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尋求真相(二)同性戀運動簡要回顧 (ZT)

作者:同往錫安  於 2015-7-4 04: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讀書|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同性戀運動, 同性戀者, 心理治療, 里程碑, 美國人

同性婚姻單單隻是為了財產等權益嗎?很多人並不知道同志運動其實是由同志精心策劃的一個運動,它遠遠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準確地說,是由極端同運人士推動的。

大多數學者把同性戀運動的起源定於七○年代。當時產生的只不過是一些零星火花,但很快這個運動便燃燒起來。在一九七二和七三年間,他們成功的把同性戀從美國心理治療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的病例表中除名,自此同性戀不再是性傾向的失調(Sexual Disorder),而是名正言順的、正常的、不同形式的性表達。對同性戀運動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自此而後,同性戀運動聲勢浩大,打入社會娛樂界、學術和教育界,現今又利用美國政治司法界盲目開放的弱點,入侵美國全社會。

他們的步伐是有計劃的。他們利用傳媒和各式各樣的方法,有系統的把有利於同性戀的信息滲透整個社會階層。一九八二年,Dennis Altman在他的文章<把全美同性戀化>(The Homosexualization of America),得意的揚言:「愈來愈多美國人的思想行為靠近同性戀者。」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同性戀者Marshall K. Kirk和Erastes Pill發表了一篇文章,<和平進攻:一個說服全美的同性戀戰略藍圖>(Waging Peace: A Gay Battle Plan to Persuade Straight America)。他們是全美同性戀運動的領袖。該文提供了同性戀運動三個基本方向:

1. 正常化同性戀傾向,使人對同性戀的抗拒心理降至最低,甚至成為麻木。手段則大量利用傳媒,同性戀有名望的人和明星都可成為宣傳的媒介,以達到社會大眾對同性戀形象的改觀。

2. 刻意的勾划、突顯同性戀者是受害者的形象,以博取廣大社會的同情。

3. 妖魔化傳統家庭的維護者,醜化他們的形象,把他們形容成壓迫弱群、陳舊封建的惡魔,動輒把「同性戀恐懼症」加在這些人身上。

他們這樣有系統、有計劃的推動同性戀運動四十多年,他們定的目標已基本實現。

同性戀運動的進一步目標,就是顛覆傳統文化和價值觀。他們是要社會認同所有乖謬、逆性的性行為、黃色刊物、亂倫、一夫多妻或多夫一妻等等。殊不知這場運動的戰利品就是我們的孩子、我們的下一代。這不是危言聳聽,同性戀運動屢次嘗試立法,把合法性交年齡降低。(一九九三年在夏威夷,十四歲;一九九四年在英國,十六歲)。一九九三年在華盛頓的同性戀大遊行中(March for Gay Pride),他們的口號是:「我們來了,我們是同性戀,我們來的目的是你們的孩子。」(We』re here. We』re queer. And we』re coming after your children.)

他們的確來了,從學校政策到教師手冊,他們已經成功將他們的理念植入教育系統當中,而很多人還在沉睡當中。。。。。。

本文參考」救救孩子-對同性戀運動的回應「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7:19

返回頂部