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喬海燕 最後的知青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9-12-4 06: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8評論

我在新華社的《新聞業務》上,看到對外部記者林建楊寫的一篇知青採訪手記,還附有那篇文章──《最後的知青》全文。我覺得,《最後的知青》是我這些年看到對知青的描寫文章中,比較客觀、真實的一篇。(文章附在本文後面)

說它客觀,文章把一個有名有姓的知青,從下鄉之初,到現在的生活狀況,完整地擺在讀者面前。張芬,一個重慶市的女中學生,一九六九年下鄉到一個貧困山村插隊。她在那裡結婚、成家,生活了四十年,經歷了從一個城市姑娘到農村老太太的全部過程。除了歲月和身體的變化外,唯一伴隨著她四十年沒有絲毫改變的,就是貧困。

文章的每一個字都看得人心驚肉跳。我幾次停下來,閉著眼睛默默想,如果我下鄉時,那些在我身邊的女同學像張芬一樣,嫁給農民,留在農村,生下幾個孩子,住著草房,一直過著貧困的生活,我現在能面對她們嗎?

說它真實,這篇文章觸到了上山下鄉運動的兩條底線,一條底線是農村的貧困,一條底線是對上山下鄉運動批判,也就是對毛澤東的反思。

我過去看過的一些有關知青的小說、回憶、紀實等作品。多數作品中,知青只是上山下鄉運動的過客,只是農村貧困的旁觀者。我所說的貧困,不是僅僅指吃不飽,沒有合適的住房,勞動收入微薄,沒有文化娛樂活動。這些是農村貧困的現象,而不是實質。「知青們」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他們認為那些艱苦、勞累、黑暗、愚昧的現象,其實是農民正常的生活,貧困是農村的一種生活狀況。《最後的知青》一文,則用「城鄉差別」揭開了這種貧困的制度的一角,向讀者揭示了農村貧困的原因。

《最後的知青》的女主人公張芬認為,毛主席在「上山下鄉」這個問題上是錯誤的,他的指示「有點刻薄」。她認為「上山下鄉」運動失敗了。

有一位作家,在一本書中寫到知青時說,中國的歷史,在一次歪打正著的錯誤中,造就了一片樹林。

是這樣嗎?還是歪打歪著,造成了一片荒蕪?

文革中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一項帶有明顯政治目的運動。對運動的發起者而言,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都有一條明顯的思想軌跡,而不是象有些文章所說,是政策性的權宜之計,是為解決城市就業、經濟危機等問題。知青上山下鄉,是文化大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它決非毛澤東的即興之作,而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聯想到文革前毛澤東與王海容關於教育的談話,聯想到他的「五七指示」,就更能理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在他的思想中所佔的分量。

一九六八年,經歷了三年文化大革命的城市初中、高中學生,被分配到農村「廣闊天地」,或插隊落戶,或新建農場,或屯邊墾荒。這就是所謂的「老三屆」,六六、六七、六八屆初中和高中畢業生,一共六屆。全國大概有三百萬人。

誰能說清楚,毛澤東的這個政策,究竟是毀掉了一代青年?還是為中國儲備了一批人才?

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政策,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有。作為一項國家政策,為了解決經濟危機,解決城市就業困難而提出來的。當農村無法為城市居民提供足夠的口糧時,當城市無法為青年提供就業機會時,政府就動員、組織一批城市居民和青年學生到農村去安家,或者到邊疆墾荒。無論說教的多好聽,其實就是種地打糧食,讓那些留在城裡的人吃。這是一個解決經濟困難的政策。毛澤東著名的「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語錄,就是五十年代末提出來的。但是,文革中的「老三屆」上山下鄉,卻有其特殊含義,不是經濟上的,而是政治上的。

「老三屆」知青是紅衛兵的延續,這是一個常識。這些知青與紅衛兵之間有無法割斷的血緣關係,他們不是在城市的待業青年。他們下鄉,並不是在城市找不到工作,沒有出路,或者沒有飯吃,家裡養活不起,而是有其他原因,政治原因。

「老三屆」,初中學生多是在一九四九年以後出生,高中生大部分也都在一九四七年以後出生。這批學生,可以說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從小學到中學、高中,這是一批基本上按照共產黨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在自己建立起來的的教育體系中,按照毛澤東「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指導思想培養出來的青年。

這三屆學生之後,也就是從一九六八年以後,共產黨再也沒有,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培養青年了。

在文革初期,是這批學生首先成立了「紅衛兵」組織,得寵於毛澤東和中央文革,得勢於年少氣盛和「造反有理」的馬克思主義道理,殺向社會,殺向機關、學校、居民區、農村,所到之處,天翻地覆,所有的社會秩序都被打亂。

紅衛兵,是毛澤東親自培養,親自指揮的一支造反大軍,是一支實現他的戰略目標的突擊隊。

到了一九六八年,文化大革命已經從狂飆突進發展到路線鬥爭(權力鬥爭),意識到這一點並積極參與權力鬥爭的工人、幹部、大學生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並且進入舞台中心,紅衛兵的作用被逐漸淡化。

但是,因為紅衛兵是從文革初期就參與其中的,到這個時候,已經深深陷進文革的泥潭不能自拔。一些思想的先行者漸漸清醒,開始思索文革的實質,思索社會的意義,思索中國的未來;另有一些人則怒火萬丈,用「痞子」的辦法發泄心中的怨氣。

紅衛兵不是一支被培養來奪權的隊伍,他們自己也沒有權力意識,這支隊伍在組織結構、思想路線、政策策略上,都沒有做好進入國家權力機構的準備。他們雖然有改變現狀的勇氣和衝動,有闖出一片新天地的決心,也能看到當時的官僚體制的種種弊端,但是,就是沒有權力意識,沒有奪權、掌權的意識,更沒有掌權的準備。因此,在文化大革命由「革命」轉為「奪權」並要掌權時,他們的失勢就是必然的。

不用這些人了,就要給他們找出路。毛澤東大概就想到了「到農村去」的辦法。其實,對於任何青年,包括他自己的孩子,毛澤東都希望他們能有機會到基層去,尤其到農村去,接受鍛煉,改造自己。這是他一貫的思想。

或許,毛澤東對處理這批紅衛兵確實有他自己的考慮。但是,事情到了下面,到了執行層面,到了接受這個現實的「老三屆」身上,就完全不一樣了。

得寵──鼎盛──失勢──拋棄,這就是一九六八年紅衛兵的結局。用的時候,全國都說好,人人讚賞有加,所有的人唯恐拿不出更多的讚譽之詞,報紙、廣播、電視說的天花亂墜,使這批十幾歲的孩子忘乎所以。「天下者,我們的天下!」「要把勝利的紅旗,插上白宮之頂!」一旦被拋棄,原來讚賞者又眾口一詞的譴責,似乎那時候所有的社會問題都是紅衛兵造成的,就該把這些無法無天的暴徒拋棄。

拋到哪裡?農村。

我下鄉那天,當火車緩緩開動時,先是從我乘坐的這節車廂,接著又從相鄰的幾節車廂里,傳出《三套車》的歌聲。「你看這匹可憐的老馬,它隨我走遍天涯,可恨那財主要將它賣了去,今後苦難在等著它。」悲愴的歌聲低沉、憤怒,聽起來驚心動魄。火車一開出車站,我們就離開這個社會了。知道自己被拋棄了,卻又無以言表,只能用歌聲來表達心緒。

這就是一九六八年知青下鄉的背景。並不是象有些人所說,是為了解決城鎮青年就業問題。其實,當時的「老三屆」,完全不存在就業問題,繼續上學就能解決全部問題,國家也不是真拿不出這三百萬人的商品口糧,大部分人的家庭也不是養活不了這些孩子。但是,政治需要,就要拋棄。用時甜言蜜語,棄時如同敝徙。這就是政治,就是當時的現實。

當「老三屆」們在一夜之間完成從紅衛兵到知青的轉變,從繁華的城市被送到偏遠的農村以後,他們中的一些人才逐漸發現,真正叫他們觸目驚心的,首先不是勞動的艱辛和生活的無所適從,而是農村極度的貧窮、落後,是那些淳樸、善良的貧下中農依然過著窮困的生活,在蒼白、無望的日子裡打法著蒼白的時光。這些知青們第一次發現,他們在學校的課本中學到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貧下中農當家作主」、「麥浪滾滾閃金光」的描述,統統都是假的!

我下鄉所在的生產隊,秋季分配,這是農民一年的主要分配季節,全隊二百五十六口人,分配的現金總共不超過一千五百塊錢,平均每人不到六塊,支撐的時間從當年九月到來年五月,九個月;夏季分配,現金只有不到八百塊,平均每人三塊錢多一點,時間是六月到九月,三個月。隊里最強壯的單身男勞力,每年現金分配也到不了一百塊錢!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扣除口糧錢,基本沒有現金分配。

口糧,夏季分配(小麥),三個月口糧最高不超過九十斤;秋季,加上一半紅薯(五斤頂一斤原糧),每人最多不超過三百斤(糧食主要是玉米和高粱)。這些,還都是原糧。

除此之外,還有文化生活的貧瘠。

這對於從城市來的知識青年,簡直是不可想象的、無法忍受的生活。然而,這就是當時中國農村的現實。

當謊言被揭穿,當真實赤裸裸的呈現在你面前時,最能教育人。現實非常殘酷,它把幾百萬天真、單純的心靈放在太陽下暴晒,放在貧窮中錘鍊,放在愚昧中煎熬……它逼著我們思考,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不是當紅衛兵才受騙,我們一直在受騙!

我以為,這就是文革中「老三屆」知青上山下鄉的意義,這就是「歪打正著」的意義。

大概,連毛澤東都沒有想到,他把「老三屆」送到的不是農村,而是送進了煉獄。他希望他們完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體力鍛煉,而他們卻開始了突破思想牢籠的探索;他希望他們認識到「腳上有牛屎的農民最光榮」,他們看到的卻是愚昧和落後;他希望他們看到真實,他們卻用這真實戳穿了謊言。當年幾百萬曾經高喊著「我們是毛主席的紅衛兵」的知青,他們的思想開始發生分化、裂變,開始新生,那是怎樣一種驚心動魄的情景啊!只不過這樣的過程,不是發生在學校的課堂上,也不是發生在所謂「階級鬥爭的風口浪尖」,而是發生在風雪瀰漫的漫漫長夜,發生在風雨凄迷的泥濘路途,經歷九十九座刀山的切割,九十九次冰河的浸泡,完全靠著自己內心的煎熬、掙扎、思索,才得以完成。

當然,說知青上山下鄉是為了解決城市就業難,也不無不可。但現在說這個,有什麼現實意義呢?雖然現在城市就業難普遍存在,可是,有哪一個領導,有哪一屆政府,敢再提出「上山下鄉」來解決就業難題呢?

因為我們已經用親身經歷告訴了後來人,這條路,代價太大,經歷太慘痛了!
本文作者喬海燕做過紅衛兵、知青、醫生、記者和編輯,現為鳳凰網副總裁。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sousuo 2009-12-4 06:25
這條路,代價太大,經歷太慘痛了
回復 8288 2009-12-4 07:29
sousuo: 這條路,代價太大,經歷太慘痛了
但也造就了不少人.知青對農村的貢獻也是不可估量的
回復 jjsummer95 2009-12-4 08:17
當代人缺少這種磨練
回復 sousuo 2009-12-4 09:48
8288: 但也造就了不少人.知青對農村的貢獻也是不可估量的
這是個極複雜的社會問題,知青們的命運是一回事,但最不讓人接受的是它的強制性。
回復 yulinw 2009-12-4 10:01
sousuo: 這是個極複雜的社會問題,知青們的命運是一回事,但最不讓人接受的是它的強制性。
正是~~~,連這批人自己都不願意觸及。
回復 yuxin_9605 2009-12-4 11:18
並不是每一個人可以直面人生的.
回復 8288 2009-12-4 12:35
sousuo: 這是個極複雜的社會問題,知青們的命運是一回事,但最不讓人接受的是它的強制性。
在當時有個人意志嗎.不強制就不會有上山下鄉這會事了..各種不公開的複雜的政治因素在紅色口號下都變成了合法...你小老百姓能怎樣...
回復 笑談紅塵 2009-12-4 20:40
無語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7: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