷藏庫,走到了教室。有人告訴我,現在校園裡除了性以外,死亡是最流行的論題。學生參觀停屍場,甚至安排好自己的葬禮。無論出自何因,死亡是時尚的話題。可惜的是,基督徒對死亡的探討,仍然不大熱衷。

  我猜想在現今的社會中,核戰的毀滅、軍事行動的浩劫和自然的災害,都使死亡曝光在這些年輕人的眼前。我也猜想電視上常出現的暴力鏡頭,也是其中一個因素。

  用科學的方法來討論死亡,可能幫助我們變得更適宜於討論個人的死亡。面對我們自己死亡的事實,能幫助我們應付對死亡神經過敏的恐懼。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了解安排人生的優先次序。然而如果沒有神話語的引導,我們不可以打開死亡之謎。離了聖經,死亡永遠是個不可知的鬼魅,高視闊步地走向無助的人類。

  在這本書內,我期望像神在聖經中所啟示的那樣,客觀地且滿有憐恤地啟示死亡的事實。

  雖然死亡正如保羅所宣稱的那樣,是盡末了的仇敵,這本書的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是要指明死亡並不足懼。

死亡:我們致命的仇敵

  聖經著重死亡是神和我們的仇敵,而不是朋友。

  為什麼死亡是我們的仇敵呢?我並非指那種從痛苦,從病患,和從老邁中得到解脫的死亡;而是指那些攝取尚未懂得在陽光下玩耍之小孩子的死亡,是指那些把未婚之年輕戀人擄去,把成為飛行員之年輕人的夢想打碎,或把年輕父親殺掉,留下孤兒寡婦的死亡。當你正讀著這句話時,將會有一個人死亡。死亡,就像一曲尚未奏完的交響樂,破滅了很多充滿希望的錦繡前程和美好生命。

  一個婦人寫信告訴我關於她丈夫的去世。她稱之為「英年早逝」。

  「他在早上曾兩次打電話給我,」她說:「經過一星期留院接受心臟治療后,他認為康復了。他告訴我他要回家。醫生安排他作一個不劇烈的原地踏車測驗。三十分鐘后,醫院打電話來說他在接受測驗時去世。我簡直震驚得無法自持。請為我代禱,使我能接受這部分主的旨意。」

  雖然我們以為一個年輕人的死亡,或一位在青春期的人去世,是對親人最嚴重的打擊,但實情並非常是這樣。我聽見一位婦人說:「請為我代禱,沒有了丈夫,我覺得迷惘失落。他是我的生命,我們已結婚六十年了!」

  高先生從克利夫蘭打長途電話到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附近的家,與妻子維珍妮談話。她已長時間身體不適。他們二人非常恩愛,且已結婚多年。他們正計劃等他從克利夫蘭美美公司經理的職位退休后,環遊全國。雖然退休后,他仍擔任不少公司的董事,包括我們機構的董事。在通話時,她說她覺得有點痛楚。他說:「太太,我想你應該到醫院去。」突然間,他聽到電話筒滑下的聲音。他立即打電話到鳳凰城的醫院。四分鐘后,救護車到達她的家門,但已經來不及了。在她跟丈夫通話時,她驟然去世。這對高先生是個沉重的打擊。喪失了摯愛的妻子,他頹然若喪。但因著他相信有神的同在,現在他更嚮往到天家去。

死亡:抵擋神計劃的仇敵

  「但主啊,我不想死!」神像以往一樣回答說:我計劃的世界並非這樣。但有一天,甚至這個仇敵也要被消滅。神藉使徒保羅提醒我們:「因為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敵,都放在祂的腳下。盡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哥林多前書十五:25-26)

  為什麼死亡是神的仇敵呢?因為它毀滅生命,與神這位生命的創造主和創作者相反。事實上,聖經告訴我們,罪惡、痛苦、疾病或死亡,都不是神對人原來的計劃。死亡是犯罪的惡果。亞當和夏娃利用自由意志做選擇。他們既不順服神,神就告訴第一對夫婦說,如果他們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他們必定死。但魔鬼嘲笑神的警告,告訴他們不一定會死。亞當和夏娃罔顧神的警告,相信了撒旦的謊話。「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里,乃是永生。」(羅馬書六:23)

  死亡是每一個人和每一樣生物——植物和動物的共同命運。聖經告訴我們罪惡和死亡影響了神的整個創造物,包括自然界;只有在這個世代結束,基督榮耀地再來時,罪惡才被消滅,一切創造物才回復到神原來的計劃中。「受造之物,切望等侯神的眾子顯出來。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的榮耀。」(羅馬書八:19-21)

  你曾否想過如果人沒有犯罪,人的境況會怎樣?我們當然不知道,因為聖經沒有告訴我們。或者人可以不嘗死味而直接升到天上,就像以諾和以利亞那樣也說不定。將來會有一代的信徒,他們不知道身體死亡的滋味是怎樣的。當耶穌基督在榮耀中回來接他的信徒時,那些仍然活著的信徒並不需死亡,而是在「一霎時,眨眼之間」(哥林多前書十五:52)得到改變。

  一個小孩問他的母親說:「如果我沒有出生的話,我會在哪裡呢?」我們怎能回答這個問題呢?這就像問,如果夏娃沒有咬一口那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亞當沒有聽從太太的邀請吃禁果又會怎樣?我們都不知道這問題的答案。

對死亡的一些反應

  人從不同的角度來面對死亡。有些人與死亡對抗,就像我的朋友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一樣;最後他終被癌症吞噬了。有些人嘲笑死亡,就像韋萊嘉(Will Rogers)一樣,直到有一天,他乘坐的飛機撞毀掉。喬冶伯恩斯(George Burns)說:「我不相信死亡。」但他們就像瑪利蓮夢露(Marilyn Monroe)一樣,當生命變得無法再忍受下去時,就去尋死。有時他們像亨利八世的第二位皇后安娜波利(Anne Boleyn)那樣,以死求解脫。她寫下這樣辛酸的遺言:

  啊,死亡,把我催眠!帶我到寧靜安息之處。
  從我謹守的胸懷,讓我結束厭煩無辜的生命。
  敲起喪鐘,奏起我的輓歌;
  讓它宣告我的死亡;死亡已抓住我,
  死亡已拉著我,再也無可補償……

  另一些人對死亡抱宿命論,或置之不顧。他們宣稱不再杞人憂天,因為死後並沒有重生,何況人類對死亡完全無能為力!

  生於主前三世紀的希臘哲學家伊壁克魯(Epicurus),他給死亡寫下亦莊亦諧的文句,就像我們對一些事物煩躁不安時通常會做的那樣。他說:「死亡是最可怕的惡魔,不外是如此而已。因為只要我們一天活著,死亡便尚未來到。當它來臨時,我們已不在了。

  也有人採取另一極端,他們常常被死亡的恐懼嚇得提心弔膽,惴惴不安;因為他們對死亡的觀念,感到沒有神慈愛與保護的確據和安全感。他們的生命被恐懼管轄,常想贏得神的喜悅和避免他的忿怒。

  基督徒也免不了會害怕死亡,死亡並非常是「美好的大解脫」,而是把人隔離的仇敵,死亡帶有神秘性。它的對象並不分年幼與年長,好人與壞人,基督徒或非基督徒。

  我們不能把每個人對死亡的回應分門別類,加上標籤。然而一般說來,我們對生與死的經歷,跟其他人的經歷都相似。聖經說:「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哥林多前書十:13)

  但是我們毋須跟別人一樣,在面對死亡的事實時,採取敵視、拒絕、驚惶,或其他一般人的態度。我們有另一途徑——基督的途徑——藉此讓我們知道,雖然死亡的經歷是真確的,但天堂的實在也是真確的。基督徒能夠以實事求是和得勝的態度來面對死亡。「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里的。」(羅馬書八:38-39)

  現在,我並不急於去死,也不是因為我知道我行將就木而寫這本書。我們不會因為聖經告訴我們,信徒擁有戰勝死亡的有福確據,故意走到門前對敵人說:「請進罷!我已急不可待地等候你進來。」基督徒不願死,並不是信心軟弱的表現。使徒保羅承認他身處兩難之間,不知接受死亡與主同在,抑或繼續在教會事奉神。他寫信給腓立比的信徒說:「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腓立比書一:23-24)

  我們能夠實事求是而不談虎色變嗎?我們能否在這個許多人避諱不談,但對每一個人都極其重要而無法避免的題目中,找到平安、確據、勝利,甚至是幽默感呢?我相信我們各人都能夠做到的。
2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baby_____ 2008-12-14 19:07
總要騰出位置讓別人有活的空間
回復 Servant 2008-12-14 22:41
baby_____: 總要騰出位置讓別人有活的空間
這個,倒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我覺得,作者就是在讓我們認真的面對死亡,這樣,我們就能夠騰出「空間」,好好的生活。
我們一起來閱讀吧。我也是昨天在教會,偶然找到這本書,然後,就在網上找到了中文版本,一起來學習。:)
回復 baby_____ 2008-12-14 23:17
Servant: 這個,倒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我覺得,作者就是在讓我們認真的面對死亡,這樣,我們就能夠騰出「空間」,好好的生活。 我們一起來閱讀吧。我也是昨天在教
每天總能看到你和其他幾位壇友那麼努力的傳播福音,很感動。要多休息
回復 ybbgu 2008-12-15 02:26
世界上一切運動形式都有生有滅,有開始就有終極,這是自然規律。當物質從一種形式變為另一種形式時,就產生了物質的運動,也就產生了始和終,任何物質運動都是這種永無止境地循環運動,從而產生了這個世界的多樣性,鼓勵人們無窮的探索這些奧秘。這就叫唯物的辯證發展。
人的生命形式也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形式而已,也有運動的始和終,這種交界也就是物質運動的一種轉換,生和死正是物質本身的運動特點,沒有任何的一種超級精神能夠指揮這種運動。所以,人的生命就是一種物質的存在過程,這才是正確的結論,其它都是謊言。
回復 Servant 2008-12-16 00:31
baby_____: 每天總能看到你和其他幾位壇友那麼努力的傳播福音,很感動。要多休息
謝謝。:)
回復 Servant 2008-12-16 00:32
ybbgu: 世界上一切運動形式都有生有滅,有開始就有終極,這是自然規律。當物質從一種形式變為另一種形式時,就產生了物質的運動,也就產生了始和終,任何物質運動都是
這就是所謂的信仰。各有所信,各有所信的理由。:)
我們慢慢的討論,為什麽信耶穌基督,是唯一的道路啊。:)
回復 ybbgu 2008-12-17 00:22
Servant: 這就是所謂的信仰。各有所信,各有所信的理由。:) 我們慢慢的討論,為什麽信耶穌基督,是唯一的道路啊。:)
哈哈哈,信什麼耶穌基督啊,我只相信自然法則,就連你的耶穌基督都是受自然法則控制,還是聰明一點吧,別誤自己的一身,人生本身就短,自然給你的存在時間有限,就看你能為自然,為人類作出點什麼貢獻了,好好珍惜自己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8 21: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