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熱點事件處理不能「和稀泥」

作者:胡祈隨想  於 2019-4-29 10: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近日發生在上海仁濟醫院的一場風波,受到持續關注。一位疑似插隊的患者,據稱被醫生打傷后報警,警方對沒有按要求接受傳喚的醫生採取了一定的警械約束措施。包括醫師協會在內的聲援者,認為警方不夠尊重醫生,執法方式簡單粗暴。而質疑該醫生者,則認為患者被打成輕傷,卻不追究醫生的刑事責任,是「刑不上大夫」。患者是預約就診,還是插隊,這應當是不難證明的事;包括醫生的行為有沒有造成患者多處骨折,該承擔什麼責任在內的疑點,目前沒有看到詳細的解釋;醫生抓后又放,也不了了之。沒有任何一方承擔法律責任,每一方卻都覺得自己冤。整個事件的輿情朝著偏負面的方向在發展,社會效果不佳。

  我們記得,2009年「福建南平醫患衝突事件」,村民因術后併發症死亡,家屬要求醫院賠償,雙方大打出手,多人受傷。經當地政府協調,村民獲得賠償,而醫生選擇集體上訪。2014年「湖南湘潭產婦死亡事件」,雙方對羊水栓塞造成死亡的理解不一致,對賠償數額協商不成,演化成曠日持久的矛盾衝突。

  在類似的情緒對立案件中,其實並不難區分責任方,但如果有關方面忌憚處理結果會傷害到某一群體的情感,或是迫於輿論壓力而選擇了「和稀泥」,貌似顧全大局,一團和氣,實則是為了早點息事寧人,結果把事實變得模糊不清,責任變得模稜兩可,進而使矛盾進一步升級,造成群體撕裂,危及社會和諧穩定。原本有理方因為自己的權益沒有得到合法維護,會在事件中感到屈辱,加劇不滿;原本無理方因為違法沒有得到懲罰,會認為自己有法外特權,甚至進一步在輿論中傷害對方。看上去「各打五十大板」,實則「葫蘆僧判斷葫蘆案」,這決不是法治的處理方式。

  在一個傳統的威權型社會中,「和稀泥」式的處理方式,可以獲得最大的邊際效應。由於信息傳遞的封閉和單向,不區分責任,不會產生太大的負面情緒,風險是可控的,不確定性就是穩定。

  但在一個開放的信息社會中,「和稀泥」式的處理方式,則會讓雙方的負面情緒發酵,再通過自由而流暢的網路發散傳遞,放大為群體矛盾,不確定性就是不可控的風險。

  法治一定是強調事實,區分責任,並且在準確認定事實的基礎上作出正確的處置,哪怕是針對其中的一方,也是有理有據,以程序的正義展示出來,讓人心服口服。所以,我們看到一些地方在處置突發性敏感案件時,以迅速、及時、公開、透明為原則,結果服眾,堪稱典範。而類似仁濟醫院事件這樣的案例,存在給我們展示一個相對負面示範的可能。

  中國人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矛盾的基本準則是「定分止爭」。定分,才能止爭。如果這種智慧變成了「和稀泥」式的小聰明,那麼可能問題看似得到了解決,實則埋下了社會心理層面的負面後果。這種後果如同一個個病灶,一旦有相關熱點事件誘發,就會即時發作,形成破壞性的累加效應。既有的規則和秩序會因為「和稀泥」式的處理方式而遭到破壞,而規則一旦被破壞,就會產生「破窗效應」。這是在邁向法治的進程中,不可不防範的。(作者是中國政法大學疑難證據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9: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